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門天氣完美匹配,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0
2789

成功村的歷史沿革與軍事背景

成功村,過去被稱為陳坑,坐落在金門島的東南面,高聳的地勢使它成為一片舉世矚目的場地。在明代的洪武年間,沿海地帶開始堡壘建設的過程,陳坑於是成為了金門島東南方的巡檢司城,顯示其在軍事策略上的重要性。而隨著時間演進,到了1966年的軍管時代,為了軍事需求,當時的政府開始進行環島南路的建設,這條新路將會通過聚落的中心地帶,對於成功村的居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金湖鎮的行政與活動中心:正義里辦公室

金湖鎮內的正義里辦公室,作為尚義、成功以及夏興三村的連接中心,位於成功社區的中心高地,與新建的環島南路相鄰。傳統上,里辦公室和社區活動中心經常有功能重疊的問題,例如,里辦公室經常負責選舉、宣導和發放物資,而活動中心不僅承辦各種節日聯誼活動,還涵蓋了兒童、婦女和老年人的主題,並具有老年人照護和地區義勇巡守隊的基地功能。隨著社會任務的增加,空間的需求也逐漸增大,甚至造成行政管理的困惑和功能重疊。因此,新的活動中心空間規劃已成為迫切的需求。

臺灣社會需求與金門地區的回應

近年來,隨著台灣地區的社會結構變化,對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政策(長照2.0政策)及兒童和婦女的輔導功能需求日益增強。成功社區的正義里辦公室也呼應這波趨勢,尋找適當的空間來滿足地區居民的需求。尤其是在老人關懷和兒少輔導這兩方面,社區已意識到必須提供一個功能齊全、管理專業的空間,以確保所有居民都能得到適當的服務和關懷。

里埕設計工坊與尤達唯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的「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基地在既有的里辦公室和陳氏大宗祠的南側幾十公尺之處,正面靠環島南路的東側,乃由地方大德捐贈。先前基地上有二座低矮的老平房,已經是巡守隊與長青協會長年使用的空間。近年經過正義里里長和社區總幹事的奔走呼籲下,公部門遂積極配合辦理撥用與經費補助。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基地原為成功村巡守隊和長青協會舊址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基地原為成功村巡守隊和長青協會舊址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基地周邊配置及剖面示意圖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基地周邊配置及剖面示意圖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的設計革新

里埕設計工坊針對金湖鎮「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提出的設計方案考慮到金門特有的氣候特色,例如春季的大霧、日照強烈以及半年的乾旱,設計強調了閩南地方風格與現代化元素的結合。陳書毅和李秀秀從傳統的磚石壘砌方式著手,創新地選用新的排列方式,形成牆內空氣層的孔隙,有助於緩解氣溫變化,提供更舒適的環境。此外,他們在設計各個空間時都特別注意開窗的位置,以促進空氣對流。特別是在東側樓梯間,更是巧妙地設計了垂直風道。

里埕設計工坊如何轉化傳統建築

里埕設計工坊的新方案不僅在風格上,更在物理結構上進行了深度的創新。這使得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不再只是一座傳統的紅磚建築,而是透過立體的設計與各種開口的巧妙配置,使其成為一座能夠瞭望並監護小型社會的現代化建築。

  1. 守望的底層:以開放的底層迴廊,回應傳統建築印象中的封閉和穩固。外部也可含容村民之偶遇,以及正義國小學童候車。迴廊包圍之內部空間將做為長照C級站(長照柑仔店,提供具近便性的照顧服務及社區活動)及巡守隊空間。
  2. 活動的包容:將社區教室包覆於第二層,小型辦公室置於退縮的第三層,並於開口和外廊對應南向採光和遊戲場空間。
  3. 大牆的轉譯:外觀主體採用升起的紅磚(舊稱封甓或斗子砌)外觀,使之舉重若輕。
  4. 低科技的節能建築:室內以適當樓高與通風設計,每一居室均考慮最佳的風向和對流位置,並以筏式基礎之冷卻空氣、雙層牆構造和遮陽板等方法減低太陽熱輻射。

