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閒置空間再利用

Tag: 閒置空間再利用

日本大阪閒置再利用「β本町橋」連結遊戲、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城市實驗基地

日本「β本町」實驗基地座落於高速公路的高架下,是東橫堀川流經的東横堀綠道公園内的一部分。東橫堀川流經大阪市中心的重要區域,這條河流見證了大阪城的修建和西洋文化的引入。

發現日治時期的台中市中區「蔡內科」,葉宗衡再造和洋折衷主義建築精品

在2020年的時候,建築師葉宗衡經由仲介接到消息,得知位於台中中區中山路183號的歷史建築蔡內科有意轉手。他立即趕到現場,看到在同一時間,還有其他四組人也對此產物顯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那天,屋主蔡醫師也在場,葉宗衡走了一遍後,深感此棟街屋的保存狀態非常良好。

閒置空間如何運用?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設計的紐約高線公園與邁阿密低線公園

不少人已經相當熟悉紐約高線公園(The Highline),這是一個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西側的線型空中花園。她原本是1930年修建的一條連接肉品加工區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遜港口的鐵路貨運專用線,後於1980年功成身退,一度面臨拆除命運危險。

高架橋下閒置空間變身城市運動場,邁阿密The Underline公園/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美國隨著城市發展及運輸系統的立體化,層層疊疊的高架提供汽車、火車捷運行走,橋樑下方卻往往成為城市中的閒置空間,甚至是區域之間的三不管地帶,變得面目可憎,在邁阿密最繁榮的金融區布里克爾大街(Brickell Avenue)也有類似情形,城市雖有多處可供休閒的沙灘,但綠地不足、對行人不友善,甚至因為過於危險、行人死亡率高,降低大眾運輸使用意願。

荷蘭潔淨科技工廠改造為辦公室,KB大樓/HofmanDujardin + Schipper Bosch

KB大樓是荷蘭阿納姆(Arnhem)潔淨科技園區產業園區(Industriepark Kleefse Waard)的一部分,建築體之前曾經是生產尼龍的工廠,舊建築改造後,轉變成別具特色的辦公空間。一個新的鋼平台框架懸掛在現有的混凝土結構上。HofmanDujardin及Schipper Bosch共同打造清潔技術產業園區,使視覺和設計相輔相成。新配置以既有品質為基礎,並結合了額外的樓層空間和清晰的動線,將KB大樓轉變為動態的辦公空間

西班牙老皮革工廠改造的酒店,Hotel Somiatruites╱Xavier Andrés Arquitecte

西班牙伊瓜拉達的 Hotel Somiatruites 是由一對分別具有建築師和廚師身份的兄弟所共同打造的酒店舊建築改造的過程開始於2013年,位於伊瓜拉達 Rec de Igualada 街區的一家老皮革廠,在一開始整修變為餐館,他們希望展開一段美食和建築融合的旅程,並將共享的融合價值傳遞到在地社區、城市以及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群體中。 伊瓜拉達距離巴塞隆納約七十公里,這個從11世紀就開始發展的古城鎮擁有許多來自過去的傳承,而位於中古世紀堡壘的石牆和河流之間的 Rec 社區已有500多年的歷史,Rec 地區的大型皮革工廠的加工環境與河畔一處處的綠色農園共存,儘管此地所生產的皮革公認是世界上最好的皮革之一,但接連而來的經濟危機使得地方上數量龐大的建築遺產遭到廢棄,缺乏良好方式妥善使用這些文化資產。 從餐館演化成為酒店Hotel Somiatruites 維持歷史聯繫的同時,為有地方創生做出貢獻,也提供這些高級皮革製造工廠接待客戶的空間,以一種永續發展的姿態融入社區建築之間,並成為全球美食顯學的一部分。 位於舊皮革廠的頂部,建築採用輕金屬結構建造,保持其原始狀態,並由陰影線隔開,陰影線顯示了時間的反差,並且整合新建築與既有的舊框架。 建築外牆由格子組成,這些格子也扮演著遮陽板的元素,到處可見的格狀元素呼應老皮革工廠中乾燥區的格柵板。 以可食用地景覆蓋整個屋頂,再次呼應Rec地區的原始狀態,皮革工廠與農園共存,也是對未來永續社區轉型的承諾,農園中種植的蔬菜是餐廳裡菜單的主角,而飼養的雞,其排泄物作為農園的肥料,工廠地下的水灌溉了農園。 內部空間以皮革、木材和燈光,創造客人需求的舒適溫馨質感,由於許多住客是商務旅客,房間不僅是房間,還作為會議和起居空間,因此設計將床可以上升藏在天花板上,而桌子也能折疊到牆壁裡,使空間具備適應不同使用機能的彈性。 >>相關資訊 作品名稱:Hotel Somiatruites 作品位置:Carrer del Sol, 19, 08700 Igualada, Barcelona, 西班牙 建築師:Xavier Andrés Arquitecte 總樓地板面積:430平方公尺 完成:2019年 攝影:Adrià Goula

英國倫敦建築嘉年華,黃聲遠建築師PODCAST訪談以及線上展出臺灣老空間活化經驗

倫敦建築嘉年華(London Festival of Architecture, 簡稱 LFA)自2004年創辦,是全球最大型的年度建築盛會。2020年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並與中華民國文化部及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合作。期間,LFA 特別規劃了「修復與新生:台灣經驗」,透過影音展示台灣在老屋活化方面的豐富實踐。此外,建築師黃聲遠透過「家裡的建築名師們」系列PODCAST,分享其融合自然與地方生活的建築理念。

台北八零年代澡堂改造,松菸古蹟澡堂變身「不只是圖書館」╱柏成設計(室內設計) +太研規劃設計(景觀設計)

以「不只是」作為號召的新形態閱讀空間「不只是圖書館」,2020年7月1日在松菸(松山文創園區)的北側澡堂重新開張。新空間由屢獲國內外大獎的柏成設計、太研設計操刀,賦予80年歷史的室內澡堂一個全新生命,走出室外還有一座充滿詩意的戶外花園,從裡到外沐浴在獨特的沉浸式閱讀體驗中。

捨棄粉色招牌,台中市中區POYA寶雅為歷史建築華南銀行(美華泰)保留立面外觀

2019年,台中市中區臺灣大道與市府路口,中央書局回來了。2020年,中央書局對面的美華泰拆除招牌,華南銀行的漂亮立面也重見天日。

柴油機1959,廣東順德「德力柴油機廠」老建築改造為樓梯博物館╱豎梁社建築事務所

德力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順德工業史,從中可窺探中國珠三角地區工業發展的種種;如今,德力柴油機廠搬往容里工業區繼續生產,它的老廠區也成了容桂「三舊改造」園區,取名為「柴油機1959」,「柴油機1959」二期舊建築改造成集文創市集、眾創辦公、生活方式、文旅水鄉小鎮等於一體的網紅文創商業空間。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