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家」: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寮・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打造溫馨舒適的跨文化交流平台

0
2422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寮・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的建築概念

由萬玉直子、西田司、神永侑子、西田幸平以及オンデザイン團隊合作設計的「神奈川・橫濱市まちのような國際學生寮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寮・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是一個多樣化學生共居的計畫。這個建築計畫旨在通過最小化的「個室」(私人房間)和特色各異的「ポット」(共用空間),創建一個促進交流的共同生活環境。這種設計不僅考慮了個人的隱私,同時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公共空間,使之成為一個連續的滯留空間。

學生學習與交流的微型城市!「神奈川大學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是一座匯聚了200名國內外學生的國際學生宿舍
學生學習與交流的微型城市!「神奈川大學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是一座匯聚了200名國內外學生的國際學生宿舍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宿舍外觀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宿舍外觀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宿舍外觀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宿舍外觀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寮的多元化居住環境

在這個宿舍中,來自不同背景的200名學生,包括國內學生和留學生,共同生活。這些學生的居住時間不一,從半年的短期留學到2至3年的長期居住。在這樣一個成員不斷更新的環境中,這個學生寮的目標是通過共同生活促進交流(國際理解與文化交流),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生宿舍概念。

宿舍設計概念DIAGRAM
宿舍設計概念DIAGRAM
宿舍設計概念DIAGRAM
宿舍設計概念DIAGRAM
利用複層挑高空間連串各個樓層
利用複層挑高空間連串各個樓層

「交流空間」的創新設計思路

當人們談及「交流空間」時,通常會想到一個能容納大量人群的房間,例如一個能容納200人的大房間。然而,建築師們認為,個人生活中的動力可以成為促進交流的契機。他們希望透過個人之間的小型交流,促成一種同時發生在200人之間的集體互動。因此,他們設計了緊湊的個室(個室),並創建了能夠容納大部分生活需求的廣闊共用部分。

利用複層挑高空間連串各個樓層的活動
利用複層挑高空間連串各個樓層的活動

個室與共用空間的平衡設計

整個建築被劃分為三個區塊,每個區塊都圍繞著面對走廊的個室(包括共用廚房和衛浴設施)。這些區塊中,每一個都設有四層高的吹き抜け(挑高開放空間),這種設計類似於廣闊的中廊下式走廊。此外,吹き抜け的設計巧妙地結合了建築的錯落形狀和類似陽台的凸出部分(コーナー共用空間),創造了獨特的空間體驗。

四層挑高中庭的建築特色

這座四層樓高的中庭,乍看之下像是一個經過擴展的中央走廊式走廊,形成了一個廣闊的中庭空間。然而,建築的雁行造型不僅在外觀上展現,更延伸到了內部結構,創造出如陽台般向外延伸的獨特空間。此外,中庭內設有兩座垂直樓梯,每一層都以不同方向跨越,形成了多個互動的社交區域。這些社交區域被腰牆圍繞,成為了活動的核心共用空間,提供了一個開放且多功能的交流平台。

學生的個人空間刻意地設計為緊湊的7平方米,就像一座微型城市,鼓勵學生們花更多時間在公共空間,藉由公共集體活動促進共同生活的體驗
學生的個人空間刻意地設計為緊湊的7平方米,就像一座微型城市,鼓勵學生們花更多時間在公共空間,藉由公共集體活動促進共同生活的體驗

活動共用空間的豐富多樣性

中庭中的活動共用空間種類繁多,每一個都有其獨特之處。從設有櫃檯的共用空間、腰牆上嵌有黑板的共用空間,到裝設書架並配有閱讀燈和舒適沙發的共用空間,再到配備寬敞工作台的共用空間。更有特色的是,設有榻榻米墊、草地、地毯、L型沙發、沙發床,以及硬板凳的共用空間,每一個都精心設計以符合不同的需求和氛圍。木頭包覆的共用空間則帶來一種自然而溫馨的感受。這些共用空間在形狀、尺寸、材質和家具上各不相同,旨在滿足不同居住者根據當日心情和需求的選擇,無論是獨自學習、與朋友共飲茶,還是舉辦活動計劃會議,都能找到合適的空間。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寮的空間動線與設計

在這些建築區塊中,設有兩條主要的垂直動線——樓梯,它們在各層之間以不同方向架設,創造了多種路徑和視角。這些中間樓層的舞台空間,由腰壁圍繞,形成了舒適的居留空間(共用空間)。這種設計不僅提供了功能性,還增添了建築的美學價值,使得寮成為一個既實用又富有藝術感的居住環境。

