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微型住宅始祖,塔之家:東孝光自宅

0
11048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時,日本國內物質匱乏、百業待興,因此有一批建築家開始了極小限住宅的設計風潮,爆發期主要集中在六七十年代。代表如安藤忠雄於1976年設計完成的「住吉的長屋」、黑川紀章於1972年設計完成的「中銀膠囊塔」、東孝光於1966年竣工的「塔之家」等。

東孝光於1966年竣工的「塔之家」
東孝光於1966年竣工的「塔之家
黑川紀章設計的埼玉県立近代美術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Saitama, 1982)在2004年舉辦的有關日本戰後住宅的展覽
黑川紀章設計的埼玉県立近代美術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Saitama, 1982)在2004年舉辦的有關日本戰後住宅的展覽
安藤忠雄,住吉的長屋(1976)
安藤忠雄,住吉的長屋(1976)
黑川紀章,中銀膠囊塔(1972) © Bertrand Benoit
黑川紀章,中銀膠囊塔(1972) © Bertrand Benoit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簡介

東孝光(Takamitsu Azuma, 1933-2015)是日本知名建築師,1933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畢業於大阪大學工學部建築工學科。畢業後一直從事建築工作,1964年以設計新宿西口地下廣場為契機來到東京

東孝光提煉出了「聯繫空間(SLIT)」概念。1970年的「大山宅」,1971年的「栗宅」,1975年的「章本宅」中,運用渡、木樓梯、屋頂等對空間進行隔斷或連續。1982年的「羽根本之家」開始,不再單純聯繫空間,而向著複合化程度更高的空間構成發展:「建築空間的複合方法」(POLYPHONY WAY OF ARCHTECTURE),如同演奏多聲部的音樂般去構成建築。

建築空間應該是藉由單純的要素組合,讓人們能夠對其做出種種理解。_東孝光

東孝光 娘 女兒 東利惠
東孝光和女兒東利惠

東孝光之女東利惠早年參與合作了不少微型住宅的探索,深受其影響,尤其是複合空間的重要性,注意到建築的使用者與空間在精神上的溝通,讓不同的人以自己的觀點和空間對話。

東利惠,頂級度假酒店「虹夕諾雅」御用設計師

東利惠(Rie Azuma)是日本女建築師,著名建築師東孝光之女。1959 出生於大阪,1982 日本女子大學家政學部住居學科,1984 東京大學研究院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1986 康奈爾大學建築學研究院畢業後,主持東環境·建築研究所;從小住在父親東孝光設計的「塔之家」住宅中,同時也是她的建築啟蒙。多年來,她作為頂級度假酒店虹夕諾雅的御用設計師,獲得巨大成功。在建築領域,東利惠有著自己的執著和探索;在商業進程中,她完美平衡了風景區改造與傳統文化續存。

塔之家」落成沒多久,東孝光辭掉工作,在家裡創辦了東孝光建築研究所。東利惠從6歲開始搬來塔之家,這裡留下了她童年、青春期乃至中年的印記。24歲的時候東利惠去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在美國留學期間,東利惠在當地一家餐館吃日式炸豬排時結識了星野佳路。星野佳路是星野集團第四代繼承人,一貫不走尋常路,被逐出家族公司又臨危受命重振家業,2005年他邀請東利惠共同打造出頂級度假酒店品牌虹夕諾雅,默契合作至今。星野佳路這樣評價東利惠:「許多建築師只設計建築,東利惠則是在營造空間。空間的豐富性可以創造某種永恆。」

虹夕諾雅已經達到酒店界「愛馬仕」的地位,然而主場一直是頂級度假村,最大程度融合自然條件,讓人一度忘記東利惠早年與父親合作過一系列實驗住宅探索。直到2016年,在離安縵東京不到400公尺的東京市中心,出現了目前虹夕諾雅唯一的都市奢秘酒店虹夕諾雅之「塔之旅館」,正是東利惠受「塔之家」設計理念的影響及升華之作。

東利惠,東京虹夕諾雅之「塔之旅館」
東利惠,東京虹夕諾雅之「塔之旅館

關於「塔之家 Tower House」

這所小小的房子充滿陽光、流通的空氣,生活空間做到了相互融合又互不干擾,堪稱城市蝸居的範本。「塔之家」是建築家東孝光先生的初期代表作,前衛的造型設計令它成為建築史上的名宅。

