卡里汶群島的海洋新地標:「漩渦」平台乘浪而生
印尼遼闊的海洋版圖上,散落著無數美麗島嶼,卡里汶群島(Karimun Jawa Archipelago)便是其中一顆閃耀的珍珠。RAD+ar建築師事務所在此打造了一座名為「漩渦」(Pusaran)的海洋平台,面積達三百平方公尺,以再生鐵木為主要建材,闡述與自然共生的建築哲學,此平台不僅為當地觀光產業注入新活力,更是一項關於永續發展的當代建築實驗。


再生鐵木的永續宣言:「漩渦」平台的建材選擇
在當今水上建築多採用沉重且較不環保的水泥結構之際,「漩渦」平台反其道而行,選擇百分之百再生鐵木,不僅呼應了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更展現了對在地環境的尊重。鐵木堅固耐用,是優良的建築材料,而採用再生木材,更減少了對原始森林的砍伐,可謂「一舉兩得」,充分展現了設計團隊的巧思與用心。
參數化設計與光影交織:「漩渦」平台的美學語彙
「漩渦」平台的設計靈感源自海浪的律動,旋轉的鐵木結構不僅在視覺上引人入勝,更具備實際功能,例如作為防風屏障與遮陽設施。屋頂甚至可作為跳水跑道,增添了平台的娛樂性。參數化設計的運用,讓平台隨著光影變化展現不同的面貌,創造了豐富的視覺體驗,可謂「移步換景」,讓人流連忘返。
多層次活動空間:滿足多元遊憩需求
「漩渦」平台不僅是個觀景平台,更是一個提供多元活動的場所。遊客可以在此從事潛水、水上運動、享受日光浴,甚至在特別設置的祈禱區靜思冥想。平台結合了娛樂、教育與心靈慰藉等多重功能,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充分滿足了遊客的各種需求。
珊瑚復育與海洋教育:「漩渦」平台的生態關懷
「漩渦」平台建構於既有的鯊魚觀察池之上,設計團隊巧妙地利用玻璃地板與欄杆,展示由遊客與業主共同復育的珊瑚礁。此舉不僅讓遊客近距離欣賞海底之美,更具有教育意義,讓大眾更加了解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寓教於樂,深具意義。

在地工法與永續觀光:「漩渦」平台的示範意義
「漩渦」平台採用在地工法,結合再生建材,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衝擊,更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此平台不僅是個成功的建築案例,更為印尼推廣永續觀光樹立了良好的示範,展現了建築在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上的重要性。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Pusaran Ocean Deck
作品位置:印尼
作品類型:觀景台、參數化設計、空間裝置、裝置藝術、木構、休閒設施、印尼建築師、印尼建築、景觀建築
設計單位:RAD+ar (Research Artistic Design + architecture)
總樓地板面積:300 平方米
竣工:2024年
攝影:William Sutanto
主持建築師:Antonius Richard Rusli
專案設計師:Junovan Muhammad, Dimas Rafidhiya Nugraha, Auliyana Kha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