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Vimeo
Youtube
建築
看見建築
想像空間
建築實務
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
關注設計
建築人力資源
設計
競賽與獎項
風格及消費
展覽
公共
公共建設
區域及都市開發
建設公司與建案
教育
現象
時尚
科技
品牌
FAM首頁
Tags
張雯怡
Tag:
張雯怡
演講與座談會訊息
一場不容錯過的台灣建築界盛典:2023建改社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2023年10月21日
FAM
-
2023-09-28
建改社
將於2023年10月21日舉辦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此次大會不僅將說明社務辦理情形,更將舉辦第九屆理監事選舉。同時也舉行「建改論建」交流會,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建改觀點。此活動不但能夠增進建築人之間的交流,也可以讓更多對「建築改革」有興趣的夥伴加入
建改社
。然而因為配合
陳永興
建築師的公祭,活動將於下午兩點開始,在
台北市
松山區的拓維建築師事務所
辦公室
舉行。
建築執業
建築改革社2022理監事及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2022年11月27日桃園美術館願景館舉行
FAM
-
2022-11-28
建築改革社
(後簡稱:
建改社
)於2022年11月27日舉辦理監事及會員大會,會議在
桃園
美術館
願景館舉行,會議中進行豐富交流,本次到場會員們包括
賴人碩
社長、
吳宜晏
副社長、
何震寰
副社長、理監事們包括
沈弘軒
、
陳冠帆
、
王銘顯
、林欣億、
林幸長
、
高百慶
、
陳慶懋
、楊恩達、曾億元、
潘天壹
,以及資深會員陳柏森建築師、
張基義
院長、
曾光宗
教授、
曾梓峰
教授、
徐岩奇
建築師、
謝英俊
建築師、
張清華
建築師等人均到場參與討論。
建築
感知山巒與自然,山簷之家/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AM
-
2022-02-16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藉由高低變化的山簷屋頂塑造家的意象,並將其作為人造地景融入自然地形;山簷屋頂下空間,是一進一進的序列,同時也是開放、 連續、流動的生活場域。生活與視線朝著屋 脊方向延伸至前方自然山巒,任何一個角落都 能感知生活與自然。
建築
融入日常的休憩場域,桃園高城社區活動中心/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AM
-
2020-03-20
生活的日常一個日常的午後,小朋友一起玩鞦韆、傳聲筒、玩沙,藏在涵洞中。廣埸上,爸爸吹泡泡,女兒一旁追著泡泡。老榕樹下,老人家做著體健器材。
公園
不同角落裡,多組人自在地話家常。禮堂內,媽媽跳著韻律操,三面落地開窗的穿透性,讓在
公園
的每個人都有了強烈的融入感,又不失各自一方的自在感。
展覽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2週年展「感知之間」何震寰策展 2020年3月7日~2020年3月22日在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FAM
-
2020-03-11
上滕建築專注於跨領域整合 上滕建築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追求創意熱情、與自然環境協調的建築師設計事務所,於2015年與執業近30年經驗之林献瑞建築師事務所結合成為兼具創新與實務經驗的設計團隊 –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上滕專注於跨領域整合的設計思考,對於規劃、景觀、建築、室內與傢俱設計等提出整體性的空間規劃策略。設計作品從極大的HTC電子廠房到極小的一張桌子;從小住宅、
旅館
、
辦公室
到公共性的
學校
、生態展示館、
社會住宅
等;從聚落環境規劃到生態廠房園區設計;並多次獲得獎項與
競圖
優勝的肯定。無論案件規模,上滕以專業創意面對每個基地環境與業主需求,創造出最佳獨特設計方案。 主要成員為
楊秋煜
、張雯怡、劉彥佑、劉成舉等四位建築師 目前主要成員為
楊秋煜
、張雯怡、劉彥佑、劉成舉等四位建築師,並於2018年獲頒
臺灣建築學會
優秀青年建築獎,台灣建築雜誌ta遴選為十組台灣年輕建築師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0sIyCcN4 展覽自序: 感知之間 上滕建築作為一個年輕的空間專業團隊,總是不斷摸索嘗試空間的各種可能性,此次作品展是自我探究、梳理過去12年來的建築實踐過程,究竟什麼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與建築本質? 「感知之間」,作為貫穿作品展的主題,因為我們相信空間是承載生活的容器,所以「空間、生活的感知」是最核心的議題!如何讓人們感知到空間場域、感知到自然的風與陽光、感知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有真實的生活存在感!「感知」關係到外在涵構環境、空間的形式、構築材料與機能使用等,彼此之間的「介面」連動處理,就是空間設計。因此空間設計非關設計風格,而是一連串不同「感知」營造與體驗。 用「感知之間」檢視上滕建築過往作品,如何更精準營造「感知」也是未來努力方向。相信透過這樣的建築自我探尋與對話,能幫助釐清上滕建築的本質,讓我們更堅定邁向下一個12年! 策展人序
