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輪廓中的微型住宅:都市密集區的居住實驗
位於日本東京繁忙商街後方密集住宅區的一處小基地,Suzuko Yamada Architects 設計團隊為一對夫妻及其兩隻貓咪打造了迷你住宅。業主需求相當簡潔:「只要有個基本居住外殼,讓貓咪能自由奔跑,其餘部分可隨時間逐漸成形。」
業主這種極簡思維反映了許多大型城市空間運用的新趨勢,建築師必須在寸土寸金的環境中,創造最大的使用效益,在有限空間中創造無限可能,讓居住者與寵物都能擁有舒適生活圈。建築師面對這塊不足二十六平方米的基地,採用「外殼優先」的設計邏理,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靈活性的居住環境。


極限空間中的生活必需:精準規劃的居住元素
設計團隊首先在整個基地範圍內創造了一個封閉空間。在這不足二十六平方米的區域中,他們精心放置了生活必需品,如廁所、浴室和廚房等。隨著構成居住「外殼」的組件如兩座樓梯、貓咪步道、扶手和長椅的加入,空間很快便被填滿。
「極限空間規劃術」在此得到充分體現,設計者運用建築學的尺度關係,讓每個元素都能在有限空間中各司其職。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生活物件與空間本身的尺度相同,有時甚至更大,形成了特殊的空間張力。「留白美學」在此被重新詮釋,不是透過減法創造空間感,而是讓必要元素各自找到適當位置,呈現一種自然生成的秩序感。
粗糙水泥牆的詩意:建築與自然的張力關係
從屋內望去,不可能一眼看清所有物件。人們只能看到粗糙混凝土牆面上的光影模糊和濕潤的涼意。牆壁究竟延伸多遠或在何處終結並不明確,顯得龐大而沉重。這棟房子應歸屬於居住者,卻似乎逃避所有權,不屬於任何人,存在於原地,彷彿是一座山或城市本身的一部分。
建築物不只是機能性的載體,更具有獨立的存在價值。當代建築理論中常被討論的「場所精神」(Genius Loci)在此得到特殊體現,建築不再只是人為打造的容器,而是如同自然景觀般具有自己的生命力與獨立性,形成一種居住者無法完全掌控的神秘感。
生活與物件的協奏:建築觸發的日常詩學
生活在物件輪廓之間展開。烹飪與用餐、洗澡與洗衣——一切填滿了空隙串連,形成家居用品的群集。這些物件家族似乎尋找並找到了它們在結構中的位置,彷彿是對建築形式的回應而定居下來。在它們之間,兩隻貓咪悄然穿梭,窗外的風穿織而過,外部的光線吞沒了一切。
生活與自然都與建築處於張力之中。它們共存,有時連結,但從不混合。現代住宅設計逐漸重視「生活敘事」,讓空間配置能夠促進特定的生活方式。此設計團隊的目標正是在這棟房子中創造這種關係——建築觸發生活,生活強化建築,形成相互依存又各自獨立的微妙平衡。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Nakano House
作品位置:日本東京 Tokyo, Japan
作品類型:住宅、私人住宅、清水混凝土、日本建築、日本建築師
設計單位:Suzuko Yamada Architects
總樓地板面積:52 平方米
竣工:2024年
攝影:Kei Sasaki, Naoki Takehisa
主持建築師:山田紗子 Suzuko Yamada
專案團隊:山田紗子 Suzuko Yamada, 福田海武 Malibu Fukuda
結構工程師:TECTONICA Yoshinori Suzuki, Kakeru Tsuruta
營造廠:Kudo Construction Firm Jin Otagiri
浴室窗簾設計:some/to
臥室、餐廳窗簾設計:notes Mari Kurokawa
木製階梯:Haruto Hirok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