作為清水混凝土構造極小限住宅的先驅,「塔之家」收集在《日本建築設計資料集成》裡;並於2003被評為「DOCOMOMO100選」優秀作品。在2018年4月被認定為東京都歷史保護建築。更有評價認為其匯集了柯比意五原則的全部要素。在日本,它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安藤忠雄的的「住吉的長屋」。

東孝光設計的「塔之家」在2018年4月被認定為東京都歷史保護建築
東孝光設計的「塔之家」在2018年4月被認定為東京都歷史保護建築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塔之家」完成後及周邊環境 © Murai Osamu 村井修
塔之家」完成時的相片 © Murai Osamu 村井修

建築在一片矮房子中尤其顯眼,彷彿一座塔,「塔之家」由此得名。東利惠回憶說:「我家在朋友當中很有人氣,是很能讓人興奮的房子。」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1966年,30歲出頭的東孝光在東京都打拚的第七年,買下位於東京澀谷20平方公尺的三角形土地,開始設計、建造「塔之家」。三角形狹長的宅基地緊鄰開闊的大街,兩面和鄰居家挨在一起,在只有6坪(約20平方公尺)的建築用地上,東孝光用清水混凝土建起了地下一層,地上5層的塔狀住宅。在大小堪比停車格的空間裡,東利惠一家三口一住就是50多年,幸福感一點不比住在豪宅的少。

塔之家空間配置

塔之家」佔地面積20.56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11.8平方公尺,地下一層,地上5層

地下1層:儲物間
1層:玄關和車庫
2層:起居室和廚房
3層:衛浴空間
4層:主臥室
5層:兒童房

「塔之家」及周邊環境,現在 © Murai Osamu 村井修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塔之家」及周邊環境,現在 © Murai Osamu 村井修

50多年過去,房子周圍已是高樓林立,「塔之家」依舊引人注目。因為前衛的設計,這棟建築至今依然是日本都市小戶型建築的代表性作品。

東孝光以「一層一室」手法界定塔之家空間

東孝光採用「一層一室」的設計手法,採取分析機能區需求,合理的把它們分配到來這個六層的建築中,再採取不同位置的開窗引入自然光,內部結構部分上下挑空,有樓梯把每層空間串連一體,空間與空間之間都產生來關係,很好地保持了空間的相對獨立性,卻又自成一體。

平面圖 Plan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平面圖 Plan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模型
模型

整棟房子的內部,幾乎全部是純開放式的空間,除了玄關外,不設一扇房門,包括洗手間。內部空間完全打通,「塔之家」面積雖小,空間卻給人寬闊感。

塔之家的清水混凝土外觀,有種粗獷主義的味道
塔之家清水混凝土外觀,有種粗獷主義的味道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等角透視圖 塔之家 Tower House 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等角透視圖

逐層解讀「塔之家」

地下1樓

儲物間東孝光將地下1層設計成一個儲物間,即便是儲物間,東孝光也不忘設置一個通風採光的小窗戶。家裡的雜物都存放在儲物間,機能明確。因為這樣設計,上面的住所變得通透整潔。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1樓:玄關、車庫

20平方公尺的空間剛好打造一個專屬的開放式車庫及玄關。建築在1層位置做了一個內凹處理,意在形成車庫的明顯機能,開車的人可以直接從車庫進室內,不必再繞道一樓南面的主入口,人、車皆能避免日曬和雨淋;形式上也使得建築變得輕盈。玄關也設置在一層,靠近樓梯的位置,方便出入。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20平方公尺的空間剛好打造一個專屬的開放式車庫及玄關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在一樓和二樓主入口的位置,東孝光採取一道牆體圍塑,形成了庭院的感覺

在一樓和二樓主入口的位置,東孝光採取一道牆體圍塑,形成了庭院的感覺,給人以隱私感及獨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遮風擋雨的效果。門廊的高度恰好也在二樓廚房和三樓廁所之間,不會遮擋光線,設計的恰到好處。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沒有貼上面材的裸露混凝土牆壁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沒有貼上面材的裸露混凝土牆壁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沒有貼上面材的裸露混凝土牆壁

2樓:起居室、廚房

沿著玄關處的樓梯往上走,就到了二層空間。起居室區域放了沙發,沙發下方也作為儲物區,平時一家人會在這裡看電視、聊天,熱鬧又溫馨,父親偶爾也在這裡會客。 開放式的廚房設計在三角形比較狹小的角落,做飯時可以採取窗戶看到外面的街景與綠樹。

