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恩達
北科大建築系學生十多年來累積的教育基業與進步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曾邀請我參與畢業設計評圖,最近寄來了一本2019年畢業班的作品集。翻閱這本作品集時,我看到每位同學的設計,令我驚嘆不已。那些曾經參與評圖的學生,在最終成果中展現出更大的進步,這種進步不僅僅體現在設計議題的設定上,更在內容的深入探索、細節的完善以及整體過程的充實上。每一頁的版面美學,都讓我感受到無比的驚艷與感動。
教育基業如同涓涓細流,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並非一蹴而就。觀察北科大建築系這十多年的發展,從不斷進步到日益茁壯,真是難能可貴。這種進步,是經過無數個日夜、一點一滴地累積而來的,背後凝聚了無數師生的心血與努力。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北科大建築系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逐步積累起深厚的教育基礎,終於在今日收穫了這樣的成果。
優秀師資陣容下的光輝成就與未來的美好期許
恭喜北科大建築系的同學們完成如此優秀的畢業設計,同時為指導老師們感到由衷的開心。畢業設計的過程無論對製作者還是指導者來說,都需付出大量的心力與時間。經歷這些努力後,同學們所呈現出的成果如此動人,真是令人感到無比的驚喜與欣慰。
眼前老師的名單如同群星閃耀,張昆振、劉宛育、蔡嘉豪、林彥穎、王維周、朱騰惠、何炯德、梁豫章、何黛雯、林欣蘋、周書賢、李美慧、張容豪、彭文苑、鄭采和、羅明軒,這些名字在台灣建築圈中代表了中生代的重要力量。同學們能得到這麼多傑出老師們的指導,真是無比的幸運。這些老師們,不僅在學術上有著豐富的積累,更在教學中展現出無限的熱忱和耐心,為同學們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各位老師辛苦了!
祝福畢業班的同學們,未來鵬程萬里,展翅高飛!希望你們能將今天所學,化作明日的力量,為建築界帶來新的風貌和創意。你們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對老師們無數心血的最好回報,也是對自己的未來最美好的承諾。
最後,有件事我覺得要寫下來,劉宛育在北科大建築系擔任了十年的專案教師,對教學盡心盡力,貢獻良多,劉宛育在2019年6月離開北科大,校方沒有一個好的機制讓劉宛育能夠轉為真正的專任教師,把這樣一位優秀教師留下,個人感到相當可惜。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2019年畢業班作品集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2019年畢業班作品集
林彥穎與指導學生
朱騰惠與指導學生
王維周與指導學生
何炯德與指導學生
梁豫章與指導學生
林欣蘋與指導學生
周書賢與指導學生
李美慧與指導學生
張容豪與指導學生
張昆振與指導學生
彭文苑與指導學生
羅明軒與指導學生
鄭采和與指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