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教堂

Tag: 教堂

消隱於地景之間,墨西哥大地禮拜堂/Cabrera Arqs

大地禮拜堂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介於一個小鎮與鄉村住宅聚落之間,教堂不想在這片土地上以強硬的方式呈現宗教地標,但仍希望能為附近居民提供聚會的場所,因此,墨西哥建築師 Cabrera Arqs 所設計的教堂量體,刻意的融入地景,甚至消失在景觀之間,同時成為兩種規劃區域間的邊界。

獻給 Maria Restituta Kafka 修女,捷克宣福教堂/Atelier Stepan

發展建築設計概念 Atelier Stepan的主持建築師 Marek Jan Stepan在過去三十年,不斷地將精力灌注於發展捷克 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的設計概念:如何建造天堂、彩虹教堂、未來主義教堂、內在宇宙、完成上帝的觸摸等;然而,在1968年的輕鬆氛圍中建造教堂的意圖首次出現,在50年後才最終得以實現,由住宅建築師 František Zounek 和 Viktor Rudiš 決定基地所在,建造教堂的資金全部來自供品和捐贈。 這是第一座獻給基督教慈善組織方濟會修女會的 Maria Restituta Kafka 的教堂,座落於距離 Marie Restituta 出生地約600公尺的地方,1943年Maria Restituta Kafka修女被納粹統治的奧地利政府處決,後被宣佈為烈士,並受到天主教會的宣福。 回應城市的教堂 教堂位於 Čertova rokle...

台南巷弄間的微型宗教聚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德光教會/立建築師事務所 廖偉立建築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德光教會基地位於台南,基地周圍建築多為三至六層連棟透天住宅,為環境紋理緊湊的樸實社區,廖偉立建築師運用「虛實概念」模糊室內外的空間邊界,並讓教會成為社區或城市的中心。

上帝的殿建在高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礁溪教會/廖偉立 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以「重新定義教會並且因地制宜」為原則,由於礁溪冬季多雨潮濕,夏季高溫炎熱,基地地形東西向(長向)有一米半高低差,廖偉立建築師將一樓空間挑高,設計四個方形量體撐起二樓主堂結構,也符合聖經描述「上帝的殿建在高處」的精神。

瑞士A13公路教堂╱Herzog & de Meuron

在歐洲,公路教堂提供旅行者一個休息、祈禱的地方,德國更是擁有大量的公路教堂,德文稱之為「Autobahnkirche」,瑞士建築師 Herzog & de Meuron 設計了一座高速公路旁的教堂,位於瑞士東邊安德爾(Andeer)附近A13公路旁,安德爾小教堂以傾斜的白色牆壁作為地下冥想空間的入口,完成後將成為瑞士第一座高速公路教堂,其設計試圖挑戰傳統的禮拜場所,回應周遭環境的同時,沒有宗教標誌或符號。 除了避免教堂變得過於世俗化,也是為了提供了一個安靜的場所,讓任何信仰的人靜心、祈禱或或是觀賞周圍的景觀。 Herzog & de Meuron 不願採用傳統的小教堂作為這座公路教堂來呈現當代建築的特色,他們認為安德爾小教堂的設計理念必須從現場、從位置、從道路上脫穎而出,更進一步,不想與明確的宗教標誌或象徵結合, 他們說:「設計團隊正在尋找能夠提高訪客感知能力的建築,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甚至是他們自我認知的方式。」 Herzog & de Meuron 嘗試和測試了小教堂的一些形式,因為,不同尋常的是,該作品不是由一個地點的設置限制或邊界決定的。然而,它的首要任務是,該建築應阻擋高速公路上的噪音,而不讓人感覺像是一個明確的、封閉的空間。 Herzog & de Meuron 為此案作了無數設計,其中一案他們甚至想把教堂建在公路之上、像是天一般,雖然這個設計造價太高,但「通往某處的通道」這個概念吸引了他們,因此他們延續「通道」的想法完成了最後的設計。因此,最終的設計提案設想了三個系列嵌入山坡的地下洞穴狀空間,四面10公尺高的白色牆壁,以一定角度相互支撐。 Herzog & de Meuron 認為,封閉的立方體不能滿足這樣的空間,過於封閉、過於建築,設計團隊不想給它下定義,但設計團隊確實想創造圍塑感,像花園或庭院一樣,創造空間,但不是封閉的建築體。它應該更像是一條從外面過來的小路,穿過一連串特定的空間,然後再直接通向室外。 從入口的螺旋梯往下,首先會進入的是為閱讀而設計的禮拜堂,日光可以從上方照進房間中;第二個禮拜堂則是以蠟燭補足日照,這是讓人面對自己的空間,是三間中最私密的;最後一間禮拜堂則坐擁週遭的全景視野,可以看到小鎮、綠油油的草地和森林,為了要強化訪客眼中所見的綠意,他們還特別在房間內設計了一道延伸至天花板高度的紅色玻璃,利用互補色的效果來刺激視覺。 Herzog...

