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北海道的小樽,不少人會想到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漫天的大雪,一片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2008年的電影《非誠勿擾》,更是讓北海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度假地。

雖然北海道的旅遊業近年來被不斷開發,但其主要經濟支柱還是農牧業,素有「日本食品原料基地」之稱。
因為氣候條件嚴峻,加上經濟不發達,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去東京等大城市發展,北海道的人口密度極低。雖然面積佔全日本的五分之一,人口卻只有東京的一半。
如何發展本地優勢產業,激活地區經濟,讓不斷往外走的年輕人留下來呢?
JTB北海道(日本大型旅行公司)和北海道廣域道產酒協會共同打造的「パ酒ポート」給出了答案。
旅遊業和釀酒業
北海道兩大優勢產業強強聯手
在很多日本人印象中,北海道是一個頗具異國風情的地方。而對很多外國人而言,北海道是一片神秘的「雪國」。一到每年的札幌「冰雪節」,就會彙集不少來看冰雕和賞雪的遊客,來北海道滑雪的愛好者也是絡繹不絕。
在傳媒和獨特營銷下,北海道的旅遊業越來越繁榮。旅遊業已經成為北海道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產業。
另一方面,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農牧業一向是北海道的傳統經濟支柱型產業,作為「日本的糧倉」,北海道的釀酒業有著悠久的歷史。然而,因為地偏人稀,加上不懂宣傳,傳統的釀酒業面臨著日漸衰落的窘境。
「パ酒ポート」正是北海道這兩大優勢產業的結合。傳統的釀酒業在新興旅遊業的戰略支持和推動下,煥發出新的活力。歷史悠久的北海道酒文化,拓展了北海道旅遊業的發展。
「パ酒ポート」是一本巡禮打卡手帳,包含了北海道23處日本酒、紅酒、啤酒和威士忌等酒藏所。書中有詳細的關於這些酒的歷史、風味和特點,甚至還有釀酒所所在地附近值得觀光的景點介紹。
在大約8個月的時間裡,根據打卡集齊的紀念章的數量,可以兌換相應的禮物。如果集齊了全部紀念章,還可以獲得授予「全酒造所制霸認定書」。
這本巡禮打卡手帳售價500日元,在北海道各大酒造所,JTB北海道的店舖、溫泉設施、宇佐美服務站等均可購入。
持有「パ酒ポート」手帳,在23處釀酒所購物可享受9-9.5折,還會有抽獎和禮物。在相關的景點可享受門票、飲食9-9.5折。在附近的汽油站加油,1L燃油減價5日元。
「パ酒ポート」首期發行於2012年,共8000冊。當年打卡了來兌換禮物的有550人,完全走完了全程的也有60名。
到了第二期2013年版的時候,威士忌釀造所也加入,很多的民族品牌紛紛參加了進來。「パ酒ポート」的發行量也增加到了1萬本。
2013年版追加了各個地方的庭園和節日活動信息,內容更加受到好評,銷售非常順利。在Facebook上告知了大家的展覽會上,準備的250本在僅僅45分鐘內搶售一空。
パ酒ポート」發行後,拿著冊子來造訪釀酒所的人越來越多。
之前來釀酒所的基本上是喜歡喝酒的人,而「パ酒ポート」發行後,不少對酒本來沒什麼興趣的人,被「酒文化打卡巡禮」吸引,抱著假日休閒放鬆的心態,來店裡瞭解酒文化。
夫婦或者帶著家人朋友過來的客人越來越多,他們會比較不同酒的味道,然後買回家試試。
不僅如此,買了「パ酒ポート」的人,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上自發組織起來。這些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一起,去尋訪北海道的各種酒文化。
與飲食以及集會節日密切相關的酒作為主體,結合巡禮打卡這樣的形式,挖掘了很多潛在的酒文化粉絲,喚起了他們對日本酒的體驗行動。
隨著「パ酒ポート」在日本的展開,誕生了許多新的交流機會。以西班牙伊維薩島的批發商、飲食店為對象的研討會的實施,更開拓了歐洲高級休閒度假地的銷售路徑。
看到「パ酒ポート」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各地也隨即實施了同樣的項目。陸續有了紀念北海道新幹線開業發行的《青函パ酒ポート》、滋賀縣的《パ酒ポート近江的地酒版》和新潟縣的《パ酒ポート新潟》等等。
