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Vimeo
Youtube
建築
看見建築
想像空間
建築實務
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
關注設計
建築人力資源
設計
競賽與獎項
風格及消費
展覽
公共
公共建設
區域及都市開發
建設公司與建案
教育
現象
時尚
科技
品牌
FAM首頁
Tags
北美館
Tag:
北美館
競圖資訊
X-site計畫邁入第12屆!北美館廣場化身永續實驗場,400萬總製作費徵選跨域創作
FAM
-
2024-07-22
臺北市
立
美術館
主辦的「
X-site計畫
」邁入第12屆,以新台幣400萬元總製作費徵求跨領域創作提案,將「永續性」納入評選標準,鼓勵團隊提出減碳方案。本屆
X-site計畫
期待參賽團隊將綠色建築概念與節能規劃融入作品,突顯
美術館
作為藝術協作平台的循環思維。第12屆
X-site計畫
即日起公開徵件至2024年9月23日(一)下午5時截止,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展覽
北美館第11屆X-site計畫《林木林》登場,感想工作室打造都市森林幻境
FAM
-
2024-05-13
北美館第11屆
X-site計畫
由感想工作室以《林木林》作品脫穎而出,在北美館戶外廣場打造一座類比森林。這片空間裝置不但能夠提供遮蔭,也可以讓民眾在樹柱間自由漫步,感受光影變化。
建築
現代建築在臺灣的實踐者,追思高而潘建築師
FAM
-
2023-01-07
高而潘建築師於2022年11月14日辭世,享耆壽95歲,建築界深感遺憾與不捨;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已於告別式代總統府頒發褒揚令;為使台灣建築界與文化界的朋友能共同追思與悼念,
王大閎
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與
臺北市
立
美術館
於2023年1月5日共同主辦「走向現代─高而潘建築師追思紀念會」以茲紀念,當日有逾百位的好友、同僚與建築文化界人士參與。
建築
疫情時代的藝術療癒:北美館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獲勝作品《途中》,高牆中的感官之旅
FAM
-
2023-01-04
北美館第10屆
X-site計畫
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奪冠,在
台北市
立
美術館
戶外廣場打造兩道8公尺高牆,中間夾著大型蹺蹺板通道。作品不但能夠讓民眾親身體驗蹺蹺板的擺盪與鋼珠聲響,也可以透過摩爾紋的視覺效果,重喚疫情下被框限的體感經驗。
公共建設
臺北藝術園區擴建工程開工,標誌臺灣藝術未來動能,預計2028年開館啟用
FAM
-
2022-09-30
台北市
民及藝文圈殷切盼望超過20年之
臺北市
立
美術館
擴建工程,於2022年9月30日盛大舉行開工典禮。
臺北市
政府柯文哲市長出席主持典禮,
臺北市
彭振聲副市長、文化局李麗珠局長、工務局林志峯局長、前北美館館長林曼麗女士(現為國藝會董事長)、黃海鳴先生及林平女士(現為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等貴賓亦到場共襄盛舉。
競圖資訊
北美館2023第10屆X-site計畫即日起至10月14日止公開徵件!製作經費提升至400萬元,廣邀跨域團隊競逐
FAM
-
2022-08-23
北美館2023第10屆「
X-site計畫
」即日起公開徵件至2022年10月14日(五)下午5時截止。提案計畫須為首次發表,媒材不限,惟須考量基地承重、公共安全與執行可行性。獲選團隊將獲得製作經費新台幣400萬元,預計於2023年5月底在北美館廣場實踐計畫;另為鼓勵創作團隊踴躍參與,進入複審、未獲選之團隊將各獲提案工作費新臺幣5萬元。
演講與座談會訊息
預見北美2.0:臺北藝術園區擴建座談 2022年8月21日
FAM
-
2022-08-10
北美館於2022年8月21日舉辧「預見北美2.0:
臺北
藝術園區擴建座談」誠摯邀請共襄盛舉,本次座談涵蓋館方理念、
劉培森
建築師的規劃、文化政策與人材培育面、
美術館
的營運策略、以及藝術界等不同議題。集結營運者、設計者、使用者等各方觀點,共構對於下一個階段北美館(
臺北
藝術園區)的未來想像!
