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立以「景觀建築」之理念出發以回應基地周圍的開闊個性:建築物配置於基地南側靠近週圍學校,易於與四周活動連結。
反樑浮現屋頂 一隴一隴
與
周邊的田埂
鄰近的家園
遠方的山巒 重重疊疊
屋頂不只是屋頂 成了
老少咸宜的地景公園
閒話家常的 鄰居
嘻戲中的 少年
眺望著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 家人
生命在此傳承 生活在此落實
配合地形 降了半層的空間
巧妙地減弱寒冷東北季風的 侵襲
多重的半戶外棚架 不只提供了勞工朋友
休閒的空間
也提供了社區活動、婚殤喜慶辦桌的活動
瓜果蔬菜生產時節亦提供 農產品產售 販賣的機會
活動在此熱絡地產生 討價還價
交流在此活潑地開始 東家長 李家短
風隨著空間流動 覆土的屋頂
不僅隔熱而且綠草如茵
光 隨著內/外 透明/半透明 虛/實 而
產生 明/暗的變化 並 與時推移
感受生命存在
層層相套的 流動感空間 與
台灣原生樹木的花香綠意 隨風婆娑起舞 嘻遊記
台灣水綠色的屋簷線
轉化成一道一道 麻雀愛來閒談聊天的鳥踏
吱吱喳喳
啊!
我愛台灣 我愛寶島 Formosa
春夏秋冬 四季無窮的變化
常民生猛駁雜的生命能量
給我們無比的勇氣
給我們無窮的希望
順應地形,塑造新地景
基地本身是個窪地,四周環境開闊,設計上順應地形,以一種尊重當地自然環境的方式構築而成強調水平線條的建築量體大部分隱沒在地平面下,塑造出平緩且多層次的視覺空間效果,梯間刻意垂直向拉高,而成為平坦地景的視覺焦點。以大面積的綠地開放空間及完善的設施服務周圍社區以及本案標的之使用對象;並利用建築物本身鮮明的個性創造有自明性有地方感的都市空間。
地皮覆蓋下的空間聚落
建築物二樓為平台花園,開闊的綠地以及木製平台,南向與道路相銜接,使地平面延伸至屋頂平台花園。大形綠地以外並設置咖啡廳以服務槌球場及遊憩人群使之與北側槌球場連成一氣。內部空間的活動則錯置在地面下,由動線相互串連,與廣闊的戶外空間相呼應,達到裡應外合的空間效果。
多元場域
建築空間是由一道道牆面系統組構而成,由於圍塑的空間在屬性上具有彈性,讓勞工育樂中心有更多元的空間使用,無論是勞工朋友的研習活動,地方產業交流,以及鄰里社區的活動中心等都可以在此地發生,以達到寓教於樂的功用。在顏色的應用上以材料本身的顏色為底,自然融合週遭地景,不刻意塑造明顯的建築形體,材料的分野使得整個量體層次分明。
在地場域
建築空間是由一道道牆面系統組構而成,由於圍塑的空間在屬性上的界定曖昧不定,打破由文字來定意空間,也讓勞工育樂中心有更多元且具彈性的空間使用,無論是勞工朋友的研習活動,地方產業交流,以及鄰里社區的活動中心等都可以在此地發生,在材料的應用上使用台灣傳統的建築語彙,厚實的磚牆,從一片沉穩灰色系列的建築表面跳脫出來,也代表在地的活力。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雲林縣勞工中心與老人槌球場新建工程 Labor Center and the croquet field of Yunlin County
設作品位置:台灣雲林縣斗六市
業主:雲林縣政府
建築師:廖偉立 | 立.建築師事務所 | AMBi.Studio
設計團隊:陳俊言、陳瑞笛、高鼎翔、莊家忠、趙金城、謝孟宏、洪偉淇
室內,景觀,監造:立.建築師事務所 | AMBi Studio
結構顧問:天祥結構土木技師事務所
水電,空調:日基電機木技師事務所
施工單位:久木營造有限公司
外牆材料:清水模+保護漆、清水磚
室內材料:磨石子磚、尺二磚 (地坪)
景觀材料:抿石子、混凝土磚、架高木地板
基地面積:15326平方米
建築面積:1890平方米
總樓地板:2053平方米
設計時間:2005年9月~2007年6月
施工時間:2007年6月~2008年9月
工程造價:新台幣40,000,000元
攝影: 陳弘暐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