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室內裝潢還是建築主體工程,幾乎脫離金屬與石材這兩種材料,尤其在室內裝潢中,金屬與石材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這兩種材料不僅有足夠強度,並且修飾性也相當好,經過特殊加工處理作為面材使用,可以突顯出不同的材質感與空間氛圍。
為您介紹20種金屬與石材的表面處理方式,分享內容主要包括:
1. 金屬表面的處理方式;
2. 石材表面的處理方式。
金屬表面的處理方式
常見的鐵、鋁、銅這些金屬化學性質活潑,如果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其表面會氧化甚至腐蝕,嚴重影響材料的性能。為了使這些金屬材料更耐用、更美觀,我們通常都會對其表面進行處理,進而達到延長使用壽命,增加美觀度的目的。
常見的金屬表面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塗刷防鏽漆

防鏽漆是一種可保護金屬表面免受大氣、海水等化學或電化學腐蝕的塗料。主要分為物理性和化學性防鏽漆兩大類。前者靠顏料和漆料的適當配合,形成細緻的漆膜以阻止腐蝕性物質的侵入,如鐵紅、鋁粉、石墨防鏽漆等;後者靠防鏽顏料的化學抑鏽作用,如紅丹、鋅黃防鏽漆等。
優點:安全環保、色澤透亮、塗層附著力強,多數防鏽漆價格高;
缺點:耐久度差,防鏽效果不好,時間稍久易脫落。
電鍍製程

電鍍是指在含有預鍍金屬的鹽類溶液中,以被鍍基體金屬為陰極,採取電解作用,使鍍液中預鍍金屬的陽離子在基體金屬表面沉積出來,形成鍍層的一種表面加工方法。
鍍層性能不同於基體金屬,具有新的特色。根據鍍層的機能分為防護性鍍層、裝潢性鍍層及其它機能性鍍層;
優點:強度高、耐磨性強、散熱性強、耐腐蝕性強;
缺點:電鍍溶液中含有有毒物質,排放的廢水和廢氣對環境有害。
蝕刻處理

蝕刻主要分為干法蝕刻和濕法蝕刻。干法蝕刻主要利用反應氣體與等離子體進行蝕刻;濕法蝕刻主要利用化學試劑與被蝕刻材料發生化學反應進行蝕刻。無論是化學蝕刻還是電解蝕刻,原理類似也很簡單,就是把不需要蝕刻的地方遮蓋,需要蝕刻的地方裸露,蝕刻不同的圖案就用不同的模板。
優點:蝕刻紋路可人為控制,設計性極強;
缺點:成本高,濕法蝕刻時化學物質易去除掩膜材料下方的基板材料。
腐蝕處理

腐蝕工藝就是在金屬表面用化學藥水進行拍打,人為腐蝕金屬表面的處理方式。流動的金屬花紋是藥水腐蝕的結果,因為藥水拍打在平板上面流動不均勻所以會有不規則的紋理出現。為了讓花紋更加自然會進行手工拋光,最後只留一些若隱若現的紋理。
其原理是採取人為控制的方式,將金屬表面腐蝕出一層完整的、細緻的保護層,進而達到保護金屬的目的。
優點:成本低,色彩鮮豔,腐蝕出的效果極具藝術感;
缺點:使用的化學藥水對人體有害,由於藥水流動的不均勻使金屬表面腐蝕的程度不一致,保護層厚度不均勻。
拉絲加工

拉絲加工也稱為磨砂公家,通常是使用機械摩擦金屬表面的方法,加工處理後得到表面狀態為直線、曲線的紋路。它包括發紋、緞紋、粗緞紋、和紋、交叉紋、十字紋、疊紋等等。
優點:可以很好的掩蓋生產中的機械紋和合模缺陷,外觀時尚美觀、使用性能優越;
缺點:價格昂貴,適合追求與世界流行同步的超高級裝。
噴砂處理

採用壓縮空氣為動力,以形成高速噴射束將噴料(銅礦砂、石英砂、金剛砂、鐵砂、海砂、高速噴射到需處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或形狀發生變化。由於磨料對工件表面的衝擊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獲得一定的清潔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機械性能得到改善。
優點:粗糙度選擇性多、效率高、通用性強;
缺點:光滑度低,更容易附著灰塵,清洗不便。
錘紋加工