演講與座談會訊息
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論壇【 預見北美2.0:跨域·鏈結·未來 | 藝術篇 】2022年8月21日
FAM
-
2022-08-01
「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論壇」將於2022年8月21日在北美館地下樓視聽室舉行。此次論壇不僅僅談論臺灣第一座覆土式地下
美術館
「
臺北
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工程」的概念和定位,更是探討臺灣
美術館
的未來發展。北美館館長
王俊傑
和建築師
劉培森
分別會介紹擴建的起源和設計理念。不但能夠聽到國內美術和藝術領域的領袖如林曼麗、朱宗慶、陳愷璜等人的見解和建議,也可以了解各
美術館
領導者如廖仁義、李玉玲等的策略和遠見。
建築
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案,張樞建築師因未過資格審,無法進入專業審查
FAM
-
2022-07-20
張舒對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案信心滿滿? 2020年
張樞
建築師與久年營造等共組團隊得標建造北美館典藏庫房,因此,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案招標之前,普遍認為
張樞
與久年營造勝算極高,因為都在同一基地上,擴建工程,可視為典藏庫房延伸,一併完成設計。 然而事與願違,該團隊遞件時無法通過
台北市
府發包中心的資格審查,無緣進入專業審查委員會的討論。
張樞
形容自己被「擋」在起跑線,他沒輸。
公共工程
招標是為了取得最大公共利益,不應為了資格文件看法不同而剝奪了公共利益。他的爭議,是完稅証明只送到事務所階段,沒送個人所得部分,市府其他局處都可接受唯獨工務局不行。這種問題應可補件,但被無關重要的小事阻擋下來,真的難以接受。 該組團隊組合陣容堅強,除了
張樞
建築師與久年營造之外,還包括
黃明威
建築事務所、何侯設計、
太研規劃設計
顧公司以及位於麻薩諸塞波士頓的景觀建築師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等,匯集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工程營造菁英於一堂。 同樣是
張樞
與久年營造的合作團隊,使用同一份報稅資料,在北美館典藏庫房競標的資格審查可以過關,但擴建案卻被阻擋門外,該團隊也在法定10天內,提出及時申復,但未能獲准。 團隊壓抑情緒,不願朝向主辦單位找麻煩的方向作思考,但對於
台北市
政府部分公務員的官僚與本位作風,感到無比痛心。 因為心情低落,
張樞
赴海外散心,從事建築規劃設計與教學大半生,他一直在追問,
公共工程
的最高目標,市民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麼,難道不在於優質建築師的背標,挑選出最恰得其分的創意設計,給市民最好的使用空間嗎?!如果技不如人,在審委會中敗陣,他們也就認了,但只是市府內不同主辦單位,對稅單解釋的角度不同,就逕自把長達7個多月跨國跨域拼搏的專業心血,付諸流水,豈僅是失望痛心,簡直讓人捶胸頓足、無言以對。
張樞
建築師簡介
張樞
(1952-)於1975年畢業自
逢甲大學建築系
,赴美取得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學位。自
美國
取得註冊建築師資格及工作6年後,於1984年自美返國,隨即全心投入教育工作,任教於
東海建築
系,1986年年更以35歲擔任
東海大學建築系
系主任,以紮實、嚴謹的態度,全心投入建築教育,為當年的
東海建築
帶來很大的變革。
張樞
曾於1990年~1996年間任職於宗邁建築師事務所,擔任主持建築師。1996年成立「
張樞
建築師事務所」,公認是學者型的建築師。 台灣與
美國
的建築師資格外,
張樞
