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英國建築師

水都未來交通破浪前行:保時捷攜手福斯特基金會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揭櫫「水道門戶」,擘劃歷史名城永續移動新篇章,思索古老與前衛並存之道

汽車品牌保時捷(Porsche)與諾曼・福斯特基金會(Norman Foster Foundation)於 2025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攜手呈現名為「威尼斯水道門戶」(Gateway to Venice's Waterway)的閃亮橋樑及交通樞紐。

達卡綠肺新生:阿迦汗學院借鑑古剎智慧,在喧囂都市中開闢一方寧靜致遠的學習天地,再現孟加拉建築風華

位於孟加拉國達卡的阿迦汗學院(Aga Khan Academy),由SHATOTTO綠色生活建築事務所及Feilden Clegg Bradley Studios (FCBS)攜手擘劃,其設計靈感汲取自該區域古老的佛教大寺院(Mahaviharas),巧妙轉化其歷史建築精髓與哲學思想。學院坐落於達卡市郊一片廣達七萬四千一百五十平方公尺的土地,毗鄰繁忙道路,設計核心在於為稠密的都市結構注入一片綠意盎然的「肺葉」。校園中央的「Maidan」廣場,承襲佛教大寺院重視寧靜致遠學習氛圍的傳統,周邊庭院則扮演戶外廣場與室內空間的過渡角色,整體空間設計著重自然採光與舒適度,為師生構築優良的研習環境,庭院更依年齡層需求精心規劃,例如種植樹木的資深庭院鼓勵團隊活動,而學術區旁的集會庭院則以簡潔設計烘托達卡市名的由來──「Dhaak樹」,饒富教育深意。

當建築遇見水與光:師法路易斯.康哲思,英國建築師事務所SSA於潟湖之上譜寫流動樂章,拱廊光影變幻,營造迷人空間體驗

座落於埃及紅海生態度假小鎮艾爾古納(El Gouna)的會議文化中心,由英國建築師事務所Studio Seilern Architects(SSA)設計,奧拉斯康埃及開發公司(Orascom Development Egypt)委託興建。此建築群旨在成為區域新地標,其首期工程涵蓋廣場、拱廊柱列與潟湖,以十六週、三千名工人日夜趕工的速度完成,令人矚目。第二期將包含世界級音樂廳與大型會議中心。此建設呼應艾爾古納的永續發展理念,結合壯觀建築與水景,鄰近赫爾格達(Hurghada),展現了開發商的宏大企圖。

橘藍雙色交織引潮流,倫敦Goodge街咖啡美甲複合店設計刷新城市美學視覺

來自倫敦英國建築師事務所 Tigg Coll 為Cona 咖啡美甲複合店進行室內設計改造,以鮮明活潑的珊瑚橘與柔和的嬰兒藍做為主色調,搭配圓弧門框、弧面牆壁和球型燈具,營造令人愉悅的消費環境。透過精心規劃的色彩區域,將咖啡吧與美甲沙龍兩種不同業態成功連結,滿足消費者多重需求,也為店面創造更多商業價值。

APPLE 懸浮階梯背後的建築大師!貝聿銘與賈伯斯跨越建築與科技的四十年設計對話,締造蘋果視覺美學新典範

華裔美國建築大師貝聿銘,對蘋果設計美學的影響遠比人們想像的深遠。他不僅與喬布斯(Steve Jobs)有過多次合作,更為後來蘋果專賣店的玻璃懸浮樓梯提供了原始設計靈感。貝聿銘在羅浮宮的倒置玻璃金字塔,也成為紐約第五大道蘋果旗艦店的設計藍本,無形中塑造了蘋果品牌的建築語彙。

傳統學院空間的現代轉譯!英國建築師 Feilden Fowles 運用甜栗木膠合樑建構哈默頓學院食堂,優雅蝴蝶桁架取代傳統斜頂,手工木作溫潤質感營造開放明亮的師生交流場域

英國大學哈默頓學院攜手Feilden Fowles建築師事務所,新建指標性食堂回應師生增長。運用Darwen Terracotta協作的綠色彩陶立面與栗木蝴蝶桁架,展現永續工藝價值。整合Shezad Dawood藝術創作,提供餐飲服務外,更創造開放社交空間與學習場域,成為傳承學院自由精神的校園新核心。

五十年工藝積累的轉身:Foster + Partners 工業設計部門重塑識別,Pentagram 操刀視覺,揭示跨界企圖與設計哲學

國際知名建築師事務所 Foster + Partners 旗下工業設計部門,經由設計公司 Pentagram 操刀全新視覺識別系統後,正式以獨立品牌形象及專屬網站面世,除了原有的傢俱、燈具與多元產品設計,更積極佈局消費性電子產品與穿戴式裝置的新興領域,展現其跨足尖端科技的企圖心。這個源於為母公司建築專案量身訂製配件的團隊,歷經半世紀發展,已累積豐厚實績並與眾多國際製造商建立夥伴關係。本次品牌重塑旨在清晰界定市場定位,拓展不同於建築與都市規劃的客戶基礎,同時維繫與建築本業相輔相成的共生關係,並藉由新平台呈現設計、原型製作至最終成品的完整歷程。

Zaha Hadid Architects 灣區鉅獻!廣州南沙大灣區體育中心即將揭幕,流線造型致敬宋代船影,六萬人體育場成焦點

由國際知名英國建築師事務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設計、座落於中國廣州南沙區的大灣區體育中心,現已接近完工,預計今年六月正式開幕。此大型體育園區包含一座六萬人體育場及籃球館、水上中心,將作為十一月中國全國運動會的主要場館。其標誌性的流線造型靈感源自宋代帆船,並融入嶺南建築適應亞熱帶氣候的在地智慧。該案由 ZHA 與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合作,除競技功能外,也將對社區開放,扮演帶動大灣區發展的重要角色。

David Kohn Architects 重新詮釋牛津大學新學院的建築傳統,打造出兼具美學與功能性的Gradel Quadrangles

牛津大學新學院的「Gradel Quadrangles」由英國建築師事務所 David Kohn Architects 設計,融合歷史與現代元素,提供94間學生宿舍、音樂廳、辦公室等設施,曲線形建築與三面方庭設計,營造出開放且具吸引力的空間,延續了新學院自1379年以來的建築傳統。

跨越建築與藝術的界線,Thomas Heatherwick 為首爾會展中心注入新靈魂,模組化立面改寫韓國城市風貌

英國建築師事務所 Heatherwick Studio競圖中脫穎而出,獲選主導首爾會展中心改造計畫。這座韓國重要展覽場所將從冷漠的玻璃結構轉變為開放式公共空間,採用「好奇心百寶櫃」設計概念,以堆疊多尺寸「盒子」創造靈活展覽空間,加強與周邊環境連結,並著重永續發展,預計2029年完工。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