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Vimeo
Youtube
建築
看見建築
想像空間
建築實務
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
關注設計
建築人力資源
設計
競賽與獎項
風格及消費
展覽
公共
公共建設
區域及都市開發
建設公司與建案
教育
現象
時尚
科技
品牌
FAM首頁
Tags
宗教建築
Tag:
宗教建築
推薦閱讀
芥隆之介 Ryunosuke Akuta – Under a Roof 第三屆福德祠學生競圖
FAM
-
2016-03-23
第三屆福德祠
學生競圖
由
日本
大阪
市立大學 (
Osaka
City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的 芥隆之介 Ryunosuke Akuta 獲得首獎,以下是其作品設計說明及相關圖片。 設計概念 1.將廟宇形式及宗教信仰的象徵性意像抽出,轉化、昇華成一種現代化樣式。 2.屋頂單邊垂降至地面,如天地合一,成為大地的一部分。 3.對外呈現出一種開放的氛圍,對內 展現一種包容都市快速變化的空間構造。 空間配置 1.ㄇ字型平面配置,轉折的半室外參拜動線及與室外廣場之間,形成人、綠、風的交流。 2.留白的空間創造與週邊環境之通透、流動。 芥隆之介 Ryunosuke Akuta - Under a Roof 第三屆福德祠
學生競圖
...
推薦閱讀
翁瑞鴻 – 漂浮的廟 第三屆福德祠學生競圖
FAM
-
2016-03-21
翁瑞鴻目前就讀於
美國
SCI-Arc 南加州建築學院,其作品「漂浮的廟」獲得第三屆福德祠
學生競圖
第二名,以下是該作品的設計說明及相關圖片。 概念 土地公廟的形式隨著時間不斷演變,其相對應的是廟所在的環境。在鄉間,一座小石廟即可以帶給人們強烈的宗教感受,但小石廟在都市中或許只會被人們忽略。土地 公廟發展的歷史也許是環境都市化的一種紀錄,建築的尺度由小而大,空間由封閉轉向開放,人類的活動由少變多,由石頭的象徵到機能的求。 傳統的廟宇設計有嚴謹的規範必須遵循,但現今宗教建築在於形式上卻已非一成不變,許多人家中就有小型的佛堂或是神龕,這些宗教的擺設漸漸融入現代化的空間中,廟宇甚至可以存在貨櫃屋或是頂樓鐵皮加蓋中,因此廟宇也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設計。 漂浮的廟是結合廟宇對於棚架的需求與各種建築元素發展走向而設計出新的土地公廟形式,廟宇本身轉化成一個大型的棚架,所有的機能則變成了各種不同的小量體根 據各自最適當的尺度安排在棚架下,漂浮的廟比從前更加開放,容納更多的活動,也更能有效率的使用空間,同時漂浮的廟也將現今廟宇華麗的裝飾轉化成簡單卻莊 重的建築語彙,重現土地公廟原有的樸實樣貌。 漂浮的廟由分析土地公廟的各階段發展而產生,新的型態與過去緊密結合,希望藉由與土地公廟獨特的歷史發展產生連結進而對創新的設計產生認同,最後進而對其他的土地公廟甚至所有的廟宇產生影響力,人們將有機會重新思考當代廟宇建築的各種可能。 基地 大河里福德宮位在
台中
中央
公園
南端水資源園區,做為在
公園
中的廟宇,開放式的設計將使綠地完整延續,分散的小型量體使廟宇與
公園
景觀更加協調,由於沒有圍牆 及大型量體的阻礙,動線可與水資源園區規劃完整搭配。由於基地位於都市規劃示範區內,整體設計也將配合中央
公園
低碳,智慧,創新的主軸規劃。漂浮的廟本身 具備自然通風採光的優點,同時設計及建造過程將考慮
