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
前言 (Introduction)
1.1 混凝土結構中施工縫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Joint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混凝土以其優異的硬度和高抗壓強度,成為全球營建工程中最廣泛使用的結構材料之一 1。然而,混凝土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物理特性,即會隨著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產生體積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收縮和膨脹 1。這種體積變化若受到約束,會在混凝土內部產生拉應力。由於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遠低於其抗壓強度,當拉應力超過其抗拉極限時,便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裂縫 2。這些裂縫不僅影響結構物的外觀,更可能成為水分和侵蝕性物質入侵的通道,進而影響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混凝土結構的建造過程中,由於工程規模、施工程序、設備能力或工作時間的限制,往往無法一次性完成所有混凝土的澆置作業。因此,在不同次澆置的混凝土之間,便會形成界面,這就是所謂的「施工縫」(Construction Joint) 2。施工縫本質上是施工過程中斷點的產物,但它同時也被視為一種「預先計劃的裂縫」2。透過合理設計和精心施工的施工縫,可以有效地管理混凝土的澆置作業,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因收縮、膨脹或其他應力引起的裂縫發展路徑,將其引導至相對影響較小的位置,從而維護結構的整體性和長期耐久性 1。
反之,若施工縫的設計考慮不周或施工品質低劣,它將成為結構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不當的施工縫處理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但不限於:結構承載能力下降、新舊混凝土界面黏結失效、產生不規則的有害裂縫、雨水或地下水滲漏、加速鋼筋腐蝕、降低結構的耐久性,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引發結構破壞 12。因此,深入理解施工縫的原理、掌握正確的設計方法和施工工藝,並實施嚴格的品質控制,對於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安全、可靠和持久至關重要。
1.2 報告目的與範疇 (Purpose and Scope of the Report)
本報告旨在系統性地彙整來自全球主要工程語言地區(包括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等)關於混凝土結構施工縫的相關知識、技術規範與實務經驗。其目的在於提供一份詳細、專業且具國際視野的技術報告,內容涵蓋施工縫的定義、分類、設計原則、施工技術、界面處理要求、水密性保障措施、常見缺陷分析、預防對策以及相關國際主要規範(如 ACI、Eurocode、JIS、DIN、Código Estructural 等)的關鍵要求。
本報告的範疇將從基礎理論出發,深入探討施工縫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包括不同結構類型(如版、牆、梁、柱、基礎等)的施工縫處理方式。報告將重點分析影響施工縫性能的關鍵因素,如位置選擇、載重傳遞機制、鋼筋連續性、界面處理方法及止水系統的選用與安裝。此外,報告亦將比較不同國際規範在施工縫設計與施工要求上的異同之處,並總結最佳實踐建議。本報告旨在為土木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專案經理、施工承包商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參考資料,以提升混凝土結構施工縫的設計與施工品質。
-
混凝土接縫基礎知識 (Fundamentals of Concrete Joints)
2.1 為何需要接縫? (Why Joints are Necessary?)
理解混凝土結構中設置接縫的必要性,首先需要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物理特性。混凝土如同許多材料一樣,會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而膨脹或收縮;同時,由於水泥水化反應的完成以及後續環境濕度的變化,混凝土也會產生乾燥收縮 1。這種體積變化的趨勢是混凝土材料的固有屬性。
然而,混凝土是一種抗壓強度高但抗拉強度相對較低的脆性材料 2。在實際結構中,混凝土的自由變形往往會受到來自地基、相鄰構件或其他結構部分的約束。當混凝土試圖收縮或膨脹而受到約束時,其內部就會產生拉應力。一旦這些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極限抗拉強度,裂縫便會產生 2。這些裂縫的出現不僅影響結構的外觀,更重要的是,它們可能成為水分、氯離子和其他有害物質侵入混凝土內部的通道,進而引發鋼筋腐蝕、混凝土劣化等耐久性問題,甚至影響結構的承載能力。
由於完全阻止混凝土的體積變化是不現實的,工程師們採取了一種更為務實的方法:透過設置接縫來管理和控制裂縫的產生。接縫本質上是在混凝土結構中預先設定的、有計劃的斷開或弱化面 2。它們的主要作用是:
- 釋放應力: 為混凝土的膨脹和收縮提供空間或引導路徑,從而釋放或降低內部產生的拉應力,防止其達到足以引起隨機開裂的程度 1。
- 控制裂縫位置: 將不可避免的裂縫引導至預先設計好的接縫位置,使其成為可控的、有規則的、通常是直線型的裂縫,而非隨機分佈、形態不規則的裂縫 1。這樣處理後的裂縫(即接縫)通常更容易進行維護和密封處理。
- 方便施工: 在大型混凝土結構中,接縫也用於劃分施工區域,方便分段澆置和管理 2。
總之,在混凝土結構中設置接縫並非為了完全消除裂縫,而是為了有效地控制裂縫的產生位置和形態,減輕其對結構安全性、耐久性和外觀的不利影響。
2.2 混凝土接縫的主要類型概述 (Overview of Major Concrete Joint Types)
為了更清晰地理解施工縫的獨特功能與設計考量,有必要先對混凝土結構中其他幾種主要的接縫類型及其基本用途進行概述。雖然所有接縫都是某種形式的斷開或界面,但它們的設計目的和構造方式各有側重。主要類型包括:
- 伸縮縫 (Expansion Joints):
- 功能: 主要目的是為結構提供足夠的間隙,以容納因溫度升高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結構構件的膨脹變形,防止構件之間產生相互擠壓的壓力而導致破壞 1。
- 位置: 通常設置在較長的建築物或結構物中(例如,長度超過 45 米的建築物建議設置一道以上伸縮縫 1,印度規範建議間距 30 米 1,或 18-21 米 10),或設置在不同結構單元之間、新舊建築物之間,以及道路橋樑的端部等預期會有顯著相對膨脹位移的地方。
- 特徵: 縫隙通常較寬,需要貫穿整個結構斷面,並填充具有彈性的填縫材料。可能需要設置傳力桿或其他裝置來傳遞剪力,同時允許縫隙的張開和閉合。
- 收縮縫/控制縫 (Contraction/Control Joints):
- 功能: 這是最常見的接縫類型,尤其是在混凝土板(如地坪、路面)中。其主要目的是在混凝土內部預先製造一個弱化平面,用以引導因混凝土乾燥收縮或溫度下降引起的拉伸應力在此處集中,從而使裂縫沿著預定的路線(通常是直線)發生,而不是隨機出現 1。
- 位置: 通常按照一定的間距規則佈置在混凝土板上,間距與板厚、混凝土性質、基層條件等因素有關(例如,建議間距為板厚的 24-36 倍 2)。
- 特徵: 通常是在混凝土澆置後不久(硬化初期)通過鋸切(sawed)、模具預製(formed)或工具壓製(tooled)形成一定深度的溝槽(通常為板厚的 1/4 至 1/3,且不小於 25mm 1)。這種縫隙的寬度初期很小,主要依靠骨材的嵌鎖作用(aggregate interlock)來傳遞部分剪力 10。後續通常需要填充密封膠以防止水分和雜物進入。
- 隔離縫 (Isolation Joints):
- 功能: 其目的是將混凝土板(或其他構件)與其周圍的固定結構元素(如牆體、柱子、獨立基礎、設備基礎、排水管、燈柱等)完全隔離開來 1。這樣做的目的是允許混凝土板與這些固定元素之間發生相對獨立的垂直和水平位移(例如,由差異沉降、溫度變形或收縮引起),從而避免在接觸處產生應力集中而導致混凝土板開裂 2。
- 位置: 設置在混凝土板與所有需要隔離的結構元素或約束點的交界處 1。
- 特徵: 這種接縫需要貫穿板的全厚度,並在澆置混凝土之前放置預製的柔性或可壓縮的隔離材料(如瀝青浸漬纖維板、泡沫塑料條等)1。隔離縫通常不傳遞荷載。
表 1: 各類混凝土接縫比較 (Comparison of Concrete Joint Types)
接縫類型 (Type) |
主要功能 (Primary Function) |
典型位置 (Typical Location) |
關鍵特徵 (Key Characteristics) |
常用術語 (Common Terminology) |
施工縫 (Construction Joint) |
界定澆置範圍,連接分次澆置的混凝土,傳遞應力 (需設計) |
施工中斷處,通常按計劃設定於低應力區 |
新舊混凝土界面,可設計成平直、榫接或設傳力桿 |
EN: Construction Joint (C.J.); DE: Arbeitsfuge; FR: Joint de reprise; ES: Junta de construcción; IT: Giunto di costruzione; JP: 施工目地 (Sekou Meji), 打継ぎ目地 (Uchitsugi Meji) |
伸縮縫 (Expansion Joint) |
容納結構膨脹變形,防止擠壓破壞 |
較長結構物、不同結構單元間、橋樑端部 |
貫穿結構斷面,縫隙較寬,填充彈性材料,允許較大位移 |
EN: Expansion Joint; DE: Dehnungsfuge/Bewegungsfuge; FR: Joint de dilatation; ES: Junta de dilatación; IT: Giunto di dilatazione |
收縮縫/控制縫 (Contraction/Control Joint) |
引導收縮裂縫發生在預定位置 |
混凝土板 (地坪、路面) 按規則間距佈置 |
鋸切/模製/壓製溝槽,深度為板厚 1/4-1/3,控制裂縫 |
EN: Contraction Joint, Control Joint; DE: Schwindfuge, Scheinfuge, Sollrissfuge; FR: Joint de retrait; ES: Junta de contracción; IT: Giunto di contrazione/controllo |
隔離縫 (Isolation Joint) |
分離混凝土板與固定元素,允許獨立位移,防止約束開裂 |
板與牆、柱、基礎、管道等交界處 |
貫穿板厚,預設可壓縮隔離材料,不傳遞荷載 |
EN: Isolation Joint; DE: Trennfuge, Randfuge; FR: Joint d’isolement; ES: Junta de aislamiento; IT: Giunto di isolamento |
理解這些不同接縫類型之間的區別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施工縫雖然主要是為了管理澆置過程而設置,但在實際工程中,它們的位置往往需要與收縮縫或伸縮縫的整體佈局相協調。一個精心規劃的施工縫,根據其在結構中的位置和預期的受力與變形情況,可能需要被設計成同時具備收縮縫甚至伸縮縫的功能。例如,位於需要設置收縮縫位置的施工縫,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採取措施(如不連續鋼筋或特定界面處理)來引導裂縫並容納收縮位移;而位於結構單元邊界的施工縫,則可能需要設計成能夠傳遞剪力(如使用傳力桿)並同時容納一定的膨脹或收縮。這種多重功能的可能性,要求在設計和細部處理階段進行仔細評估,確保施工縫不僅滿足施工便利性的要求,更能符合結構整體性能和耐久性的需求 2。
-
施工縫 (Construction Joints): 定義、目的與意義 (Definitio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3.1 各國語言術語與定義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 across Languages)
施工縫是混凝土工程中一個普遍存在的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語言體系中都有對應的術語。了解這些術語有助於查閱國際文獻和規範:
- 英文 (English): 最常用的術語是 Construction Joint,常縮寫為 C.J. 1。
- 日文 (Japanese): 有兩個常用術語:
- 施工目地 (せこうめじ, Sekou Meji): 指因施工上的方便而設置的接縫 20,常用於描述一般性的施工接縫,例如停車場地坪用於防止開裂的線條 21。
- 打継ぎ目地 (うちつぎめじ, Uchitsugi Meji): 特指混凝土澆置過程中,為防止後續產生的裂縫導致漏水等問題而有計劃設置的接縫,通常後續會填充密封材料 22。這個詞更強調「澆置」的中斷與「接續」。
- 德文 (German): 使用術語 Arbeitsfuge 4,字面意思是「工作接縫」,直接反映了其因施工操作(Arbeit)而產生的特性。
- 法文 (French): 使用術語 Joint de reprise (de bétonnage) 5,意為「(混凝土澆置的)恢復接縫」或「續接縫」,強調了在先前澆置體上重新開始(reprise)澆置的動作。
