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Paul Rudolph

Tag: Paul Rudolph

耶魯大學建築藝廊「Tuskegee Chapel」特展,Paul Rudolph 與塔斯基吉大學建築教授,在1960 年代為非裔學府建造饒富歷史意義的教堂

耶魯大學建築藝廊(Yale Architecture Gallery)於 2025 年 1 月 9 日至 7 月 5 日,舉辦「塔斯基吉教堂:保羅·魯道夫 X Fry & Welch(The Tuskegee Chapel: Paul Rudolph X Fry & Welch)」展覽,回顧建築師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與塔斯基吉大學(Tuskegee University)建築教授 Louis Fry(路易斯·弗萊) 及 Colonel John Welch(約翰·韋爾奇上校)於 1960 年至 1969 年間,為這所傳統非裔大學(HBCU)所打造的經典之作——塔斯基吉教堂(Tuskegee Chapel),該展覽也紀念三位建築師的經典合作。

學生宿舍百年演進:從遮風避雨到推動多元文化與永續發展的建築空間啟發

學生宿舍設計經歷了從早期現代主義到當代多元文化的深遠變革。從柯比意巴黎大學城設計的瑞士樓,到Walter Gropius於德國設計的包浩斯宿舍,建築師將功能性與標準化作為起點,但逐漸發現標準化模式難以滿足文化差異與多元需求。進入二十一世紀,學生宿舍已不僅限於提供經濟實惠的居所,更成為文化交流與環保實踐的實驗場。

Myron Goldfinger 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建築哲學:紐約 PRIMA 特展回顧大師住宅作品,探索人與空間共生

美國建築師 Myron Goldfinger 辭世前,妻子 June Goldfinger 詢問他如何定義自己的建築,Myron Goldfinger 僅以「圓形、方形、三角形」七字回應,這段對話也成為紐約保羅·魯道夫現代建築研究所(PRIMA)為其舉辦的遺產展覽標題。展覽展出 Myron Goldfinger 從 1963 年至 2008 年間的住宅作品,包含圖紙、設計圖、模型、照片等珍貴資料,呈現他獨特的幾何風格和對人文的關注。

徐岩奇建築師:落水山莊之有機溯源

萊特的落水山莊(1939)是我大二時就開始非常著迷的作品,但即使閲讀圖面仍有難以理解之處,因此35年後終於有機會來此朝聖,親自體驗這個偉大的作品及萊特的有機建築,心中充滿感動。在這場壯遊以前,因為受教於德國有機建築學派的基礎,常與李承寬先生的學生趙力行、林東憲、汪文琦交流,並以孫全文老師的演講「密斯的建築觀與東方思想」,與閱讀孫老師最近出版「中華文化與現代建築」作為基礎。此外,我對建築史有興趣,去了解誰受誰的影響,除了鑑往知來,主要是因對做設計有幫助,因我是用設計觀念看建築史。希望透過這篇寫作整理思緒,作為自己在有機建築探索過程中的紀錄。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