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的文化遺產與現代建築,如恩設計在在GA美術館展現「銳馳嘉興廠房」建築概念設計

0
251

2023年,建築師如恩日本東京GA美術館的第31屆現代世界建築家展覽中展出其「銳馳嘉興廠房」設計。此作品不僅於展覽中受到矚目,也在GA DOCUMENT 163/INTERNATIONAL 2023雜誌上亮相。該廠房座落於京杭大運河嘉興分支,展現了工業與文化的融合。如恩的設計思考深入,不但能夠反映工業化背景下建築的本質,更是預視未來發展。此外,建築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如恩的設計中得到深刻展現,顯示了建築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藝術性。

2023年,如恩設計受邀參加日本東京GA美術館舉辦的第31屆現代世界建築家展覽,如恩設計的銳馳嘉興廠房建築概念設計在此次展覽中展出。此外,展覽作品同期刊登於日本著名建築設計雜誌GA DOCUMENT 163/INTERNATIONAL 2023
2023年,如恩設計受邀參加日本東京GA美術館舉辦的第31屆現代世界建築家展覽,如恩設計的銳馳嘉興廠房建築概念設計在此次展覽中展出。此外,展覽作品同期刊登於日本著名建築設計雜誌GA DOCUMENT 163/INTERNATIONAL 2023

日本東京GA美術館的特展:如恩的建築展示

2023年,在日本東京的GA美術館舉辦了第31屆現代世界建築家展覽,如恩作為受邀嘉賓,展出了他的創新建築概念設計——「銳馳嘉興廠房」。這項引人注目的設計不僅在展覽上獲得了廣泛關注,同時也在日本知名的建築設計雜誌GA DOCUMENT 163/INTERNATIONAL 2023上得到了精彩的展示,顯示了如恩在建築界的影響力和創新能力。

「銳馳嘉興廠房」:建於京杭大運河嘉興分支

「銳馳嘉興廠房」坐落於風光旖旎的京杭大運河嘉興分支,這個位置不僅是工業和文化的交匯點,也是中國古老與現代的象徵。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悠久,全長約1794千米,它自公元前500年起就連接著北京與杭州之間的廣袤土地,被譽為中國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

鳥瞰圖Aerial view :如恩為銳馳設計的廠房坐落於京杭大運河的嘉興分支上是工業和文化的交界處。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4千米,連接了北京與杭州之間的廣袤土地。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是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之一
鳥瞰圖Aerial view :如恩為銳馳設計的廠房坐落於京杭大運河的嘉興分支上是工業和文化的交界處。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4千米,連接了北京與杭州之間的廣袤土地。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是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之一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經濟影響

自七世紀的隋朝起,京杭大運河就一直是中國地方經濟和城市中心發展的關鍵。其南段連接著杭州、嘉興、蘇州等城市,並與長江交匯,形成了一條重要的交通與貿易動脈。這條運河不僅在交通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是促進了中國南北地區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的重要渠道。

銳馳嘉興廠房外立面Exterior:簡單的建築形態也回應了大地藝術的發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包括邁克爾·海澤(Michael Heizer) 和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在他們的作品中,巨石、岩石和其他自然元素的標記與曠野形成鮮明的對比
銳馳嘉興廠房外立面Exterior:簡單的建築形態也回應了大地藝術的發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包括邁克爾·海澤(Michael Heizer) 和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在他們的作品中,巨石、岩石和其他自然元素的標記與曠野形成鮮明的對比

如恩對工業廠房的創新思考

在設計「銳馳嘉興廠房」時,如恩深入思考了工業化背景下建築形態的本質,及其在全球化語境中的製造能力。他不僅考慮到廠房的功能性,也關注了研究和創新對社會的深遠影響。這種設計理念不僅是對過去的反思,更是對未來可能性的展望。

銳馳嘉興廠房建築外立面Exterior:大運河的歷史及經濟意義絕不僅是象徵性的。在後工業化世界的背景下,如恩設計方案不僅反思了「廠房」這一建築形態的本質,及其在全球化語境中的製造能力,也深思了研究和創新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銳馳嘉興廠房建築外立面Exterior:大運河的歷史及經濟意義絕不僅是象徵性的。在後工業化世界的背景下,如恩設計方案不僅反思了「廠房」這一建築形態的本質,及其在全球化語境中的製造能力,也深思了研究和創新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銳馳嘉興廠房」的設計理念與特色

「銳馳嘉興廠房」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其所處的自然、歷史和文化環境。這座廠房不僅是一個實用的產業空間,更是一座現代化的田園紀念碑。其簡潔而莊嚴的建築形式,從平緩的北端梯田逐漸上升至十層高度,象徵著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在設計中,如恩巧妙地融合了大地藝術的元素,創造了一座既現代又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建築。