- 西班牙文 (Spanish): 使用術語 Junta de construcción 2,與英文術語直接對應。
- 義大利文 (Italian): 使用術語 Giunto di costruzione 6,同樣與英文術語直接對應。
綜合來看,儘管術語略有不同,其核心定義是一致的:施工縫是指在混凝土結構中,由於澆置作業不是一次連續完成,而在先後澆置的混凝土之間形成的界面或接合面 2。它標誌著一次混凝土澆置作業的結束和下一次澆置作業的開始,通常是由於工作時間的限制(如每日工作結束)、設備調度、混凝土供應中斷或施工程序的要求而產生的 2。
3.2 施工縫的主要功能與目的 (Primary Functions and Purposes)
施工縫在混凝土結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其主要功能和設置目的包括:
- 界定澆置範圍 (Defining Placement Extents): 施工縫明確標示了單次連續混凝土澆置作業的邊界和範圍 1。這有助於施工管理和控制澆置量。
- 提供續接界面 (Providing Surface for Subsequent Pours): 作為已硬化或初步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為後續新混凝土的澆置提供一個起始界面。
- 容許位移 (Permitting Displacement – if designed): 在某些設計中,施工縫被允許在接縫兩側的混凝土之間發生一定的相對位移,例如水平滑動,以適應收縮或溫度變形 1。
- 傳遞應力 (Transferring Stresses – if designed): 透過適當的設計(如設置傳力桿、榫槽或利用界面摩擦),施工縫可以有效地將荷載(如剪力、彎矩)從一側的混凝土傳遞到另一側,維持結構的整體工作性能 1。
- 控制裂縫 (Contributing to Crack Control): 雖然主要目的是處理施工中斷,但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方式也影響結構的整體裂縫控制策略。有計劃地設置施工縫,可以避免在結構關鍵部位出現因施工中斷而產生的不規則裂縫 1。
一個普遍存在但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是,施工縫的設置不應僅僅是被動地接受施工中斷的結果。儘管施工縫的產生往往源於施工流程的必要間歇(例如每日收工 2),但最佳實踐強烈建議對施工縫的位置進行主動的、預先的規劃 2。隨意地在方便停工的地方設置施工縫,可能會將這個潛在的弱點置於結構受力不利(如高剪力區 25)、難以處理(如鋼筋密集區 25)或對耐久性/水密性不利的位置 34。即使是因突發狀況(如設備故障)導致的非計劃性施工縫,也應按照計劃性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但其位置可能已非最優 30。因此,將施工縫納入結構設計和施工計劃的早期階段,綜合考慮結構受力、施工可行性、外觀要求以及耐久性(特別是水密性)需求,選擇最合適的位置,是區分優良工程實踐與潛在問題工程的關鍵一步。這體現了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管理的轉變,對於確保施工縫的性能至關重要。
-
施工縫設計原則 (Design Principles for Construction Joints)
施工縫的設計是確保其滿足功能要求並避免成為結構弱點的關鍵環節。設計原則需綜合考慮結構力學、施工條件、耐久性以及相關規範要求。
4.1 最佳位置選定 (Optimal Location Selection)
如前所述,施工縫的位置應經過精心規劃,而非隨意設置。選擇最佳位置需考量以下因素:
- 結構考量 (Structural Considerations):
- 低應力區: 應優先選擇結構內部應力(尤其是剪力)較小的區域設置施工縫。例如,對於簡支或連續的梁和板,施工縫宜設置在跨度中央或彎矩零點附近,避開支座附近的高剪力區 25。
- 應力方向: 接縫的表面應盡可能與構件的主要受壓力的作用方向垂直 33。這有助於利用壓力提高界面的摩擦力和剪力傳遞能力。
- 高剪力區處理: 若因施工限制等原因,無法避免在高剪力區設置施工縫,則必須採取額外的構造措施來加強其抗剪能力,例如設置榫頭(keyway)、凹槽,或根據計算配置足夠的跨縫剪力鋼筋(如 Eurocode 2 Sec 6.2.5 的要求)33。
- 避免應力集中: 應避開鋼筋密集、斷面急劇變化、開孔附近等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的區域 25。
- 特定構件位置:
- 柱和牆的豎向施工縫應避免,水平施工縫通常設置在樓板底面、樓板頂面或基礎頂面附近 25。
- 梁與柱的接縫,若分開澆置,通常設在梁底或柱頂 25。
- 樓板的施工縫通常平行於主要鋼筋方向,位置宜在跨中附近 33。
- 施工考量 (Construction Considerations):
- 應配合模板系統的劃分和支拆順序 25。
- 考慮單次混凝土澆置的能力(供應量、泵送能力、振搗能力等)。
- 便於施工人員進行界面處理和後續的混凝土澆置、振搗作業。
- 與其他工種(如預埋件安裝)的協調。
- 耐久性/水密性考量 (Durability/Watertightness Considerations):
- 避免侵蝕區: 對於暴露在侵蝕環境(如海洋環境的浪濺區、受除冰鹽影響的區域)的結構,應盡可能減少施工縫的數量,並避免將其設置在最易受侵蝕的部位(如感潮帶)34。
- 配合止水系統: 對於有水密性要求的結構(如地下室、水池、隧道),施工縫的位置必須與止水帶或其他防水系統的設計緊密結合,確保防水線路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24。例如,牆體與底板的施工縫通常設在底板頂面或設置止水企口(kicker/upstand)24。
4.2 載重傳遞機制 (Load Transfer Mechanisms)
施工縫作為結構的斷開面,必須能夠有效地傳遞跨越接縫的荷載,以確保結構的整體性和協同工作能力,防止接縫兩側產生過大的相對位移、錯動或翹曲,尤其是在承受交通荷載或不均勻荷載時 1。主要的載重傳遞機制包括:
- 骨材連鎖作用 (Aggregate Interlock): 當接縫(尤其是收縮縫或處理得當的施工縫)張開度很小時,粗骨材顆粒的相互咬合和摩擦可以傳遞一部分剪力。其效果依賴於混凝土強度、骨材粒徑和形狀、裂縫寬度以及界面粗糙度 10。對於需要傳遞較大荷載的施工縫,通常不能單獨依賴此機制。
- 傳力桿/陶瑋桿 (Dowel Bars): 這是在接縫處預埋的光面圓鋼筋,通常用於承受垂直於接縫面的剪力。傳力桿的一半長度錨固在先澆置的混凝土中,另一半塗抹潤滑劑或套上套管後埋入後澆置的混凝土中,以允許平行於桿軸方向的自由滑動(適應收縮或膨脹)。這種方式能有效傳遞剪力,同時不約束水平方向的移動。廣泛應用於道路、機場道面和重載工業地坪的橫向施工縫或收縮縫 2。設計和施工時必須確保傳力桿的直徑、長度、間距滿足設計要求,並且安裝時精確對齊、相互平行,否則可能引起應力集中和開裂 2。
- 榫接縫/鍵槽縫 (Keyed Joints): 通過在先澆置混凝土的邊緣形成凹槽(鍵槽),後澆置混凝土填充該凹槽形成凸榫(鍵),利用榫槽的幾何形狀提供機械互鎖來傳遞垂直於接縫面的剪力 2。適用於有一定厚度(如 ACI 建議 ≥ 125mm 2)且荷載相對較小的樓板或牆體。但由於鍵槽邊緣易產生應力集中和破損,不推薦用於承受重型車輛荷載的工業地坪 2。
- 界面剪力摩擦 (Shear Friction): 這是指依靠跨越施工縫界面的鋼筋(可以是主要結構鋼筋的延伸,也可以是專門配置的剪力鋼筋)所產生的拉力,以及界面本身的粗糙度和可能存在的外部壓力,共同抵抗界面滑動的能力。Eurocode 2 的 6.2.5 節提供了詳細的界面剪力 (VRdi) 計算公式,考慮了界面粗糙度(分為 very smooth, smooth, rough, indented 四級,對應不同的黏聚力係數 c 和摩擦係數 μ)、混凝土抗拉強度 (fctd)、界面法向應力 (σn) 以及跨縫鋼筋的數量、強度 (fyd) 和角度 (α) 37。ACI 318 在 22.9 節中也有關於剪力摩擦的設計規定,同樣考慮了界面條件和跨縫鋼筋的作用 7。這種機制對於牆體與基礎、梁柱節點等需要傳遞較大剪力的施工縫尤為重要。
- 預製鋼構件系統 (Prefabricated Steel Systems): 市場上存在一些預製的鋼制施工縫系統,例如 Ideal Joint System 6。這類系統通常集成了永久性模板(保護接縫邊緣)、傳力裝置(如內置的傳力板或特殊形狀的鋼板)以及允許一定水平移動的機制。它們旨在簡化施工、提高接縫性能和耐久性,尤其適用於對平整度和承載能力要求高的工業地坪。
選擇何種載重傳遞機制取決於施工縫的位置、預期承受的荷載類型和大小、允許的變形量、施工條件以及經濟性等因素。
4.3 鋼筋連續性與錨定 (Reinforcement Continuity and Anchorage)
保持結構鋼筋在施工縫處的連續性對於維持結構的整體性和承載能力至關重要。除非設計明確允許鋼筋在接縫處中斷(例如,某些為了完全釋放收縮應力的收縮縫),否則跨越施工縫的受力鋼筋(包括受拉和受壓鋼筋)必須得到連續。實現連續性的主要方式有:
- 直接通過 (Direct Continuation): 如果鋼筋長度足夠,可以直接延伸通過施工縫,錨固在兩側的混凝土中。這是最理想的方式。
- 搭接 (Lapping): 當單根鋼筋長度不足時,可以在施工縫附近按照規範要求進行搭接。搭接長度 (l0) 取決於鋼筋直徑、混凝土強度、鋼筋類型、保護層厚度、鋼筋間距以及受力狀態(受拉或受壓)等因素。各國規範對搭接長度有詳細規定(例如 Eurocode 2 Sec 8.7 37;日本規範要求搭接長度至少為鋼筋直徑的 20 倍 38;西班牙 Código Estructural 也有規定 39)。搭接位置應盡量錯開,避免在同一斷面搭接過多鋼筋。
- 機械續接器 (Mechanical Couplers): 使用專門設計的機械裝置(如套筒擠壓、螺紋連接等)來連接兩根鋼筋的端部。適用於大直徑鋼筋或鋼筋密集區域,可以避免搭接造成的擁擠。續接器的性能需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 焊接 (Welding): 在特定條件下,允許通過焊接連接鋼筋。焊接工藝和質量控制要求非常嚴格,需由合格焊工執行,並遵循規範要求(如西班牙規範 39 中提到的溫度、清潔度、禁止焊接鍍鋅或環氧塗層鋼筋等要求)。
除了鋼筋的連續性,錨定 (Anchorage) 也同樣重要。所有跨越施工縫的鋼筋,無論是連續通過還是搭接/續接,都必須在接縫兩側的混凝土中有足夠的錨定長度 (lbd),以確保鋼筋能夠將其所承受的力有效地傳遞給混凝土。錨定長度的計算同樣取決於鋼筋直徑、混凝土強度、鋼筋表面形狀、保護層、橫向約束等多種因素(Eurocode 2 Sec 8.4 37)。
在特殊部位,如柱與基礎的連接處,從基礎伸出的預留連接鋼筋(dowel bars)必須在基礎混凝土澆置前準確定位,並採取措施防止在澆置過程中發生位移,以確保後續柱體鋼筋能夠正確連接 25。ACI 318 和 IBC 對於牆體、板等構件的邊緣、角部、開口周邊的構造鋼筋(通常要求連續設置)也有具體規定,這些鋼筋在穿越施工縫時也需保證其連續性或有效錨定 40。
4.4 相關規範要求 (Code Requirements)
各國的建築規範和標準對施工縫的設計和施工都有相應的規定,雖然基本原則相似,但在具體細節和側重點上可能存在差異。以下概述主要規範的相關要求:
- ACI 318 (美國):
- 界面處理: 明確要求施工縫在澆置新混凝土前必須清潔並去除浮漿 (Sec 26.5.6.2(d)) 7。
- 剪力摩擦: 在第 22.9 節詳細規定了通過界面摩擦和跨縫鋼筋傳遞剪力的設計方法,並根據界面處理條件(如是否故意糙化)提供不同的摩擦係數 7。
- 鋼筋細部: 第 25 章對鋼筋的錨定、搭接、保護層等有詳細規定 42。
- 施工文件: 第 26 章要求在施工圖和規範中明確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要求,特別是涉及剪力摩擦設計時的界面準備要求 7。
- Eurocode 2 (EN 1992-1-1) (歐洲):
- 界面剪力: 在第 6.2.5 節提供了基於界面粗糙度分類(very smooth, smooth, rough, indented)的詳細界面抗剪承載力 (VRdi) 計算公式,考慮了黏聚力、摩擦力以及跨縫鋼筋的貢獻 37。
- 鋼筋細部: 第 8 章對鋼筋的錨定 (Sec 8.4)、搭接 (Sec 8.7)、間距 (Sec 8.2) 等有全面規定 37。
- 國家附錄 (National Annex, NA): Eurocode 的應用必須結合具體的國家附錄,其中可能包含針對特定國家條件的參數調整或補充規定 44。
- 執行標準 EN 13670: 提供了混凝土結構施工執行的詳細要求,包括模板、鋼筋、澆置、養護以及質量管理等,與 Eurocode 2 配合使用 46。
- 德國 DIN / WU-Richtlinie:
- 水密性: WU-Richtlinie(水密混凝土結構指南)是德國在該領域的重要文件。它根據結構承受的水壓力和使用要求(如是否允許表面潮濕)將結構分為不同的應力等級 (Beanspruchungsklasse) 和使用等級 (Nutzungsklasse) 24。
- 接縫處理: 根據這些等級,WU-Richtlinie 對施工縫、伸縮縫和誘導致裂縫(Sollrissfuge)的處理方式(例如,是否必須設置止水帶、止水帶類型)提出了具體要求 24。例如,對於要求最高的 A 級使用等級(不允許表面出現濕痕),施工縫通常需要設置止水帶 24。DIN 18541 則是關於止水帶材料和性能的標準 24。Merkblatt B22 提供了關於施工縫(Arbeitsfugen)的詳細技術建議 25。
- 日本 JIS / 土木學會標準示方書:
- 位置原則: 強調將施工縫設置在剪力小的位置,且接縫面與壓力方向垂直 33。
- 界面處理: 要求徹底清除浮漿和鬆散物,進行糙化處理,並在澆置前充分吸水 35。
- 鋼筋搭接: 有關於鋼筋搭接長度的具體規定(如 ≧ 20d)38。
- JIS A 5308: 是關於預拌混凝土的標準,間接影響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質量 35。
