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7 4 月, 2024

Tag: 荷蘭建築師

荷蘭住居風情融入鄉土:果園綠建築住宅Orchard House/Earthbound architecture and Namelok

「果園之屋」是一座位於荷蘭海姆斯特德百年莊園的獨特住宅。建築師巧妙運用天然材質及當地元素,並重新詮釋傳統技藝,呈現出融合周遭環境、注重永續發展、追求生活品味的居住理念。這棟私人住宅透過創新設計,展現出荷蘭建築師對人文、自然景致的敏銳體察,開創極具特色的當代居住新思維。

荷蘭森林中的隱秘鳥巢:Buitenverblijf Nest為自然愛好者打造終極休憩地/NAMO Architecture + i29 architects

荷蘭阿納姆市北方森林中,「Buitenplaats Koningsweg」社區轉變成藝術家與創意企業家的創作樂土,展現其從軍營到藝術社區的華麗轉身。這裡開發的11個林中小屋,以「偽裝」為主題,為訪客提供獨特的自然夜宿體驗。其中,黑色鋼構的「Buitenverblijf Nest」小樹屋以鳥巢靈感的設計、環境友善的建材與節能全電裝置著稱,尊重自然,更為居住者及生態系統成員提供和諧共存的棲息地。其內部空間巧妙布局,大型圓形窗與滑動門打開絕佳自然景觀,為尋求靜謐的人們創造一處理想避世天地。

MVRDV 改造百年水泥廠「GATE M 西岸夢中心」立體步行網路 從工業遺產到上海新地標的華麗蛻變

MVRDV上海濱江休閒文化區「GATE M 西岸夢中心」計畫,針對舊工業區內多時期建築進行改造,並強調碳排放減少。計畫透過橙色動線連結散落建築,增添商業與公共設施,激發黃浦江岸活力。保留現有結構,以簡潔手法翻新,強化工業遺產與新舊對比,並將部分老建築轉型為文化空間。SHL與大舍事務所合作改造,中心「夢工場」由廢料倉庫轉化,設置零售、餐飲及展覽空間,外部樓梯連接多功能區,提升區域連貫性與休閒體驗。

從海洋生物到建築靈感,馬爾地夫悅榕度假村Madi Hiyaa/Atelier Nomadic

馬爾地夫悅榕度假村日式餐廳「Madi Hiyaa」,由荷蘭建築師Atelier Nomadic設計,靈感來自海中魟魚。這家餐廳利用竹構和樹狀支柱,創造出波浪形屋頂,映射粉紅色鞭尾魟魚的形態。Olav Bruin強調,設計旨在呈現馬爾地夫豐富的水下生態,同時保持藝術與功能的平衡。竹子的創新使用不僅提供結構穩定性,也向海洋生物致敬。

荷蘭水上地標,藝術與自然交融亭園Art Pavilion M/Studio Ossidiana

「Art Pavilion M」位於荷蘭,於2022年園藝博覽會Floriade開放,這片藝術展演空間,也可以作為音樂會和表演場地。包括「港口」、「舞台」和「觀測台」三部分,港口是一個水上公共空間,舞台則用於博物館的戶外活動,而觀測台則是以輕質木材和聚碳酸酯構成,反映周圍自然景觀。然而因為其多功能設計,它更是一個融合歷史與自然的創新建築。

杜塞道夫的創新垂直工作天堂,Eclipse辦公大樓/UNStudio+HPP Architects

Eclipse大樓由UNStudio與HPP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打造,座落於杜塞道夫Kennedydamm,展現現代設計與持續性的完美融合。60米高的建築不僅提供約27,000平方米陽光照耀的辦公空間也可以容納約1,200工作崗位。16層的內部空間更是以激勵人心的溝通區和充滿活力的中庭,向周邊社區展現透明和開放的姿態。大樓採三角形平面設計,融合周邊環境,設有可俯瞰城市的屋頂花園,為社交活動提供理想空間。

打造永續夢想家園,高雄凱旋青樹社會住宅/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Mecanoo

Mecanoo與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的「凱旋青樹」社會住宅,位於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民族通勤站旁,展現了高雄市都市更新的決心。該設計不僅考慮居住舒適性,更是注重周邊環境的改善。住宅分為A、B兩棟,提供了豐富的社區特色與功能。其設計理念強調與環境的連結及對人的關懷,創造了舒適的居住空間與社交場域。商業空間的配置帶動了周圍公共空間,而空中公園則成為社交的核心。這些設計不但能夠提升生活品質,也可以促進社區凝聚力。

黃色生態亮點照亮Atelier Gardens,柏林HAUS 1/MVRDV

MVRDV將90年代柏林Atelier Gardens的辦公樓舊建築改造為HAUS 1,不僅成為區域新地標,更是綠建築的典範。這座鮮黃色建築不但能夠吸引遠近目光,也可以透過其生態屋頂和節能設計展示氣候韌性。然而因為其位於Tempelhof機場旁,HAUS 1也成為BUFA校園轉型的象徵。

OMA重塑首爾弘益大學新面貌 社區與校園的再聯結

荷蘭建築師事務所OMA為首爾弘益大學設計了全新校園,增強大學與城市的聯結。這個設計融合了現有地形與創新建築,更是將校園融入城市之中。因這次機會,不但能夠為弘大校園帶來新生,也可以改變其密集化的佈局邏輯。OMA的方案不僅注入了綠化元素,更設計了多功能的建築群,融合高科技實驗室、藝術中心與創客空間,打造了一系列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戶外空間,重塑了弘益大學與周邊社區的緊密聯繫。

OMA在台灣的建築革命「耑岫」探索台北都會多元生活

荷蘭建築師事務所OMA於台灣創造首件住宅作品「耑岫」,這不僅是都市村落想像的具體化,更是空間功能與型式的進步。David Gianotten林家如帶領OMA團隊,以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精神,將建築影響力推向全球。耑岫位於台北信義區,為大陸建設與OMA合作成果,設計獨特,提供超現實居住體驗。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