綠建築
及低碳建築原則並以取得
綠建築
黃金標章為目標。漂浮的廟是對年長及行動不便者的無障礙空間,並將 在設計及建造過程中參考各項智慧建築指標來營造人性化的空間。漂浮的廟也是對創新最好的詮釋,以當代的設計手法將傳統土地公廟轉化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廟宇。 廟的意象 在都市環境中,宗教建築必須以獨特的形式呈現以與各式各樣其他的建築做出區隔,做為地方信仰的中心,廟宇必須識別度高且令人印象深刻才能襯托宗教的力量。做 為創新設計的土地公廟,完整的呈現廟的意象才能讓大河里福德宮獲得認同並發揮影響力。屋頂是廟宇意象呈現最重要的部分,大河里福德宮的屋頂以連續的曲線勾 勒出傳統廟宇燕尾脊的意象,並且屋頂的色彩以暗紅色及淺棕色呼應傳統廟宇的調性。傳統宗教建築一般採取對稱的設計,而此做法雖與當代建築設計的原則不同, 漂浮的廟仍希望在傳統與當代,對稱與不對稱中尋求平衡,因此漂浮的廟正面意象是對稱的,但同時也利用基地本身的斜角及不同量體及構件創造出空間的流動性。 樹的聯想 土地公廟的信仰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在最早的時候,人們會找一顆枝葉特別茂盛的大樹祭拜土地公,因為大樹的根部最深入土地,人們相信對土地公的祈求將透過大樹傳給土地公知道,而祭拜之後會找一顆石頭做為標註大樹的紀號,久而久之演變成人們開始將石頭做為土地公的神像來祭拜。 象徵及故事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特色,漂浮的廟是以土地公廟建築發展過程為出發點,但在設計過程中加入象徵及故事性希望廟宇更加貼近民間信仰精神。漂浮的廟 所營造出的意象是與大樹相呼應的,神龕,柱板,以及支柱都是如樹枝般的向上擴展延伸,最後枝葉繁盛的樹頂轉化成大屋頂,遮風避雨外,也象徵神明給信徒的庇 佑,而刻有廟名的大石頭置在廟前讓大河里福德宮呼應土地公廟最原始的型態。 使用 開放式的設計將能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有效的利用基地空間,平時一般祭拜活動以廟宇為主軸,人群可由廟內向外分佈到前廣場。廟會時以前廣場為活動主軸,人群可 由前廣場延伸到廟內以及後方的
公園
而不被阻隔。漂浮的廟將能提供最大化的廣場空間。漂浮的廟由不同機能的量體及廟與象徵的屋頂所組成,不同的機能呈現不同 的尺度及形狀,這樣的安排能讓信眾直覺的使用也因此參拜的流程更為流暢。漂浮的廟適合各種氣候,在豔陽天及下雨時將能提供最大的遮蔭避雨空間。此外,漂浮 的廟設置有無障礙樓梯電梯及廁所,提供老年者及行動不便者友善的空間。 施工 施工期間臨時福德祠仍可維持正常運作,地下室將開挖至臨時福德祠邊牆退縮一米,並且將避開新福德宮之神桌。地下室,神龕,頂棚完工後遷移眾神至新神龕再拆除臨時房屋完成左側後續工程。 綠能及法規 綠能及智慧是當代的建築趨勢,漂浮的廟參考建築九大指標評估設計,除基本的綠
建材
及施工Co2減量及廢棄物減量之外,漂浮的廟在日常節能指標及水資源指標兩 個必要指標上有先天的優點,漂浮的廟自然採光通風,節省空調照明能源,漂浮的廟屋頂則提供了設計雨水貯留系統的可能。其餘指標也將透過與專業顧問的溝通, 目標取得
綠建築
黃金標章成為一座對環境友善的廟宇。此外,漂浮的廟符合建蔽率,容積率,綠化率,透水率及基地各種退縮規定。 翁瑞鴻 - 漂浮的廟 第三屆福德祠
學生競圖
01 翁瑞鴻 -...