- 西班牙 Código Estructural:
- 這是一部較新的綜合性規範,取代了舊的混凝土規範 (EHE-08) 和鋼結構規範 (EAE) 49。
- 包含了從材料、設計到執行(Ejecución,第 11 章涉及混凝土結構執行 49)的全面要求,其中也涵蓋了接縫(Juntas)的相關規定 39。例如,對模板、鋼筋加工與安裝、混凝土澆置等都有詳細說明 39。
- 法國 DTU 21 / CEREMA 指南:
- DTU 21 (NF P18-201): 是法國關於混凝土工程執行的主要技術文件(Document Technique Unifié),規定了材料、施工工藝、公差等要求 53。雖然直接提及施工縫的細節不多,但其對混凝土施工的整體要求適用於施工縫的處理。
- CEREMA 指南: 法國交通、環境與規劃技術研究中心 (CEREMA,前身包括 SETRA) 發布了許多針對特定工程(如橋樑、道路、環島等)的技術指南,其中可能包含對接縫(包括施工縫)的設計和施工建議 27。例如,橋樑伸縮縫指南 27 和混凝土路面指南 55 可能涉及相關內容。
- 義大利 CNR-DT 211/2014 / UNI 11146:
- 這兩份文件主要針對工業地坪的混凝土鋪面 8。
- UNI 11146: 提供了工業地坪設計、施工和檢驗的標準,對各類接縫(隔離縫、施工縫、變形縫—包括收縮縫和伸縮縫)進行了功能性分類 8。
- CNR-DT 211/2014: 由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 (CNR) 發布,提供了更詳細的設計、執行和控制指導,被認為是該領域的重要參考文件。它將變形縫明確細分為伸縮縫和收縮縫(或控制縫),並對各類接縫的功能和設計準則有精確的指導 8。
深入比較這些規範可以發現,它們在處理施工縫問題時展現了不同的側重和方法論。例如,Eurocode 2 傾向於提供更為精確的分析方法來計算界面的抗剪能力,要求工程師進行詳細的計算 37。相比之下,ACI 318 則更多地依賴於規定性的條文和細部構造要求,例如明確規定界面處理方法和剪力摩擦的設計流程 7。德國的 WU-Richtlinie 則在水密性方面採取了基於性能分級的方法,根據結構的預期使用條件和允許的滲漏程度來決定接縫的處理等級 24。而日本、西班牙和法國的規範或指南,則往往提供了更多關於實際施工操作的具體指導和原則 33。這種規範哲學上的差異意味著,對於複雜或關鍵的工程項目,僅僅依賴單一國家的規範可能不足以全面評估所有風險或採用最佳實踐。理解不同規範體系背後的邏輯和側重點,有助於工程師做出更為周全和可靠的設計決策。
-
施工縫施作方法與工藝 (Execu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施工縫的實際施作是將設計原則轉化為可靠結構實體的關鍵步驟。其工藝水平直接影響接縫的性能,包括承載能力、水密性和耐久性。
5.1 模板組立技術 (Formwork Techniques)
用於形成施工縫界面的模板(或稱擋板、隔板)必須滿足強度、剛度、穩定性和密實性的要求。
- 垂直施工縫 (Vertical Joints):
- 常用材料: 通常使用密實的木模板、膠合板模板、鋼模板,或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可留在混凝土中的特殊金屬網材,如肋狀金屬網 (Ribbed metal lath / Rippenstreckmetall) 25。肋狀金屬網因其表面凹凸不平,可以提供較好的界面粗糙度,有利於新舊混凝土的結合和剪力傳遞,常用於梁、板、牆的端部封堵 25。
- 要求: 模板必須能夠承受新澆混凝土的側壓力而不變形,確保形成的接縫邊緣平直、整齊、垂直 39。對於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平整度和光潔度要求更高。
- 固定: 模板需要牢固地固定和支撐,防止在澆置和振搗過程中移位。
- 水平施工縫 (Horizontal Joints):
- 通常不需要設置專門的側向模板,因為界面是自由表面。但關鍵在於控制上次澆置混凝土頂面的平整度和標高,並進行適當的表面處理(詳見第 6 節)。
- 榫接縫/鍵槽縫 (Keyed Joints):
- 需要在先澆置一側的模板上安裝特定斷面形狀的木條、金屬條或塑料條,以便在混凝土硬化後拆除,留下凹槽(鍵槽)2。安裝時需精確定位。
- 水密性考量 (Watertightness Considerations):
- 模板接縫必須緊密,防止水泥漿從縫隙流失(漏漿),尤其是在安裝了止水帶的區域 39。漏漿不僅影響混凝土密實性,還可能在止水帶周圍形成缺陷。
- 止水帶必須按照設計要求準確、牢固地固定在模板或鋼筋上,確保其在混凝土澆置過程中位置正確且不變形 25。例如,PVC 止水帶的翼緣可通過釘子臨時固定在木模板上 26。
- 預製接縫系統 (Prefabricated Joint Systems):
- 如前述的 Ideal Joint System 6,其鋼制邊緣型材本身就起到了永久性模板的作用,定義了接縫的邊界並保護混凝土邊緣。安裝時需要按照產品說明進行固定和調平。
5.2 混凝土澆置順序與方法 (Concrete Placement Sequence and Methods)
混凝土的澆置是形成施工縫的直接過程,必須精心控制。
- 遵循計劃 (Adherence to Plan): 混凝土澆置應嚴格按照預先規劃的順序和分區進行,確保施工縫設置在設計指定的位置 2。
- 界面準備 (Interface Preparation): 在澆置新的混凝土之前,舊混凝土的施工縫界面必須按照第 6 節所述的要求完成清潔、去除浮漿、糙化和濕潤等所有準備工作。這是確保良好黏結的前提。
- 接合層處理 (Bonding Layer Treatment): 為了改善新舊混凝土的結合,特別是在水平施工縫或對結合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可以在充分濕潤的舊混凝土表面上,先鋪設一層水泥砂漿(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似)或一層特殊配製的「接合混凝土」(通常使用較小粒徑的骨材,流動性稍好)25。這層材料應在新混凝土澆置前保持塑性狀態。然而,一些規範(如德國規範 25)指出,常規情況下不一定需要額外的黏結劑或砂漿層,良好的界面處理和後續混凝土的充分振搗更為關鍵。
- 連續澆置 (Continuous Placement): 新的混凝土主體應緊隨接合層(如果使用)之後連續澆置,確保接合層或界面砂漿不會過早乾燥或失去塑性 25。
- 仔細搗實 (Thorough Compaction): 施工縫區域的混凝土搗實(振搗)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必須確保新混凝土能夠充分填充界面上的所有凹凸處,並與舊混凝土緊密接觸,排除氣泡和空隙,尤其是在鋼筋周圍、模板角落以及止水帶兩側等難以到達的區域 25。振搗棒應適當插入舊混凝土層一定深度(例如 5-15 厘米 30),以促進新舊混凝土的融合。搗實不足是導致施工縫滲漏和強度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 防止離析 (Preventing Segregation): 從較高處澆置混凝土(如向柱、牆模板內澆置)時,必須使用串筒 (tremie pipe)、導管 (chute) 或其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和路徑,防止粗骨料與砂漿分離(離析),確保落到底部和施工縫處的混凝土成分均勻、質量可靠 24。
5.3 特殊結構單元考量 (Considerations for Specific Structural Elements)
不同結構單元的施工縫處理需要結合其受力特點和功能要求:
- 版 (Slabs): 水平施工縫通常是主要考量。接縫位置常選在跨中附近 33。需要重點關注載重傳遞(如是否需要傳力桿 2)和接縫處的平整度控制,特別是對於工業地坪和路面。
- 牆 (Walls): 水平施工縫通常設在樓板底面或基礎頂面 25。垂直施工縫應盡量避免,若必須設置,需確保模板支撐牢固,接縫垂直、平直,並採取措施保證剪力傳遞 25。牆體與底板的轉角施工縫是防水的關鍵點,需特別處理 25。
- 梁 (Beams): 施工縫應設置在剪力最小的區域,通常是跨中附近 25。需確保跨縫鋼筋的連續性和錨固。
- 柱 (Columns): 水平施工縫通常設在樓板底面、樓板頂面或基礎頂面 25。澆置柱混凝土時需防止離析,並確保底部混凝土密實。柱與梁或板的節點區域,施工縫的設置和鋼筋處理需滿足節點抗震等要求 25。
- 基礎 (Foundations): 底板與牆體的施工縫是地下結構防水的第一道防線,對界面處理和止水帶安裝的要求極高 25。大體積基礎可能需要設置多個施工縫,需仔細規劃。
- 樓梯 (Stairs): 施工縫通常設置在梯段板與平台板的連接處(轉折點)25。需注意鋼筋的連接和錨固。
- 清水混凝土 (Architectural Concrete): 對施工縫的外觀要求極高。接縫線條必須平直、清晰,顏色需均勻一致,不能有錯台、漏漿、污染等缺陷。常通過精心設計的模板(如設置企口、凹槽)或後續處理來達到美觀要求 25。
-
施工縫界面處理 (Surface Preparation at Construction Joints)
施工縫界面的處理品質是決定新舊混凝土能否有效結合、共同工作的核心因素,直接關係到施工縫的強度、水密性和耐久性。
6.1 界面處理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Surface Preparation)
新澆置的混凝土必須與先前澆置的、已硬化或正在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形成牢固的黏結 (bond)。這種黏結力的強弱,決定了施工縫能否有效地傳遞應力(拉力、壓力和剪力)以及抵抗水分或其他有害物質的滲透 7。
如果界面處理不當,會在新舊混凝土之間形成一個物理上或化學上的弱面 (plane of weakness)。這個弱面可能表現為:
- 黏結強度低: 無法有效傳遞拉應力和剪應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開裂或滑移 7。
- 滲透性高: 成為水分、氯離子、化學物質等侵入結構內部的便捷通道,導致滲漏、鋼筋腐蝕、混凝土劣化等耐久性問題 12。
- 結構整體性差: 使得原本應協同工作的結構單元如同分離,降低了結構的整體剛度和承載能力 61。
因此,幾乎所有的國際規範和工程實踐都強調,在澆置新混凝土之前,必須對舊混凝土的施工縫界面進行徹底和適當的處理 7。
6.2 浮漿 (Laitance) 的定義與去除方法 (Definition and Removal of Laitance)
定義: 浮漿 (Laitance) 是指在混凝土澆置和搗實過程中,較輕的組分(主要是水泥漿和非常細的骨料顆粒)隨著泌水 (bleeding) 上浮至混凝土表面,在水分蒸發後形成的一層質地鬆軟、強度低、多孔隙的薄層 7。
危害: 這層浮漿與下部堅實的混凝土本體結合很差,自身強度也非常低。如果在新混凝土澆置前不將其去除,它將嚴重阻礙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有效黏結,形成一個極其薄弱的界面層 7。
去除必要性: 徹底清除浮漿是施工縫界面處理的首要任務和基本要求。各國規範對此都有明確規定 (例如 ACI 318 7;日本規範 35;法國規範 30;德國規範 25)。
去除方法: 去除浮漿的方法取決於舊混凝土的硬化程度(齡期):
- 早期 (Green Concrete / Young Concrete – 通常指混凝土初凝後至數小時或一天內):
- 鋼絲刷刷除 + 清水沖洗 (Wire Brushing and Washing): 在混凝土表面失去光澤、初步硬化但尚未完全堅硬時(通常在澆置後數小時至一天左右,視氣溫和混凝土配比而定),用硬質的鋼絲刷用力刷除表面的浮漿層,然後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 7。操作時需注意不要過度用力,以免擾動或刷掉下層的粗骨材。此法成本低,適用於小面積處理,但在鋼筋密集區可能操作不便 48。
- 高壓水刀沖洗 (High-Pressure Water Jetting): 使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水流(通常壓力在 10-15 MPa 級別 30,或更高壓力但需控制)沖刷混凝土表面。合適的時機通常是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能夠抵抗水流衝擊而不被破壞,但表層浮漿尚未完全硬化的階段(可能在澆置後 6-24 小時或更長,需根據現場條件判斷 48)。高壓水不僅能有效去除浮漿,還能同時清潔表面,並使粗骨材輕微外露,形成有利於黏結的粗糙面 7。但需注意,沖洗時間過早可能導致水分滲入過多影響後續硬化,或反而引起更多泌水和浮漿 48;時間過晚則可能無法有效去除已硬化的浮漿 48。
- 表面緩凝劑 (Surface Retarders): 在新澆混凝土表面尚未硬化時,噴塗一層化學緩凝劑。這種緩凝劑會延緩表層水泥的水化和凝結過程,而內部混凝土則正常硬化。在適當時間後(通常是數小時至一天),用壓力水沖洗或硬毛刷刷除表面未硬化的水泥砂漿層,即可暴露出乾淨、粗糙的骨材表面 30。這種方法常用於製作露骨料飾面混凝土,也適用於施工縫處理。需要按照產品說明控制緩凝劑的用量和作用時間。
- 硬化後 (Hardened Concrete – 通常指混凝土已達到較高強度):
- 機械打毛/鑿毛 (Mechanical Roughening/Scabbling): 使用電動或氣動工具,如鑿毛機 (scabbler)、針束除鏽槍 (needle gun)、銑刨機 (scarifier/milling machine) 等,對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進行衝擊或切削,去除表面浮漿層和一定厚度的舊混凝土(通常幾毫米),形成粗糙、不規則的表面 7。這種方法效果顯著,能產生較深的粗糙度,但可能對基層混凝土造成微裂紋損傷,且產生較多粉塵和噪音。