2018年的「パ酒ポート灘五郷版」舉辦了隆重的發布會。經過專門選拔,最終當選的2018年「Hyogo酒小姐」擔任發佈會主持人。
2019年,兵庫縣也舉辦了第一屆「日本酒小姐」選拔,最後當選的可得到300萬日元獎金。
「パ酒ポート」成為了地方創生的一個典型。它不僅給北海道帶來了新的人流量,促進了與外界的交流,對地區經濟的影響更是顯著。
2016年,北海道的釀酒所開始僱傭外國人。一直經歷著本地年輕人往外跑的北海道,而今正吸引著外面的年輕人重新走進來。
「パ酒ポート」背後的兩個人
「パ酒ポート」能發展成日本熟知的地方創生成功案例,不得不提背後的兩位關鍵人物。
一位是北海道酒造組合的副會長,同時也是田中酒造的代表田中一良先生。(後文簡稱田中)
另一位是日本旅行公司JTB的田村千裕女士。(後文簡稱田村)

2011年秋,兩人在香港的某次研討會上相遇,並閒聊起來。那時,田中正苦惱於傳統道產酒在道內的消費低迷,不知如何擴大日本酒的消費。
聽到田中的話,田村仔細思考了一下:去沖繩的話,有和沖繩料理一起享用的當地的啤酒。去九州的話,可以享受到當地的特產燒酒。但是北海道酒沒有這樣感受食物魅力的場所,也想不到吃飯時能配著喝的酒。在札幌有名的薄野街區,供應道產酒的飲食店只有30%。
在田中的印象中,JTB擁有觀光旅遊行業的技術和線上經營的經驗,很期待可以從它那裡得到什麼有趣的點子。
「能不能打破日本酒、紅酒、啤酒等酒類的隔閡,讓現在相互競爭的釀酒企業形成一個「北海道團隊」,共同提升道產酒的整體品牌價值?通過擴大道產酒的消費,促進地區的活躍性?」
田中和田村在這點上達成了共識,於是催生了將酒和道內觀光結合起來的「酒藏巡禮打卡」的點子。
想法的實施比想像中的難。
有過在「北海道酒造組合」工作的經歷,田中知道要把同行業的人集中起來合作有多困難。能夠多大程度拉攏到參加的企業,並認同這個共有目標,是「パ酒ポート「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由與參加企業沒有競爭關係的JTB來起頭,是個絕佳的選擇。
一方面,JTB本身是個值得信賴和期待的大企業,既能為項目的推進提供支持,又可以輸出不同的關於事務的想法。另一方面,作為獨立企業的JBT,以中立立場來進行任務職責劃分,可以讓選定參加企業的自由度上升,也能防止行業相關利益上的偏倚。
雖然這麼說,JTB的田村還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日本酒的從業者一直有一種職人氣質,大家都是種我行我素的個性,對於和競爭企業聯合感到抗拒,何況還是不同酒類,就更排斥了。
田村不僅熱心出席集結了很多釀酒所的紅酒懇談會,甚至跑到很遠的酒造所一個一個去遊說,並反覆把想法傳遞給他們:
通過酒來創造地區之間的交流,活化地區經濟,這就是「パ酒ポート」的目的。這不只是業界內的互相協力幫忙,而是大家抱著一個共同的目的來實現它。
多虧田村的努力,參與的企業最終達成了通過酒業來活化地方社會的「北海道團隊」共識。
「重要的還是可持續性。這不是只辦一回的活動,而是通過持續性讓它發展為一項活動。為了持續下去,金錢上的持續和商業運轉是不可缺的,採用比較靈活的點子也是有必要的。在我們日本酒行業,都是一些頭腦頑固、自尊心高的傢伙(笑),如果要反覆思考活動的商業性,且提供源源不斷的點子,必須要和JTB這樣企業合作。」
田中這樣說。
雖然對JTB的企業效率早有耳聞,但項目實施中,田中還是被它強大的執行力嚇到。
以提升道內酒業整體為目標,確立了「道產酒×食物×旅遊」的理念。為了能讓購入者滿意,JTB花了很多功夫,比如以女性視角,加入很多感性的東西。
比如引入one coin 入浴設施(用一枚100日元或者是500日元的硬幣就能洗一次澡)。
根據設定紀念章的數量來換得相應的禮物,禮物的內容有包下札幌電視塔展望台30分鐘,兩人平分一年份量的啤酒之類……這樣的點子非常多。
在JTB集團有很多對活躍地區經濟有研究的社員,聽取了很多他們對企劃的意見,邊試錯邊不斷更新鞏固。
「パ酒ポート」採用「Z」折體裁,展開像一張海報一樣,瀏覽性很高,可以起到廣告效果。同時還可以摺疊起來放進口袋攜帶,非常方便。這也是JTB的點子。
就這樣,作為傳統行業的北海道釀酒業,以大企業JTB強大的技術和執行力為基礎,在國內外打開了銷售路徑,成為了北海道傳統行業轉型的代表。
更重要的是,這種跨行業的合作,發揮了地區不同行業的優勢,實現了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