推薦閱讀
Julia Soto Delgado – 大河里土地公廟 第三屆福德祠學生競圖
FAM
-
2016-03-20
來自維也納的 Julia Soto Delgado 之作品於第三屆福德祠
學生競圖
獲得第三名,Julia Soto Delgado 目前就讀於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Master of Architecture,以下是 Julia Soto Delgado 的作品介紹及相關圖片。 由於和藹可親的土地公爺爺一直以來即被視為神、鬼、人之間具調節功能的溝通者;這介於二個世界間的迷人想法清楚的呈現在此設計中。 透 過對周遭區域以及土地公廟建築型態的分析,大型屋頂結構的利用很明顯的可以為社區在慶典和活動時提供最大遮風避雨之可能性。然而,針對在這個區域所發生的 種種變化,設計者有必要重新詮釋一個具傳統且可信的形式。藉由採用大型屋頂地景 (roofscape),新的土地功廟在融入都市化地區的同時,成為既有城市結構、新建公共綠地,和污水處理場之間的溝通媒介,並可為社區提供一個具難忘 氛圍的新會面點。 新園區創造出的景觀以倒置的方式被重新詮釋。透過採用長度各異的竹節,並減少傳統牆面的元素,壯觀和高品質的開放空間因此而被創造。景觀產生之元素是從屋頂結構懸掛,從而產生流動的空間,邀請人們探索這個神聖的地方,並提供非常優美的景觀。 透過不同的視角,竹網格一方面提供穿越整體建築的驚奇視野,另一方面也時而成為一座厚實而不透明的量體。兩種不同的景觀雖近似卻互為相反,於此其間張力和令人興奮的效果油然而生。 並置的地面層地景和懸掛的屋頂地景具有不同的功能:上層由社區和員工專用,下層則不僅是一個氛圍獨特的空間,同時也是一處讓神和鬼居住的、象徵性的空間。 竹子為自然生長的材料,因此在此設計中象徵著超自然的神和鬼;人類既不涉入使用這種景觀,也未涉入竹材的生產。混凝土是由人類以其精巧技術製成的人造石,因此這是讓人們使用的空間。混凝土作為材料可以精確得產生出任何形式,於此,它是對應於屋頂地景的有機形式。 Julia Soto...
建築
三個三門,法鼓山寶雲寺/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擊壤設計
FAM
-
2016-02-14
每座寺院都像一個自給自足的「環境」。在建設法鼓山寶雲寺時,
黃明威
建築師與他的團隊不但能夠創建「一座寺廟」,更是創造一個與大都市和諧共存的小環境。根據聖嚴師父的「本來面目」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三個三門」,寶雲寺緊緊追隨法鼓山的核心信仰。設計挑戰在於都市土地的狹長形狀。然而因為土地在北側靠近寬敞的市政路,並面向新市政中心,而南側是
臺中市
西屯區的親切住宅區,也可以使空地和建築得到適當的佈局。內部結構則強調寬敞且無柱的集會空間,顯示了寶雲寺建築的特色。
建築
阿根廷教堂Capilla San Bernardo/Nicolás Campodonico
FAM
-
2015-11-27
在
阿根廷
科爾多瓦省東部的潘帕斯草原,以當地守護神為名修建的聖伯納禮拜堂聳立在一座樹林繁茂的山丘中。 這裡原先的農舍院落已被拆除,有上百年歷史的磚塊被保留下來作為
教堂
的
建築材料
。這裡沒有電力或任何其他公用設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原始條件。
建築
微光靜透之後:趙建銘建築師打造「高雄旗津生命紀念館」寂靜追思空間
FAM
-
2015-10-07
趙建銘建築師在
高雄
設計的「旗津生命紀念館」,以「生死輪迴」為核心,打造出寂靜的追思空間。這裡利用自然元素風、光、水,讓傳統墓區轉化為一個光明、開放的場所。從停車場到主入口的路徑,以及入口大廳的「追思的牆」,促進生者與逝者的情感連結。觀海平台和「淨身水牆」則提供了一個讓家族成員追思祖先的靜謐環境。
建築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 法鼓文理學院 涵養清澈心境的校園空間
FAM
-
2015-07-08
法鼓文理學院座落於廣大的林地山坡,包含兩個相通的基地。較大的西南基地是淺山谷,有兩條小溪穿過,向下可俯瞰附近的平原;另一塊基地位在東邊的平台山丘,可眺望壯闊的海景。基於為佛教團體創辦的大學,校方在校區開發層面特別著重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以及生態永續發展。