- 噴砂處理 (Sandblasting / Abrasive Blasting): 利用高速氣流帶動石英砂或其他磨料衝擊混凝土表面,去除浮漿、污染物和鬆散層,形成均勻的毛糙表面 25。適用於大面積處理,粗糙度可控,但同樣會產生粉塵。濕式噴砂可減少粉塵 30。
- 超高壓水刀 (Hydrodemolition / Ultra-High Pressure Water Jetting): 使用壓力極高(通常遠超普通高壓水刀,可達數百 MPa)的水射流衝擊混凝土表面。水流能選擇性地去除強度較低的浮漿和水泥砂漿基質,而對堅硬的粗骨材影響較小,從而形成非常粗糙、起伏明顯且極為潔淨的界面,同時對下層完好混凝土的損傷(微裂紋)遠小於機械衝擊方法 7。此法效率高,無粉塵,被認為是效果最好的界面處理方法之一,但設備成本和操作要求較高。
6.3 界面糙化技術 (Surface Roughening Techniques)
除了去除浮漿,提高施工縫界面的粗糙度也是增強新舊混凝土黏結的關鍵措施。粗糙的表面能提供更大的接觸面積和更好的機械互鎖 (mechanical interlock) 效應 25。
要求: 理想的施工縫界面應具有一定的粗糙度,通常要求達到骨材部分暴露 (exposed aggregate) 的狀態 25。ACI 318 建議的表面紋理起伏約為 ±1.5 毫米 (±1/16 英寸) 57。Eurocode 2 則對界面粗糙度進行了更詳細的分類,並將其與界面抗剪計算參數直接掛鉤:從「非常光滑」(very smooth,如對模板面) 到「光滑」(smooth,如未處理的自由面)、「粗糙」(rough,如耙梳或水沖洗至骨材外露 ≧ 3mm) 再到「鋸齒狀/凹凸狀」(indented,具有特定幾何形狀的凹凸) 37。粗糙度越高,對應的黏聚力係數 c 和摩擦係數 μ 通常越大,意味著界面抗剪能力越強。
方法: 上述用於去除硬化後浮漿的方法,如機械打毛/鑿毛、噴砂處理、超高壓水刀,本身就能達到很好的糙化效果。早期處理方法中的高壓水刀沖洗和使用表面緩凝劑也能產生有效的粗糙面。選擇何種糙化技術,需綜合考慮混凝土的齡期、設計要求的粗糙度等級、施工現場條件、環境影響(粉塵、噪音)、設備可用性以及經濟成本等因素。
6.4 相關規範與最佳實務 (Relevant Standards and Best Practices)
綜合各國規範和工程實踐,施工縫界面處理的最佳實務應遵循以下原則:
- 徹底清潔 (Thorough Cleaning): 無論採用何種方法處理後,界面都必須是潔淨的。必須清除所有鬆散的顆粒、碎屑、粉塵、油污、模板脫模劑殘留物、養護劑薄膜以及任何其他可能妨礙新舊混凝土黏結的雜質 7。清潔工作通常在糙化處理後,使用高壓空氣吹掃、吸塵或清水沖洗(需避免積水)來完成。
- 充分濕潤 (Adequate Wetting): 在澆置新混凝土之前,舊混凝土的界面應被充分濕潤,使其達到飽和面乾 (Saturated Surface Dry, SSD) 狀態 25。目的是防止乾燥的舊混凝土基層過快地吸收新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分,導致新混凝土在界面附近水化不充分、強度降低,甚至產生收縮裂縫,影響黏結效果。濕潤通常需要提前數小時甚至數天(對於非常乾燥的舊混凝土)進行,可以通過灑水、覆蓋濕麻袋等方式。但在澆置新混凝土時,界面表面不應有可見的積水(明水),因為自由水會增加界面處的水灰比,降低黏結強度。多餘的水應在澆置前用壓縮空氣吹掉或擦乾 25。
- 黏結劑的審慎使用 (Judicious Use of Bonding Agents): 市場上有各種類型的界面黏結劑,如環氧樹脂基 (epoxy-based) 5、水泥基聚合物改性砂漿 (polymer-modified cementitious grout) 48 或乳膠類 (latex-based) 57 黏結劑。它們的作用是在新舊混凝土之間提供一層高黏結力的過渡層。然而,是否需要使用黏結劑以及使用何種類型,應根據具體情況判斷。一些規範(如德國規範 25)認為,如果界面處理得當(清潔、粗糙、濕潤)且後續混凝土澆置和搗實良好,通常不需要額外使用黏結劑。過度依賴黏結劑而忽略了基礎的界面處理是不可取的。如果確實需要使用,必須選擇與基層和新澆混凝土相容的產品,並嚴格按照製造商的說明施工,特別是注意其可施工時間(pot life),確保在新混凝土澆置時黏結劑仍處於具有活性的新鮮狀態 25。
- 規範要求明確化 (Clear Specification): 設計文件(圖紙和規範)應明確規定施工縫的界面處理要求,包括清潔度、粗糙度等級(可參考 Eurocode 分類或 ACI 描述)以及是否需要使用黏結劑等。ACI 318 特別強調,如果設計中採用了剪力摩擦理論,則必須在施工文件中詳細說明所假設的界面處理要求 7。
- 施工過程驗證 (Verific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由於界面處理的質量對施工縫的最終性能至關重要,因此在澆置新混凝土之前的檢查驗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品質控制環節。應由監理工程師或質檢人員對界面的清潔度、粗糙度和濕潤狀態進行檢查確認,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 57。只有在界面處理合格後,才能進行後續的混凝土澆置。
綜上所述,施工縫的界面處理是一個涉及多個步驟、需要精細操作的過程。從各國規範和工程實踐的普遍強調可以看出,它是確保施工縫結構完整性、防止黏結失效和滲漏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61。其複雜性在於需要根據混凝土的狀態選擇合適的方法,並嚴格執行清潔、糙化、濕潤等步驟。因此,施工前的仔細規劃和施工過程中的嚴格質量控制與驗證,對於實現高質量的施工縫至關重要。
-
確保施工縫水密性 (Ensuring Watertightness at Construction Joints)
7.1 水密性要求與挑戰 (Watertightness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施工縫由於是混凝土結構中斷開的界面,天然地成為潛在的滲漏路徑 13。在許多類型的結構中,特別是那些需要擋水或處於地下水位以下的結構,如地下室、隧道、水池、水箱、大壩、擋土牆等,確保施工縫的水密性是設計和施工中的一項重大挑戰和核心要求 13。
施工縫滲漏不僅會帶來使用上的不便,例如地下室潮濕、發霉、積水 12,影響空間的正常使用和美觀。更嚴重的是,水的侵入會對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構成威脅。水分可以攜帶溶解的鹽分(如氯離子)或其他侵蝕性化學物質到達鋼筋表面,引發鋼筋鏽蝕膨脹,導致混凝土保護層開裂、剝落 13。同時,長期的水飽和狀態以及可能的凍融循環也會加速混凝土本身的劣化 13。在水工結構中,通過施工縫的滲漏甚至可能產生不期望的水壓力,影響結構的穩定性 15。
因此,對於有防水要求的結構,必須在施工縫處採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7.2 止水帶/止水條類型 (Types of Waterstops)
為了阻止水分通過施工縫滲透,工程中廣泛使用各種類型的止水帶(Waterstop)或止水條。它們的基本原理是在施工縫處設置一道連續的屏障,阻斷水的通路。主要的類型包括:
- PVC 止水帶 (PVC Waterstops):
- 原理: 利用聚氯乙烯(PVC)材料本身的不透水性和柔韌性,通過將其一部分埋入先澆置的混凝土中,另一部分埋入後澆置的混凝土中,形成一道物理屏障 68。
- 類型: 有多種斷面形狀以適應不同需求,常見的有中置式(埋入混凝土斷面中部)和背貼式(貼在迎水面模板上)。用於施工縫的通常為平板型或帶肋型,用於伸縮縫的則帶有中空球泡(center bulb)以適應接縫的伸縮變形 56。
- 優缺點: 優點是材料性能穩定,耐久性較好,可在潮濕條件下安裝 68。缺點是安裝比較複雜,需要準確定位並牢固固定,接頭處需要使用專用電熱板進行熱熔焊接,以確保連續性 73,施工過程中容易被鋼筋或振搗棒損壞或導致移位 68。
- 親水性/膨脹性止水條 (Hydrophilic/Swellable Waterstops):
- 原理: 這類止水條由特殊材料製成,這些材料在接觸水後會發生體積膨脹,從而填充施工縫處的微小空隙,形成緊密的壓縮密封,阻止水通過 68。
- 材料類型:
- 皂土基 (Bentonite-based): 主要成分是鈉基膨潤土(一種天然黏土礦物),遇水可膨脹至其原始體積的數倍(如 3 倍 75 或高達 16 倍 68)。通常製成條狀或膏狀 68。優點是材料天然,膨脹率高。缺點是對安裝環境要求高,必須在混凝土澆置前保持絕對乾燥,因為過早吸水膨脹會失去效果,甚至可能擠壓周圍混凝土導致開裂或影響結合 68。其膨脹和收縮的可逆性有限,在乾濕循環次數過多後可能失效 68。因此,更適用於持續潮濕或偶爾接觸水的環境,而非頻繁乾濕交替的場合 68。安裝時需要足夠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如 RX101 要求 75mm,RX102 要求 50mm 73)。
- 合成橡膠基或聚氨酯基 (Synthetic Rubber-based or Urethane-based): 由合成橡膠(如氯丁橡膠)或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與親水性基團複合而成(例如 Hydrotite 73, Leakmaster 73, Superswell 47B 73, Sealgum 74)。遇水也會膨脹(膨脹率通常較皂土基小,如 350% 68 或 3 倍 74),形成壓縮密封。形式可以是預製的條狀,也可以是使用膠槍現場施打的膏狀 68。相比皂土基,其膨脹性能通常更可控,對過早吸水的敏感性可能稍低,部分產品(如 Hydrotite 是氯丁橡膠和親水材料共擠 73)在乾燥後能較好地恢復。但同樣需要在安裝前保持乾燥,部分膏狀產品需要一定的固化時間 68。長期性能和耐老化性也需考慮 68。
- 安裝: 通常通過專用黏合劑(如 SikaSwell S Adhesive)或鋼釘加墊片將止水條固定在清潔的混凝土表面上 73。
- 金屬止水帶 (Metallic Waterstops):
- 原理: 利用金屬板(通常是銅、鉛、不銹鋼或鍍鋅鋼板)作為物理屏障 68。
- 應用: 由於強度高、耐高溫、耐化學腐蝕性好,常用於有特殊要求的水工結構(如大壩、水電站 73)、重型工業建築或暴露於極端環境的工程 68。
- 安裝: 類似於 PVC 止水帶,需要將其一部分嵌入先澆混凝土,一部分嵌入後澆混凝土 68。接頭通常需要焊接(鋼板)或特殊處理。
- 塗層金屬板止水系統 (Coated Metal Sheet Systems):
- 原理: 這是一種較新的技術,在金屬板(通常是鍍鋅鋼板)的表面塗覆一層特殊的活性材料。這種活性材料(例如 Pentaflex 77 或 Cemflex 58 的塗層)在接觸到混凝土中的鹼性環境和水分時,會發生化學反應(如結晶反應 58),滲入混凝土的毛細孔隙中,形成更為緊密的防水結合。
- 安裝: 安裝相對簡便,通常只需將金屬板的一半(約 3cm 或以上 58)壓入新澆的混凝土中,或固定在模板上待混凝土澆置。接頭處通常只需要按規定長度搭接即可(如 Pentaflex 自粘搭接 77,Cemflex 要求搭接 5cm 至 20cm,視水壓而定 58),無需焊接。
- 優點: 安裝快捷,接頭處理簡單,據稱對界面條件要求相對寬鬆,部分產品具有一定的自癒合能力。
- 注漿管系統 (Injection Hose Systems):
- 原理: 在施工縫處預先埋設一種特殊設計的、可重複注漿的軟管(如 Intec® 78)。在混凝土結構完成後,如果發現施工縫處有滲漏,可以通過預留的端口向注漿管內注入防水漿料(如聚氨酯樹脂、環氧樹脂或超細水泥漿)。漿料會通過注漿管壁上的微孔滲出,填充施工縫內的空隙,從而達到封堵滲漏的目的。
- 優點: 提供了一種「後備」的防水措施。即使初次防水措施(如止水帶)失效或存在缺陷,仍然可以通過注漿進行補救。某些系統允許在未來需要時進行二次甚至多次注漿 78。
- 安裝: 注漿管需要按照設計路線固定在施工縫界面上,並預留好注漿端口。
7.3 安裝方法與注意事項 (Installation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無論選擇哪種止水系統,正確的安裝都是確保其有效性的關鍵。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項:
- 準確定位 (Accurate Positioning): 止水帶/條必須安裝在設計圖紙指定的位置(例如,中置式止水帶應位於板厚的中心,背貼式應緊貼迎水面模板)。必須確保其在整個接縫長度上位置準確、連續 25。
- 牢固固定 (Secure Fixing): 止水帶在混凝土澆置和振搗過程中絕對不能發生移位、扭曲、傾覆或上浮 25。應使用製造商推薦的專用固定件(如卡具、安裝夾 58)或通過鐵絲將其牢固地綁紮在鄰近的鋼筋上。PVC 止水帶的翼緣可用少量釘子臨時固定在木模板上,但需注意拔釘時不損壞止水帶 26。膨脹性止水條通常使用專用黏合劑或帶墊片的鋼釘固定在清潔乾燥的混凝土表面 73。固定點的間距應足夠密,通常為 20-30cm。
- 可靠接頭 (Reliable Jointing): 止水帶的接頭是潛在的薄弱點。必須按照材料特性和規範要求進行處理,確保接頭處的連續性和水密性。PVC 止水帶需要使用專用熱熔焊機和模具進行焊接 73。橡膠止水帶需要現場熱硫化粘接 79。金屬止水帶通常需要焊接 25。膨脹性止水條通常要求端部緊密對接 76,避免重疊(除非產品特殊說明)。塗層金屬板則按規定的搭接長度進行搭接 58。
- 精心澆置與搗實 (Careful Concrete Placement and Compaction): 澆置止水帶周圍的混凝土時必須格外小心。應分層澆置,並使用適當尺寸的振搗棒仔細搗實止水帶兩側及下方的混凝土,確保混凝土與止水帶的所有表面(包括肋條、翼緣等)緊密接觸,完全包裹止水帶,不留下任何空隙、孔洞或蜂窩 15。搗實不足是導致止水帶失效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 防止損傷與污染 (Protection from Damage and Contamination): 在安裝、鋼筋綁紮、模板封閉、混凝土澆置及拆模等各個環節,都必須採取措施保護止水帶免受物理損傷(如刺穿、撕裂、折斷)和污染(如油污、泥土、脫模劑)25。特別是膨脹性止水條,在混凝土澆置前必須嚴格保護,防止其過早接觸雨水或施工用水而發生預膨脹 68。安裝完成後、回填土方前,外露的止水帶(如背貼式)應採取保護措施,如覆蓋保護板 25。
