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俊雄、攝影及圖說:徐明松
位於淡水河口八里山坡上的聖心女中,為台灣最優美的校園之一。創校於1960年,聖心女中第一期校舍(陳濯,1960),就如同那時許多教會建築一般,為迎合國民政府之統治,採用了中國宮殿式建築。
然而,1966年學校當局決定在女中旁創辦聖心女子大學時,卻聘請了當時正在國際嶄露頭角的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為學校設計了非常具有現代感的新校舍。隨後聖心女大雖因無法符合國民政府日漸嚴苛的大學教育管制,在創校五年後告終,但丹下健三創意十足的大學校舍,卻為當日台灣複雜而多樣的現代主義建築,再注入一股全然不同的活力。而這兩期校舍之間,所呈現的意識型態相對抗關係,也為台灣1960年代宗教與政治之間相互糾葛的關係,在空間上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註腳。
創辦聖心女中的聖心修會(the Society of the Sacred Heart),1800年由修女聖瑪德蘭索菲(Madeleine Sophie Barat,1779-1865)創設於巴黎。由於身處法國大革命後的社會動盪,從一開始,聖瑪德蘭索菲修女即將聖心修會宗旨立為教育孩童與年青人,以此 來展現上帝的愛。從1801年第一所聖心學校創設,至1865年聖瑪德蘭索菲修女過世時,聖心修會已創辦了158學校;迄今,全球共有超過240所聖心學校。
聖心修會從1808年起開始走向國際化,1908年以日本為基地開始進入亞洲傳教。1926年在上海建立中國聖心修會,並設立聖心國際學校,學程包括 小學、中學及聖心女大。然而,1949年共產黨主政,聖心修會跟所有基督教會一般,遭到被驅逐的命運,中國聖心修會瓦解,修會的修女大多轉往日本與韓國。
1959年可能是受到當時持開放心態的教育部長梅貽琦之邀,聖心修會總會決定在台灣發展,派遣康恩德修女(Sr. Marian Kent)帶領孫知微等四位中國籍修女,於1960年六月來到台灣,在當時交通仍極不方便的八里山坡荒煙蔓草中,開始了艱辛的建校工作。初期的建校費用則 來自是由全球二百所聖心學校學生,他們將擦皮鞋、賣巧克力、賣郵票賺來的錢捐獻出來,才有今日這所背山面水風景優美的校園。
丹下健三設計、楊卓成監造
台灣聖心修會創設之初,不但修女多來自日本,日本聖心修會也提供許多協助與支援,台日間交流極為熱絡;可能因此淵源,學校當局才會邀請日籍建築師丹下健三擔任聖心女大校舍之設計建築師,而由台灣本地的和睦建築師事務所(楊卓成)負責監造等協助工作。
1960 年代正是丹下健三(1913-2005)的創作高峰期,也是其建築思想的轉變期。1950年丹下贏得廣島和平中心競圖,為他建築生涯裡的一次重要轉機。這案子不但是他生平第一個被實踐出來案子,因為此案他也被邀請到1951年召開的CIAM會議裡作報告,開始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注意;尤其在此設計裡,他那充滿日本獨特風味的現代主義建築論述。
經過舊東京都廳舍(1957)與香川縣廳舍(1958)的接續成功,1964年完成奧運會代代木體育館,使丹下得到國際性聲譽。然而丹下的建築思考也在此時發生微妙的轉變。隨著1960年發表的東京計畫,丹下逐漸轉向關切大尺度都市環境,並以系統性構築來思索未來的建築 與城市的可能方向,作為其建築創作的基礎。1967年在日本完成的山梨文化會館與靜岡新聞東京支社大樓,即是他此時路線轉變的最佳例證。而他的這項轉變, 也啟發了日本年青一輩建築師提出「代謝論」,來回應因為現代主義飽受攻擊而陷入危機的建築思想。
1967 年完成的聖心女大,也反映了丹下在196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危機下,思想轉變的成果。按校方原始計畫,聖心女大規模約為一千名學生,丹下據此提出的校園全 區配置,共要興築包括教室、圖書館、教堂、講堂、宿舍等共約十棟建築物。然而,因女大建校計畫受挫,實際被蓋出來的僅有宿舍和餐廳、橋廊與行政(按原計畫 為教室,現為修道院)等三棟;這些被建造出來的部分,約只有原計畫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已。
從原計畫配置圖來看,丹下之聖心女大規劃,先以機能主義原則對校 園使用進行機能分化,讓每一棟建築因其功能而有自我辨識與個別空間型態。其二,再依基地之高低坡向與南北方位,和建築間之機能關係,有機而靈活地在山坡地 上配置出整個校園空間,讓其最終有如一座小城鎮一般,擁有充滿尺度與方位變化、不同層級與型態之戶外空間。其三,這樣的校園空間配置是可以伺實際之需要變 化,進行有彈性、但又有秩序的成長。在此概念下,由四座小塔組成、其功能為服務設施的垂直核,就扮演了連接器同時也是成長中心的角色,讓校園能進行分期分 區卻又系統有序的成長。
雖然丹下健三在聖心女大校園整體空間配置上,呈現的是他當時轉變中的建築思想,但在建築物單體的空間組構上,卻是使用比較接近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 中期的建築手法。首先,在建築體量高低大小和垂直水平比例關係上,不但優美而且穩定中因著非對稱帶著活潑,而這樣的建築體量關係,又能回應其建築機能。如最高的是行政,次高的是餐廳(一樓)、宗教和聚會空間(二樓,目前為靈修中心)與宿舍(又名索菲樓)等偏向水平使用關連的空間,最低的是扮演連接的橋廊空 間;這些空間也因其不同使用而自有其不同空間型態的樣貌,讓彼此間能產生辨識性。其次,建築物室內與戶外空間的介面,總是呈現著多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除 了可以產生造型上的美感之外,也與排水、遮陽、導景、防護、滴水等等這些建築的基本功能有關。
再者,透過這三種空間彼此間的連接而產生的時而室內忽而戶外的空間交錯穿透變化,為聖心女大這建築群帶來空間體驗的高潮。尤其橋廊同一元素卻能帶來的上下層 不同的空間體驗,以及橋廊上層接近行政棟時產生的紀念性,更是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最後,丹下透過使用表面材料間的連續變化—主要是幾種大小粗細石子, 混合水泥後藉著洗石子或粗粉光、細粉光等變化,不但強化了空間統一感,也讓著統一感中辯證地帶著無窮的變化。
以上的這些豐富的空間變化與其產生的生動空間體驗,並不意味著丹下健三使用了繁複的設計技巧,反而他的設計動作都非常地準確,而且舉重若輕簡約收斂,從此展現了極高的設計密度與細膩直至每一吋空間的專注心神。
這樣的建築創作,並不是以往我們將之簡單歸類為「粗獷主義」潮流或是融合日本風味的現代主義等這些僵硬的 意識型態解釋所能涵容的,而無寧是一位創造空間的能手,在綜合了基地環境條件、營建技術工法、並熟捻於人們空間使用方式之下,加上以他的切身感受所營造出來的建築空間。
聖心女中在丹下健三一生的建築創作裡,無疑是具有代表性位置的。而他在聖心女中創造的這些豐富空間經驗,也為二次戰後台灣現代建築史寫下非常豐厚的一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