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Landscape

Tag: landscape

義大利Bressanone-Varna 公路、隧道門戶景觀設計╱MoDus Architects

過去幾十年間,義大利建築師在基礎設施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被邊緣化:城市的高密度、歷史及自然環境的分化為公共管理部門提出了特殊而迫切的挑戰,布雷薩諾內(Bresanona)道路工程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而產生,設計的重要性被體現在每個精確的尺度上,因而也為跨領域的合作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由MoDus Architects設計的隧道被視為通往義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薩諾內(Bresanona)市中心的新門戶,也是 Bressanone-Varna 公路的最新景觀建築,這項基礎設施由地底道路構成,連串 Bressanone 與 Varna 這兩座城市、緩解交通壓力。 通向Bressanon市區的南向入口 ©Gustav Willeit 最新開放的公路中央交匯點靠近Bressanone市中心,是整個工程與SS12主幹道連接計畫的一部分。從公路出發,駕駛者將在環島處通過一個短促的、兩端分別設置以混凝土入口結構的U形隧道,最後到達直接通往城市的主軸線道路(Via Roma)。 東側的入口呈現出強烈的雕塑感,展示了以曲線為主的設計特徵,擺脫了基礎設施通常給人帶來的嚴格且機能至上的觀感。 施工過程開創性地將既有不同尺度(甚至極為特殊的)基礎設施、景觀、建築和城市美化結合在一起。公路作品作為一項獨立的設計挑戰,凸顯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互補關係,不僅考慮到了作品對環境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作為一個小型的城市模型,致力於解決交通、遺產保護以及場所營造方面的問題。 全長5公里的公路在2012年首次投入使用,繞道Bressanone的歷史城區到達Varna的北部。規劃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交通擁堵、減少污染,同時在北部地區與南部輕工業區之間建立聯繫。 設計任務要求在道路沿線創造一系列的新結構,包括隧道入口、擋土牆、隔音牆、服務站、機械結構、通風豎道、和各種地標元素,以三個簡單的方針主導:第一,儘可能地降低地上結構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兼顧建築形式和施工品質;第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需要採取統一且互相配合的設計方法,並通過調整來與特殊的基地條件相適應;最後, 將Bressanone與Varna聯繫起來,使這兩座城市的環境不再相互阻隔,而是形成一個連續的整體。 圍繞著隧道系統增加了一系列構造,將隧道入口塑造為一個極具表現力的存在:從埋在地底的道路網絡中探出頭來,在多層次的城市環境中充當了車流與人流之間的調停者。 新的混凝土結構是由正在建造中的64公里長的Brenner Base隧道施工現場獲得的骨料製成。隔音牆採用落葉松木製成,通風筒則採用了耐候鋼,它們與裸露的混凝土結構共同構成了本次作品的核心要素,將景觀、基礎設施和交通樞紐的多重功能結合在一起,指示出地上層和地下層的交匯點,在融入Bressanone城市景觀的同時也定義出一場獨特而短促的行駛體驗。 設計團隊特別關注了噪音的阻隔問題,採取了Leca-beton隔音牆等多項有利於吸音的干預措施,同時還對道路建設的常用材料進行了配置上的研究,以得出更加高效且有利於環境的解決方案。此外,團隊還嘗試將簡單且低成本的材料以新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彌補了不同材料在尺度上的差異,並克服了在小量體建築群附近實施建造的困難。 公路工程的下一個路段,也是最後一個部分,預計將於2025年完工,屆時隧道系統將被延伸至Varna市中心,總長度達到8公里。  

與城市空間友善的體育館,2024巴黎奧運水上運動中心競圖設計提案╱MVRDV

近幾十年來,隨著奧運「地標性」體育場館的興建費用越來越高,這些建築給主辦城市帶來了極大的負擔,不僅僅是在興建所要耗費的人力與物資,還要考慮奧運結束後對於城市空間、社會需求、都市發展等的長遠影響;事實上,體育設施的機能、尺寸、空間配置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建築師在造型下功夫,像是當年北京奧運時 Herzog & de Meuron 設計的「鳥巢」,或者2020年初被網友笑翻了的「荷花綻放」廣州恆大足球場,除此之外,建築師在操作體育建築時想要提出新的概念,實在不容易。

美國羅德島普洛敦維士,串連城市空間的景觀人行步橋Providence Pedestrian Bridge╱Buro Happold + inFORM Studio

廿世紀中葉,美國羅德島州的首府普洛敦維士 (Providence)的城市空間因為I-195州際公路啟用而中斷,這條連接羅德島州和麻州的州際公路切斷了主要市區與河岸的聯繫。1995年,普洛敦維士 (Providence)基金會和當地市政府,提出要求重新劃定鋪設I-195號州際公路,以連接並激活該城市的邊緣化部分,經過多個公部門、基金會、業主、居民和非營利機構的共同規劃及努力,這些地區已再度建立起聯繫,一座十年前不存在的新興社區正在出現。

日據前衛建築 帝國製糖廠、湧泉公園點亮台中東區

台中東區「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於民國96年公告為歷史建築,市府投入9千萬元修復工程,由曾經操刀台中文學館的謝文泰建築師擔負起修復規劃設計工作

座落在臺南中國城舊址之上的蔥鬱潟湖和公園,台南河樂廣場/MVRDV+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都市里人規劃有限公司

2020年3月6日,MVRDV慶祝台南「The Spring 河樂廣場」的開幕。「河樂廣場」是一個都市公共空間的設計案,將市中心一處老舊的住商複合建築「臺南中國城」改造成一個被新植植物環繞的城市潟湖,這些植物將長成鬱鬱蔥蔥的叢林,將城市與自然和水岸重新連結。

MVRDV設計,台南新化果菜市場2020年2月24日上樑,預計2021年5月啟用

台南新化果菜市場2021年將搬新家,斥資8億元、占地8公頃的新址在2018年年底動工,正如火如荼興建中,由荷蘭MVRDV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梯田屋頂外觀相當亮眼,也取得綠建築、智慧建築雙認證,還沒完工就有全台最美果菜市場稱號,目前主體結構已見雛型。

設計意圖清晰的克難作品 交通大學南大門候車亭╱邵唯晏 CHU-Studio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

位於風城新竹的交通大學,是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於1958年由原交大的教職員工和校友重建,多年來,許多優秀學子來自台灣各地到此就讀,如果是住學校宿舍,當中大多數搭乘客運巴士,由其他城市經過高速公路來到校園,在更早之前,交大的學生如果要搭乘客運巴士南來北往,都必須到清華大學旁,在光復路上等候巴士,對每位交大人而言,「候車亭」具有特別的意義,是連結求學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生命記憶中的獨特風景。

竹湖畔的時尚身影,交大北門候車亭╱邵唯晏

從竹湖畔的校門步入交通大學,很難不發覺一個小巧、線條圓滑的白色身影矗立在路旁,趨前一看就會發現原來是一座專為等候公車使用的候車亭,由在交大建研所劉育東教授設立的AleppoZone工作的邵唯晏設計,邵唯晏方從交大建研所取得建築碩士。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