7.4 相關標準 (Relevant Standards)
止水帶的設計、材料性能和施工安裝通常需要遵循相關的國家或行業標準。例如:
- 德國: DIN 18541 (Elastomer-Fugenbänder zur Abdichtung von Fugen in Beton – 用於混凝土接縫密封的彈性體止水帶) 24;DIN 18197 (Abdichten von Fugen in Beton mit Fugenbändern – 使用止水帶密封混凝土接縫) 24;以及 WU-Richtlinie (水密混凝土結構指南) 24,該指南對不同水密等級下的止水帶選擇和應用有詳細規定。
- 歐洲: 可能存在相關的歐洲標準 (EN) 或歐洲技術評估指南 (ETAG),例如 ETAG 032 提到了接縫的分類 27。
- 美國: ASTM 標準可能涉及止水材料的性能測試。ACI 的相關指南(如 ACI 350 環境工程混凝土結構規範)可能包含對止水措施的要求。
實現施工縫的可靠水密性並非僅僅依賴於選擇某一種止水產品,而是一個系統工程的結果。這個系統包含了合理的接縫設計(位置、寬度、構造)、徹底的界面處理(清潔、糙化)、正確選擇並精心安裝止水材料、以及高質量的混凝土澆置與搗實作業。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都可能導致整個防水系統的失效 15。例如,即使安裝了最優質的止水帶,如果其周圍的混凝土搗實不密實,存在蜂窩或孔洞,水分仍然可以繞過止水帶滲透 15。因此,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出發,對設計、選材、施工和質檢的每一個環節都給予充分的重視,才能最終確保施工縫的長期水密性能。
-
常見瑕疵、失效模式與預防 (Common Defects, Failures, and Prevention)
施工縫作為混凝土結構中的不連續界面,是潛在的薄弱環節,容易出現各種瑕疵和失效模式。了解這些問題及其成因,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品質控制手段,對於保證結構安全和耐久性至關重要。
8.1 常見瑕疵與失效模式 (Common Defects and Failure Modes)
- 滲漏 (Leakage): 這是施工縫最常見也是最直觀的問題。水通過施工縫界面或其周圍的缺陷(如蜂窩、裂縫)滲入結構內部或從結構中滲出 12。滲漏不僅影響使用功能(如地下室潮濕、水池漏水),還會加速結構劣化。
- 接著不良/黏結失效 (Poor Bond / Debonding): 新舊混凝土之間的界面黏結強度不足,導致兩者之間發生相對滑移、分離或剝離 7。這會嚴重削弱施工縫傳遞應力的能力,降低結構的整體性。
- 開裂 (Cracking): 裂縫可能直接沿著施工縫界面產生,也可能在施工縫附近區域出現。原因可能包括:界面黏結差導致應力無法有效傳遞而集中開裂;混凝土收縮應力超過界面或鄰近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荷載作用下界面處應力集中;止水帶安裝不當引起的約束應力等 1。
- 剝落/破損 (Spalling / Deterioration): 施工縫邊緣的混凝土發生碎裂、剝落或磨損 13。這在高交通荷載的地坪或路面接縫處尤為常見,車輪的衝擊會加速邊緣的破壞。環境侵蝕(如凍融、化學腐蝕)也會加劇邊緣的劣化。
- 錯位/不平整 (Misalignment / Unevenness): 施工縫兩側的混凝土表面存在明顯的高差或不平整 14。這會影響地坪或路面的使用性能(如車輛行駛平順性)和外觀。
- 止水帶失效 (Waterstop Failure): 止水帶本身可能存在缺陷(如材料老化、破損),或者安裝不當(如接頭不可靠、被刺穿、移位),或者周圍混凝土存在缺陷(如蜂窩、空隙),導致其無法有效阻止水分滲透 15。
8.2 失效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Failure Causes)
施工縫出現問題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可以歸結為設計、材料和施工三個層面的因素:
- 設計不當 (Improper Design):
- 位置選擇錯誤: 將施工縫設置在高剪力區、高應力集中區或不利於防水的部位 33。
- 載重傳遞考慮不足: 未根據實際荷載情況設計足夠的傳力機制(如傳力桿尺寸或數量不足、未考慮剪力摩擦)82。
- 變形考慮不足: 未充分預計接縫處可能發生的相對位移(收縮、膨脹、沉降),導致所選接縫構造或止水帶無法適應。
- 止水系統缺陷: 止水帶選型錯誤(如在頻繁乾濕循環處使用不適宜的皂土止水條),或止水系統設計不完整(如忽略了轉角、穿牆管等細部處理)15。
- 鋼筋細部不當: 跨縫鋼筋的錨固長度不足、搭接不可靠,或鋼筋布置干擾了混凝土的密實澆置或止水帶的安裝 82。
- 規範理解或應用錯誤: 未能正確理解或應用相關設計規範的要求。
- 施工不良 (Poor Workmanship / Construction Errors):
- 界面處理失敗: 這是最常見且影響最大的施工問題。包括浮漿未徹底清除、表面清潔度不夠、未進行有效糙化、濕潤不足或過度(有積水)等 7。
- 混凝土澆置與搗實缺陷: 澆置過程中發生離析;施工縫區域搗實不充分、不均勻,導致界面處或止水帶周圍產生蜂窩、孔洞、氣泡等缺陷 13。
- 止水帶安裝問題: 止水帶定位不準確、固定不牢固導致在澆置過程中移位;接頭處理不可靠(焊接或粘接質量差);止水帶在安裝或後續工序中被損壞(刺穿、撕裂);膨脹性止水條過早接觸水分 15。
- 模板問題: 模板支撐不牢固導致變形或漲模;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漏漿 39。
- 鋼筋施工偏差: 鋼筋位置不準確,保護層厚度不足,或鋼筋綁紮影響了混凝土澆置和搗實。
- 養護不當: 施工縫區域的混凝土未能得到充分、及時的養護,導致早期強度發展不足、收縮過大或表面性能差 12。
- 過早拆模或承受荷載: 在混凝土達到足夠強度之前拆除模板或施加荷載,可能導致接縫處開裂或變形 82。
- 材料品質問題 (Material Quality Issues):
- 混凝土本身缺陷: 混凝土強度不足、水灰比過高、級配不良、外加劑使用不當等,導致混凝土整體性能差,更容易在施工縫處出現問題 69。
- 止水材料劣質: 使用的止水帶或止水條材料不符合標準,性能不穩定,易老化、破損或膨脹效果不佳。
- 鋼筋質量問題: 使用不合格的鋼筋材料。
8.3 品質控制與檢驗 (Quality Control and Inspection)
為了預防施工縫出現瑕疵和失效,必須在設計、材料採購和施工的全過程實施嚴格的品質控制和檢驗。
- 施工前 (Pre-Construction):
- 設計審查: 仔細審查設計圖紙和施工規範中關於施工縫的詳細要求,包括位置、構造形式、界面處理方法、止水系統、鋼筋細部等是否清晰、合理、符合規範 2。
- 施工方案審核: 審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方案,確保其包含了針對施工縫處理的詳細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措施。
- 材料驗收: 對進場的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骨料、外加劑)、成品混凝土(檢查配合比報告、出廠合格證)、鋼筋(材質證明、規格、外觀)、止水材料(產品合格證、規格、外觀完好性)等進行嚴格檢驗,確保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 83。
- 施工中 (During Construction):
- 模板檢查: 檢查模板的安裝位置、尺寸、垂直度/水平度、穩固性、接縫密實度 39。
- 鋼筋檢查: 檢查鋼筋的規格、數量、位置、間距、保護層厚度、搭接長度、錨固方式、固定情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39。
- 止水帶/條安裝檢查: 檢查止水材料的安裝位置是否準確、固定是否牢固、接頭處理是否可靠、有無破損或污染 58。
- 界面處理檢查 (關鍵控制點): 在澆置新混凝土之前,必須由監理工程師或質量檢查員對舊混凝土的施工縫界面處理情況進行檢查驗收,確認是否已徹底清除浮漿和污染物,是否達到要求的粗糙度,以及濕潤程度是否適當(SSD 狀態,無明水)57。此環節檢查不合格,不得進行後續澆置。
- 混凝土澆置監控: 監督混凝土的拌合、運輸、澆置過程,檢查其坍落度、溫度等是否符合要求。重點觀察施工縫區域的澆置和搗實情況,確保操作規範、搗實充分 83。
- 養護: 確保混凝土澆置後及時開始並持續進行有效的養護,特別是施工縫區域。
- 施工後 (Post-Construction):
- 外觀檢查: 待模板拆除後,仔細檢查施工縫的外觀,查看是否有明顯的缺陷,如錯台、蜂窩、孔洞、裂縫、漏漿痕跡等。檢查接縫線條是否平直。
- 非破壞檢測 (NDT): 對於關鍵結構或有疑慮的施工縫,可採用非破壞檢測方法進行內部質量評估,例如使用探地雷達 (GPR) 檢測界面附近的空隙或缺陷 80,或使用超聲波檢測混凝土的均勻性。
- 取樣測試: 在必要時,可從施工縫區域鑽取芯樣,進行實驗室測試,例如直接測試新舊混凝土的界面黏結強度(如斜剪試驗 Slant Shear Test 61),或評估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強度。
- 水密性試驗: 對於有防水要求的結構(如水池、地下室),在達到設計強度後應進行蓄水試驗或淋水試驗,檢查施工縫是否存在滲漏。
- 長期維護 (Long-Term Maintenance):
- 結構投入使用後,應定期對施工縫(特別是暴露在外的或承受荷載的)進行檢查 18。
- 重點檢查接縫填縫料(sealant)是否完好,有無老化、開裂、脫落等現象。損壞的填縫料應及時清除並重新填充。
- 觀察接縫邊緣是否有新的破損、剝落或裂縫發展,如有發現應及時評估原因並進行修補 18。
8.4 案例探討 (Case Studies/Examples)
分析實際工程中施工縫失效的案例,能為預防類似問題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
- 結構倒塌: 雖然很少單純由施工縫問題引發整體倒塌,但在一些案例中,施工縫處理不當被認為是促成因素之一。例如,1971 年美國波士頓 2000 Commonwealth Avenue 公寓樓在建期間的倒塌事故,調查認為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支撐問題、混凝土強度不足,但也提到了鋼筋細部(錨固長度、位置)不符合設計要求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到施工縫區域的性能 82。
- 水工結構滲漏: 大壩、船閘等水工結構對施工縫的水密性要求極高。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曾對多個水工結構的施工縫止水帶失效案例進行了調查,發現滲漏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接縫位移過大導致止水帶撕裂、止水帶周圍混凝土搗實不良產生蜂窩、止水帶表面污染影響黏結、止水帶被刺穿或遺漏、接頭處理不當等 15。這些案例凸顯了止水帶安裝和周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極端重要性。
- 地下室滲漏: 地下室牆體與底板之間的施工縫是地下水入侵的常見路徑。許多地下室滲漏問題的根源在於此處的界面處理不當、止水帶失效或設計不周 13。案例分析常顯示,即使進行了修補,如果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施工縫的缺陷,滲漏問題仍會反覆出現 69。
- 法醫工程調查 (Forensic Engineering): 在對混凝土結構失效進行調查時,施工縫往往是重點檢查的部位之一。通過現場勘查、取樣分析(如岩相分析 Petrographic analysis 80)、非破壞檢測等手段,可以判斷施工縫是否存在黏結不良、內部缺陷、止水措施失效等問題,從而確定其在結構失效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80。
從這些案例和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施工縫的失效很少是由單一、孤立的錯誤引起的。更常見的情況是,失效是設計、材料、施工、質檢等環節中多個因素共同作用或系統性問題的結果 15。例如,設計上對載重傳遞考慮不足,加上施工中界面處理馬虎,再遇到材料強度略有偏差,就可能共同導致接縫處的破壞。這強調了必須採取一種整體的、系統性的方法來對待施工縫問題,從設計源頭到最終驗收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把關,才能有效預防失效的發生。
-
國際標準與實務探討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由於混凝土結構的廣泛應用,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相關的設計與施工標準,其中對施工縫的要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和比較這些標準,有助於把握國際上的主流做法和技術趨勢。
9.1 主要規範概述 (Overview of Major Codes)
以下簡要介紹一些主要國際規範體系中與施工縫相關的標準或章節:
- ACI (美國混凝土學會):
- ACI 318: 《結構混凝土建築規範》(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是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礎規範。其第 26 章「施工文件與檢查」對施工縫的界面處理有明確要求(如 26.5.6.2(d) 要求清潔和去除浮漿)7。第 22 章「截面強度」中的 22.9 節規定了剪力摩擦設計方法 7。第 25 章「鋼筋細部」規定了錨固、搭接等要求 42。
