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捷英文物館動土,黃聲遠操刀打造生態建築
位於新竹市東區的清華大學南校區2021年9月14日舉行「捷英文物館」動土典禮,這座由知名建築師黃聲遠操刀設計的生態建築,預計於2022年10月完工啟用。文物館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捐贈,以紀念其父母,並將典藏清華大學哲學所教授楊儒賓捐贈的數千件東亞文物,為清華校園注入濃厚的人文藝術氣息。
曾繁城陳韓夫婦捐建,楊儒賓捐贈畢生珍藏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在典禮上致贈曾繁城夫婦及楊儒賓獨一無二的琉璃模型,感謝他們對文物館的無私奉獻。曾繁城表示,文物館不僅是對父母的紀念,更是對台灣文化傳承的投資。楊儒賓則希望這些文物能在清華大學得到更好的保存與研究,讓更多人了解東亞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合院舊牆新生,ㄇ字型建築融入地景
捷英文物館選址在南校區一處頹圮的三合院旁,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與日本建築師田熊隆樹合作,巧妙地保留了老三合院的主牆,並新建典藏室及展示空間,形成ㄇ字型的建築格局,既保留了傳統的院落意象,又創造了現代化的展示空間。

回收玻璃、洗石子,低調質樸如大樹呼吸
黃聲遠表示,設計團隊在勘查基地時,發現三合院周圍種植了許多果樹,因此希望將文物館打造成一座低調融入地景的建築,彷彿一棵大樹般自然呼吸。他們刻意降低建築高度,採用回收玻璃、洗石子等自然建材,讓文物館宛如「三合院旁的一棵大樹」,與周圍環境和諧共生。
內部空間多元,林蔭步道串連自然人文
文物館內部規劃了視聽展間、講堂、四個主展區、行政區、典藏庫房、研究空間等,並以林蔭步道串連,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之餘,也能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未來,捷英文物館將成為清華大學重要的文化地標,為學術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更豐富的資源。
田熊隆樹簡介
田熊隆樹(Ryuki Taguma)是日本建築師,1992年出生於日本東京。他於2017年從早稲田大学創造理工学部建築学科畢業。田熊在大學院休學期間,展開了一次橫跨中國至以色列的壯闊旅程,深入探訪亞洲與中東地區的11個國家的集落與民家,從中汲取豐富的建築靈感與經驗。從2017年至2023年間,田熊在台灣宜蘭的田中央工作群(Fieldoffice Architects)任職,期間負責設計多種公共建築,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公園、美術館、停車場與巴士終點站等。他的作品以獨特的美學視角和實用性著稱,受到業界高度評價。2018年,田熊隆樹獲得了日本聯合造形文化財團的在外研修機會,進一步拓展其專業視野。隨後在2019年,他又成功申請了文化廳新進藝術家海外研修制度,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磨練並展示其建築才華。田熊隆樹的創作充滿了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融合,展現出他對建築的深刻理解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