田園紀念碑Pastoral monument:基地原是一片尚在耕作的廣袤農田,地平線綿延至千里外。如恩所設計的廠房是一座建立在當地自然、歷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田園紀念碑,而非一個空洞的建築外殼。整座建築物佔地288米長,112米寬,低調而樸實。其北端似梯田平緩形式升起,最終達到十層的高度
田園紀念碑Pastoral monument:基地原是一片尚在耕作的廣袤農田,地平線綿延至千里外。如恩所設計的廠房是一座建立在當地自然、歷史和文化背景下的田園紀念碑,而非一個空洞的建築外殼。整座建築物佔地288米長,112米寬,低調而樸實。其北端似梯田平緩形式升起,最終達到十層的高度

建築與自然:如恩設計的融合與反思

如恩的設計理念將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納入深度思考。這座建築的特點在於其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共生,並反映了自然界的永恆與變遷。他將建築描述為一種與自然相互作用的藝術形式,不僅在於其物質的堅固,也在於隨著時間流逝,自然對建築的重塑和賦予新的生命。

郭錫恩手稿Sketch by Lyndon Neri
郭錫恩手稿Sketch by Lyndon Neri
廠房內部
廠房內部

在嘉興廠房的設計中,建築體量的永恆感在嚴謹的重複結構元件中得到了昇華。從立面可以直接看到由紅色混凝土製成的樑柱,彷彿廠房內部的生產空間就建於建築物的表面之上。

將自然光引入廠房核心區域
將自然光引入廠房核心區域

如恩設計通過系統思維,設計出規律分佈的結構間,最大程度地最佳化了生產的靈活性和效率。同時,通過整體佈局設計策略,劃分了平行排列的生產製造區域。每個區域由雙層挑高並帶有側天窗的展示空間分隔,不僅滿足了容納大型機械的需求,同時也將自然光引入到廠房的核心區域。

一層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為了將生產區域和其他輔助設施、辦公室連接起來,如恩設計了一個高架迴廊,使延展的廠房空間得以更好地分佈或連接。廠房梯田式的塔樓將其最顯著的高度朝向北側,指引著訪客到達入口處的開放空間,同時使儘可能多的日光散入建築。研發中心、展覽空間、員工公寓和公共設施分佈在不同的樓層,都可通往室內中庭或是室外空中花園。

塔樓內部
塔樓內部

正如紀念碑以其永恆的光環投射了亙古如新的特質,它同樣也見證了歷史長河中的某一個時刻、某一個片段。如同攝影師納達夫·坎德(Nadav Kander)在攝影作品《長江》(Yangtze, the Long River)系列中呈現的一般,物的存在-比如橋樑、工廠、高樓-不管多沉重、龐大或堅固,終究都會受時間所束,隨時間所逝。

剖面圖
剖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如恩希望這座建築賦予技術與未來,同時又可以預見其自身歷史,獨特卻又平常。獨特,在於技術、裝置和物流總是不斷革新,建築空間需要對此作出回應;平常,則指物質風化、時間流逝和材料減損也將影響建築物的使用方式,以及建築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設計過程中的模型,攝影:如恩設計研究室
設計過程中的模型,攝影:如恩設計研究室

德國社會學家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 將建築描述為體現人與自然之間糾葛的唯一藝術形式。一座建築的完工代表了在落入風化和腐蝕的自然力量之前對自然的短暫勝利。然而,只有當自然接管了建築,這件作品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完成”。時間賦予外觀的鏽跡不僅不會削減建築自身的合理性,反而為作品賦予了新的含義。

模型圖,攝影:陳顥
模型圖,攝影:陳顥

 

田園紀念碑:這座“田園紀念碑”並不是一座在時間中定格的“遺蹟”。相反,它擁抱了“過時”和“轉變”的可能性,擁抱了之於它的歷史、未來科技和田園牧歌般的詩意。
田園紀念碑:這座“田園紀念碑”並不是一座在時間中定格的“遺蹟”。相反,它擁抱了“過時”和“轉變”的可能性,擁抱了之於它的歷史、未來科技和田園牧歌般的詩意。

 

作品名稱:銳馳嘉興廠房建築概念設計
作品位置:中國嘉興
建築設計:如恩設計研究室

時間:2020年 – 2021年

業主:CAMERICH銳馳

項目類型:建築

項目功能:廠房、辦公室宿舍、研發中心、展廳

總用地面積:73,700平方米

建築總面積:96,000平方米

主建立築師:郭錫恩,胡如珊

主持資深協理:陳建全

設計團隊:王典,楊秉鑫,Bernardo Taliani de Marchio,賈城,周原仰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