- ACI 301: 《結構混凝土規範》(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提供了更為詳細的施工技術要求,可被設計師在項目規範中引用 84。
- ACI 224 系列: 關注混凝土裂縫控制。ACI 224.1R《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成因、評估與修補》3 和 ACI 224.3R《混凝土結構中的接縫》(已被新版取代 88)提供了關於接縫設計與裂縫控制的指導原則。
- ACI 562: 《既有混凝土結構評估、修復與補強規範》89。涉及對既有結構中施工縫問題的評估和處理。
- Eurocode (歐洲標準):
- EN 1992-1-1 (Eurocode 2): 《混凝土結構設計 – 第 1-1 部分:通用規則和建築規則》。是歐洲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核心標準。其 6.2.5 節詳細規定了不同時間澆築混凝土界面處的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 37。第 8 章規定了鋼筋的細部構造要求(錨固、搭接等)37。應用時需結合各國的國家附錄 (NA) 44。
- EN 13670: 《混凝土結構的執行》。規定了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的要求,包括模板、鋼筋、澆置、養護、質量控制等,是對 Eurocode 2 設計規則在施工層面的補充 46。
- JIS / JSCE (日本):
- JIS (日本產業規格): 如 JIS A 5308《預拌混凝土》35,規定了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 JSCE (土木學會): 發布的《混凝土標準示方書》(分為設計篇、施工篇等)是日本土木工程領域的重要技術標準。施工篇對施工縫的位置選擇原則(低剪力區、與壓力垂直)、界面處理(清除浮漿、糙化、吸水)、鋼筋處理(搭接長度)等有具體指導 33。
- DIN / DAfStb (德國):
- DIN 標準: 如 DIN 1045 系列(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部分已被 Eurocode 取代)、DIN 18541(止水帶標準)24。
- DAfStb (德國鋼筋混凝土委員會) 指南: WU-Richtlinie(水密混凝土結構指南)是其代表性文件,基於性能要求對水密結構的設計(包括接縫處理)提出了詳細規定 24。
- NF / DTU (法國):
- UNI / CNR (義大利):
- UNI EN 13670: EN 13670 的義大利國家標準版本 46。
- CNR-DT 211/2014: 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發布的關於混凝土鋪面(特別是工業地坪)設計、執行和控制的詳細指南,對各類接縫有深入論述 8。
- Código Estructural (西班牙):
- 2021 年批准生效的新版結構規範,整合了原有的混凝土規範 (EHE-08) 和鋼結構規範 (EAE) 49。內容涵蓋設計、材料、執行、質量控制、既有結構管理等多方面,其中第 11 章專門規定混凝土結構的執行要求 39。
9.2 不同規範間的比較與考量 (Comparison and Consider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Codes)
雖然目標都是確保結構安全和適用,但不同規範體系在處理施工縫問題時,其側重點、方法論和具體規定可能存在差異。
- 設計哲學差異:
- 分析導向 vs. 規定導向: 如前所述,Eurocode 2 在界面抗剪等方面提供了更為詳細的力學計算模型 37,要求設計師進行分析驗算。而 ACI 318 則更側重於提供明確的規定性條文和構造細節要求 7,例如直接給出不同條件下的剪力摩擦係數。
- 性能導向: 德國的 WU-Richtlinie 在水密性方面採用了基於性能的方法,根據預期的使用條件和允許的滲漏程度來確定接縫的防水等級和措施 24。
- 實務導向: 日本、西班牙、法國的部分規範或指南,則提供了大量貼近工程實踐的施工原則和建議 33。
- 具體要求差異舉例:
- 界面抗剪計算: Eurocode 2 37 的計算公式考慮因素更為複雜(如明確的粗糙度分類參數),而 ACI 318 7 的剪力摩擦公式相對簡潔。
- 界面粗糙度定義: Eurocode 2 提供了量化的分類標準 37,而 ACI 更多是描述性的要求(如起伏 ±1/16 英寸 57)。
- 止水帶標準: 德國有專門的 DIN 標準和詳細的 WU 指南 24,其他規範體系可能相對概括或依賴製造商標準。
- 鋼筋要求: 雖然基本原則(錨固、搭接)一致,但在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限制、搭接長度計算細節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一些比較研究指出,不同規範計算出的配筋量可能不同 94。
- 裂縫控制方法: ACI 體系從早期的 Z-factor 方法演變為控制鋼筋間距的方法 87。Eurocode 2 和中國規範則提供了基於黏結-滑移理論的直接裂縫寬度計算公式 87。雖然這主要針對荷載引起的裂縫,但也反映了規範在處理混凝土開裂問題上的不同路徑。
- 規範保守性比較: 一些學術研究對不同規範進行了比較分析。有研究指出,在某些方面(如受彎設計、某些節點設計),Eurocode 2 可能比 ACI 318 更為保守,或者說提供了更高的安全儲備 94。但也有研究認為兩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差異可能並不大 94。需要注意的是,規範的保守性可能隨具體設計情況(如荷載組合、構件類型)而變化。
- 地區實務差異: 除了規範條文本身,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工程實踐也可能存在差異。例如,日本由於處於高地震活動區,其結構設計(包括節點和接縫的細部處理)會特別強調抗震性能和延性要求,可能偏好使用延性更好的低強度鋼筋 98。不同地區常用的建築材料、施工機具和工藝習慣也可能影響施工縫的實際處理方式。
表 4: 主要國際規範對施工縫之關鍵要求摘要 (Summary of Ke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Joints from Major International Codes)
規範 (Code) |
要求類別 (Category) |
規定摘要 (Summary of Provision) |
相關條文參考 (Relevant Section Ref.) |
ACI 318 (US) |
界面處理 (Surface Prep) |
必須清潔、去除浮漿;剪力摩擦設計需規定糙化要求 |
26.5.6.2(d), 22.9.4 |
載重傳遞 (Load Transfer) |
剪力摩擦設計 (μ 取決於界面條件);傳力桿;不推薦重載地坪用鍵槽 |
22.9, Commentary on 22.9, CIP 6 2 |
|
鋼筋連續性 (Reinforcement) |
需連續或按 Ch 25 搭接/錨固 |
Ch 25 |
|
水密性 (Watertightness) |
依賴整體防水設計,規範本身對止水帶細節規定不多 |
(General durability sections) |
|
Eurocode 2 (EN 1992-1-1) |
界面處理 (Surface Prep) |
界面抗剪計算與粗糙度等級 (very smooth, smooth, rough, indented) 掛鉤 |
6.2.5 |
載重傳遞 (Load Transfer) |
詳細的界面抗剪 (VRdi) 計算公式,考慮 c, μ, σn, ρ, α |
6.2.5 |
|
鋼筋連續性 (Reinforcement) |
需連續或按 Sec 8 搭接/錨固;跨縫鋼筋計入 VRdi |
Sec 8, 6.2.5 |
|
水密性 (Watertightness) |
依賴 EN 13670 執行和國家附錄/特定指南 (如 WU-Richtlinie) |
(Refer to EN 13670, NA) |
|
WU-Richtlinie (DE) |
界面處理 (Surface Prep) |
要求清潔、糙化、濕潤;質量需與止水系統協調 |
11.2.2(4), Merkblatt B22 25 |
載重傳遞 (Load Transfer) |
需能傳遞應力,通過界面處理和鋼筋實現 |
Merkblatt B22 25 |
|
鋼筋連續性 (Reinforcement) |
一般要求連續 |
Merkblatt B22 25 |
|
水密性 (Watertightness) |
核心要求;根據應力/使用等級決定是否需止水帶及類型 |
7.3, 8.5.3.1, 9.2 |
|
JSCE Stds (JP) |
界面處理 (Surface Prep) |
強調清除浮漿、糙化、充分吸水 |
35 |
位置選擇 (Location) |
應設於低剪力區,與壓力垂直 |
33 |
|
鋼筋連續性 (Reinforcement) |
規定搭接長度 (如 ≥ 20d) |
38 |
|
水密性 (Watertightness) |
建議避免在感潮帶設置;水密結構需特別考慮 |
34 |
|
Código Estructural (ES) |
執行要求 (Execution) |
第 11 章對混凝土結構執行有全面規定 (模板、鋼筋、澆置、養護) |
Ch 11 (Art. 48-54) 39 |
材料與質量 (Materials/Quality) |
包含材料、耐久性、質量控制章節 |
Título 2 (Hormigón) |
這種跨規範的視角揭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由於不同規範在側重點和方法論上存在差異,僅僅依賴單一國家的標準可能無法涵蓋所有潛在的風險或利用所有的最佳實踐,尤其是在進行國際項目或建造關鍵基礎設施時。例如,嚴格遵循 ACI 規範的工程師可能不會像遵循 Eurocode 那樣進行詳細的界面抗剪計算,而這在剪力傳遞非常關鍵的場合可能很重要;反之,遵循 Eurocode 的工程師可能不會像德國規範那樣明確地考慮基於使用性能的水密性等級劃分。因此,本報告試圖綜合來自多個主要規範體系的信息,旨在提供一個比單獨遵循任何一個規範更為全面和整體的視角,這對於在全球化的建築環境中工作的專業人士尤為有價值。
-
結論與建議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
10.1 施工縫最佳實務總結 (Summary of Best Practices)
混凝土施工縫是結構工程中不可避免且至關重要的一環。其設計與施工質量直接影響結構的整體性、承載能力、水密性和長期耐久性。綜合本報告對國際規範、技術文獻和工程實踐的分析,可總結出以下施工縫處理的最佳實務原則:
- 周密規劃 (Meticulous Planning):
- 施工縫的位置不應隨意確定,必須在設計階段就進行預先規劃。
- 應綜合考慮結構受力(優先選擇低剪力、低彎矩區域)、施工可行性、外觀要求、耐久性及防水需求,選擇最優化的接縫位置。主動規劃優於被動接受施工中斷點。
- 合理設計 (Rational Design):
- 根據施工縫處的實際受力情況和預期變形,選擇合適的載重傳遞機制(如骨材連鎖、傳力桿、榫接、剪力摩擦鋼筋、預製系統等)。
- 確保跨縫結構鋼筋的連續性(直接通過、可靠搭接或機械續接)和充分錨固,除非設計允許中斷。
- 對於有水密性要求的結構,必須設計完整可靠的止水系統,包括選擇合適的止水材料和細部構造處理。
- 精確執行 (Precise Execution):
- 界面處理是核心: 必須嚴格執行界面處理程序,包括徹底清除浮漿和所有污染物,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有效糙化,並在澆置新混凝土前使界面達到飽和面乾 (SSD) 狀態。此環節的質量是確保良好黏結的關鍵。
- 止水系統安裝: 止水帶/條的安裝必須準確、牢固,接頭處理必須可靠,並在施工過程中嚴加保護,防止損壞或污染。
- 混凝土澆置與搗實: 施工縫區域的混凝土澆置應謹慎操作,防止離析,並必須進行充分、仔細的搗實,確保新舊混凝土以及止水帶周圍的混凝土密實無缺陷。
- 模板工程: 模板應穩固、密實,確保接縫形狀和尺寸準確,防止漏漿。
- 養護: 施工縫區域的混凝土應得到及時和充分的養護。
- 嚴格品控 (Rigorous Quality Control):
- 建立覆蓋設計、材料、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體系。
- 加強關鍵工序的檢查驗收,特別是在澆置新混凝土前的界面處理檢查和止水系統安裝檢查。
- 必要時採用適當的檢測手段(NDT、取樣)驗證施工縫質量。
- 做好施工記錄和質量文件歸檔。
- 系統思維 (Systemic Thinking):
- 認識到施工縫的成功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設計、材料、施工工藝等多個環節。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整體失效。
- 加強各專業、各工序之間的協調配合。
- 持續維護 (Continuous Maintenance):
- 對於暴露的或承受荷載的施工縫,應納入結構的定期檢查和維護計劃,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如填縫料老化、邊緣破損)。
10.2 未來研究或發展方向 (Potential Future Research or Development)
儘管現有技術和規範已相對成熟,但在施工縫領域仍存在進一步研究和發展的空間:
- 新型接縫系統: 開發性能更優越、安裝更便捷、耐久性更好、成本效益更高的施工縫系統,特別是在止水技術方面,例如具有更好自癒合能力、更強耐化學侵蝕性或更能適應大變形的止水材料和構造。
