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為寶安文化綜合體操刀設計的旗艦建築表演藝術中心,2021年9月17日開幕。表演藝術中心位於文化綜合體的南側邊界,緊鄰濱海區,俯瞰前海灣和南海,面積達28,000平方公尺,除了擁有深圳第一件配置達到國際級的歌劇表演廳,還設有一個600座場館和排練設施,可舉辦歌劇、舞蹈、交響樂和戲劇等多種表演。

表演藝術中心的設計靈感源自緊鄰海灣的狹長基地。中心的底部是一個低層建築,其波浪形態沿園區主軸打造出節奏感和動感,外立面的細膩沖孔設計則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工藝木雕和牙雕。立面設計為中心帶來閃爍的視覺效果,就像是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的大海一樣。機能上,立面設計能適度調節中心不同內部空間的通透度,比如包裹大廳等公共空間的立面通透開揚,而劇場和排練空間等密閉空間則善用立面較為不透明的部分。立面設計在外觀和技術上都顯得創新前衛,同時也緊扣中國傳統建築概念,如屏風和影壁等元素。
垂直傾斜15度的塔樓結構是整座建築的焦點設計,令中心頓時成為園區的矚目地標。塔樓與主建築之間以天橋連接,橋上是俯瞰海灣美景的絕佳地點。中心底部設有高架柱廊式公共空間和聚集空間,而斜坡結構連接廣場一端則設有一家餐廳,使中心向外伸延,與園區空間融為一體。
中心入口是一個樓高三層的高聳大廳,外立面的波浪形設計進一步延伸到大廳空間,除了設有巨大的弧形樓梯和木條飾面的弧形牆壁,日光也從沖孔立面照進室內,形成光影交錯的動感空間。
主表演廳適合各種大型製作,包括歌劇、古典音樂和芭蕾舞表演等。具有雕塑感的牆壁不單突出表演廳的幾何形狀,也能採取背景降噪和強化音質為表演提供最佳的音響效果。舞台上設有六個雙層升降機,能在十公尺範圍內任意升降,為舞台製作開創了嶄新的可能性。伴奏樂團的區域可以提升至主舞台的高度,方便擴充舞台。

中心還設有一個600座的劇院,與主表演廳不同,劇院空間設計靈活,適合各種實驗性製作。舞台和座位可以因應需要輕鬆改動,如時裝秀、四面舞台、深浸式和互動式戲劇體驗。
剖面圖 Section
剖面圖 Section
寶安文化區落戶深圳的新沿海開發區,為一個11萬平方公尺的藝術表演綜合體,其中包括剛落成的表演藝術中心。文化區由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整體規劃和建築設計,包括表演藝術中心、圖書館和青少年宮三大建築。圖書館和青少年宮分別於2013年和2018年竣工。
寶安文化區屋頂平面圖 Plan
© Wade Zimmerman
© Wade Zimmerman
建築圖
全區配置圖
一樓平面圖 Plan
二樓平面圖 Plan
三樓平面圖 Plan

四樓平面圖 Plan
五樓平面圖 Plan
六樓平面圖 Plan
七層平面圖 Plan
剖面圖 Section
交通示意圖
動線示意圖
機能分區示意圖
機能示意圖
寶安文化區基地平面圖 Plan

寶安文化區一樓平面圖 Plan
寶安文化區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深圳寶安文化區表演藝術中心
作品位置: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安二路4
業主:OCT
建築設計: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
表演藝術中心設計團隊:Rocco Yim, Derrick Tsang, William Tam, Herbert Hung ,Martin Fung, Lucia Cheung, Stephen Chan, Simon Ho, Calvin Chung, Ivy Yung, Zachary Wong, Zhu Yi, Seah lee, Jans Liang, Leo Zhou, Chen Lan, Amber Wang, Yang Shi Pei
表演藝術中心合作單位:
當地設計院: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機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立面顧問:BuroHappold
景觀:SWA
攝影師:張超建築攝影工作室、Wade Zimm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