多元化共用空間的創意設計

共用空間與コーナー共用空間的多樣性是其獨特魅力的核心。從配備有カウンターデスク的共用空間,腰壁轉化為黑板的共用空間,到設有書架及閱讀燈的舒適ソファ共用空間,再到寬敞的ワークテーブル共用空間,每一個空間都擁有其獨特的風格與功能。畳、植栽、絨毯風格的共用空間,以及配備L型ソファ和類似デイベット的ソファ的共用空間,甚至是設有堅固長板凳的共用空間,每一個都在細節上展現出不同的風味與個性,由木頭包裹的共用空間則帶來一種自然親密的感受。這些共用空間不僅在形狀、大小、材料及家具上各不相同,還根據每天的目的和心情,為居住者提供了一個可以滿足各種需求的環境。

「盆」和「角盆」各不相同。 有台式書桌的共用空間,腰牆上有黑板的共用空間,有書棚的共用空間,有沙發的共用空間,有閱讀燈的共用空間,有寬大的工作台的共用空間,有榻榻米的共用空間,有草坪的共用空間,有地毯的共用空間,有 L 形沙發的共用空間,有像日光浴床一樣的沙發的共用空間,有硬板凳的共用空間,有木頭包裹的共用空間。 ……

個室外的延伸空間設計

從僅有7平方米的個室走出,便進入了一個配備有舒適沙發和成套讀書桌椅的寬敞走廊。在這裡,吹き抜け上懸浮著的共用空間和通往共用空間的階段,進一步豐富了空間的層次。這些個室與共用空間的對比,從XS至XL的範圍,通過S尺寸的共用空間和コーナー共用空間巧妙地連接。這種設計不僅僅是關於遷移或避難的功能,更是將這些功能轉化為一系列居住者的依靠點,創造了一個新的居住環境。

「遇見」的場景創造

在這樣的設計中,不僅僅是簡單的吹き抜け,而是一個能夠看到近距離共用空間的空間,或是在遠處共用空間中看見正在學習的朋友。居住者可以在感受到從廚房傳來的美味氣息的同時前往洗澡,或者選擇一個日光從頂部照射進來的共用空間,或者在出發前朝著校園方向看一眼正悠閒地在共用空間中放鬆的朋友。這些日常生活中自然產生的「相遇」場景,創造了一種像城鎮一樣的氛圍。

個人與整體共存的空間

這個建築物,作為一連串居住空間的集合體,不僅是所有居住者的地方,也是每個個體的私人空間。在這裡,個人與整體(他人)共存,居住者在約三米半徑的個人空間中,可以感受到屬於自己的所有權感和空間的主體性。這種設計不僅提供了一個居住的場所,更是培養了居住者對空間的主觀感受和歸屬感。

走廊與公共區域的空間設計

當居住者從僅7平方米的宿舍間走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且設計精巧的走廊,這裡不僅配備了沙發和櫃檯桌,還有浮動於中庭之上的共用空間,以及通往這些共用空間的階梯。整體上,從宿舍到公共區域的轉變,從狹小的XS空間到廣闊的XL空間,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然而,散佈在XL公共區域的S號共用空間和角共用空間,巧妙地連接了這些尺度,創造了一個和諧的中介空間,這些共用空間和共用空間被巧妙地組態於多個中心,將傳統被視為單一功能的走廊、樓梯等空間轉化為多功能的聚集點,成為居住者依靠和交流的理想場所。

建築圖

基地平面圖 Site Plan
基地平面圖 Site Plan

 

剖面圖 Section
剖面圖 Section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まちのような國際學生寮 -神奈川大學新國際學生寮・栗田谷アカデメイア-
作品位置:日本神奈川県橫濱市神奈川區
作品類型:宿舍、學生宿舍校園建築
設計:ondesign オンデザインパートナーズ
擔當:萬玉直子、西田司、神永侑子、西田幸平、岩崎修、大西康隆、吉川晃一
施工:松井建設
協力:Arup、岡安泉照明設計事務所、KMD Inc.、藤森泰司アトリエ
構造: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鉄骨造
階數:地上4階
敷地面積:5,492.47m2
建築面積:2,233.94m2
延床面積:6,065.63m2
設計:2016年7月〜2018年2月
工事:2018年3月〜2019年7月
竣工:2019年7月
寫真:鳥村鋼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