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那被認為是伊斯蘭最重要的聖城之一,麥地那先知寺(Masjidal-Madinah,伊斯蘭第二大聖寺,又稱麥地那清真寺),便座落於此,其中設有先知穆罕默德的墳墓。每年,上百萬朝聖者會隨著偉大的朝聖之旅Hajj來到這裡共同祈禱。由於拜訪聖地的朝聖者數量連年增加,清真寺需要增加自身的容量。為此,人們決定在清真寺外增建一處更大的廣場。
多年來,先知清真寺的內院使用SL Rasch GmbH與SEFAR Architecture設計的的傘罩遮陽,獲得使用者的積極反饋,此計畫以原有基礎為參考,在廣場上覆蓋輕質結構,目的在於為禱告、集會和交流活動創造有遮蔽的區域,抵禦沙烏地阿拉伯的高溫。SL Rasch GmbH與SEFAR Architecture在清真寺前院建造250把遮陽傘,為15萬平方公尺的區域提供蔭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可變遮陽屋頂。


沙烏地阿拉伯本拉丹集團(SBG)作為營造廠,委託德國的SL Rasch GmbH公司負責廣場的整體規劃。因為當地的紫外線輻射強度很高,其他的材料都不符合要求,最終決定使用抗紫外線輻射性能優越的PTFE材質作為遮陽傘的傘面。

遮陽傘創造的光影在清真寺前院形成了獨特個氛圍。可變結構打開時,彩色的飾帶和接縫使它們看上去如同花朵一般。設計關注細部,遮陽傘無論閉合還是打開都能融入當地環境,成為清真寺外觀的補充。為了和清真寺建築保持一致,遮陽傘閉合時的包層由高品質的馬賽克組成。

除了要能抗紫外線輻射之外,遮陽傘還需要能防火、抗強風,並有足夠的柔韌度和顏色耐久度,同時還能有一定的透光性。為此,SEFAR Architecture為這個大型作品開發了韌性超強的PTFE織物,以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因為當地陽光的強度很高,採用白色材質將無法滿足遮光的需求。業主最終選擇使用沙色作為傘面的主色。

從策劃到品控,再到施工管理、專案管理和安裝,SL Rasch負責了這座大型遮陽設施的全部階段。建築師設計了一種採用創新摺疊臂系統的傘狀結構。26×26公尺的遮陽傘被設定在不同高度,相互重疊,形成了一片連續的頂棚。考量到前院的朝向,主軸上留出的空隙為人們提供了望向清真寺和尖塔的視野。

輕質結構由鋼框架和高品質膜結構組成,可以抵禦惡劣天氣和紫外線輻射。特別開發的鐵氟龍纖維防塵、抗磨損,可以承受高拉伸荷載。此外,柱子上安裝了噴霧風扇和燈光系統,提供降溫和充足光照。軟體控制的電軸驅動確保傘面可以在180秒內打開或關閉。
控制系統帶來了最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和前院的佔用率改變結構的開合,滿足個人或團體的需求。高品質材料和經過充分考慮的有效率設計將遮陽屋頂塑造成了一個耐久且美觀的獨特建築作品。SL Rasch借此獲得了Abdullatif Al-Fozan清真寺建築獎。
另外,設計團隊為傘的底面設計了藍色的伊斯蘭圖案,進而避免純色的單調感。藍色與沙色的部分採用的都是PTFE織線,藉由對織機的精細調整,設計團隊可以確保巨型傘面織物品質的穩定。

在生產出4個實體大小的樣品,並經過真實環境測試之後,才敲定了最終版本,位於德國埃辛根的利勃海爾集團(Liebherr)則負責遮陽傘控制系統的製造。自2010年9月以來,在麥地那清真寺周圍的區域一共安裝了250座遮陽傘。每把傘的表面積為25.5x 25.5公尺(打開時),高15公尺,開合時間只需要三分鐘。
所有遮陽傘共同打開時,能夠為143,000平方公尺的戶外空間提供遮蔽,這個面積大大超過了清真寺建築的面積。遮陽傘收起時,就似一幢幢華蓋,優雅地點綴在廣場之中。遮陽傘的使用,能夠讓環境溫度降低至少8°C。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Medina Square Shading Project
作品位置: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
作品類型:景觀建築、公共空間、廣場、空間裝置、裝置藝術、宗教建築、宗教設施、伊斯蘭建築
業主:沙烏地阿拉伯財政部
設計單位:SL Rasch GmbH、SEFAR Architecture
整體規劃:SEFAR Architecture
竣工:2011年
遮陽傘製造商:德國利勃海爾集團(Liebherr)
營造廠:沙烏地阿拉伯本拉丹集團(SBG)、日本太陽工業株式會社
結構:鋼框架,可摺疊
材質:PTFE 膜(鐵氟龍)
其他:客製化照明系統、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包層板、玻璃馬賽克瓷磚、噴霧風扇
高度:21.7 公尺(摺疊),14.4 公尺或 15.3 公尺(展開)
重量:20 噸
展開時間:180 秒
遮蔽面積:每把傘 600 平方公尺,總共 150,000 平方公尺
獎項:Abdullatif Al Fozan 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