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最美火車站設計

0
4124

車站是一個獨特的浪漫場所,人們在此離別、相聚,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隨著時代進步及材料發展,車站形式也更加多樣化,本文整理12件優秀車站設計案例,與您分享。

美國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美國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車站西班牙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設計,設計概念稱為「眼窗」(Oculus),形式就像從孩童手中放飛的鴿子,白色建物外觀矗立在紐約市金融區世貿中心1號大樓等摩天大樓之間,突出的造型獲CNN評為2016年9大新地標之一。

具有雕塑感的形式採取鋼結構肋條的模組化重複構成,最終形成複雜形體,同時在地下層和街道層上提供了高貴的美感。

美國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美國紐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那不勒斯阿夫拉戈拉火車站/ 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

位於義大利,整個設計沿著450公尺的弧形線路呈不規則形狀前行,高架大廳用到了200個不同形狀的鋼筋柱支撐,用可麗耐板包裹,玻璃屋頂。屋頂集成了太陽能電池板,採取結合自然光和通風以及地源冷卻/加熱系統為整個建築提供能源,讓車站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那不勒斯阿夫拉戈拉火車站/ 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

那不勒斯阿夫拉戈拉火車站/ 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
那不勒斯阿夫拉戈拉火車站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

英國伯明翰新街道車站/ AZPML

伯明翰新街道車站以一種動態扭曲的幾何形態。分支的波浪狀柔和形態裝點了城市,傳遞出了交通中心的特色,其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交通,就像運河、道路之間的互相疊加一樣。

中國嘉興火車站/ MAD

嘉興火車站於2020年6月23日開工,站體設計為地面一層、地下多層,是中國第一件全下沉式火車站,這個「森林中的火車站」,充沛的自然光採取大量天窗和一層玻璃帷幕牆往地下候車大廳傾瀉,讓室內空間開闊明朗。旅客在候車廳內,抬頭即可見地面的復建站房仍保留著百年前的歷史風貌,新與舊在這裡相遇,時空的張力讓空間層次更加豐富。

荷蘭鹿特丹中央火車站/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 MVSA Architects + West 8

火車站的北部入口採用適度常規的設計,適合北部城市Provenierswijk的特點以及小流量的乘客出入。入口處外挑,逐漸與城市相連接。充滿了19世紀的荷蘭小鎮的特點,為了維持城市特色,會盡量避免修建大型建築,車站周邊的環境採取園林綠化得到改善,車站也被設計成透明的。

荷蘭鹿特丹中央火車站/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 MVSA Architects + West 8

荷蘭鹿特丹中央火車站/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 MVSA Architects + West 8
荷蘭鹿特丹中央火車站/ 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 MVSA Architects + West 8

比利時列日居爾曼火車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氣勢恢弘的拱頂由鋼和玻璃竣工,充分表現出建築的輕盈通透,由此形成了車站與城市之間相互滲透之感。整座建築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建築立面,莊嚴宏偉的屋頂實際上成為了建築的立面。

比利時列日居爾曼火車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比利時列日居爾曼火車站/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阿姆斯特丹作品中不僅配有獨具特色、簡潔優雅的各式商店與餐廳,整個配置也創造出了一個與喧囂的通勤人流完全隔離開的休閒空間。

法國蒙彼利埃高鐵站/Marc Mimram

這座位於地中海濱的車站是一個考慮光和氣候變化的火車站。不採用玻璃罩圍合空間,而是以引導強光採取不透明的濾光器的方式投下點綴的陰影。這樣,屋頂的結構不但可以為旅客遮風擋雨,還可以豐富光影的變化。

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John McAslan + Partners

由John McAslan + Partners (JMP) 改造的國王十字火車站倫敦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築。以典型的西式廣場作為歐洲最大的單跨式車站以及發展中的核心部分,整件作品十分複雜,更是一次非凡的國際合作,對交通交匯處的改造有著巨大的意義,引領整個時代的潮流。

杭州火車站東站/中南建築設計院

車站建築造型新穎、大氣,富有張力的鋼結構和流暢的室內空間,巧妙呈現了杭州「錢塘大潮」的意象。建築形式充分展現了杭州「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城市精神,充滿時代特色。

沙烏地阿拉伯哈拉曼高鐵站/福斯特建築師事務所

車站採用模組化建造,設計元素與沿途所有車站相同。受該地區許多傳統建築的柱廊啟發,鋼柱和拱門形成獨立的樹狀結構,分佈再一個方形網格上,相互連接形成一個靈活的拱形屋頂。每個車站的拱頂都有不同的顏色,以反映不同城市的特點。

湖北隨州南站/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隨州洛陽鎮的千年銀杏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聚落之一。每逢中秋時節,銀杏樹下,金葉紛飛,成為了旅遊者心中的世外桃源。設計從中獲得啟示,樹狀結構體系營造出森林一般的空間,挺拔的樹狀結構與動態屋頂發生最直接的視覺關聯,清晰地表達結構傳力的邏輯。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