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0
1667

倫敦蛇形藝廊展亭(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日前宣佈,2019年蛇形藝廊展亭將由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擔任設計師。現年44歲(1974年 4月10日出生)的石上純也是該展亭計畫中第二年輕的設計師(僅次於2018年的墨西哥設計師 Frida Escobedo),石上純也以輕盈而短暫的設計風格著稱。

石上設計的展亭以一塊石板從公園景觀中升起的形式,通過輕質獨立支柱支撐,形成一個能讓人想起森林的室內場地。該單屋簷空間的設計靈感不僅來自自然的天篷,也來自屋頂 —— 這個基本結構元素定義和統一了建築結構。 在室內,暗色的石板屋頂形成了一個能夠沉思和放鬆的寧靜空間。石上解釋說,他的展亭設計體現出了他的「自由空間」哲學,即「在人造結構和現有建築結構之間尋求和諧」。

石上純也提出之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概念圖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石上純也提出之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概念圖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石上純也提出之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概念圖
石上純也提出之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概念圖

石上純也在一份聲明中解釋到,「我對展亭的設計是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從建築環境的角度出發,突出自然和有機的感覺,就好像它是從草坪上生長出來的,就像一座由岩石構成的小山丘。這是一種用現代方法和概念來補充傳統建築的嘗試,並在這個地方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的風景。這些重重的石板看著周圍的世界,感覺又好似很輕盈的樣子,隨時都會被微風吹走。」

Botanical Garden Art Biotop / Water Garden, Tochigi, Japan, 2018© 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
Botanical Garden Art Biotop / Water Garden, Tochigi, Japan, 2018© Junya Ishigami + Associates
Junya Ishigami's works at the 2008 Venice Biennale©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Junya Ishigami’s works at the 2008 Venice Biennale©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是繼墨西哥建築師 弗里達•埃斯科波多(Frida Escobedo,2018年)、布基納法索建築師弗朗西斯‧凱雷(Francis Kere,2017年)、丹麥建築師比亞克英格爾斯(Bjarke Ingels,2016年)和西班牙建築師(selgascano,2015年)之後,設計蛇形藝廊展亭專案的第19位建築師。「蛇形藝廊展亭」專案由茱莉亞‧佩頓‧瓊斯(Julia Peyton Jones)和漢斯‧烏爾裡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於2000年創立,旨在為國際設計師們提供機會,讓他們與新的、有影響力的觀眾中分享自己的才華。 該專案組委會以緊湊的時間表著稱:選定的設計師只有六個月的時間來設計和實現他們的展亭作品,因此這將是一個鼓勵實驗和快速思考的時間壓縮過程。

「我們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由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設計的蛇形展亭專案 —— 這是個受自然界啟發的展亭,位於倫敦最綠色的空間之一:肯辛頓花園的中心,」蛇形藝廊展亭藝術總監 Hans Ulrich Obrist 和CEO Yana Peel 說道。該展亭及其附屬規劃將成為蛇形展亭生態鏈的核心 —— 對複雜系統,物種間景觀和環境的持續調查。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Junya Ishigami)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蛇形藝廊展亭歷年回顧

至今已持續近二十年, 每年一度的蛇形藝廊展亭已經成為倫敦乃至全球最受期待的建築盛事。過去18個展館都各自引人深思,給建築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儘管每個展館在短暫的夏日使命後都被移至遙遠的私人莊園中,他們仍在相片和建築講座中繼續被分享。隨著第18屆展館的啟動,我們將回顧過去所有展館和他們對建築人的意義。

展館創建的理念很簡單:就是給在英國尚未有作品的建築師一個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增加曝光度。他們受邀在倫敦海德公園的蛇形藝廊建造一個臨時的展館。每個受邀的建築師在接受委託之後有六個月時間準備,隨後在整個夏季向公眾開放。專案受到時間和範圍限制,且不用考慮實際功能,是一個完美的實驗機會:這是純粹的建築。在19年內,蛇形藝廊展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從中宣傳建築的實驗性和前衛風格,讓設計師和公眾都能受益。


