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周遭環境形成場所氛圍,台灣大學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0
4215

臺灣大學教務處的目標在針對大一、大二的共同科目課程,提供現況不足的「大班教學」與「小班輔導」空間。另外於建築頂樓,安置分散於校內多處的教學研究中心。

西入口,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西入口

場所

建築物的設置,在與周遭環境共同形成「場所」的氛圍,其遠比僅提供可用的室內面積為重要。新館以空與南側普通教學館銜接,共同形成一整體性的教學簇群。2009年新化學研究大樓於原址拆除、東移、興建完成後,醉月湖由往日的後花園轉變為椰林大道次軸線的端景。

醉月湖區與小福利社形成重要的校園開放空間及生活節點。博雅教學館的室內、外介面區帶,以門廊、戶外台階及露台等空間,提供了許多公眾使用的可能性。
地區涵構─椰湖道的形成,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地區涵構─椰湖道的形成

配置圖,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配置圖

一樓平面暨景觀配置圖,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一樓平面暨景觀配置圖

錨定

基地西南側綠園,與東側市政府列管的朴樹,界定了博雅教學館兩端的入口。由於日常大量學生的進出上課,博雅教學館的地面樓公共空間,具舒緩功能,及提供學生課間研習交誼活動。地面樓有多向次要入口,本館是校內公共性高的建物,建築皮樓的開放特性,延續室內、外的空間及活動。

表 情

博雅教學館的配置及尺度,回應本區的環境優勢。東西走向的建築量體,採座南朝北面向。南向立面之建築語彙,以核心校區的設計準則為依據,採用磚紅面磚、洗石子及清水混凝土面材,保持台大校園建築的基調。北向立面則因面對醉月湖開放空間,而有不同的表情。除建築輕量化外,形式隨空間內涵而呈現多樣化。
東側入口,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東側入口

東側外觀,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東側外觀

東側戶外,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東側戶外

戶外大樓梯,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戶外大樓梯

保留朴樹與入口空間,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保留朴樹與入口空間

門廳,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門廳

校區戶外視景,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校區戶外視景

學生研習開放空間(Student Common),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學生研習開放空間(Student Common)

室內梯與廊道,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室內梯與廊道

教學研討空間,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教學研討空間

西側入口,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西側入口

空橋,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空

北側露台及綠化空間,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圖片說明:北側露台及綠化空間

作建築圖

地下一樓、二樓、三樓平面圖,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地下一樓、二樓、三樓平面圖
四樓暨五樓平面圖,台大博雅館/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四樓、五樓平面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國立台灣大學博雅教學館

作品位置: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業 主:國立台灣大學
主要用途:教室、演講廳、學生研習空間、教學研究中心、自行車停車空間

建 築
事 務 所: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 築 師:蔡元良
參 與 者:詹智鈞、李蕙如、洪瑞斌、楊學文、劉俊毅、陳勤煌、陳忠誼、鍾元祥、馮士晏、陳志銘、李政昌
監 造: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結 構:聯邦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水 電:泉成機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空 調:元泰空調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室 內: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景 觀: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 工
營 造 廠:麗明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水  電:季工程有限公司
空  調:盛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室 內:E化裝修/韋昕實業有限公司;教學傢俱/台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景 觀:麗明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材 料
建 築:丁掛面磚、花崗石、金屬烤漆版、洗石子、類清水混凝土、鋁格柵
室 內:花崗石、仿石石英磚、類清水混凝土、障版天花、木作裝修、木質沖孔吸音板

基地面積:869,491㎡
建築面積:2,653㎡
總樓地板面積:10,743㎡
設計日期: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
工程日期: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
攝 影:阮偉明

設計建築師
蔡元良
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進階研究碩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建築碩士,現為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在1974年赴美,於研究所取得學位後,在1978年進入現代建築之父Walter Gropius在麻州Cambridge創立的TAC建築師事務所服務。1984年協助成立TAC在加州San Francisco事務所,並成為資深協同主持人。1992年返台,加入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公司擔任主持人,並成立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日常除事務所業務外,並熱心參與建築、都市設計教學及相關社會工作。2007年獲得第8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獎。曾任宜蘭縣都市計畫委員;現任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及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及研究所兼任教授。

具多年豐富之建築設計、都市設計及土地規劃之實務經驗。完成作品涵蓋醫療研究設施、學術及政府機構、商業辦公大樓及住宅開發之規劃設計,並且在高密度複合使用之建築設計及都市設計有深度的研究與經驗。負責設計案件的地區包含了台灣、美國、中國、東南亞、中美洲、中東及西歐等地。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