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卻不簡單
日本知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以簡約、自然的風格,在全球各地擁有眾多擁護者。在 2024 年,無印良品(MUJI)位於日本東京澀谷區代官山的店鋪進行了全新改裝,並邀請到榮獲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建築大師雙人組——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與西澤立衛(Ryue Nishizawa)所共同主持的 SANAA 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為品牌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
這間位於東京代官山的店鋪,鄰近表參道,該區域自明治時期以來,便是東京最為重要的商業及文化中心之一。其獨特且優雅的氛圍,吸引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進駐,例如普拉達(Prada)、愛馬仕(Hermès)等。近年來,隨著都市更新的腳步,日本許多知名企業,也將總部遷移至此,使這個區域的商業機能更加多元。

從商品出發的空間美學
此次的室內設計案,包含了「衣料之店」與「生活雜貨之店」兩個部分,皆以商品本身作為空間中的主角,讓商品成為空間的室內裝飾。SANAA 一貫的簡潔風格,去除多餘的裝飾,讓空間回歸到最純粹的狀態,進而凸顯商品本身的質感與設計。此設計概念與無印良品(MUJI)的品牌理念不謀而合,可以說是將品牌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MUJI Labo 旗艦店,彰顯商品特色、凸顯品牌形象
作為MUJI旗下品牌 MUJI Labo 的旗艦店,該如何透過空間設計彰顯商品的特色,同時又能兼顧品牌形象,成為了此次設計的一大課題。從 MUJI 委託 SANAA 建築事務所進行設計這點,便不難發現 MUJI 試圖提升品牌形象的決心。


讓人與商品自由對話
為了讓商品成為空間的主角,SANAA 建築事務所特別為這兩間店設計了大型的開口,讓行人得以從外部的街道,一眼望穿室內的空間。無論是店內的顧客,或是店外的行人,都能夠清楚地看見被精心陳列的商品,以及在店內移動、挑選商品的人們,讓空間、商品與人三者之間產生了微妙的互動關係。
如此通透的設計,也讓空間在視覺上更顯寬敞,降低壓迫感,讓顧客可以更自在地在其中購物。此外,大面積的開口,也讓自然光線得以充分地進入室內,減少使用人工照明,有助於節省能源,這也與 MUJI 近年來積極推動的環保理念相呼應。


衣料之店的環形劇場
在「衣料之店」中,SANAA 採用了別出心裁的環形吊掛系統。這些衣服宛若在空中輕舞飛揚,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欣賞,皆有不同的樣貌。設計師在天花板上配置了格狀排列(グリッド,grid)的環形掛勾,懸掛的衣物可以依據不同的陳列需求,進行調整及變換。這樣的設計,讓商品的陳列擁有了更多可能性。人們可以自由地在衣物之間穿梭、遊逛,宛如置身於一座由衣物構築而成的劇場之中,進而與商品產生更為緊密的互動。這打破了傳統服飾店的陳列模式,讓購物不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更成為了一種空間體驗。
生活雜貨店的量體之美
而「生活雜貨之店」則展現了另一種設計風格。除了面向街道的玻璃面之外,其餘三面皆設置了從地板延伸至天花板的頂天商品陳列架,數以千計的商品整齊地排列其上,其所陳列的商品包羅萬象,從文具、餐具、廚房用品到小型家具應有盡有。
使得商品本身的存在感大幅提升,彷彿商品成為了構築空間的量體,讓空間充滿了商品的氣息。這種將商品提升至建築尺度的設計手法,是 SANAA 建築事務所的設計中前所未見的。而被商品環繞的中央區域,則成為了商品的展示區,顧客可以在此仔細端詳每一件商品,感受其設計的細節與質感,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無印良品 代官山店
作品位置:日本東京都渋谷區猿樂町24‐7 代官山プラザ
作品類型:商業空間、室內設計、商業設施、日本建築師、日本建築
業主:良品計畫
設計單位:SANAA
專案團隊: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棚瀬純孝、八木麻乃、長沼美空、Zhang Jiaqi
設計協力:良品計畫
設計監理協力:HiP
協力單位負責人:南野淳二、渡邊有紀
照明設計:キルトプランニング
照明設計負責人:豊久將三、出雲晴信
施工單位:日創工芸
施工負責人:岩崎大宣
家具:三協立山
家具負責人:雲出正樹、柿沼憲輝、山川慧子
空調:カンドー
空調負責人:古屋誠
衛生設備:カンドー
衛生設備負責人:高田武彦
電氣設備:パワーソース
電氣設備負責人:井手健
延床面積:268.76㎡(衣料)、229.48㎡(生活雜貨)
天花板高度:4275mm(衣料)、3925mm(生活雜貨)
設計期間:2024年3月~2024年10月
施工期間:2024年7月~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