推薦閱讀
台南水晶教堂 復刻美學挑戰西方
FAM
-
2014-11-17
台南
北門遊客中心最近出現模仿關島海之
教堂
的水晶
教堂
,不以抄襲外國建築為恥,並稱此為復刻版,讓國外唯美
教堂
就在台灣,國人不必出國便能享受海外美景。文化觀察者認為,中國哲學體系賦予原創不同的概念,認為精準的模仿代表聰明才智。
台南
北門水晶
教堂
「山寨建築」非台灣特有,在對岸,盜版建築更是滿坑滿谷。浙江天都城矗立一座一百五十公尺高的「自製」艾菲爾鐵塔,安徽阜陽興建和
美國
白宮一模一樣的政府大樓,重慶市的地標建築則是宛如克萊斯勒大樓雙生兄弟的「
紐約
塔」。 這股抄襲風潮引起西方側目,
紐約
作家碧安卡.博斯克(Bianca Bosker)新書「誰把艾菲爾鐵塔搬到了中國?(Original Copies: Architectural Mimicry in Contemporary China)」,從歷史、文化與經濟等角度,研究華人喜歡山寨建築的「民族性」,中文版上週上市。 創新是驅動廿一世紀經濟的重要動力,但博斯克認為,西方相信原創的合法性及隱含的技術優勢,視原創性為美學的重要標準;但中國哲學體系賦予原創不同的概念,認為精準的模仿代表聰明才智。 以繪畫為例,臨摹原作的「摹本」可以是中國繪畫史上閃亮主角,好的摹本獲故宮博物院典藏,甚至比原作更享盛名。博斯克認為,華人社會對山寨建築的寬容,源自古代皇室的「帝國主義世界觀」。從漢代上林苑到清代圓明園,中國皇帝的宮苑樂於複製各地的地景與建築,讓皇室不出門也能「臥遊天下」。在工業時代,複製能 力可以是國力的象徵,但在創意至上的文創時代,山寨建築只會扼殺本土美學。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指出,複製外國建築,只把建築當「背景」,忽略其與土地文化、生活模式的關係,恐讓台灣建築品質與文創能力停滯不前。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台北
報導】
推薦閱讀
越南胡志明市在地鄰里空間再現 a21studio 設計之彩虹教堂
FAM
-
2014-10-15
為了在
越南
胡志明市郊區舉辦各種各樣的社區活動,a21studio工作室設計了一座「彩虹
教堂
」,這座小
教堂
由簡易的金屬棚以及其下方開闊的空間組成。 由於房地產發展,基地週遭環境缺乏鄰里間的可共同參與使用的
公共空間
,「彩虹
教堂
」企圖為當地人民帶來可供聚集的場所,尤其是給年輕人,作為會議、婚禮和展覽場地,甚至是一個輕鬆的所在,人們可以坐下喝咖啡、吃點心,
教堂
的前後都直接向外敞開,與室外環境形成通透而容許人們自由走動的空間。 「彩虹
教堂
」座落於長20米、寬10米的基地上,由於預算吃緊,其主要
建材
均取自業主之前在其他地方使用而剩下的材料,包括
鋼構
架、鋼筋與金屬波浪板等,採用這些材料,建築物的結構變得輕巧,更有效地縮短了工期,當然也節省了人力成本。 a21studio - The Chapel
越南
胡志明市
教堂
- Photo 07 - 蔓延的樹狀結構不但為建築體提供支撐,使可用面積達到最大 入口處的框架由兩個40×80鋼柱與40×40鋼支撐構成,與塗成白色的金屬波浪板相連接,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座輕巧的白色小
教堂
;然而,業主所提供的鋼材還 是不夠堅固到作為樑柱支撐整體建築的穩定,所以另外購入90×90 鋼材製成的樹狀柱,建築物內部的主要空間開闊而沒有阻隔,蔓延的樹狀結構不但為建築體提供支撐,使可用面積達到最大。 「彩虹
教堂
」的牆壁和天花板都粉刷成白色,地板則是由原生木地板鋪成,兩者間形成鮮明對比,利用鋼筋固定的多層彩色窗簾依序懸掛在入口處上方,彩色窗簾不僅遮擋了直射的陽光,映照的色彩使得
教堂
內部顯得多彩而溫暖,抒解白色空間可能造成的冷漠感。 「彩虹
教堂
」的空間色澤讓人聯想起歐洲許多大
教堂
古典玫瑰花窗所帶入的神聖光線,也串起科比意
Le Corbusier
在
廊香教堂
Ronchamp Chapel 所營造的神秘色彩,然而進入到廿一世紀,人們更緊密地與都市紋理融合時,a21studio 所設計的彩虹
教堂
起了很重要的示範作用,建築師如何在有限的成本與土地上,為人民創造最大的生活效益;無怪乎此作品贏得2014年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Awards)所頒發的年度建築大獎(World Building of...