2018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弗里達・埃斯科波多(Frida Escobedo)

Escobedo的設計融入了眾多墨西哥建築中的經典元素,并包含了倫敦本地一些的文化要素,在建築中,這些元素則化作其中包含著庭院的兩個由水泥屋頂瓦片組成的長方形體塊。這些瓦片則層層疊起形成一面面塞洛西亞瓦片牆(celosia),這也是在墨西哥建築中十分常見的元素:這種牆有著較為通透的性質,允許牆兩側有著空氣的流通和視線的交流。

Serpentine Pavilion 2018 © Laurian Ghinitoiu
Serpentine Pavilion 2018 © Laurian Ghinitoiu

2018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劉家琨(JIAKUN Architects

中國建築師劉家琨設計的蛇形藝廊北京展亭,於2018年夏季在王府中環正式建成。是蛇形藝廊夏季展亭專案首次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以外的地方建成。家琨建築師事務所的設計靈感來自儒家思想,彎曲的懸臂鋼樑和鋼纜形成「弓」的造型,以獨特的結構展現了「以柔克剛」的君子精神。蛇形藝廊的新聞稿中亦指出:「儘管北京的現代建築已經具備了充分技術來應對惡劣的強風和不可預知的地震等外部力量,但展亭的整體結構就像是一個太極宗師——它以柔和的方式征服這些外力所帶來的影響。」

中國建築師劉家琨設計的蛇形藝廊北京展亭
中國建築師劉家琨設計的蛇形藝廊北京展亭

2017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弗朗西斯‧凱瑞(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這次的藝廊則被視為「微觀宇宙(micro cosmos)」,它是「肯辛頓花園中的大眾建築」。藝廊被有意設計為融合了許多來自Kéré家鄉的文化元素,也就是布吉納法索(Burkino Faso)甘多(Gando)。這些文化引用則作為「實驗性構架技術(experiment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在建築中使用。建築師希望這一屆的藝廊成為社會文化的濃縮,成為「一束光,一個敘述性故事,一個一體化的標誌符號」。

Serpentine Pavilion 2017/弗朗西斯‧凱瑞(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Iwan Baan
Serpentine Pavilion 2017/弗朗西斯‧凱瑞(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Iwan Baan

2016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比亞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

BIG於2016年接到蛇形藝廊的設計委任,他們主要探索了藝廊的空間和尺度,並研究如何將空間形態從一條管狀「磚頭」上簡單的線,轉化為建築內包含著餐廳和公共區域的寬廣空間。藝廊周圍同時也有著四所「夏日之屋」,這四棟建築由四位在英國已建成永久保留建築的建築師設計,他們分別是庫勒‧阿德耶米(Kunlé Adeyemi)、巴科夫‧萊賓格(Barkow Leibinger)、尤納‧弗萊德曼(Yona Friedman)和阿斯福‧康(Asif Khan)。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6 © Laurian Ghinitoiu


2015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瑟爾加斯 卡農(SelgasCano)

這一年的設計則是最奇怪但也是最廣受好評的一個設計,它受到了許多評判。兩位西班牙籍建築師,霍斯‧瑟爾加斯(José Selgas)和盧西亞‧卡農(Lucía Cano)擁有者一間名為瑟爾加斯卡農(SelgasCano)的事務所,而在2015年他們被選中成為蛇形藝廊專案水晶紀念年的設計師。

這對建築師為藝廊設想了一個由交織的半透明或多顏色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所組成的多重無固定形狀的多面體結構。它的形態就好像是為人的大小設計的貓咪管道玩具,其結構有著多個出入口,也同時擁有著不同種的連廊。這次的設計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參觀者體驗,因此這對建築師決定建造一個擁有著最簡單、基礎的架構以打造不一樣的體驗,因此人們可以感受到結構、光線、透明度、陰影、變換和驚喜。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5 © NAARO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5 © Iwan Baan


