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佛很多,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鐮倉大佛和奈良大佛吧?詩人與謝野晶子甚至直呼鐮倉大佛是「美男」!實際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大佛,給大家來個小盤點。
在日本到底多大的佛像才能被稱為「大佛」呢?通常來說,只要高度超過一丈六尺,換算成米差不多是4.85米,就可以被稱為大佛了。據說釋迦牟尼的身高是一丈六尺,因此就以這個高度來作為衡量佛像的標準。不過遇上坐著的佛像,這個數字就要減半了。
奈良大佛
東大寺的奈良大佛十分古老,距今有1300年左右的歷史。日本第45代天皇聖武天皇在位時戰爭不斷,又有瘟疫流行,還經常發生地震,聖武天皇為了祈求國泰民安,決心借助佛法的力量,於是就開始建造大佛。
大佛的高度為14.98米,從公元745年開始建造,752年舉行了開光供養儀式。不過這尊大佛也是挺多災多難的,安放大佛的佛殿曾經兩次毀於戰火,大佛本身也曾因地震和風吹日曬受到嚴重的損傷。現在我們看到的東大寺的大佛殿是江戶時代重建的,後來又經過大修,才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鐮倉大佛
高德院的鐮倉大佛始建於公元1252年,高11.3米,具體什麼時間建成的不得而知。一般來說,佛像都是安放在佛堂內的,但鐮倉大佛卻是露天的,這是由於大佛殿因地震和颱風等自然災害多次倒塌重建,後來乾脆就不修了。

不過銅製的鐮倉大佛還是相當給力,歷經了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儘管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但還是穩如泰山,並且產生了一種滄桑之美。這個銅製大佛是中空的,可以進入內部觀察大佛建造時留下的痕跡,來瞭解大佛的鑄造工藝。與謝野晶子曾經為鐮倉大佛寫過和歌,和歌中用「美男」來形容鐮倉大佛。寫有這首和歌的歌碑現在還立在大佛身後的觀月堂旁。
岐阜大佛
正法寺的岐阜大佛,是日本三大大佛之一。高13.7米。這個大佛的歷史不算太悠久,建造過程花費了38年,在江戶時代末期的1832年舉行了建成後的開光儀式,現在是岐阜縣的重要文化遺產。這座大佛的「骨架」是用木材製成的,在此基礎上用竹子做出輪廓,然後把粘土塗抹在上面,貼上經文,最後在表面塗漆並用金箔裝飾。岐阜大佛是全日本使用這種技法製作的佛像當中最大的。
眾所周知,「三大xx」一般都會有四項甚至更多。今天說到日本的三大大佛,除了奈良大佛和鐮倉大佛幾乎沒有爭議外,最後一尊有人說是岐阜大佛,有人覺得高岡大佛當擔此殊榮。順便一提,據說與謝野晶子去高岡的時候,也稱讚過高岡大佛是「美男」。
日本寺大佛
千葉縣鋸山的日本寺大佛,也是一座露天大佛,直接雕刻在巨大的岩山之上。現在高約31米,足足有鐮倉大佛的兩倍大,近距離看起來還是非常有氣勢的。因為這尊雕刻在岩石上的大佛一直在戶外,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到了江戶時代末期,損壞已經非常嚴重了,進入昭和時代之後進行了大修。
牛久大佛
茨城縣的牛久大佛可能是今天介紹的大佛當中高度最高的,也是唯一的青銅製站立大佛,算上底座有120米,相當於40層樓的高度。是世界最大的青銅製大佛。之前介紹茨城縣的文章中也提到過這尊大佛。大佛的內部同樣是空的,裡面被劃分成了五層,大家不僅可以在裡面參觀並體驗唸佛、寫經等活動,還可以從內部直接乘坐電梯到達85米高的展望台眺望遠方的風景,在天氣晴好的時候,甚至能看見富士山和東京的天空樹,非常值得一去。
名古屋大佛
在愛知縣的桃嚴寺,有一尊10米高的大佛。說起這個桃嚴寺,也是大有來頭,它是織田信長的弟弟織田信行為了祭拜他們的父親織田信秀所建。這尊只有10米的大佛和剛才那幾尊比起來似乎有點小,但他的看點不在大小,而在顏色。2006年的修復工程中,這尊大佛被塗成了綠色,現在一點也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反而是魄力十足,視覺衝擊力很強。
越前大佛
福井縣的清大寺有一尊高17米的大佛。這尊大佛非常年輕,由福井縣勝山市出身的實業家多田清出資修建,1987年完工。在大佛的周圍,還有1281尊石製的小佛像,從旅行的角度來說是很值得一去的。
實際上除了上面幾個,日本還有不少大佛,比如東京乘蓮寺的東京大佛、福岡縣東長寺的福岡大佛、愛知縣聚樂園的聚樂園大佛、大分縣臼杵市的臼杵大佛等等,以後再慢慢給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