餐廳中島由水泥砌築,上面安裝白色大理石檯面,水槽和灶台並列設置,下方帶有儲物空間,延伸出來的檯面可供用餐使用。廚房客製化了木造的收納櫃,各種餐具電器都有了安置的地方,管道也融合在裡面,協調整潔。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沒有貼上面材的裸露混凝土牆壁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沒有貼上面材的裸露混凝土牆壁
廚房中島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廚房中島
裸露混凝土打造的廚房中島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裸露混凝土打造的廚房中島

二樓到三樓的空間,對應起居室的位置,東孝光設計了一個挑高的中庭,還有一扇跨層的大窗戶,室內空間顯得通透明亮。牆面掛著風格鮮明的藝術畫,一盞圓柱形紙質燈罩垂直而下,強調了空間的連貫性。 鏤空的中庭可以讓居住在樓上的人有很好的視覺感,而且隨時間變化,光線也隨之改變,呈現空間的豐富性。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二樓到三樓的空間,對應起居室的位置,東孝光設計了一個挑高的中庭,還有一扇跨層的大窗戶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3樓:衛浴空間、洗衣間

3樓作為整個房子的洗衣區和洗手間配置也非常的巧妙,在樓梯右側設置了馬桶、放置了洗衣機,在左側設置了淋浴間,乾濕分離採用浴簾作為分隔。

因為空間有限,沒有做成日本傳統的分離式洗手間,整個空間完全是通透的。洗手間的窗戶非常大,窗外是廊簷的延伸,剛好阻擋來自大街行人的視線,泡澡時可以看到天空。淋浴的時候,可以拉上窗簾。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3樓作為整個房子的洗衣區和洗手間配置也非常的巧妙,在樓梯右側設置了馬桶、放置了洗衣機,在左側設置了淋浴間,乾濕分離採用浴簾作為分隔
衛浴空間 bathroom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衛浴空間

4樓:主臥室

4樓是東利惠父母的房間。有一面很大的落地窗戶, 天氣好的時候,這裡的採光會非常好,拉開窗簾陽光會曬滿房間。一張寬敞的木造雙人床,一個白色的燈罩,簡約卻豐富。窗外就是林蔭道,在窗邊泡一壺咖啡欣賞街景,歲月靜好。

女兒東利惠說,東孝光去世後,母親因為身體不好主動搬去了養老院,之後這裡就成了她的臥室。

主臥室 master bedroom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主臥室

5樓:兒童房

從主臥室往上走,就來到了五樓的兒童房。小小的單人床旁邊是整面牆的書櫃,收納容量巨大,上千本書都裝得下,書桌的位置以前就是東利惠做作業看書的地方。 在這樣有限的空間裡,兒童房竟然還可以擁有一個露天陽台,由透明的玻璃門來分割室內外空間。從房間望出去可以看到天空,這個小小的空間是東利惠身心的庇護所。

東利惠小時候的房間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東孝光娘 東利惠
東利惠小時候的房間
東利惠小時候的房間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東利惠小時候的房間
東利惠小時候的房間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東利惠小時候的房間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東孝光給全家的珍貴禮物

對於東孝光一家人而言,這裡不僅僅是他們幸福生活的源頭,更是無可取代的家人般的存在,承載了三口人所有的生活點滴。 在東利惠看來,房子的大小不是居住舒適度的決定因素,相比固定的平方數,好的基礎設計更重要。同樣的,幸福感跟房子大小也不是正比的關係。

東利惠從6歲入住塔之家,24歲去美國留學,留學歸來主持了東環境·建築研究所,並成為「塔之家」的新主人。自始至終,東利惠對這個家一直有著濃厚的感情。「這是一個即使擦肩而過,也能保持家人接觸的家。」對孩子而言,與父母相連,感受到愛,在成長過程中尤為珍貴,而塔之家正好把一家三口連接起來,成為父親送給東利惠的一份珍貴禮物。

東孝光全家合照 東孝光娘 東利惠
東孝光全家合照

日本東京私人住宅塔之家 Japan Tokyo Tower House/東孝光 Takamitsu Azuma

在「塔之家」,東利惠深刻地感受到建築對一個人生活的意義:

我覺得日本之所以有很多壽命很長的公司,一個原因可能是孩子從雙親那裡感受到了職業感所帶來的快樂。如果不是住在「塔之家」,我可能也不會走上建築設計這條道路。

東利惠作為虹夕諾雅的設計師,這些年來,她住過無數絕佳酒店,看過無數絕美風景。但她最喜歡住的地方,還是那個位於東京青山路上,擠在一堆房子裡的那棟12平方公尺的小屋。那裡不僅有溫暖的回憶,有三口之家一起生活的故事,還是一個建築師,初心開始的地方。 設計師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