- 界面黏結機理與耐久性: 深入研究不同界面處理方法(如不同粗糙度等級、不同黏結劑)對新舊混凝土長期黏結性能、疲勞性能以及在各種環境(如凍融、化學侵蝕)下耐久性的影響,建立更可靠的預測模型。
- 數值模擬技術: 發展更精確、高效的數值模擬方法(如有限元分析),用於預測施工縫在複雜荷載和環境作用下的應力分佈、變形、開裂擴展以及滲漏風險,為優化設計提供更強大的工具。
- 智能化施工與監測: 探索應用傳感器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實現對施工縫施工過程(如混凝土搗實程度、界面溫濕度)的實時監控和質量評估,以及對既有結構施工縫狀態(如滲漏、開裂)的長期健康監測。
- 國際標準協調: 繼續推動主要國際規範在施工縫設計原則、測試方法、性能要求等方面的協調與統一,減少不必要的差異,促進技術交流和全球工程實踐的標準化。
- 可持續性考量: 研究更環保的界面處理方法(如減少粉塵和噪音的技術),以及使用再生材料或低碳膠凝材料對施工縫性能的影響。
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規範完善,有望進一步提升混凝土結構施工縫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為建造更安全、更持久的基礎設施做出貢獻。
引用的著作
- What is Construction Joint and Its Types – UltraTech Cement,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ultratechcement.com/for-homebuilders/home-building-explained-single/descriptive-articles/types-of-joints-in-construction
- www.nrmca.org,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nrmca.org/wp-content/uploads/2020/04/CIP6es.pdf
- 224.1R-93 Causes, Evaluation and Repair of Crack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 Fre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civilwares.free.fr/ACI/MCP04/2241r_93.pdf
- www.beton.wiki,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beton.wiki/index.php?title=Arbeitsfugen#:~:text=In%20Beton%2D%2C%20Stahlbeton%2D%20oder,Arbeitsfugen%20sind%20m%C3%B6glichst%20zu%20vermeiden.
- www.diccionariodelaconstruccion.co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diccionariodelaconstruccion.com/fr/phase-de-construction-des-structures/processus-productif-des-structures-en-beton/joint-de-reprise-de-betonnage#:~:text=Joint%20situ%C3%A9%20entre%20deux%20b%C3%A9tons,synth%C3%A9tiques%20comme%20les%20r%C3%A9sines%20%C3%A9poxy.
- www.idealwork.it,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idealwork.it/wp-content/uploads/2019/02/GIUNTI_ITA-new-logo-1.pdf
- Surface Preparation of Concrete Joints – Structure Magazin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tructuremag.org/article/surface-preparation-of-concrete-joints/
- Giunti nei pavimenti industriali in calcestruzzo: definizione, tipologia …,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azichem.com/giunti-e-pavimenti-di-calcestruzzo/
- Reference – Joint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ACI 224 | PDF – Scribd,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92783395/Reference-Joints-in-Concrete-Construction-ACI-224
- Construction Joint in Concrete: Know the Definition, Types, Purpose & Advantage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testbook.com/civil-engineering/types-of-joints-in-concrete-construction
- Understanding Joints In Concrete – Stonhard,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tonhard.com/blog/understanding-joints-in-concrete/
- コンクリートの打ち継ぎや継ぎ目とは?打継や止水時の注意点や処理方法を解説 – 防水工事,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krhrenewal-kouji.jp/konkuri-toutitugibousui/
- Assessment of waterproofing failures in concrete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2920802_Assessment_of_waterproofing_failures_in_concrete_buildings_and_structures
- Top Signs You Need Concrete Joint Filling and Repair,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aceavant.com/concrete-joint-filling-and-repair/
- Repair of Waterstop Failures: Case Histories – DTIC,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apps.dtic.mil/sti/tr/pdf/ADA635713.pdf
- Giunti e pavimenti di calcestruzzo | Articoli – Ingenio,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ingenio-web.it/articoli/giunti-e-pavimenti-di-calcestruzzo-2/
- Tipos de Juntas en la Construcción: Guía Completa – Cementos INKA,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ementosinka.com.pe/blog/que-son-las-juntas-en-la-construccion/
- Common Challenges in Concrete Joint Installation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 Kalouta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kaloutas.com/blog/common-challenges-in-concrete-joint-installation-and-how-to-overcome-them
- Concrete Pavement Jointing Design,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oncretestate.org/uploads/1/1/8/9/118914016/concrete_pavement_joint_design_killingsworth.pdf
- library.jsce.or.jp,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library.jsce.or.jp/Image_DB/spec/con_spec/pdf/07534-003.pdf
- 知らなかった!コンクリート目地の役割と種類 – GardenJournalGarden journal,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ground-f.com/journal/archives/337/
- shintoa-tosou.jp,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shintoa-tosou.jp/media/concreteuchitsugi/#:~:text=%E6%89%93%E3%81%A1%E7%B6%99%E3%81%8E%E7%9B%AE%E5%9C%B0%E3%81%AF%E3%80%81%E5%BB%BA%E7%89%A9,%E3%81%99%E3%82%8B%E5%8F%AF%E8%83%BD%E6%80%A7%E3%81%8C%E3%81%82%E3%82%8A%E3%81%BE%E3%81%99%E3%80%82
- 打継ぎ目地 | 用語集(あ行) | 接着基礎知識 | セメダイン株式会社,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emedine.co.jp/basic/word/a/post_152.html
- www.lbb-bayern.d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lbb-bayern.de/fileadmin/quicklinks/Quick-Link-Nr-55800000-Wasserundurchlaessige-Bauwerke-aus-Beton.pdf
- www.beton.org,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beton.org/fileadmin/beton-org/media/Dokumente/PDF/Wissen/Beton-Bautechnik/Wei%C3%9Fe_Wannen/Merkblatt_Arbeitsfugen_B22.pdf
- Arbeitsfugen – heinze.d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heinze.de/m2/55/2639955/pdf/81/15229581px595x842.pdf
- guide Joints de chaussée – PILE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piles.cerema.fr/IMG/pdf/joints_de_chaussee_ponts_routes_guide_methodologique_conception_execution_et_maintenance_2016_cle049626.pdf
- Chapitre 2 Dimensionnement des structures en béton – Infociment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infociments.fr/sites/default/files/article/fichier/CT-G12.32-85.pdf
- JOINT WATERSTOP (Joint de reprise ou de dilatation) | Pro Armature Group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proarmature.fr/produits-btp/connexions-joints/joint-waterstop-joint-de-reprise-ou-de-dilatation/
- piles.cerema.fr,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piles.cerema.fr/IMG/pdf/recommandation_reprises_betonnage_cle0e8121.pdf
- www.abinco.com.mx,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abinco.com.mx/blog/las-juntas-en-el-concreto-y-estructuras#:~:text=En%20construcci%C3%B3n%2C%20una%20junta%20se,pueda%20existir%20capacidad%20de%20movimiento.
