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elvecchio城堡博物館位於義大利北部維洛納(Verona),設立在同名的中世紀城堡當中,義大利建築師Carlo Scarpa(Carlo Scarpa)在1959年至1973年之間進行修復,改善這座建築和展覽空間。
史卡帕獨特的建築風格在門口、樓梯、傢俱甚至是用來存放特定藝術品的固定裝置的細部中都能看到。博物館展示了雕塑、雕像、繪畫、古代武器、陶瓷、金器、微型模型和一些古老的鐘的集合。


1958年,Castelvecchio博物館第二任館長Licisco Magagnato為了一個臨時展覽聯繫了Carlo Scarpa。這位前黨派、政治激進分子、藝術史學家和威尼斯教授之間的協同作用持續了不同的階段,直到1964年博物館重新開放。
Castelvecchio博物館所在的場域歷史層次非常複雜,是設計的重要前提。古堡實際上是一座建築群,位於維洛納古城的西南端,緊鄰阿迪傑河(Adige),位於河道入城方向的一個轉彎處。和鬥獸場、香草市場一樣,是維洛納古城的地標之一。建築群分東西兩翼,以12世紀城牆為界。西翼的主要建築是14世紀由斯卡拉家族建造的宮殿(Reggia)及馬斯提奧塔樓(Mastio)。19世紀戰爭時期,古堡東翼改為軍事用途,法國人建造了L型平面的兵營。兵營又在1920年代改造為復古風格的建築,並改為博物館機能。
史卡帕受邀對古堡進行改造。由於很多歷史線索是藉由挖掘、研究不斷浮現出來的,又加之改造資金不能一次籌集到位,古堡的設計也是分階段完成的,可以分為三期。
一期(1957-1958)改造範圍主要在西翼,包括城門的挖掘,宮殿和塔樓的修繕性改造以及東側藝廊一層的臨時性改造。一期的主要目標是疏通東西兩翼地面層的動線,為日後的整體改造做準備。
二期(1959-1964)改造範圍主要在東翼建築、大庭院以及城牆附近的交通連接,並與一期改造的內容連成一體。二期改造結束之後,古堡博物館開始對外開放。
三期(1965-1967,1969,1973-1974)的內容以查漏補缺為主。主要包括圖書館、辦公室等機能。
由於東翼建築歷史保護的等級比較低,因此改造的力度相對西翼更大。二期是設計密度最大,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縱覽古堡二期的設計,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結構。其設計的切入點是從基地提案開始的。
Scarpiana歌劇院的標誌是翻新的意願,阿維納(Avena)和建築師福拉蒂(Forlati)將佈景固定在城堡上,延續了奧地利軍事建築群的風格。整體的歷史特色背景,由正面的真正哥德式元素和歷史重建的壁畫和房間組合而成。

史卡帕的介入古老建築和現代修復的平衡的理念,試圖校準一個基於現代museographic基礎思想的新博物館,以營造出一種緩慢而親密的參觀體驗。

主要的改造措施是徹底改變建築結構,開闢出一條新的參觀路徑,打開一扇被遺忘但已存在的大門,藉由公共街道下的橋連接兩個主要庭院,將維羅歷史上最珍貴的紀念碑——坎格蘭德雕像(Cangrande’s statue)放在7公尺長的混凝土基座上,在室外的公共場合,而且是免費的,在特別設計的場景下,將sacello的立方體和大理石馬賽克瓷磚嵌入其中。

所有的一切都是藉由幾項精細的介入所完成,比如蒙德里安風格的一層「插入」在兩層拱廊哥德式的開洞後面,或者是在水泥、混凝土、石膏、金屬、木材、紡織品、威尼斯灰泥之間的選擇和匹配的偉大作品,其單一價值表面上融合不同作品,它無疑有助於給人永恆的感覺。
Carlo Scarpa介紹

義大利建築師Carlo Scarpa是1906年6月2日出生於威尼斯,1978年11月28日辭世,早年曾就讀於威尼斯美術學院,畢業後進入威尼斯建築大學從事教學及建築設計活動。在幾十年的建築生涯中,史卡帕參與了許多歷史建築的修復和改造以及一些較小規模的設計作品。可以說其作品遍佈義大利各個城市以及其他國家,人們較為熟悉的代表作有Brion墓園、Castelvecchio博物館、Querini Stampalia博物館、Possagno雕塑美術館、Olivetti商店等。
Carlo Scarpa在威尼斯度過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深受其歷史傳統、地理特色及人文情感的影響,並將他對威尼斯豐富多變的水域空間特色、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術、傳統材料以及城市建築歷史層次的理解不知不覺地映射到作品中。作為義大利現代理性主義建築師,藉由他特有的設計理論和手法使其建築創作極具個性化和強烈的歷史性特色,使人深刻地領略出之中的威尼斯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