2014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密裡安‧拉迪克(Smiljan Radic)

在所有被選中為設計蛇形藝廊的建築師中,智利建築師密裡安•拉迪克(Smiljan Radic)或許是最不廣為人知的一位。而在一篇由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發表的文章中,Radic的設計被形容為「一個不知道由什麼生物創造的黏糊糊的球根狀白色蠶蛹」,但是「奇怪」的構造背後卻有著深刻的思考作為設計基礎。Radic希望在設計中呼應英國厚實且層層疊疊的建築特徵,並且他想要創造出一個極其輕薄的建築表皮。因此在這次的藝廊中,建築由玻璃纖維製成的表皮僅僅只有10毫米厚,它有著甜甜圈一樣的體塊,其周邊則有著散落著大塊的卵石(boulders)。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4 © George Rex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4 © George Rex


2013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藤本壯介(Sou Fujimoto)

藤本壯介所設計的藝廊有個恰當的暱稱:「雲(the cloud)」。它由許多輕盈的網格模數所組成,其形態就像一個有著不一般形態的半透明雲彩。設計是基於建築師們經常思考的命題:如何融合建築與自然的環境。並且,這次的藝廊設計有著藤本壯介當時較為成功的專案住宅NA(House NA)的影子。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3 © Iwan Baan


2012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艾未未(Ai WeiWei)和赫爾佐格&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在之前,這位中國藝術家和這對瑞士建築師在北京奧林匹克競圖中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他們首次在英國的合作專案也令人十分期待,這一年也正值倫敦2012年奧林匹克競圖。在他們之前,蛇形藝廊的歷史上已經有了超過10位設計者,因此這次他們決定走考古路線。藝廊在原先的地形基礎上向下挖掘5英呎(約1.5米),上方則有在空中懸浮的反光平面,並由12根經由特殊設計的柱子所支撐,每一根都有著不一樣的形態。其中11根是對藝廊先前設計的致敬,而剩下一根則是代表了這次的作品。這次的藝廊可以被解讀為考古挖掘基地(dig-site),鼓勵參觀者通過這次的設計能夠回顧蛇形藝廊的歷屆設計。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2 © Iwan Baan


2011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彼得‧ 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這一年的蛇形藝廊設計繼續了他對實體和空間(solids and voids)的研究。在這次藝廊的設計中,建築師利用這兩個元素的特質,打造出一個有著不同效果和設定的、或令人沉思或直擊靈魂的建築空間,這也像其之前的作品瓦爾斯溫泉浴場(the Therme Vals)。Zumthor最終實現了其「密閉花園(hortus conclusus)」的設想:一個由荷蘭花園設計師皮特‧奧多夫(Piet Oudolf)設計的圍起來的花園作為較為私密的空間。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1© John Offenbach


2010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讓‧努維爾(Jean Nouvel)

讓‧努維爾Jean Nouvel)在他為2010蛇形藝廊設計的提案中選擇了鮮豔的紅色,而正巧那年也是蛇形藝廊40週年紀念。藝廊的設計包括了禮堂、咖啡廳以及一個大的公共空間,因此也被解讀為最「平凡」的設計,雖然這在蛇形藝廊歷代的設計中並不說明什麼。擁有鮮豔色彩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和布料組成了這個藝廊,也向大眾展示了這個建築充滿趣味的靈魂,同時大紅色也與肯辛頓公園(Kensington Garden)的綠色草地形成對比,這也讓人們想起了伯納德‧屈米Bernard Tschumi)的維耶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10 © John Offenbach


2009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和西澤立衛Ryue Nishizawa)的設計也許是最簡單直接的了:一個高反光的鋁製平頂由一系列細柱支撐。簡單描述起來,這個展館「像煙霧一樣升起,像金屬一樣熔化,像雲一樣飄移,像水一樣流動。」從平面圖來看,他們延續了以往作品的形式:像由一組曲線流體組成。

