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軍艦島」:從繁華到沉寂,感受這座世界遺產的歷史厚度,登上這座無人島,一探究竟其塵封半世紀的故事,見證日本的產業轉型與社會變遷

0
1001

塵封半世紀的繁華:從海底煤礦到世界遺產的端島追憶

位於日本長崎市外海的「端島」(Hashima)因為酷似軍艦,而擁有「軍艦島」這個更廣為人知的別稱。這座曾經繁盛一時的小島,自江戶時代(西元 1603 年至 1868 年)便因蘊藏優質煤礦而受到矚目,直至 1974 年礦場關閉為止,一直是日本重要的能源基地。

這座島嶼在歷經長達 50 年的封閉後,以特殊歷史氛圍及令人讚嘆的廢墟景觀,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旅人到日本旅遊時爭相探訪的觀光勝地。透過「軍艦島 Concierge」等專業公司的登島遊覽行程,遊客們得以親自踏上這座充滿歷史軌跡的島嶼。這些行程讓到日本旅遊、想一探究竟的旅客們可以近距離觀察這座島嶼的建築遺跡,感受其過往的繁華與如今的滄桑。除了親臨現場外,旅客也可以在「軍艦島數位博物館」(Gunkanjima Digital Museum) 中,藉由各種數位展示和史料,更深入地瞭解這座島嶼的興衰歷程,感受其歷史的重量,並遙想當年居民的生活風華,以及其在日本歷史上扮演的角色。

位於日本長崎市外海的「端島」(Hashima)
位於日本長崎市外海的「端島」(Hashima)
世界遺產「軍艦島」登島遊船:閉島50年後的煤礦街區化身為充滿「廢墟絕景」的觀光熱點
世界遺產「軍艦島」登島遊船:閉島50年後的煤礦街區化身為充滿「廢墟絕景」的觀光熱點

近代作為重要煤炭產地而繁榮,曾是日本人口最稠密地區的長崎市「軍艦島」。自無人化至今已半個世紀,成為廢墟的島嶼以獨特且充滿哀愁的景觀,持續吸引眾多遊客。

支撐明治近代化的煤礦之島

位於長崎市中心西南方約18.5公里的洋面上,有一座名為端島(はしま)的島嶼,因其外形酷似大正時代的戰艦「土佐」,被廣泛稱為「軍艦島」。廢墟群與綠意交織的景色猶如吉卜力電影《天空之城》的場景一般夢幻,因此登島遊覽深受歡迎。

岸壁上的廢棄大樓
岸壁上的廢棄大樓

原本,這裡僅是一塊寸草不生的礁石。1890年(明治23年),岩崎彌太郎領導的三菱財閥為了開採海底煤田,開始人工島嶼的建設。島上出產的煤炭供應至福岡縣的官營八幡製鐵所等地,為三菱財閥的繁榮以及日本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需求增長,礦工及其家屬陸續遷入島上,經過多次填海工程,島嶼面積擴展至原來的三倍。

坑道內部作業景象(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坑道內部作業景象(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輝煌時代的縮影:從日本第一的人口密度到現代化的生活

端島東西長約 160 公尺,南北長約 480 公尺,面積雖小卻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與故事。在 1960 年代的鼎盛時期,這座島嶼上曾居住著超過 5,000 位居民,成為當時全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其人口密度之高,甚至超越當時的東京,令人難以想像。

這座資源豐饒的小島,作為日本當時最為現代化的地區之一,擁有諸多傲人的「日本第一」紀錄,例如:全日本最早的鋼筋混凝土高樓、傲視全國的電視普及率,以及日本國內第一條海底水管等等。即使到了今日,人們依舊可以從這些紀錄中,感受到當年的繁華榮景。

雖然只是一座小島,但島上的生活機能相當完備,舉凡電影院、醫院等公共設施,應有盡有,居民們的日常所需皆能在島內獲得滿足,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隨著 1974 年礦場的關閉,居民們陸續遷離,端島也逐漸成為一座無人島,然而屬於它的故事並未就此畫下休止符。2015 年,「軍艦島」作為「明治日本的產業革命遺產~製鐵、製鋼、造船、煤礦產業~」(明治日本の産業革命遺産〜製鉄・製鋼、造船、石炭産業〜)的一部分,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再度喚起了世人對於這座島嶼的記憶與關注。