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接案廣泛多元。 該事務所自詡以精簡而有效率的組織,對業主提供高品質的建築設計服務。 他們相信,每一座建築都是一個獨特的創作機會,從基地的獨特性開始,他們以專業知識,建立與業主及使用者的充分互動上。 他們相信,建築是一種環境藝術,有其深厚的內涵,以及深遠的發展過程,極具體的挑戰和明顯的時代性,希望每一件作品都能以藝術的境界為目標,透過設計,表達他們對環境廣面和整體的關心。 同時,建築是個統合協調過程,將諸多不同、甚至相斥的條件協調整合在一個空間和構造系統中。他們要以層級少的組織架構,投入設計案中,也因為事務所同仁全面和直接的參與,和業主或使用單位能有最佳的溝通,以最有效率的回應,加速設計案的進行。 工作內容除了建築設計之外,還包含大尺度的整體規劃、
都市設計
,以及小尺度細緻的景觀單元設計。
張樞
著作有二,一是2000 年由胡氏出版社出版的「圖‧說‧建築」;另一是2013年與
王俊雄
共同主編的《
台北
‧原來如此》。
張樞
的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案設計概念
張樞
多次擔任
台北市
市政顧問、都市計劃委員,也參與過花博
公園
的盛會,2020年總經費達10億7千餘萬元的北美館典藏庫房競標中,
張樞
團隊拔得頭籌,不但對北本館全館,以及圓山花博
公園
一帶,都非常熟悉;因此在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案
統包
工程上網招標,該團隊準備繼北美館典藏庫房案後再下一城。然而所有的準備,就在2022年4月26日遞標截止日的當天遭到推翻。
張樞
以「大
美術館
」作為未來北美館
張樞
以「大
美術館
」稱呼擴建完成後新舊並陳的未來北美館大園區。
張樞
規劃的北美館擴建案,是以北美館本館的建築格子,和
王大閎
故居格子,延伸出新館,新館門廳,重疊在中間,呼應現況門廳以及中庭的位置,在空間概念上,整合新舊
美術館
。 民眾如果從中山北路向基地探望,會先看到
公園
,門廳次之,這麼一來,不但凸顯
公園
是主體的規劃概念,同時,可以修正北美館背對著
公園
的問題,一座現當代
美術館
與
公園
的關係,是冷漠與疏離,而那樣的缺點,竟然持續了39年。未來的北美館新門廳大翻轉,可以重新面對
公園
和都市紋理,由
公園
直接進出。
張樞
團隊向1983年北美館成立,原建築規劃設計師高而潘的精神致敬,並回到實際功能考量,,讓北美館與時俱進,與
公園
綠林同享大自然的美好。 為了讓北美館新舊館,有了更好的連結,該團隊特別以近似舊館的管子量體,設計一個通道,深入新門廳末端。當參觀民眾進入北美館舊館,只要經過管子通道,就能連結舊館1A展廳外管制區,進入新館,無需再鑽進鑽出、爬上爬下。 而一個容納大階梯的木頭盒子,被巧妙安置在新門廳末端,把參觀者向下一層帶入新館,大階梯中段,有座類似劇場座位,未來可作彈性使用,成為多用途空間,例如,開幕、表演、小型講座⋯。尤其參觀民眾可以自由來往新舊空間,使北美館在參觀動線上,真正整合成為一座「大
美術館
」,向民眾呈現多種展示空間,坐收參觀經驗。
張樞
對於北美館擴建案的發想,一直存在兩大主角,即
公園
與
美術館
。提及
公園
,
公園
就是地上主體 ,地面上必然以
公園
為主,讓公眾保享有使用面積的完整性與最大化,在這樣的邏輯之下,如何讓
公園
與
美術館
共存、共融、互動、互利,是主要思維所在。 建築低調,是容納藝術品的容器和背景,建築提供參觀者舒適和方便的
公共空間
。同時,建築也提供最大布展的彈性,不局限藝術發揮的可能性。空間、機電及設備上 ,要處處考慮與滿足到布展和典藏的需求。 至於苦心設計的地下
美術館
,
張樞
說,地下化是權宜措施,並非目的,如何讓地下建築,沒有地下缺點,該團隊絞盡腦汁,展現專業功力。 該團隊把新館擴建安排在
公園
基地偏北位置,即接近
美術館
舊館位置所在,地上量體,力求辨識度,一看就能辨識出新建築的亮度。但為了縮小佔用
公園
的面積,以物件疊加方式,行政空間與展覽空間相疊,甚至在建築土上,種植爬藤植物,以綠籬延伸
公園
視覺。 尤其,不阻擋從中山北路向基地視線,確定
公園
是主體。新舊館之間,整體且連貫的參觀動線,在綠園中,謙虛又明確,也是該團隊努力促成的。 參觀者在門廳,可選擇向下去新館,認識新建築,看新媒材跨域跨界的特色展覽,或向上留連舊館,欣賞現當代常態展覽,在管制區內,自由地在新舊館間流動,形成整合的大
美術館
。向下動線整合在門廳東端的木盒子中,階梯中段是劇場空間,簡單明瞭,井然有序。 向上動線,進入一個管子空間,接至舊館一樓主展廳外
公共空間
,不影響既有主展場和設備帶,也不破壞其外牆,自由穿梭,輕鬆自在。 原來背對
公園
的北美館現況,在新門廳和整合的動線之後,使北美館在
公園
側有新的動線和意象,得以轉向面對城市。 當被問到
公園
和
美術館
的真正關係,
