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集合住宅

四座山峰崛起於時尚區!走進BIG 多倫多國王公寓工地

丹麥建築師事務所 BIG 主導的階梯式像素化國王多倫多公寓,正在加拿大多倫多如火如荼建設中,即將於明年迎接住戶入住。這座位於時尚區國王街西側的建築群,由堆疊的混凝土立方體圍繞中央庭院而建,並巧妙保留了原址數棟歷史建築。項目採納當地歷史工業區紅磚黃磚風貌,同時創新使用背面鏡面處理的玻璃磚,打造出獨樹一幟的反光立面,堪稱當代建築藝術的傑作。

首爾松坡微型住宅革命!SsD建築師突破空間極限,用創新設計模糊公私界線提升都市生活品質

首爾松坡微型住宅由韓國建築師事務所 SsD 設計,透過創新空間規劃,重新定義微型住宅的社會價值。建築結合半公共空間、陽台與視覺延伸,創造出「珍珠奶茶空間」,模糊私人與公共的界線,促進鄰里互動。十四個「單元塊」可靈活組合,適應不同居住需求,並整合藝廊、工作空間與微型劇場,提升居住永續性。地面層開放空間可舉辦活動,連結城市與居民,展現微型住宅的多元可能性。

多元空間的協奏:坦梅拉體育場不單是運動場館,更是融合生活、商業、休閒的微型城市

芬蘭坦佩雷市坦梅拉體育場,由 JKMM 建築師事務所操刀,巧妙結合足球場、集合住宅與商場,打造「微型城市」。此多功能建築座落於 1930 年代坦梅拉體育場原址,舊建物經拆解,其結構與照明設備於鄰近運動場再生利用。新體育場設計亮點為中央露天足球場,周邊圍繞五棟住宅及一商務中心,由 JKMM 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與城市紋理相融。

自然與意識的交會:忠泰美術館《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纏繞」與「迴響」概念,思辨建築的本質與未來 2025年2月15日展至3月30日

睽違六年,忠泰美術館再次邀請日本建築師平田晃久來臺。2025奧夫塞計畫 (Off-Site Project)《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2025年2月15日於台北NOKE 忠泰樂生活登場。展覽帶來「纏繞」與「迴響」兩個核心概念,呈現他對人與自然的哲思。

從不被看好的工業區到建築地標!加拿大62M在城市邊緣開創住宅設計新局

62M住宅位於加拿大溫尼伯市中心邊緣,由加拿大建築師事務所 5468796 Architecture 設計,克服工業區的基地限制,透過圓形結構與高柱支撐提升視野。採用預鑄混凝土與鋼結構,開放式走廊挑戰當地嚴寒氣候,為城市天際線增添新景象。

阿松森90 米垂直綠洲:Estudio AMA 構建巴拉圭高樓住宅 Bulnesia 的社群生活願景

巴拉圭首都阿松森迎來一棟別有洞天、大隱於市的住宅建築,由 Estudio AMA 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與開發商 Grupo La Perseverancia 攜手推出 90 米高的 Bulnesia 住宅大樓。此大樓以混凝土格柵立面構築出鮮明形象,戶戶皆有陽台,底層設置商店與餐飲空間,樓內則有戶外泳池、休憩區與共享辦公室。設計核心思維著重住戶間的社群互動,以及與周遭環境的交流融合,內部裝潢則帶入巴西的設計元素和世紀中期的設計風格。Bulnesia 大樓勢將躍昇為巴拉圭的城市新地標。

莫斯科城市別墅Caméo Moscow Villas:ARCHITECTURAL BUREAU WALL 採六種立面設計、黃銅窗框,營造低調奢華的別墅建築群

座落於莫斯科特維爾區(Tverskoy)、鄰近馬雅科夫斯基地鐵站(Mayakovskaya)的 Caméo 城市別墅,由俄羅斯 WALL 建築事務所操刀。此開發案包含 17 座別墅,各具特色,環繞著內部花園。每座別墅皆有其特色,低樓層的建築設計,與莫斯科歷史中心的現有建築物融洽共存。

「住者適其屋」的漫漫長路:從歐美經典案例到當代建築實驗,看見不同世代對於居住正義的追求與實踐

全球居住議題延燒,借鏡歐美經驗,從二次戰後各國社會住宅的發展,到當代建築師的創新實驗,探討住宅設計的多元可能。從維也納、柏林、鹿特丹倫敦等城市案例,看見從戰後到當代的建築群如何回應不同時代的挑戰,包括荷蘭 MVRDV、Moshe Safdie、英國 Neave Brown、奧地利 Harry Glück 等建築師的精彩作品。這波住宅浪潮不單是解決燃眉之急,更追求居住品質與社會共好,值得各界省思。

西方現代主義與在地傳統的交會:1950 年代開羅建築的在地實驗,探討埃及建築師如何形塑當代城市風貌

1950 年代,開羅的城市風貌在埃及建築師的主導下,發展出在地現代主義建築。在建築師馬哈茂德.里亞德 (Mahmoud Riad) 和賽義德.卡林 (Sayed Karim) 等人的經典作品見證下,開羅的建築師們透過現代主義的建築,積極回應了政治、經濟及社會變遷。他們兼顧機能、效率、在地氣候及文化脈絡。這些建築師們並且以人為本,打造出許多經典的城市住宅。

美國邁阿密海灘摩天大樓的警訊:研究顯示自 2016 年以來,堰洲島上 35 棟建築物已下沉 2 至 8 公分,專家指出問題癥結,並呼籲相關單位密切監控

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研究指出,邁阿密海灘(Miami Beach)附近堰洲島上,有 35 棟摩天大樓自 2016 年以來出現 2 至 8 公分的沉陷。其中,由 Sieger Suarez Architects 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保時捷設計大廈(Porsche Design Tower)下沉近 8 公分。專家指出沉陷原因可能與當地鬆軟的石灰岩地質及建築活動有關。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