Serpentine Pavilion 2009/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 Claire Byrne
Serpentine Pavilion 2009/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 Claire Byrne

2008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儘管蓋瑞的展館會容易被視為他「狂野」建築的重複,他總是能挑戰自己的作品。他以往的專案可以被理解為形式的「爆炸」,這次他卻顛覆了這一概念:展館的玻璃頂篷聚集在一個清晰的結構內。作為和他的兒子 Samuel 的第一次合作,這個結構結合了城市街道和舉辦一系列講座和活動的露天劇場。

Serpentine Pavilion 2008/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John Offenbach
Serpentine Pavilion 2008/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 John Offenbach

2007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fur Eliasson) 和 克雷蒂爾‧索爾森(Kjetil Thorsen)

作為藝術家和建築師的組合,埃利亞松和 來自 Snøhetta 的索爾森同樣創作了充滿活動的展館,以至於原本與開幕式同期的蛇形藝廊的年度夏季聚會也不得不推遲。這個多層展館木結構一直旋轉至頂端,是所有展館中最精緻的。展館內每週舉行由藝術家、科學家和各界人士組織的公眾「實驗」。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7 © Luke Hayes


2006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庫哈斯和瑟曦爾‧貝爾蒙德(Cecil Balmond) 合作創造了一個單層圓形展館。展館被一個卵形的充氣天蓬包圍,可以通過天棚的高低來應對天氣變化。由於獲得了更多的籌備和展出時間,庫哈斯還設想了一個24小時的採訪節目,讓展館中的活動也受到同樣的關注度。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6 © John Offenbach


2005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阿爾瓦羅‧西扎(Alvaro Siza)和索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兩人的設計旨在向蛇形藝廊的永久新古典建築和場地的起伏地形致敬。最終設計是通過一個扭曲的矩形網格結構來實現的。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5 © Sylvain Deleu


2004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MVRDV(未建)

由於時間和預算的限制,MVRDV未能實現他們的山形結構設計。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4 圖片來自 MVRDV


2003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

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的展館帶我們回到了現代主義建築的黃金時代。由混凝土澆築的展館被漆成白色,讓人們可以通過坡道進入。以其在世紀中葉的設計出名,奧斯卡‧尼邁耶在這個展館內將他的建築元素一併展示。這個著名巴西建築師,其草圖被廣泛出版,堅持了每個專案必須可以用一個簡單草圖來解釋的原則。這個原則也在展覽中體現。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3 © Sylvain Deleu


2002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伊東豐雄(Toyo Ito)和瑟曦爾‧貝爾蒙德(Cecil Balmond)

看似是由隨機的三角形和四邊形組成,這個展館的外牆實際是利用了一個準確的算法,這個算法衍生於立方體的旋轉和膨脹過程。明暗、透明度和實體之間的互相作用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內部空間。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2 © Sylvain Deleu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2 © Sylvain Deleu


2001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和瑟曦爾‧貝爾蒙德(Cecil Balmond)

題為「18彎」,這個展館擁有全金屬板的動態排序,形成了摺紙般的形態和菱角分明的金屬外牆,神似李伯斯金著名的專案:柏林猶太人博物館(The Berlin Jewish Museum)。兩個專案在同一年建成,讓人不禁好奇這個展館是單純受到博物館設計的啟發,還是作為一個廣受期待、更具影響力的建築的前奏。

石上純也擔任 2019年蛇形藝廊設計,將營造怎樣的『自由空間』?

Serpentine Pavilion 2001 © Helene Binet


2000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也許沒有比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更適合啟動這一計畫的建築師了。備受爭論的她在早期生涯因為狂野的幾何形和高度實驗性的設計被廣稱為「紙上建築師」。作為她在其祖國的第一個建成作品,這個現在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創作了一個由三角形框架支撐的帳篷式結構。

Serpentine Pavilion 2000/Zaha Hadid© Helene Binet
Serpentine Pavilion 2000/Zaha Hadid© Helene Binet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