張樞
強調,
公園
和
美術館
互為主題,提高二者的「可見度」「自明性」及「豐富度」,是整個規劃設計的神髓,也是價值共識所在。 他解釋,
美術館
公共空間
,自下沉中庭採光取景及逃生,中庭為
公園
提供了向
美術館
內活動的視覺互動。主門廳,是
公園
內通透的棚架,行政量體綠化立面,是
公園
背景,其屋頂開放提供遠眺空間。而
美術館
附屬商業餐飲空間,增加了
公園
多樣性和服務。至於附設的停車空間提高
公園
的可及性,可說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有關
美術館
地面層主門廳,
張樞
團隊相當用心。棚架形式的主門廳,四面是全高玻璃牆,視覺上維持
公園
景觀的流暢和完整 。門廳屋頂斜角格子,呼應既有門廳格子樑,屋頂可懸吊展品和燈架,使主門廳具有非正式布展可能。 下沉中庭與
公共空間
也乍見巧思,下沉中庭,是
公園
,也是
美術館
公共空間
組織核心。 參觀者
公共空間
沿下沉中庭配置,形成清楚易懂的參觀序列,可方便且清楚的到達六座展廳。面中庭是全高玻璃牆,可採光取景,概念和形式上和
公園
整合,使該案完全沒有在地下的封閉感,而近似地上
美術館
。 主門廳下至B1層正對主展廳,前方的空間,是動線,也是多功能活動空間,可舉行記者會或剪綵。其北側有小庭園, 庭園背後是廁所。向西是管制區內的輕食區。 中段
公共空間
,是動線,也是展示空間,面積約700 平方公尺,高5 公尺,有必要之設備,可容納不同形式展出,也可延伸主展廳展出內容。本區西南角可連通至後場,以利布展或收放家具。
公共空間
南側端點,是兩處伸入
公園
景觀中的玻璃盒子,是休閒空間,也是展示點。民眾得以從
公園
觀賞藝術品,貫徹整個
公園
+
美術館
的概念。 展廳是一座
美術館
的靈魂所在,
張樞
團隊規劃了6間展演廳,是內部空間架構的主體,一側是參觀者的
公共空間
,另一側是服務空間。展廳設計 : 彈性大,面積足,適當平面比例,地坪採用高架地板,牆面提供最大布展面,天花板依需求設計。 對於後場,該團隊也不馬虎,服務廊道則從主裝卸區連至所有展廳及
工作空間
,主展廳與裝卸區之間,設直通廊道。廊道與展廳之間,是空調室及逃生梯。主要的布展工作坊與展廳,在同一樓層,庫房在下一層。裝卸貨區可停40呎貨櫃車,非常便捷。
公共建設
台北將出現首座地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劉培森與福清營造團隊以林中蘊藝翻轉北美館未來想像
FAM
-
2022-05-23
為提升城市創意發展競爭力並培育在地美學素養,「
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
」是
臺北市
政府積極推動的重大
文化建設
,緣起於市長柯文哲於2014年興建新
美術館
之承諾,提出前承歷史後續未來,打造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願景。「
北美館擴建統包工程
」於2022年5月11日展開評選,已順利於5月20日決標,包含藝術、建築、營建、機電、景觀等各專業領域所組成之評選委員,考量
統包
團隊過去履約實績、專業組織能力、綜合設計能力、主要材料、設備選用、計畫執行與管理能力、價格組成之完整性及合理性等因素後,由
劉培森
建築師事務所與福清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組成團隊所提出的計畫方案獲選。
1
2
3
...
6
Page 1 of 6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
阿爾巴尼亞城市新圖騰:Valerio Olgiati 地拉那綜合開發案,現代建築語彙致敬古老意象
2025-01-22
迦納四億美元國家大教堂淪為蚊子館!新總統馬哈馬下令全面審查五千萬美金去向
2025-01-22
從臺灣出發,航向威尼斯!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團隊以「[無]信仰」叩問全球議題,看見臺灣建築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觀點
2025-01-22
星野集團Tomamu「冰之街」2025揭幕!「冰之飯店」升級,全冰露台、冰之酒吧與冰之精品店的極地體驗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