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對台灣農村紅磚的挑戰
早期台灣的農村建築中,紅磚幾乎無所不在,從居所到豬舍,紅磚都是主要的建材之一。這種材料取自大地,不僅賦予了建築天然的質感,也成為當時農村建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對於紅磚的情感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紅磚所展現的溫暖色澤與獨特觸感,形成了農村生活的記憶標誌。
過去,農村的豬舍為了通風採光,通常使用鏤空砌磚技術,這樣的設計讓豬隻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同時也保有了建築的結構美感。這樣的工法其實早就融入了環保與可持續建築的理念,但隨著城市現代化的腳步加快,這些傳統紅磚逐漸被更為現代的建築材料如二丁掛所取代,許多舊有的技術和工法也因此逐漸式微。
徐岩奇建築師的「磚情故事」
紅磚在台灣農村建築中的應用,不僅僅限於人們的居所,連豬舍的設計也展現了過人的智慧。豬舍作為農村的重要設施之一,過去使用鏤空的紅磚砌法來達到良好的通風與採光效果,這樣的設計既能夠避免豬隻因悶熱而不適,也巧妙地利用了自然通風系統,減少了對人工通風設備的依賴。這種工法,今日看來,實際上早已融入現代的綠建築理念。然而,隨著都市化進程加快,這些傳統的建築技術逐漸被現代建材取代,這種與自然環境的巧妙對話也越來越少見。
如今,徐岩奇建築師在麥寮社教園區選擇使用紅磚,試圖喚醒這段被遺忘的建築智慧,讓歷史的痕跡再次與現代設計相遇。
回應自然與氣候挑戰
麥寮社教園區基地位於雲林縣的麥寮鄉,這裡鄰近農田,距離海邊不遠,地理條件特殊,氣候也極具挑戰性。夏季高紫外線照射與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對建築設計提出了極大的考驗。這座園區的設計不僅要因應當地嚴苛的自然環境,還要融入當地文化的歷史記憶。台塑集團在該區的六輕石化園區投資,使得這片土地有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回饋,台塑集團捐贈了這座社教園區給當地政府,並供周邊鄉鎮居民共享。這兩棟建築物除了展現現代建築的設計美感,也融合了對當地氣候的回應,建築物本身的布局與材料選擇,無一不在強調適應性與實用性,達到了歷史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麥寮社教園區的雙館設計:滿足多元需求的文化教育空間
麥寮社教園區的核心建築由生活美學館與圖書館兩座主體構成,這兩棟建築不僅在功能上各具特色,更在整體規劃上相輔相成,共同營造出一個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空間。設計團隊在規劃時充分考慮了當地的氣候特點,巧妙地在兩棟建築間創造了大量的半戶外空間。這些半戶外區域在炎熱的夏季提供了遮蔽烈日的活動場所,讓遊客在戶外活動時也能感受舒適宜人。值得一提的是,兩棟建築的配置圍塑出成了一個獨特的蛋形開放空間,這個被稱為「美學孵化廣場」的區域,成為了整個園區的亮點,不僅在視覺上吸引人,更在功能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期,為居民提供了一個避風的戶外活動場所。
為不同年齡層打造的學習天地
生活美學館的設計理念圍繞著創造「終身學習」場域,除了定期舉辦各類展覽外,更重要的是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個社區大學的學習平台,鼓勵大家持續充實自我。而圖書館的設計則特別考慮到了沿海地區人口老化的現實,將服務重點放在樂齡族群和兒童身上,為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創造適合的閱讀環境。此外,兩棟建築的入口處還特別設置了販賣店和咖啡廳等商業空間,這些區域可供外租,不僅增加了園區的收入來源,也為訪客提供了更多元的服務選擇。
生活美學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教室和聚會活動場所,但設計者並未滿足於簡單地堆砌空間,採取挑空大廳的設計,巧妙地將所有學習教室串聯在一起,創造出一種開放、流動的空間感。這種設計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寬敞明亮的感受,更有助於促進不同學習區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光影交織的美學空間
挑空的中庭設計堪稱整個建築的點睛之筆,成為展示紅磚建築之美與光影變幻的絕佳舞台。在這裡,建築材料、自然光線和空間設計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為使用者營造出一個與自然環境緊密連接的精神世界。提升空間美感的同時,也為學習者創造了一個能夠激發創意和思考的環境。設計者對自然光線的運用也展現了高超的智慧。
考慮到麥寮位於北半球,夏季的西向陽光常常強烈得令人難以忍受,特別是在傍晚時分,幾乎呈水平直射狀態。面對這一挑戰,設計者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的遮陽和過濾裝置。當陽光穿過這些裝置後,不僅熱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還在室內形成了豐富多變的光影紋理,為空間增添了藝術氣息,自然光線的巧妙運用不僅解決了建築的外殼熱負荷問題,更為室內環境帶來了動態的美感。無論是直射還是漫射進入室內的光線,都為使用者創造了一個能夠充分感受四季更迭和時間流逝的空間體驗。春天的和煦陽光、夏日的炫目光芒、秋季的柔和光線,以及冬日的稀疏日照,都藉由這些精心設計的光線通道,在室內形成了獨特的氛圍。
從入口到核心的閱讀旅程
