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 – 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作品 – 湧現

0
1420

目前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建築研究所(USC)的呂俐蓁、陳家儁與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的林聖平組成了一支競圖團隊,參加阿里山林業百年紀念物學生競圖獲得佳作獎,以下是該競圖團隊與網路朋友們分享的競圖作品「湧現」。

湧現

作者: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團隊

我們團隊花了一個禮拜進行激烈的草圖測試與辯證 再用兩個多禮拜不斷的熬夜去製作圖說,並將其圖說的標準提高,此舉希望成為對自我的要求。

↗ 01-全區景觀透視圖

在這一次最大的挑戰在於對記念形式的探討與研究,紀念形式是一個混合: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論證,而這次的目標在於對林業發展的記憶重現。

既然基地是位於深山,而且是在一處強勢開挖而成的空地,其基地本身是沒有歷史與功能可言的,所以我們想著,不如將其原有的山形量體復原,所以也成為剖面概念漸層高起的原因。

量體決定了

接 下來就是形式的問題(或是說概念),形式的好壞有時是相當個人的問答,但既然基地本身脈絡這麼豐富,那不如就隨著基地的主角:針葉林來做為發展方向,而樹 形結構是個國內外都相當喜愛的操作語彙,所以我們特別針對「針葉林」本身規律的分支並簡化成為幾何形狀中的「菱形」成為我們設計的主要語彙,並配合結構合 理性與構造性(主要框架為鋼骨材料,而其餘模仿針葉葉脈的為木材質料) 形成了最後的針葉樹形單元,再讓單一單元配合基地範圍本身的形狀,去做一形變的動作(這就有賴電腦軟體maya的幫助)達到在規律秩序中找尋其變動的可能 (嚴格控制幾何的形變)。

↗ 02-概念來自於延續鐵路的軌跡並配合針葉林葉脈文理與原住民文化圖騰

在變與不變之間找到最合理施工的設計

而在地面層的景觀設計,我們也將相同的菱形語彙帶入設計之中,並運用舊有雕像基座的高度整合不同的高差並符合設計條件中所需要的無障礙動線的需求,將基地四周的動線納入考量,而基地上的座椅也刻意延續基地的界線,不但成為停留的空間也界定出停車空間與人行步道的分區。

↗ 03-經過 基地的動線分析 視覺焦點分析 與整合基地現有物 並顧慮剖面山形的延續 所歸納出的設計策略

而坐椅形式則配合我們對菱形的要求,讓整個空間設計是在一相同幾何語彙之下,成為一整合式設計。

而基地的地表光帶的設計,其線條的原來來自於基地旁的鐵軌,並將集材柱成為光帶發散的中心。

↗ 04-原始基地圖

我們刻意模仿鐵軌的紋路,滲入基地之中,隨著進入基地的深度,增加其光帶分支的數量,圍繞在集材機與雕像周遭,就如同原本的鐵軌(光帶)慢慢伸入森林之中轉變形成樹形結構,在某一個程度表達出,由人造與自然互相連接的隱喻。

這就是我們三位台灣子弟對台灣土地的一點想法與熱情!!

與大家分享這個設計作品: 湧現

>>競圖作品圖片

↗ 01-全區景觀透視圖

↗ 02-概念來自於延續鐵路的軌跡並配合針葉林葉脈文理與原住民文化圖騰

↗ 03-經過 基地的動線分析 視覺焦點分析 與整合基地現有物 並顧慮剖面山形的延續 所歸納出的設計策略

↗ 04-原始基地圖

↗ 05-紀念區平面圖

↗ 06-轉化針葉林的葉脈並謹慎控制幾何邏輯 形成紀念物的基本單元

↗ 07-設計出如同樹穴空間的歷史感受廊道 讓人走在其中如同前人在山林間開墾的情境

↗ 08-由沼平車站面對基地

↗ 09-設計出對應歷史記憶的五條歷史感受廊道 整合於基地中動線的規畫裡 / 設計元素分解圖

↗ 10-設計中的動線規劃 照明設計 植栽配置計畫 鋪面材料計畫

↗ 11-由背後的山林俯視基地 可看出透過馬路上材料的變化 如何運用最不干擾的方式連接基地中另一個重要角色: 集材柱

↗ 12-由基地望向沼平車站望去

↗ 13-設計全貌 可以看出我們特意延續背後針葉林的形狀引入基地之中 期望達成與基地現況和諧不衝突的目標

↗ 14-立面圖可以看出如何透過無障礙坡道整合基地現有高差 與樹形結構如何與整合

↗ 15-夜景運用地上光帶來示意基地脈絡的由來 並運用聚光燈來強調現有集材機 /集材柱/蔣公銅像的視覺焦點

↗ 16-台灣子弟-呂俐蓁+林聖平+陳家儁 簡介

>>團隊組成

呂俐蓁

學歷:
2010 美國加州大學建築研究所(USC)/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成功大學建築系
經歷:
2007-2008 王培嚴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台北陽明山草山行館修復工程/宜蘭頭城火車站站前廣場規劃設計/林務局23號宿舍屋頂修繕工程/林務局22,24號宿舍修復工程
獲獎:
2010 美國ULI都市景觀規劃學生競圖(團隊Top16)

林聖平

學歷:
2011 美國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淡江大學建築系/中國工商建築工程科(六年制)
經歷:
2007-2008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台中數位圖書館遷建工程/外交部北投宿舍新建工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圖資中心
2008-2009
逢甲大學建築系大四設計課講師
獲獎:
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獎(top30)
中華大學入口桿造競圖第一名(團隊)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首獎
台中 TADA建築藝術園區入口競圖佳作(團隊)

陳家儁

學歷:
2010 美國加州大學建築研究所(USC)/淡江大學建築系/復興工商專科學校建築工程科(六年制)(現為蘭陽科技大學)
經歷:
禾磊建築設計 設計師
內湖文心接待中心建築設計/台中Holiday Inn Hotel建築外觀設計/汐止矽緻大廈建築外觀設計
獲獎:
2010 美國ULI都市景觀規劃學生競圖(團隊Top16)
宜蘭228紀念碑設計競圖(團隊)
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特別獎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