- www.ultratechcement.co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ultratechcement.com/for-homebuilders/home-building-explained-single/descriptive-articles/types-of-joints-in-construction#:~:text=Concrete%20Construction%20Joints,external%20loads%20in%20the%20slab.
- 第3章 無筋・鉄筋コンクリート,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ity.okayama.jp/jigyosha/cmsfiles/contents/0000004/4449/000363591.pdf
- 若年技術者のための基礎知識 3 – 出来栄えの良い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 編,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to-gisi.com/magazine/45/doc02.pdf
- 【コンクリート技士】コンクリートの運搬・打込み・締固め・打継ぎについて徹底解説!,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akaru-civilengineering.com/%E3%80%90%E3%82%B3%E3%83%B3%E3%82%AF%E3%83%AA%E3%83%BC%E3%83%88%E6%8A%80%E5%A3%AB%E3%80%91%E3%82%B3%E3%83%B3%E3%82%AF%E3%83%AA%E3%83%BC%E3%83%88%E3%81%AE%E9%81%8B%E6%90%AC%E3%83%BB%E6%89%93%E8%BE%BC/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品質確保・向上の手引き(案) 【施工編】,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gr.mlit.go.jp/ctc/pdf/technology/concrete/a4-06.pdf
- www.phd.eng.br,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phd.eng.br/wp-content/uploads/2015/12/en.1992.1.1.2004.pdf
- 2017年 2018年制定 コンクリート標準示方書 Q&A 設計編 – 土木学会,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jsce.or.jp/committee/concrete/QandA/2017Q&A.pdf
- Capítulo 11 Ejecución de estructuras de hormigón,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cdn.mitma.gob.es/portal-web-drupal/CPH/codigo_estructural/capitulo_11._ejecucion_de_estructuras_de_hormigon.pdf
- CHAPTER 19 CONCRETE – 2021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IBC),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codes.iccsafe.org/content/IBC2021P1/chapter-19-concrete
- CHAPTER 19 CONCRETE – 2018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IBC),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codes.iccsafe.org/content/IBC2018P6/chapter-19-concrete
- ACI CODE-318-19(22):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 (Reapproved 2022),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oncrete.org/store/productdetail.aspx?ItemID=318U19
- ACI Releases ACI 318-19 – Structure Magazin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tructuremag.org/article/aci-releases-aci-318-19/
- Chapitre 3 Fabrication et pose en coffrage des armatures – AFCAB,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afcab.com/doc/T46%202.pdf
- Norme NF EN 1992-1-1 – Afnor EDITION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boutique.afnor.org/fr-fr/norme/nf-en-199211/eurocode-2-calcul-des-structures-en-beton-partie-11-regles-generales-et-reg/fa039724/25784
- (UNI EN 13670 Forlì),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ordineing-fc.it/wp-content/uploads/2019/08/2014-07-08%20-%20Atti%20Relatore%20(UNI%20EN%2013670%20Forl%C3%AC)_0.pdf
- KRASOflex Fugenband A,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kraso.de/krasoflex-arbeitsfugenband-a/KA200
- コンクリート打設の時のレイタンス処理とは?除去方法を4選紹介 – 施工管理求人サーチ,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ekoukyujin-yumeshin.com/learn/19786/
- Real Decreto 470/2021, de 29 de junio, por el que se aprueba el Código Estructural – BOE.e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boe.es/buscar/doc.php?id=BOE-A-2021-13681
- Nuevo código estructural | coacm.es – Colegio oficial de Arquitectos de Castilla la Mancha,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oacm.es/es/1-Noticias/3-CSCAE/139-Nuevo-codigo-estructural.htm
- Guía técnica 2019 – Sellado de juntas en fachada de hormigón Contexto normativo y tipos de sellados – Nullifir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nullifire.com/Sites/Celum/_NEW__after_rebranding_/_illbruck/Brochures/ES/Guia_tecnica_-_Juntas_en_la_Construccion_2019.pdf
- Código Estructural – Ministerio de Transportes y Movilidad Sostenibl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transportes.gob.es/ministerio/normativa-y-estudios-tecnicos/reglamentacion-vigente-sobre-seguridad-estructural/codigo-estructural
- DTU 21 – Béton armé : le guide complet – Batiweb,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batiweb.com/actualites/vie-pratique/dtu-21-beton-arme-guide-complet-46519
- Le DTU 21 : Exécution des ouvrages en béton : ce qui change – Batirama.co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batirama.com/article/137-le-dtu-21-execution-des-ouvrages-en-beton-ce-qui-change.html
- Carrefours giratoires en béton – IDRRI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idrrim.com/ressources/documents/6/3344,Guide-giratoires_VWeb.pdf
- COUVRANEUF – CS Franc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www.c-sgroup.fr/wp-content/uploads/2013/12/Elastojoints-pour-batiments-et-ouvrages-dart.pdf
- 03 15 00 Construction Joints – MHFD,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hfd.org/files/8dc93f854/03_15_00_Construction_Joints.pdf
- Lame d’étanchéité pour reprise de bétonnage et joint de fractionnement – PLAKA Solution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plaka-solutions.com/fileadmin/user_upload/catalogue-produit/05.06.08/8.test-report-certification/05.06.08_a_fr_xxg01xx—cemflex_vb_avis_technique—__3.3-19-1006-v1_cstb_fr.pdf
- コンクリートの打ち継ぎとは?継ぎ目の種類や施工の注意点を解説 – 大浦屋,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ouraya.co.jp/column/detail/20240621125334/
- Reprise de bétonnage | Infociment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infociments.fr/betons/reprise-de-betonnage
- Evaluation of bond strength between old and new concrete in structural repair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0072300_Evaluation_of_bond_strength_between_old_and_new_concrete_in_structural_repairs
- Performance of Bond between Old and New Concrete Layers: The Effective Factors, Dur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sts—A Review – MDPI,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dpi.com/2412-3811/9/10/171
- Ausführung von Wasserbauwerken – HENRY,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henry.baw.de/bitstreams/f2f45f2e-f986-484a-a5ab-8141cecdec86/download
- Desactivador superficial de fraguado para hacer pavimentos con arido visto – TEAI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teais.es/es/producto/13070/desactivador-superficial-de-fraguado-para-hacer-pavimentos-con-arido-visto-lais
- Hormigón desactivado. Aplicaciones, propiedades y ventajas. | TEAI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teais.es/es/producto/18970/hormigon-desactivado
- Technical Bulletin No. 1 Concrete Surface Preparation – Crown Polymer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crownpolymers.com/wp-content/uploads/CrownTech-Technical-Bulletin-No.-1-Concrete-Surface-Preparation.pdf
- le matériau béton – Cerema,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erema.fr/system/files/documents/2018/02/10-141104_JT_OA_Reparation_du_beton_v1_cle5ebbeb.pdf
- 4 Types of Concrete Waterstops | Maxwell Supply Blog,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axtulsa.com/webroot/blog/4-types-of-concrete-waterstops/
- Leaky Basement Repair – SealBoss Corp.,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sealboss.com/leaky-basement-repair/
- MC-WaterStop Bentonita,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c-bauchemie.com.bo/productos/impermeabilizantes/complementos/mc-water-stop-bentonita.html
- IMPERMEABILIZZAZION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sandtex.it/sites/default/files/sandtex.it/media-areatecnica/allegati/cem_manuale_vandex_2016_0.pdf
- Case Studies of Moisture Problems in Building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eb.ornl.gov/sci/buildings/conf-archive/2007%20B10%20papers/124_Proskiw.pdf
- Concrete Waterstops | Why type is best for your project? – Allcon Group,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allcongroup.com.au/concrete-waterstops/
- Water-Stop | Promotec,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ediliziapromotec.it/approfondimenti/water-stop
- “打継 止水” 【通販モノタロウ】 最短即日出荷,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onotaro.com/s/q-%E6%89%93%E7%B6%99%20%E6%AD%A2%E6%B0%B4/
- WATERSTOP EC (Español) – W. R. Meadow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wrmeadows.com/es/waterstop-ec-espanol/
- Joint d’étanchéité – Bande d’arrêt d’eau Pentaflex – specimat,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pecimat.com/industrie/bande-darret-deau-pentaflex/
- Arbeitsfuge mit Injektionsschlauch – MAX FRANK,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axfrank.com/intl-de/fugen/arbeitsfugen/121-arbeitsfuge-mit-abdichtung-mit-injektionsschlauch-platte-wand.php
- “コンクリート打ち継ぎ止水” 【通販モノタロウ】 最短即日出荷,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onotaro.com/s/q-%E3%82%B3%E3%83%B3%E3%82%AF%E3%83%AA%E3%83%BC%E3%83%88%E6%89%93%E3%81%A1%E7%B6%99%E3%81%8E%E6%AD%A2%E6%B0%B4/
- Concrete Failure Analysis, Testing, Consultancy, Forensic Investigation | Lucideon,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lucideon.com/testing-characterisation/concrete-mortar-testing/concrete-failure-analysis-forensic-investigations
- Concrete Failure Analysis &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envistaforensics.com/services/forensic-engineering/structural-failure/concrete-failure-analysis/
- Building Failure Cases – William States Le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engr.charlotte.edu/asce-failure-case-studies/building-failure-cases/
-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品質確保・向上の手引き(案) 【施工編】,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www.cgr.mlit.go.jp/ctc/pdf/technology/concrete/a4-06.pdf
- 03 31 00 Structural Concrete – MHFD,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mhfd.org/files/24e44d3fe/03_31_00_Structural_Concrete.pdf
- FAILURE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 Rexresearch1.co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rexresearch1.com/ConcreteManufacture2Library/FailuresConcreteStructuresWhittle.pdf
- Specification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 301-99 – WordPress.co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agussugiantocom.files.wordpress.com/2016/07/aci-301-99.pdf
- Crack Width Comparison between ACI 318, Eurocode 2 and GB 50010 for Flexural RC Members –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32037
- ACI 224.3R : 1995 JOINT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 Intertek Inform,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intertekinform.com/en-gb/standards/aci-224-3r-1995-2541_saig_aci_aci_6286/
- Code 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Repair, and Rehabilitation of Exis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ACI 562-19) and Commentary,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pa.gov/content/dam/copapwp-pagov/en/dli/documents/ucc/documents/2018-icc-code-review-public-comments/szoke-562-19-190521.pdf
- Code Requirements for Assessment, Repair, and Rehabilitation of Exis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Commentary,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oncrete.org/Portals/0/Files/PDF/562-16_Provisional.pdf
- 第3章 無筋・鉄筋コンクリート,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ity.osaka.lg.jp/kensetsu/cmsfiles/contents/0000115/115402/013.pdf
- Documento Básico SE Seguridad estructural – CT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odigotecnico.org/pdf/Documentos/SE/DBSE.pdf
- CÓDIGO ESTRUCTURAL – ConcretOnlin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concretonline.com/images/pdf/hormigon/legislacion/codigo_estructural/borradorcetitulo2.pdf
- Comparison between ACI 318-05 and Eurocode 2 (EC2-94) in flexural concrete design | Request PDF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4177604_Comparison_between_ACI_318-05_and_Eurocode_2_EC2-94_in_flexural_concrete_design
- (PDF) Comparison of the Provisions of ACI318-19 Code and Eurocode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st Analysis, of a High-rise Concrete Building Subjected to Seismic & Wind Forces – ResearchGat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4379512_Comparison_of_the_Provisions_of_ACI318-19_Code_and_Eurocode_on_the_Structural_Design_and_Cost_Analysis_of_a_High-rise_Concrete_Building_Subjected_to_Seismic_Wind_Forces
- Comparison between ACI 318-05 and Eurocode 2(EC2-94) in flexural concrete design,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www.techno-press.org/content/?page=article&journal=sem&volume=32&num=6&ordernum=1
- Seismic design of beam-column joints in RC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 Review of codes – CiteSeerX,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citeseerx.ist.psu.edu/document?repid=rep1&type=pdf&doi=85c2936ccf42fbcc84c3de139de5ed9e4c101be8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ese and UK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ilyas.jp Home,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ilyas.jp/post?id=227
- Comparison of US and Japanese Codes and Practices for Seismically Isolated Buildings, 檢索日期:5月 13,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7238036_Comparison_of_US_and_Japanese_Codes_and_Practices_for_Seismically_Isolated_Buil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