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細節成就建築之美-淺談建築外露鋼結構

0
3828

一、前言

鋼結構在鋼材開始成為重要建築材料以來,就在湧現出來不少經典外露鋼結構案例,包括建築、橋樑,最典型有埃菲爾鐵塔。而埃菲爾設計另一地標性項目紐約自由女神像,雖然也採用鋼結構,卻不是外露結構。70年代興起的建築「高技派」強調結構與建築的融合,以及對結構表達更多的關注,出現一批高技派建築大師及其代表作,例如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和英國的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gers)設計的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有些高技建築代表作具有很強的結構美學外露特徵,如Santiago Calatrava設計。

 

©matteobenedetti

此外外立面幕牆、天幕等通透建築大量採用,一些新穎支撐體系也促進外露鋼結構發展。這些建築進一步探索和發揮鋼結構連接件作為細部裝飾美學要求。

二、什麼是建築外露鋼結構?

1、建築上暴露的結構鋼(AESS)是必須滿足兩個要求:

1)必須設計成在結構上足以滿足建築物,頂篷或輔助結構的主要需求,

2)同時又要暴露在外,構成了建築物建築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築外露的結構鋼(AESS)將美學重點放在建築物的結構完整性上。 這些標誌性結構可能產生驚人的視覺衝擊,因為鋼的形狀,錐形形狀,曲線,顏色和表面處理幾乎是無限的。

當結構細節作為建築美學重要一環時,無論設計還是製造商都需要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可是很多時候,最終交付的產品事與願違。當掀起她的蓋頭來,為什麼會是這個效果:

© Photo courtesy of AISC

© Ron Blunt

 

很多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埋怨鋼構加工單位、安裝單位的不用心或者低價或者因為工期緊,其實不盡然!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談一談如何實現外露鋼結構的美學效果。           

三、協調、協調、協調——多專業協調是關鍵 

如果追根朔源,最主要的原因是建築師、結構工程師、製造商之間協調嚴重脫機,建築師對這些外露鋼結構美學意圖,在圖紙/合同上沒有明確要求!只要在建築師,工程師和製造商之間保持清晰的意圖溝通,交付一個成功的AESS結構並不困難。與常規結構鋼結構相比,AESS對節點形式、製造,安裝和塗層的形狀,配合和表面處理有更高的要求。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因此,建築師在與工程師和製造商之間的相互溝通就變得至關重要,同時也影響了製作安裝的成本。這種溝通已經不是傳統由建築師—結構工程師—承包商線性漸進方式,而是必須採用交互式設計協調方式,也就是設計—建造一體化設計

從線性協調到交互式設計—建造一體化設計協調

這些協調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以及建築可接受外觀要求:

  • 構件可見程度

  • 可視距離

  • 位置

  • 燈光效果

  • 塗料

  • 風格

  • 鄰接

上述考慮AESS協調的要點該從哪裡開始呢?從規範開始吧

四、規範和設計的要求

1、規範/設計標準
目前國內有關鋼結構設計、施工規範尚無具體建築外露鋼結構的具體規定,國際上美國澳洲有相應的規定和技術要求。
美標AISC-303-2016 Codeof Standard Practice for Steel Buildings and Bridges第10章規範規定了外露建築鋼結構一般規定、加工、材料的提交、安裝具體要求。

 

2、AESS分類

AESS通常根據視覺呈現距離以及對外觀效果的「苛刻」程度,分為如下5個級別:
  • AESS 1: Basic Elements 基本要求。

  • AESS 2: Feature Elements viewed at a distance greater than 20 ft (6 m)視覺呈現距離大於6m要重點處理焊縫、連接等細節,合理處理間隙的容許偏差。

  • AESS 3: Feature Elements viewed at a distance less than 20ft (6m) 視覺呈現距離小於6m設計師願意讓公眾看到這些金屬藝術品,因此要求焊縫表面平整光滑,但適量打磨的痕跡也是允許的。

  • AESS 4: Showcase elements with special surface and edge treatment beyond fabrication具有特殊表面和邊緣處理的展示元素。

  • AESS C: Custom elements with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in the contract documents在合同文件中特別約定的視覺效果。所有的焊縫經打磨、填充等處理後,必須非常光滑平整,讓公眾感覺焊縫本身就是鋼結構構件整體的一部分,所有表面要用手摸起來感到非常的平滑。因此容許偏差值將更加苛刻和嚴格(通常容許誤差為常規標準公差的一半甚至更為嚴苛)。

  • AISC 303-2016 表10.1對AESS進行詳細的分類

3、不同AESS級別典型效果示意

從左到右,顯示常規鋼結構到AESS4外露鋼結構不同效果。

下面示意圖進一步解釋常規鋼結構和建築外露鋼結構的對比

焊縫未打磨的實際效果

@AISC

4、節點設計要求

1)建築師的美學要求

節點細緻的美學是AESS展示的重點,為達到AESS的美學展示效果,建築師對節點做法要求,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結構受力、傳力,還會包括螺栓的型式、位置、排布等美學展示的要求。例如下圖Richard Rogers設計希思羅T5航站樓,採用一系列AESS類別。上圖Arup創新設計的銷軸式鑄鋼節點則採用AESS C級,而支撐腿則採用AESS 4.

即使是最簡單的鉸接做法,Richard Rogers也更多的引入是建築美學考慮,比如採用5種不同顏色的飾面用於突出不同結構系統的節點,下右圖節點由於受力較大,但為採用相同的銷釘以保持一致的外觀,結構特意設置四個連接節點,從而增加藍色梁與灰色連接器之間抗剪承載力。若沒有建築師外露鋼結構美學要求,想必這個節點一定做的很笨拙。

 

2) 深化設計和工藝設計:

  • 相關界面設計協調更為緊密,如與機電、幕牆、裝飾專業的設計協調更為重要,避免後期發生在AESS構件上補焊等現象。

  • 優化焊縫設計,在滿足結構受力前提下,儘量減少外露的焊縫,如採用剖口焊縫代替角焊縫等。

  • 優化構件和節點形式,使用圓形、錐形曲線邊緣軟化元素的邊緣:尤其是在連接處或連接處。

  • 節點採用工業化機械加工的形式,充分發揮機加工精度和效率優勢。例如下圖中採用鑄造節點通常過於粗糙,為滿足AESS要求,通常需要進一步打磨,而右圖中採用的整體切割,發揮機加工的精度,外觀相對更加滿足AESS要求。

    鑄鋼工藝製造的節點

    銲接工藝製造的節點

 

5、材料和加工:

1)鋼材原材料質控更為嚴格,尤其是平整度和公差要求更高。

2)採用等離子或激光切割,提高切割精度和切割面平整度。

3)精密銑床銑邊處理,提高構件加工外形尺寸精度。

4)採用專業工裝胎架,提高零部件組裝精度、控制銲接。

5)焊縫打磨。

 

6、AESS對造價與工期影響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