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前限期巨球投影,30組專業藝術創作團隊每日主題輪播

0
1488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後簡稱「北藝中心」)於2022年6月2日至8月7日,每晚7點至10點,將有30組視覺藝術家的影像創作投影在北藝中心的「巨球」上,打造期間限定的城市風景。另外,北藝連通道即日起啟用,屆時觀眾除能從巨球下方的連通道直達捷運劍潭站1號出口,也能通往士林夜市、中山北路,共創場館與社區互動的未來想像。

延伸閱讀: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從士林夜市美食發想的藝術聚落,台北表演藝術中心/OMA

北藝中心巨球投影與連通道啟用自6月2日起至8月7日開幕當天止,每晚19:00-22:00,運用科技接力串連創意驚喜,將多元紛呈的內容全數投影至北藝中心球劇場的建築外牆上 自6月2日起至8月7日北藝中心開幕當天,每晚19:00-22:00,將會有30組團隊,運用科技接力串連創意驚喜,將多元紛呈的內容全數投影至北藝中心球劇場的建築外牆上。

8月7日正式開幕前,北藝中心巨球限定投影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結束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後,目前正進行內部的優化作業,而在8月7日正式開幕前,北藝中心推出「All for one 北藝中心開幕投影倒數計畫」, 在捷運劍潭站外架設投影機,將30組藝術團隊以「Open for all」為主題的影像創作投影在球劇場建築外牆上,且每天將會有不同主題內容輪番上演,要帶給路過民眾驚喜。

而響應此次計畫的創作者包含: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視覺藝術家陳萬仁、國際大獎XR導演黃心健、劇場影像設計暨導演周東彥;年輕設計團隊:新媒體公司叁式、白輻射影像、二棲設計、顏伯駿、陳青琳等,另外還有實踐大學與師範大學的師生作品,一同打造「劍潭出奇蛋」特色景觀。

猶如「從地皮掀起來」的連通道,可視為北藝中心的延伸空間。
猶如「從地皮掀起來」的連通道,可視為北藝中心的延伸空間。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連通道直達場館

隨著北藝中心開幕倒數計畫登場,北藝連通道也正式啟用,讓民眾除了劍潭站3號出口,也能利用劍潭站1號出口旁的連通道直達場館。而操刀北藝中心荷蘭建築事務所OMA,也將連通道列入整體設計之中,猶如「從地皮掀起來」、與一旁地面黑白條紋呼應的外觀,既獨特卻又不顯得過於突兀。走入其中,也能發現OMA將北藝中心的建築語彙運用其中,比如通道兩側的穿孔鋁板,能營造出視覺通透感、讓整個空間感更開闊;寬面的出口設計,則可讓民眾能感受到「巨球」映入眼簾的視覺震撼。

當民眾要從階梯或電扶梯走出出口時,映入眼簾的即是北藝中心標誌性的巨球。
當民眾要從階梯或電扶梯走出出口時,映入眼簾的即是北藝中心標誌性的巨球。
通道兩側的鋁穿孔板、創造視覺通透感,也與北藝中心一樓公共空間使用的材料相互應。
通道兩側的鋁穿孔板、創造視覺通透感,也與北藝中心一樓公共空間使用的材料相互應。
北藝連通道可通往捷運劍潭站一號出口、士林夜市、中山北路,除有效舒緩看完表演後的人潮,也將士林商圈連結起來。
北藝連通道可通往捷運劍潭站一號出口、士林夜市、中山北路,除有效舒緩看完表演後的人潮,也將士林商圈連結起來。

30組專業藝術創作團隊:每日一組團隊主題輪播

邀請30組創作團隊在北藝中心的「外球」進行影像創作,巨球上每天將有不同的影像作品,重新詮釋北藝建築造型的想像,影像設計從Open for all的主題概念,不設限內容形式,共同投影至外球上,整合匯集為All for one的影像概念,參與創作內容者包含重量級創作者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視覺藝術家陳萬仁、國際大獎XR導演黃心健、劇場影像設計暨導演周東彥;年輕設計團隊則有新媒體公司叁式、白輻射影像、顏伯駿、陳青琳等,此外實踐大學、師範大學的師生作品也參與其中,讓每日的劍潭風景都有不同的驚喜與奇觀。

2022北藝開幕投影參與名單

王俊傑|新媒體藝術家/跨領域/策展人/北美館館長
陳萬仁|錄像藝術工作者
陳建蓉|劇場設計師
徐逸君|視覺藝術家
張國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專任教授
王奕盛|劇場影像設計師
張暉明|劇場影像設計師
王新仁(阿亂)|臺灣音像藝術創作先鋒
周東彥|狠劇場藝術總監、劇場及新媒體影像導演
王正源|劇場影像設計師
黃心健|國際 XR 金獎導演
曹筱玥|北科大元宇宙XR研發中心主持人
張博智|新媒體藝術工作者
林泰州|跨領域多媒體影視創作者
吳家浩、林育緯、李暐芃、洪晴、陳亭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
李欣霖、孫琪、鄭鈞憶、黃濬|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顏伯駿|三頁文設計公司Yendesign藝術總監
王宗欣|新媒體藝術家、dosomething studio總監
殷振豪|導演、Spacebar studio 共同創辦人
吳哲宇|墨雨互動設計的創辦人
王世偉|原金國際 導演
吳仲倫|尖蚪映畫 導演
陳青琳、林于心、謝珮雯、陳奇逸|動畫創作團隊
Group.G|視覺創意行銷公司
叁式|數位體驗設計團隊
二棲設計|視覺動態影像工作室
白輻射影像|視覺動態影像工作室
沃野影像|視覺動態影像工作室
K4s Motion Studio|視覺動態影像工作室
野人創意設計有限公司|視覺動態影像工作室

網路連結:Youtube作品連結(作品陸續更新中)


2022北藝開幕投影倒數計劃:黃心健《登月》

創作理念 :《登月》是黃心健與美國藝術家蘿瑞安德森共同創作的虛擬實境互動作品,在人類登月五十週年,讓觀眾從神話、文學、科學與政治的發想,用虛擬實境重回登月現場的旅程,觀眾將會化身為太空人,在月球低重力的表面漫步飛行,穿梭於六個場景,從唯心的角度重寫登月的歷史。 《登月》運用自希臘神話、文學、科學、科幻電影與政治的元素,進而打造出一個想像中如神話般的新月。

創作團隊 :黃心健、Laurie Anderson

黃心健介紹

黃心健是新媒體藝術家,目前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特聘教授,獲選為第七屆公視董事,近年積極推廣台灣元宇宙發展。擅長結合XR、互動、表演藝術、裝置藝術、動力機械等的大型新媒體與沉浸式內容的製作。黃心健的VR系列作品受到國際影壇的關注。如2017年黃心健與Laurie Anderson的VR作品《沙中房間》獲第74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而近年發表的系列作品如《登月》與《失身記》,於國內外重要影展與美術場館進行常態巡演,並獲得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榮譽獎(Honorary Mention)。2021年推出最新科幻作品《輪迴》,橫掃西南偏南影展(SXSW)「虛擬劇場」 競賽單元評審團首獎、坎城影展XR市場展最佳 VR 故事大獎等國際獎項。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