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代謝派

代謝派主義,日本建築師在經濟騰飛時期所描繪的未來形態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一場名為「代謝主義」(Metabolism)的建築運動描繪了日本城市的新形象。其中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就是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塔,但它終將迎來在2022年被拆除的命運。從戰後重建到進入經濟騰飛期,在許多年輕建築師們的劃時代創意下,日本誕生了無數風格獨特的建築。半個世紀之後,它們中很多面臨著建築整體老化和人口減少的問題,恐將就此消失。法國攝影師Jérémie Souteyrat)用鏡頭,記錄下了它們「活在」周邊環境中的倩影。

代謝派建築經典,東京中銀膠囊塔/黑川紀章

Architecture (is) a theatre stage setting where the leading actors are the people, and to dramatically direct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se people and space...

昭和名建築也是代謝派建築代表作 黑川紀章設計之中銀膠囊塔到底會不會被拆?

素有日本建築教父之稱的黑川紀章,其所設計的「中銀膠囊塔」於1972年(昭和47年)完工,位在日本東京最繁榮擁擠的區塊之一──銀座,外觀就像是許多立方體堆疊而成,由140個 「膠囊住宅」所組成,每個膠囊裡都配有居家的基本配備,包括床鋪、衛浴、電視、電話及書桌等,滿足人類基本住居需求,由膠囊住宅形成一棟小型建築物,被認 為是日本代謝派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代謝派建築的特點之一是「採取預鑄方式建造」,將建築分成許多「單元」在工廠製造完成後,再運到工地組 裝,可達到大量製造、標準化與快速組裝建造的目的,另一特點是「巨型建築」,在本體上持續增生,如同電影駭客任務裡的母體那樣,以龐大量體容納諸多生活、 工作等空間;「中銀膠囊塔」的居住膠囊就是在工廠預鑄的單元體,概念上是可以隨著時間演變與需求而增加或更換其單元體。 早在2005年時就已經傳出要拆除「中銀膠囊塔」,經過多次討論與爭議,仍未真正拆除,48歲的上班族前田達之決定在網路發起保留活動,3周已經募集了75萬日圓(約新台幣25萬),目標金額是 1,500,000日圓,出書做為宣揚建物保留的重生計畫。 中銀膠囊塔由2棟建物組成,分別有11層與13層樓,由140間膠囊組成,每個膠囊長4.1公尺、寬2.6公尺、高2.5公尺,以最小空間方式容納人類的居 住行為,因此建築師黑川紀章甚至被戲稱為「劏房之父」(劏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作出 售或出租之用),中銀膠囊塔甚至讓電影「教父」的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慕名而來,他拜訪日本時,曾指定要參觀中銀膠囊塔;許多人在網路上為中銀膠囊塔請命,希望活化重新使用而不要拆除;中銀膠囊塔是否能夠撐 過五十歲生日,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網站 ::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中銀膠囊大樓) on FACEBOOK:: ::募資保留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 中銀膠囊大樓 | Nakagin Capsule Tower 作品位置:東京都中央區銀座8-16-10 設計:黑川紀章 Kisho Kurokawa 用途:集合住宅 構造:SRC造、一部S造、地上11階~13階地下1階 完工:1972年(昭和47年) >>相關圖片 Kisho Kurokawa 黑川紀章 -...

解讀日本當代建築不思議:從「現象的」以及「物質的」自然系觀點剖析

最具指標性的,由伊東豊雄所設計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後來更名為「台中國家歌劇院」)」這個被暱稱為「美聲涵洞(Sound Cave)」更即將完工問世,可以說台灣本土也成了這股前衛建築浪潮的最前線。於是我們或許早該有一套重新看待這些早已超越既有西方建築價值與典範之框架的知識論與方法論,才能夠抒解這份身歷其境之際的,在意識與感官上的不住顫抖抖與悸動吧。因此本文試圖從日本當代建築系譜的解讀及日本傳統習於與自然同居之文化的觀察,來嘗試建立解讀日本當代建築不思議的論述。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日本森美術館聯合企畫 代謝派未來都市展 2013年7月13日~2013月11月3日 在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日本首屈一指的森美術館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聯手合作,於2013年7月至11月,在台北中山創意基地 URS21舉辦「代謝派未來都市展 – 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國際巡迴特展。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