麥寮圖書館入口處刻意採用低矮設計,以空間序列詮釋動線與閱讀空間的關係,引導訪客逐步進入挑高的核心區域,這裡主要服務樂齡族群和兒童,漸進式的空間安排帶來視覺上的驚喜,更考慮到不同年齡層使用者的需求。建築師運用縮放、轉折、高低差和階梯等元素巧妙區隔不同功能區,同時以坡道串聯上下層空間,為使用者提供多向度、多視角的空間體驗,讓行動不便的樂齡讀者可以穿梭其間,也為充滿好奇心的兒童創造了探索的樂趣。數位閱覽區被安排在夾層,扮演著二樓前的過渡空間角色,鼓勵愛書者採用「散步式閱讀」的方式,在移動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閱讀角落。讀者可以選擇靠窗欣賞周邊景色,或是面向內部挑空區域閱讀,每個角落都成為獨立的閱讀天地,卻又統合於寬廣的屋頂之下,營造出既私密又開放的閱讀氛圍。
時光交織的閱讀體驗
斜屋頂與夾層樓板之間的空間變化,進一步豐富閱讀環境的多樣性及趣味性,為不同閱讀需求的讀者提供選擇。麥寮圖書館的建築設計超越了純粹的機能性,試圖為讀者創造一種「時空間體驗」,在光線與視覺效果的交叉運用下得以體驗,徐岩奇建築師在空間中設置了數個側天窗,讓自然光線能夠透過大屋頂灑落室內,營造出明亮且溫柔的閱讀環境,適當引入自然採光可以節省能源,還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空間中形成變化萬千的光影效果,讓人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韻律。為了確保全天候的良好照明,設計團隊還輔以精心配置的人工照明系統,結合自然光與人工光,滿足功能需求,更創造出一種隨時間變化的閱讀氛圍,讓每次造訪圖書館都成為獨特的體驗。
紅磚與玻璃結合:室內外空間的連續性
麥寮社教園區的兩棟主體建築在外觀設計上展現出建築師的美學判斷。建築物上半部運用多種紅磚砌築法,呈現出豐富的視覺層次和質感,彰顯出傳統工藝的魅力。相較之下,一樓部分則刻意營造出較深的陰影效果,形成與上部鮮明的對比。強化建築的立體感,還能有效調節室內光線。在一樓陰影區域的內側,設計者巧妙地安排了落地玻璃,並採用退縮手法來強調建築的水平延展性,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讓內部空間彷彿自然延伸到戶外,同時也將周邊優美的自然景觀引入室內,大大增加了空間的開放感和趣味性。為了進一步強化這種穿透感和延伸性,窗框的細節設計也經過精心考量,採用了上下隱框的處理方式,在視覺上讓窗戶更加輕盈,室內外空間的連續性更為清晰,為使用者帶來無縫的視覺體驗。
節能與美學兼具:麥寮社教園區的綠建築設計
麥寮社教園區不僅注重美學,更充分考慮到能源效率和使用舒適度。設計團隊採用雙層牆隔熱技術和深遮陽設計,有效提升建築節能表現,讓建築在冬季能夠保暖,夏季則能有效阻擋熱量,實現「冬暖夏涼」的理想室內環境,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適度,同時也節省了能源開支。當夜幕降臨,建築物呈現出另一種迷人的面貌。內部照明透過精心設計的外牆滲透而出,讓整個建築宛如一盞巨大的燈籠,散發著溫柔的光芒,為夜色增添了一抹溫馨靜謐的氛圍。
這座建築是徐岩奇建築師繼921大地震後新校園運動後,又一件展露有機建築思想的重要作品,標誌著台灣建築設計在融合傳統與現代、兼顧實用與美學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政治因素的干擾,部分室內家具和設備遲遲未能到位,導致這座充滿潛力的文化殿堂至今未能正式啟用。使得寶貴的教育資源閒置,也讓期待已久的當地居民感到失望。期待相關單位能夠盡快解決這些問題,讓這座凝聚了眾多心血和智慧的建築早日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功能。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麥寮鄉社教園區(圖書館暨生活美學館)新建工程
作品位置:台灣雲林縣麥寮
作品類型:公共工程、公共建築、綠建築、文化設施、圖書館、展演空間
業主:雲林縣麥寮鄉公所
用 途: A棟1~3樓-美學館、B棟1~2樓-圖書館
攝影單位:賴建作空間攝影工作室、徐岩奇、黃豐國
建築設計規劃
事務所:徐岩奇+趙建銘建築事務所
主持人:徐岩奇、趙建銘
參與者:吳旻曦、董敏慧、吳照男、蘇小珍、謝宛臻、蘇芳瑩
監造:謝元泰
結構:超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水電:承品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空 調:協展節能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室內:築寬國際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景觀:徐岩奇建築事務所+李侑達景觀師
施工
建築:榮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水電:榮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空調:榮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室內:榮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景觀:柏樺營造有限公司
材料
外牆
- 清水紅磚
- 耐候性塗料–STO建築家工程
- 金屬屋面板–南雄公司
開口
- 塑鋼門窗—南亞塑恆公司
- 金屬–久鋐公司
室內
- 輕隔間–燕昇公司
- 廁所搗擺隔間–廷陞公司
- 防煙垂幕–力奇消防公司
- 天花板、地板、地毯–理捷公司
景觀
- 高壓連鎖地磚–天九興業公司
基地面積 23474㎡ 建築面積 5404㎡
樓地板面積 11156㎡ 建築層數 地上3層
造價
建築:229,484,386元
水電:64,862,109元
空調:38,547,798元
室內:57,371,096元
景觀:26,349,139元
設計期間:106.02~107.05
施工期間:107.07~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