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達比沙迪亞特島文化新地標:福斯特事務所操刀扎耶德國家博物館,以永續設計致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父

0
414

沙漠中的永續地標:扎耶德國家博物館的誕生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UAE,阿聯酋)的阿布達比(Abu Dhabi)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全球目光。在波斯灣的明珠——沙迪亞特島(Saadiyat Island)上,一座融合歷史、文化與未來願景的宏偉建築——扎耶德國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正拔地而起。這座由英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精心擘劃的博物館,自設計之初便受到國際建築界的矚目,儼然成為全球建築舞台上的新星。

博物館總樓地板面積廣達六萬六千零四十二平方公尺,不僅是為敬仰阿聯酋的開國元勳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而興建,更是沙迪亞特島文化區(Saadiyat Island Cultural District)眾多文化機構中的領頭羊,肩負著展現阿聯酋豐富歷史與文化的重要使命。此一建設,可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展現了阿聯酋欲在文化領域大放異彩的決心。這座博物館的誕生,不僅豐富了阿布達比的文化景觀,更為全球博物館建築樹立了新的標竿。

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扎耶德國家博物館的設計語彙

在扎耶德國博物館的設計中,福斯特事務所展現了其一貫的精湛技藝,他們將現代建築的簡潔線條與阿拉伯傳統建築的豐富紋飾巧妙地融合,創造出一種既現代又具地方特色的建築語彙。從建築外觀到內部空間,處處可見設計團隊對於文化傳承的尊重與創新。例如,博物館的外觀設計靈感來自於獵鷹的羽翼,這不僅呼應了Sheikh Zayed對獵鷹的熱愛,也象徵著阿聯酋的自由與奔放。博物館的內部空間則融入了阿拉伯傳統建築的元素,如精緻的幾何圖案、優雅的拱門等,營造出一種既莊嚴又溫馨的氛圍。這種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不僅豐富了建築的視覺層次,更使其具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過建築師的巧思,傳統元素不再只是裝飾,而是轉化為建築語彙的一部分,與現代建築形式巧妙地結合,展現出一種獨特的文化美學。

福斯特勳爵的願景與當代阿聯酋的風貌

福斯特勳爵(Lord Norman Foster)曾言:「能參與扎耶德國博物館(Zayed National Museum)的建設,實為莫大的榮幸,這份工作讓我們得以承繼Sheikh Zayed的遠見,並傳達當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蓬勃發展的樣貌。」這段話語道出了建築師的使命感與榮耀。他進一步說明:「我們力求打造一座足以作為永續設計典範的建築,使其能與Sheikh Zayed對自然的熱愛及其廣泛的文化傳承產生共鳴。」這不僅是對已故國父的敬意,更是對阿聯酋未來發展方向的具體實踐。

這番話語字字珠璣,不僅點出了博物館的核心價值,更展現了建築師對於永續發展的深刻思考。福斯特勳爵的設計理念,向來強調建築與環境的共生關係,他認為建築不應只是冰冷的鋼筋水泥,更應與周遭的自然環境相互呼應,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扎耶德國博物館的設計中,此一理念更是貫徹始終,從建築外觀的造型、建材的選擇,到內部空間的規劃,無不展現出對於永續發展的重視。這座博物館的落成,無疑將成為全球永續建築的嶄新標竿,引領未來的建築潮流。

 

 

沙迪亞特島的文化藍圖與博物館群的崛起

沙迪亞特島(Saadiyat Island)坐落於阿布達比(Abu Dhabi)海岸外五百公尺處,是阿拉伯灣(Arabian Gulf)中規模最大的單一綜合開發案。此島嶼規劃為七個區域,沙迪亞特島文化區(Saadiyat Island Cultural District)亦是其中之一,未來將包含古根漢阿布達比博物館(Guggenheim Abu Dhabi Museum)、羅浮宮阿布達比分館(Louvre Abu Dhabi)、表演藝術中心(Performing Arts Center)以及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等重要文化設施

扎耶德國博物館目前已在興建中,並且將會是此島上率先完工啟用的博物館。此一區域的開發,擘劃出阿布達比未來的文化藍圖,預計將吸引全球的藝術愛好者前來朝聖,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發展,提升阿布達比的國際能見度。此一發展計畫,可謂「鴻圖大展」,不僅展現了阿聯酋欲發展文化產業的雄心壯志,更預示著此地將成為中東地區重要的文化樞紐。沙迪亞特島的開發不僅僅著眼於硬體建設,更重視文化內涵的注入,期望透過這些世界級的博物館文化設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升社會的文化素養。此島的發展,不僅將改變阿布達比的城市樣貌,更將對整個區域的文化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風之塔的奧秘:運用自然力量的永續設計

扎耶德國博物館最令人稱道的設計之一,便是獨特的自然通風系統。博物館的屋頂聳立著五座狀似鳥翼的塔樓,這些塔樓不僅是建築外觀上的亮點,更是博物館永續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團隊運用了古老的阿拉伯建築智慧——風塔(Windcatcher),結合現代科技,打造出一套高效的自然通風系統。風塔是中東地區傳統的建築元素,利用風力將涼爽的空氣引入室內,達到降溫的效果。

在扎耶德國博物館中,這些塔樓不僅具備傳統風塔的功能,更結合了現代的熱力學原理。當陽光照射在塔樓上時,塔樓內的空氣會因熱而上升,形成一股向上的氣流,將博物館內的熱空氣抽出。同時,地底的冷卻管道則會將新鮮的冷空氣引入,形成自然的空氣循環,達到調節室內溫度的效果。這種設計不僅節省了能源,更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充分展現了永續建築的價值。這種結合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設計手法,值得建築界借鏡。

獵鷹的意象:向阿聯酋國父致敬

獵鷹在阿拉伯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牠們象徵著勇猛、自由與高貴。Sheikh Zayed對獵鷹的熱愛更是眾所皆知。因此,福斯特事務所將博物館的塔樓設計成類似獵鷹羽翼的樣貌,不僅在外觀上極具特色,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這種設計不僅是對Sheikh Zayed的致敬,更是對阿拉伯傳統文化的傳承。博物館內部也規劃了一個專門的展廳,介紹獵鷹文化,並以此延伸至更廣泛的自然保育議題,展現了阿聯酋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透過此一設計,建築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成為承載文化與歷史的重要載體。

貝都因的熱情:博物館內部的文化體驗

博物館的內部空間設計同樣精彩,設計團隊從貝都因人的傳統帳篷汲取靈感,打造出一個充滿阿拉伯風情的空間。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他們的帳篷不僅是居住的場所,更是社交與文化交流的中心。博物館的餐廳設計便參考了貝都因帳篷的特色,營造出一個溫馨而舒適的用餐環境。貴賓接待區(Majlis)則是一個傳統的阿拉伯接待空間,提供貴賓一個舒適的休憩場所,並可在此欣賞到風塔的壯麗景色。這些設計細節,都展現了設計團隊對於文化傳承的用心。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