祈求煤礦安全的祭典(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祈求煤礦安全的祭典(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為了解決這座狹窄孤島的基礎設施問題,三菱引入了當時最先進的土木與建築技術。1916年建成的鋼筋混凝土(RC)七層公寓,以及1957年建成的海底輸水管道等,均為日本首創設施。高度成長期,島上建有30多棟RC結構公寓,以及小學、中學、醫院、電影院、彈珠機廳及神社等,發展為一座功能齊全的城市。雖然被稱為「無綠之島」,但自1910年代起,公寓屋頂便已設有農園,為城市高層化與綠化奠定基礎,可視為現代緊湊型城市的先驅。

日本首座屋頂農園(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日本首座屋頂農園(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青空市場熱鬧景象(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青空市場熱鬧景象(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1960年最鼎盛時期,僅約6.3公頃的島嶼便住有超過5200人,人口密度遠超當時的東京紐約。居民生活水平也非常高,當時全國電視普及率僅10%,而島上幾乎每戶家庭都擁有電視機。

隨著高度成長期日本能源從煤炭轉向石油與天然氣,島上的煤炭因仍用於煉鋼而保持需求。然而,1964年一場火災導致主要坑道被水淹沒,新坑道的開發變得困難。三菱判定「島上的煤炭已無法安全開採」,遂於1974年1月關閉端島煤礦,同年4月島上成為無人島。

告別派對(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告別派對(軍艦島數位博物館提供)

2000年代後,軍艦島重新受到關注。2001年,三菱集團將島嶼所有權轉讓給長崎市,2008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暫定名單。2009年開始對外開放參觀遊覽,因其攝影絕佳的景觀吸引了大量年輕遊客。該島更成為電影《進擊的巨人 ATTACK ON TITAN》(2015年上映)的拍攝場地,知名度持續上升。2015年7月,作為「明治日本的產業革命遺產——煉鋼、造船與煤炭產業」的一部分,被正式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巡訪產業革命遺產,探索軍艦島

2024年,距離閉山已半個世紀,一部以高度成長期軍艦島為背景的電視劇《沉睡在海中的鑽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播出,使這座島嶼的熱度進一步提升。目前有五家旅遊公司運營軍艦島的登島遊船行程,場場爆滿。

上:軍艦島遊船「軍艦島Concierge」,二樓座位視野開闊,還提供紀念品服務;下:普通座席,各船艙內設有螢幕播放配有英語字幕的長崎世界遺產介紹影片(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上:軍艦島遊船「軍艦島Concierge」,二樓座位視野開闊,還提供紀念品服務;下:普通座席,各船艙內設有螢幕播放配有英語字幕的長崎世界遺產介紹影片(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軍艦島Concierge」的遊船行程結合了產業革命遺產巡遊的魅力。每天有兩班船從常盤港出發,該港口鄰近世界遺產之一的托馬斯·格拉巴(Thomas Glover)舊宅。從船上可以眺望許多無法公開進入的歷史建築,例如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電動起重機(1909年建成)及招待國內外重要賓客的西式迎賓館(1904年建成)。在航行途中,還能看到高島,這裡曾是格拉巴協助開發的三菱煤礦所在地。在導遊生動的解說下,40分鐘的航程彷彿瞬間即過。

左:高達62公尺的「巨型懸臂吊(Giant Cantilever Crane)」;右:位於高處的「占勝閣」,其名稱意為能盡攬長崎港景色的西式建築
左:高達62公尺的「巨型懸臂吊(Giant Cantilever Crane)」;右:位於高處的「占勝閣」,其名稱意為能盡攬長崎港景色的西式建築
中央右側,綠色水閘後方是船隻建造和維修用的乾塢,亦屬產業革命遺產
中央右側,綠色水閘後方是船隻建造和維修用的乾塢,亦屬產業革命遺產