推薦閱讀
2013第二屆福德祠學生競圖 初審收件日期 2013年11月7日
FAM
-
2013-09-11
「感恩惜福、敬重大地」,乃是此信仰所要傳達的真正精神意義 土地公廟靜靜地與環境和諧共處、融為一體,是象徵人們敬天愛地精神之所在。
競圖
緣起 「感恩惜福、敬重大地」,乃是此信仰所要傳達的真正精神意義;土地公廟靜靜地與環境和諧共處、融為一體,是象徵人們敬天愛地精神之所在。 然 而,在都市蓬勃發展的脈絡下,社會變遷的影響亦直接反映在土地公廟上,信仰中心隱隱的漸為邊陲,甚或屢被切割、內縮。我們不禁要反思:無論人們對土地公的 期待有何改變,土地就是環境,人們對於所處鄰里土地的尊敬也將會投射在對整個大自然環境的尊重;不管社會怎麼轉變,對土地、環境以及大自然的虔敬,應當是 不變的。 有鑑於此,我們特地規劃舉辦「福德祠
學生競圖
」活動,邀請具有創意及理想之年輕學子評估、思考如何改善土地公廟周遭之整體景觀、賦予神仙里長伯與前往祭祀、活動的里民們一個更好的環境與空間。 設計準則 (1) 土地公廟之主體建物可考慮移動,但以方位、坐向不變為原則。 (2) 以土地公廟為主,考量對側「
台中市
西區美村老人休閒中心」、「吉隆停車場」、周邊景觀與本基地之連結。 (3) 需保留現有活動 (如布袋戲、吃福會等),並可因地制宜,自行設想空間,為地方文化找出新的生命力。 (4) 斟酌考量當地環境、都市規劃使用目標,以及其他相關法規。 (5) 低碳設計的原則,並考慮透水率、建蔽率等相關限制。 基地地址
台中市
西區公館里福德祠 (地址:
台中市
西區柳川西路二段11 號) 參賽對象 建築、都市、景觀、
室內設計
等相關科系之大專院校在校學生。 參賽獎金 首獎一名: 台幣六萬元 獎狀一面 貳獎一名: 台幣三萬元 獎狀一面 ?獎一名: 台幣兩萬元 獎狀一面 佳作六名: 台幣五千元 獎狀一面 入選九名: 台幣兩千元 獎狀一面 提交內容 1.參賽報名: 參賽報名表至協會網站下載,填妥後隨參賽作品送達或寄至: 中區再生基地 (地址:40042
台中市
中山路...
1
...
5
6
7
Page 6 of 7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
大阪御堂筋世紀新章:古剎三津寺攜手東京建物,大成建設演繹都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的壯麗交響詩篇
2025-05-20
溫馨尺度與機能核心的交織:BPM 擘劃法國 Cap de Bos 校園,新建物以纖維水泥板屋頂呼應鄰里,中央廊道串起校園日常
2025-05-19
TERRITORIAL 空間敘事的魔力:秘魯 Antonio Raimondi 學院圖書館透過動線、光影與彈性隔間,譜寫學習新樂章
2025-05-17
首爾蘆原區的校園革新序曲:B GROUND ARCHITECTS 巧妙回應佛巖山景,將未來產業科學高等學校陰暗地下食堂轉化為沐浴天光、促進學子交流的開放式餐飲空間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