錘紋是在金屬表面用錘子將紋理一個個以鏨子錘擊,由於改變金屬物理性質,所以會扭曲,需要退火(用火燒其表面使大板軟化整平表面、整平後打磨然後做顏色工藝,可以做熱著色和藥水著色。
優點:花紋美觀大方,裝潢性強,還可以彌補和遮蓋金屬表面粗糙、不平整等缺陷;
缺點:人工成本高,對工匠的技術要求也較高。
以上就是常見的金屬表面處理方式了,其它相對少見的處理方式,在此不一一列舉。
石材表面處理方式
在確保石材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會對其表面採用不同的處理手法,讓其呈現出不同的材料樣式,以此來滿足各種設計需求,這就是石材的表面處理。
任何天然石材,均可以進行表面處理,只不過根據石材種類和紋樣的不同,適合的表面處理形式也不同,需根據石材的軟硬程度以及特性,選擇合適的表面處理形式。一般而言,石材表面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常規表面處理
1、拋光面
拋光面的表面非常的平滑,高度磨光,有鏡面效果,有高光澤。花崗岩、大理石和石灰石通常是拋光處理,並且需要不同的維護以保持其光澤。
使用建議:
a. 該種處理手法幾乎適用於任何石材種類,也是設計師最熟悉的方式,用於營造金碧輝煌、大氣恢宏的效果尤為合適;
b. 採用該種方式的石材時,要留意石材與周邊燈光的關係,避免出現漏燈珠和光污染。
2、消光面
消光面指表面平整,用樹脂磨料等在表面進行較少的磨光處理,使石材具有一定的光度且光度較低,但對光的反射較弱,表面平整光滑,光度很低的板材。
使用建議:
a.也是最常見的處理手法之一,很容易營造出自然典雅的空間氛圍,也是諸多岩板相繼模仿的表面處理形式;
b.適用於需表面平整,無需漫反射但不產生鏡面效果,無光污染的空間中。
防滑表面處理
1、酸洗面
酸洗面是指採用強酸腐蝕石材表面,使其有小的腐蝕痕跡,外觀比消光面更為自然質朴。大部分的石頭都可以酸洗,但是最常見的是大理石和石灰石。酸洗也是軟化花崗岩光澤的一種方法。
使用建議:酸洗面石材防滑耐污易清潔,適用於有水、潮濕、常接觸人的空間,如淋浴間地面。
2、荔枝面
荔枝面顧名思義,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猶如荔枝。採用鑿子在表面上密密麻麻的鑿出小洞,有模仿水滴經年累月的滴在石頭上的一種效果。
使用建議:荔枝面的顆粒感較重,適用於裝潢飾面,不易用於經常接觸水氣且容易藏污納垢的場合,如淋浴間。
3、布紋面
布紋面是石材表面處理成布紋紋理,給人一種壁布的感覺。
使用建議:可以保留石材的質感,並模仿壁紙的紋理,給人別樣的美感。在很多大師作品中都有相關運用,如:JAYA的上海璞麗酒店電梯廳牆面。
4、水噴面
水噴面是用高壓水直接衝擊石材表面,剝離質地較軟的成分,形成獨特的毛面裝潢效果。
使用建議:其材質紋理凹凸感及顆粒感比酸洗面和荔枝面弱,但質感比消光面強,因此適用情況與消光面雷同。
5、菠蘿面
菠蘿面是表面紋理比荔枝面加工更加的凹凸不平,顆粒更加明顯。
使用建議:其材質紋理正好與水噴面相反,凹凸感較弱,顆粒感大,且凹凸比荔枝面明顯,因此適用空間需要明顯的石材顆粒感時採用。
裝潢表面處理
1、剁斧面
剁斧面的紋理非常有規律,有方向感,且密集,行業內稱其效果類似龍眼表皮,故又稱「龍眼面」。
使用建議:該種石材表面紋理豐富,適合凸顯個性或者回歸自然的空間中採用。
2、仿古面
仿古面是採取一系列技術手段,模仿石材使用一定年限後的古舊效果,風化感強,紋理自然。
使用建議:在刻意需要做舊的空間中,經常會採用該種手段進行飾面處理,尤其是在前幾年的地中海空間中,尤為流行。
3、拉槽面
拉槽面又稱「拉溝」、「拉絲」,是在石材表面上開一定的深度和寬度的溝槽(通常情況是5*5mm),通常是拉直線槽口,若有要求也可採用水刀拉曲線槽口,但其材料成本較高。

使用建議:
a.這種處理手法一直很流行,從最常簡單樓梯踏步拉槽,到時下流行的簡約風空間中都會使用;
b.採用這種做法,要考慮槽口的鈍化處理,必要時可以做打磨,避免出現意外傷人的情況發生。
4、蘑菇面
蘑菇面一般是用人工劈鑿,效果和自然劈相似,但石材的表面是中間突起四周凹陷的高原狀的型狀,這種石材普遍較重。
使用建議:
a.這種石材應當是廣為人知了,通常在建築圍擋,外牆以及自然風的室內空間中被廣泛應用;
b.採用這種石材時,應當注意它的規格、厚度與工藝做法的關係,若採用的石材規格過大或過重,不可膠粘,宜用乾式吊掛工藝。
5、自然面
自然面的表面粗糙、凸起,不像蘑菇面那麼誇張,這種表面處理通常是用手工切割或在礦山鏨以露出石頭自然的開裂面,完全還原石材開采時的原貌,因此被稱為「自然面」。
使用建議:
a.從圖中可以看出,它適用於需要呈現自然風格的空間中,是近年來及其流行的粗獷風格中,最常採用的石材形式之一,在諸多網紅案例中被廣泛應用;
b.與蘑菇面一樣,採用這種石材時,應當考慮重量、厚度、規格與安裝工藝的關係。
6、酸洗仿古面
酸洗仿古面是在酸洗面的基礎上,結合仿古面的優點,進行綜合製作,取長補短,最終形成的表面形式。
使用建議:這種表面處理的形式以及效果,基本上適用於任何需要做舊和風化處理的空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