何震寰
(國立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 2020上滕建築作品展覽以「感知」為主軸,強調「身體感官」在創造及體驗空間環境的重要性,在多樣化的座落地點及機能類型裡,以居住為本質,將使用者的感知狀態仔細地安排與處理,讓居於其中的使用者的感官經驗獲得滿足。 上滕設計策略經常以理性手法追求感性經驗,藉由量體拆解碎化、推移、拉開、挖除、產生虛實交織、邊緣與孔隙、角落空間,使整體低調融入環境,並在其中同時創造理性之外流洩的感知詩意,產生身體移動遊歷、疊加視覺映像、框景凝望、孔隙穿透遮蔽視覺變化、觸覺體驗、庇護感與親暱感、鬆散閒適的生活感等,尤其在感知對象中建立與「自然」的聯結,使居者與萬物天地同一。 上滕團隊成員的童年記憶與學習歷程,成為作品上明顯企圖與自然對話的脈絡,童年經歷的鄉野田間、親暱尺度小鎮空間、日常街景、海洋林間溪谷沙灘等,加以老街街屋與宜蘭地域性建築研究與海外留學所得,匯集而呈現在台灣當代建築脈絡紛雜、多維湧現中的獨立姿態。 建築的本質在於機能,而建築在機能之外的作用,才是讓建築真正成為建築。當我們打開身體感官來體驗建築,即可以察知上滕所追尋那個空間該有的味道,一種忘卻形式的建築。 上滕建築12週年展資訊 展覽名稱:上滕建築12週年展|感知之間 MAKING PERCEPTION 展覽期間:2020年3月7日 (六)~2020年3月22日(日) 展覽開幕:2020年3月7日 (六) 14:30 開放時間:每日10:00-20:00 展覽地點:國立
臺北
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臺北市
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一號) 策 展 人:
何震寰
(國立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 協辦單位:欣建築、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國立
臺北
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上滕建築12週年展系列講座 講座邀請建築學術、實務專業之貴賓進行與談,活動詳情於當週在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B公告 2020年3月14 日(六) 15:00-16:30 〈建造一個家屋〉- 小型住宅的建築實務對話 2020年3月22日(日)15:00-16:30 〈建築未來的想像與挑戰〉- 激盪下一個10年的建築藍圖
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12週年展 展場相片
建築
融入山林之間,山居·三居/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AM
-
2020-02-03
有風有景的屋頂之家,靜靜地走在每個空間的裡裡外外, 風是徐徐吹進來,視覺是延伸出去, 於是每個空間映入眼簾的是不同的景緻, 是一棵老樹,一片竹林,也有一排松柏。
建築
中研院生態時代展覽館/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AM
-
2020-01-27
基地位於中央研究院區內的景觀生態復育區內。開始的設計發想,是與景觀、展示顧問共同討論,藉由跨領域的激盪,跨越專業與專業之間的那條線,呈現開放的激盪與融合的對話。為保存既有老樹,空間因應隨機變形而為樹林所圍繞,輔以挑空中庭植栽,景觀悄然入室,視野也延伸出去。觸手可及的樹木,又成了生動的展示。
建築
與地景融合的家,新竹重簷之家/上滕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AM
-
2020-01-03
在這小丘陵平台上,輕輕植入兩片屋頂與些許空間,填補山丘輪廓凹陷的那一角。一樓地板稍稍抬高,輕觸大地。讓建築融入,成為山丘地景。一連串的懸浮踏步、是一個會有陽光灑下、是一個走向天際、是一個舉重若輕的垂直轉換過程。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
APPLE 懸浮階梯背後的建築大師!貝聿銘與賈伯斯跨越建築與科技的四十年設計對話,締造蘋果視覺美學新典範
2025-04-30
貨櫃變身黃金紀念碑矗立法國里爾街頭!西班牙藝術家SpY 用十四個量體《黃金巨石》探索工業物件的象徵潛能
2025-04-30
從潮汐到風動的轉化:柴山島海邊長亭的設計演進,克服技術挑戰,以輕盈葉片回應海風呼喚,成就海岸新座標
2025-04-30
厄瓜多城市新高點!Eletres Studio擘劃地平線觀景台,懸鏈線結構引領訪客眺望瓜亞基爾都會壯闊景致!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