里埕設計工坊針對金湖鎮「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提出的設計方案考慮到金門特有的氣候特色,例如春季的大霧、日照強烈以及半年的乾旱
里埕設計工坊針對金湖鎮「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提出的設計方案考慮到金門特有的氣候特色,例如春季的大霧、日照強烈以及半年的乾旱
里埕設計工坊賦予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的五個設計概念
里埕設計工坊賦予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的五個設計概念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發展模型/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發展模型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各層平面圖/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各層平面圖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立面圖及剖面圖/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立面圖及剖面圖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建築物開口與花崗岩巨石(遊戲場)之呼應〈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建築物開口與花崗岩巨石(遊戲場)之呼應〈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西南兩向地面層迴廊以及二層大陽台,產生內外關照視角〈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西南兩向地面層迴廊以及二層大陽台,產生內外關照視角〈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地面層迴廊是親近的公共領域,也成為等候公車的空間〈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地面層迴廊是親近的公共領域,也成為等候公車的空間〈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陽光、樓梯空間和落水管的立面構成〈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陽光、樓梯空間和落水管的立面構成〈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傳統宗祠與新建築共處於聚落中心〈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傳統宗祠與新建築共處於聚落中心〈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東側樓梯之間隙可產生浮力通風,以維持室內健康換氣〈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東側樓梯之間隙可產生浮力通風,以維持室內健康換氣〈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社區教室與南向採光面〈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社區教室與南向採光面〈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第三層辦公室外廊的深出簷〈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第三層辦公室外廊的深出簷〈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玻璃磚與東升陽光的對話〈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玻璃磚與東升陽光的對話〈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新活動中心可瞭望全村落,延續擔任起守衛的角色〈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新活動中心可瞭望全村落,延續擔任起守衛的角色〈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外牆及開口細部〈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外牆及開口細部〈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外牆及開口細部〈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外牆及開口細部〈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SECTION 剖面詳圖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剖面詳圖
樓梯細部〈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正義里社區活動中心/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 陳書毅 李秀秀
樓梯細部〈攝影/原間影像工作室 朱逸文〉

公共建築除了滿足社會需求之外,另一個角色始終是其身為新建築面臨許多變動機能的試煉,必須有社區議題、政治家以及設計者和建築家們不斷投入。期待正義社區活動中心的落成,將成為高地聚落的集會和守望中心,能為新世紀的傳統社區帶來豐富的生活。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正義社區活動中心
作品位置:金門縣金湖鎮成功村
業 主:金門縣金湖鎮公所
作品類型:公共建築、活動中心
建築設計:里埕設計工坊+ 尤達唯建築師事務所
結構:達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水電:宜興機電顧問有限公司
營造廠:皇城國際開發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者:陳書毅、李秀秀、簡瑀儒、容健浩、鄭美樺、張育滋
監造:李秀秀、簡瑀儒
撰文:陳書毅
攝影:朱逸文

材 料
建築:鋼筋混凝土、斗砌陶板磚、白灰砂漿、抿石子、玻璃磚、鋁格柵、不鏽鋼板
內裝:石板地磚、磨石子地磚、馬賽克磁磚、紅櫻鐵木
景觀:花崗石、台北草、龍眼樹
基地面積:337㎡
建築面積:190㎡
總樓地板面積:427㎡
造價:1345萬元
設計日期: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
工程日期: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

里埕設計工坊|團隊簡介

里埕設計工坊(Leechen Studio)是一個專營景觀建築設計,研究傳統新造空間為職志的在地團隊。2010年創設於金門珠山村,由李秀秀、陳書毅二位老師共同帶領,2019年正式遷入後浦城區大街。期間並與地區青年成立「金門縣村復會」,展開藝文深耕的策動。山海和島嶼是家園,因故里埕設計以「鄉里與廣場」之意義合而為名。近年以投入閩南文化、環境共生為理想,持續著創作與實踐!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