當遊船接近開闊海面時,軍艦島的雄姿映入眼簾。島嶼四周以最高達15公尺的混凝土護岸加固,這些護岸建於明治時期的石砌基礎之上。軍艦島的世界遺產構成資產包括這些護岸和位於地下1000公尺深的海底坑道,而整座島嶼則被視為遺產保護的緩衝區。

上:右側前方為船隻停靠設施,山丘上的白色燈塔是在島無人化後建造的;下:護岸經受外海狂濤侵蝕,部分舊石砌已暴露出來
上:右側前方為船隻停靠設施,山丘上的白色燈塔是在島無人化後建造的;下:護岸經受外海狂濤侵蝕,部分舊石砌已暴露出來
遊客從碼頭出發,沿著礦業設施區的參觀路線徒步行進(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遊客從碼頭出發,沿著礦業設施區的參觀路線徒步行進(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深入廢墟核心的短暫登島

登島參觀時間約為40至50分鐘,遊客在導遊的帶領下,沿著礦業設施區步行約220公尺。沿途將參觀曾設有600公尺地下電梯的竪坑、礦工公共浴場所在的綜合事務所,最後到達30號公寓樓。這棟建於1916年的日本最古老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如今因嚴重老化,隨時有倒塌危險。從近距離觀看這些廢墟,比遠望更加震撼,也更能感受到它的滄桑與哀愁。

綜合事務所(上圖左)、竪坑(右)及30號公寓樓(下圖正面)前的解說時間(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綜合事務所(上圖左)、竪坑(右)及30號公寓樓(下圖正面)前的解說時間(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由於居住區域存在建築物崩塌的危險,該區域禁止進入。此外,當海浪過高時,船隻可能無法靠岸,改為繞島遊覽的行程。無論如何,這些逐漸消逝的街景遺構,值得遊客將其深深烙印在記憶中,感懷昔日的繁華。

軍艦島周遊畫面
周遊行程可欣賞到航線另一側的西部島景

數位博物館:虛擬探索廢墟

軍艦島Concierge的登島行程與「軍艦島數位博物館」的入館結合提供。該博物館距離發船碼頭僅步行5分鐘,是登島前預習與參觀後回味的理想去處。

上:四層建築內設有咖啡廳;下:展示曾於1972年在30號樓居住三個月的自由攝影師的藝廊
上:四層建築內設有咖啡廳;下:展示曾於1972年在30號樓居住三個月的自由攝影師的藝廊
屋頂農園模型與室內還原展示
上:軍艦島屋頂農園的縮尺模型;下:50年代後期公寓室內的復原場景

數位博物館內收藏了由原島民捐贈的資料,以及熱愛軍艦島的創作者們設計的數位展示。展館還設有無人機影像的虛擬現實(VR)體驗區,讓參觀者彷彿親身翱翔於這座廢墟城市的上空,感受別樣的探索樂趣。若因時間限制無法參加軍艦島的登島行程,仍可將該博物館列為長崎觀光的首選之一,並順道造訪附近的格拉巴園等名勝。

上左:利用3D CG重現閉山直後的島內景象——「軍艦島探訪記」;上右:模擬電梯與礦車高速移動的體驗——「採炭現場之路」;下:通過互動投影展現建築的光影效果——「Wonder Island」
上左:利用3D CG重現閉山直後的島內景象——「軍艦島探訪記」;上右:模擬電梯與礦車高速移動的體驗——「採炭現場之路」;下:通過互動投影展現建築的光影效果——「Wonder Island」

未來特別行程:探索居住區域的遺跡

軍艦島Concierge在長崎市政府的協助下,計劃於2025年啟動一項全新特別行程,允許遊客進入居住區域進行參觀。這些見證了近代及高度成長期的住宅群,雖已經歷數十年的風雨侵蝕,並不斷崩壞,但仍保留著珍貴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這座被譽為「昭和遺跡」的島嶼,每一次的探訪都可能呈現不同的樣貌。其隨時間流轉的獨特景觀,將繼續吸引無數人前來,親身感受那無法復刻的絕美景致。

島嶼的景色隨時間推移不斷變化(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島嶼的景色隨時間推移不斷變化(圖片由軍艦島Concierge提供)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