平原上的方舟,印尼木構造教堂Oikumene Church╱TSDS Interior Architect

為提供附近在種植場工作員工及當地人提供基督禮拜場所,同時也是 PT.KMS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一部分,而建立了Oikumene教堂,量體採東西向配置,位於當地海拔最高點。 設計採用木材作為唯一的材料以營造整體空間,設計團隊希望運用當地材料進行設計,概念來自婆羅洲原住民達雅族的傳統建築 Rumah Betang,同時,從哲學面來說,上帝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建築設計則採垂直牆壁支撐著傾斜的屋頂,作為隱喻的形式。

維護人類居住權益,跑在第一線的日本建築師,坂茂以及他的人道主義行動

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日本著名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以其創新材料運用與充滿人道關懷的設計理念聞名於世。坂茂在可回收建材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特別是運用紙張、紙管以及硬紙板等材料的各種結合方式。作為「志願建築師網路(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的創始人,他在應急建築(emergency architecture)領域耕耘超過三十年,設計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涵蓋盧安達、海地、土耳其、日本等受災地區。

在世界的盡頭有沒有建築? 簡單回顧冰島建築史

冰島不僅是大片的取景地,更是冒險和野外活動的天堂。從2010年的47萬遊客到2017年的230萬,多達83%的人來此是為了令人敬畏的戶外體驗。然而因為大多數遊客專注於自然美景,他們往往忽略了冰島的建築,認為除了首都雷克雅維克外,其他地方「什麼也沒有」。但冰島的建築史也可以看作是人類與自然的抗爭史。

教堂的結構構成,不只是拱頂而已

一提到教堂,我們立刻想到高大、神聖、威嚴,早在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歐洲各封建領主便熱心於在自己的領地上修建規模壯觀的修道院和教堂教堂也成了教皇統一思想的重要場所。那時教堂建築採用典型的「仿羅馬式樣」(Romanesque,亦稱「羅曼式」)拱券結構。

執著堅定、不追逐潮流的精神,瑞士建築師Peter Zumthor彼得卒姆托

Peter Zumthor彼得卒姆托介紹 2009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彼得‧祖姆托(Peter Zumthor)出生於1943年4月26日,以其敏銳的物質感和對場所的關注而聞名,是21世紀最受尊敬的建築師之一。在Therme Vals和Kunsthaus Bregenz分別於1996年和1997年僅完成了一年完成後便聲名鵲起,他的作品優先考慮了單個建築物的體驗與品質,而不是當代人經常青睞的技術、文化和理論。 Peter Zumthor案例 Peter Zumthor 設計的 Therme Vals瓦爾斯溫泉 少年時代,Zumthor的第一份工作是當一名木匠學徒,在他的祖國巴塞爾(Basel)和紐約學習了建築學之後,他在格勞賓登州(Graubünden)擔任保護建築師。這兩份早期工作都給了他手工製作的經驗和對材料的獨特理解,實際上,在2001年名利場上,保羅‧戈德堡(Paul Goldberger)描述了「他的所有建築具有出色的匠人為其工作帶來的品質,以及他對細部的完美追求和對材料近似完美的選擇。 Peter Zumthor設計的教堂:布魯登‧克勞斯田園教堂(Bruder KlausField Chapel) Zumthor的建築風格可能是現象學原則的縮影,它相信建築的感官和品質是至高無上的,這是受馬丁‧海德格爾哲學的啟發。這樣,Zumthor認為,要真正瞭解一座建築,必須親身體驗,因此他的作品很少受到媒體的宣傳。 他也很少尋求新的作品,結果比其他知名建築師的作品要少得多,在瑞士阿爾卑斯山的一個村莊的一個小工作室裡工作。所有此一切為他贏得了一種近乎神話般的聲譽——介於隱士和聖人之間——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質疑這種解讀,認為卒姆托精心打造了此一角色,就像許多其他著名建築師精心打造的角色一樣。 Peter Zumthor對建築界的影響 無論如何,他的作品已經對建築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建築神秘而迷人,但沒有任何風格或形式先入為主的跡象。他關心的是環境、經驗和物質性,而不是美學。 也許這就是他對建築最重要的貢獻:一個真正有意義的場所和體驗的建築。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