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內城瑰寶!「小堂12號」四合院重生,IARA再現老建築歷史風華

0
285

「小堂12號」是一處位於北京內城的四合院改造計畫,座落在小堂胡同內,是這個分區為數不多的胡同街區之一,往西不遠是北京內城著名的商業中心——西單,東行5分鐘即可到達中國的政治中心——中南海。作品在商業繁華與政治中心之間,卻有難得的清幽安靜。

經查考,「小堂胡同形成於民國時期,在《燕都叢考》中記為川堂門,亦稱穿堂門。1965年定名為「小堂胡同」。胡同窄小曲折,北側入口寬度不足2公尺,經常會被路人忽視。

舊建築改造後
舊建築改造

胡同周邊有著舊城街區的自由生長和煙火氣,私人加建的簡易棚,政府配套的裝置管線,疊代更新中的四合院建築,不同時期的產物並置一處。在這裡,時間碎片的疊加本就順其自然,紛繁無序的背後是城市無窮的內在生命力。

小院改造前
小院改造前
入口
入口

由入口向院內望去
由入口向院內望去

小院共三間房,一進的院落,坐北朝南,格局精緻方正。房主早已搬遷,離開已經十幾年。當設計團隊第一次到達時,基地已經是一片廢墟。雖然改造後的機能定位是辦公,但為了考量到房主未來可能轉為住宅使用的需求,設計必須做出兼顧。

等角透視表現圖
等角透視表現圖
正房立面
正房立面

小院特寫

屋頂特寫
屋頂特寫

小院雖然已破敗,但原有木結構保存完好,稍做加固即可。凝固於此刻的時空切片,帶來一種廢墟美感,這種美不是關於歷史的想像,而是關於當下的狀態,「小堂12號」的修繕過程就是如何完整呈現這個時空切片的過程。同時,引入新的物質元素確保未來的使用需求,形成「新舊共生」的狀態。

等角透視爆炸圖
等角透視爆炸圖

新老材料的對話

秉持這樣的理念,室內先做減法,清除不再需要的隔牆和頂棚,將原有的舊結構和材料暴露出來。保留完好的木結構和瓦屋頂進行加固修整,以確保安全和防水。對於受損嚴重的老磚牆,特別是那些由粘土砌築而成的,進行部分拆除,然後使用原材料重新砌築。這個過程類似於考古發掘,採取重新排列並置不同時期的老磚,強化了現狀的時空感。所有這些動作都以保持「原樣」為前提,不做過度清理,將歲月的侵蝕和時間的痕跡一同保留下來。

室內空間
室內空間

明亮的室內

廚房

洗手間 在此同時,增加的元素則是全然的「新」,引入包括金屬板、歐松板、落地玻璃等材料,用於形成門窗、外牆、固定傢俱等,以滿足新的使用需求。所有這些新的物質元素儘量在工廠進行預鑄,然後在現場拼裝,確保其尺寸適應狹小的胡同運輸空間,避免老城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材料運輸問題,以及小院現場製作的困難。

局部特寫

設計細部

室外照明
室外照明

作為一個城市更新作品,「小堂12號」的建設過程成為大時代的縮影。從2019年底到2021年,歷經兩年的跌宕起伏,疫情爆發了又反覆,工程停滯了又重啟,工人來來去去……設計團隊甚至為此拍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就叫「小院」,以紀念那個曲折又寒冷的冬天。

建築圖

全區配置圖 

平面圖 Plan 

1-1剖面圖 Section 

2-2剖面圖 Section 節點 
2-2剖面圖 Section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小堂12號
作品位置:中國北京市西城區
作品類型:舊建築改造、住宅、私人住宅、中國建築
業主:易築設計有限公司、 IARA
設計單位:IARA
主持人:劉魯濱、張靚秋
專案團隊:沈葆麟、薛鵬程、羅文婷
總樓地板面積:110平方公尺
設計時間:2019
竣工時間:2021
攝影:李鑫、Aurelien Chen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