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5 4 月, 2024

Tag: 李承寬

徐岩奇建築師:落水山莊之有機溯源

萊特的落水山莊(1939)是我大二時就開始非常著迷的作品,但即使閲讀圖面仍有難以理解之處,因此35年後終於有機會來此朝聖,親自體驗這個偉大的作品及萊特的有機建築,心中充滿感動。在這場壯遊以前,因為受教於德國有機建築學派的基礎,常與李承寬先生的學生趙力行、林東憲、汪文琦交流,並以孫全文老師的演講「密斯的建築觀與東方思想」,與閱讀孫老師最近出版「中華文化與現代建築」作為基礎。此外,我對建築史有興趣,去了解誰受誰的影響,除了鑑往知來,主要是因對做設計有幫助,因我是用設計觀念看建築史。希望透過這篇寫作整理思緒,作為自己在有機建築探索過程中的紀錄。

上海當代美術館「直行與迂迴:1940年代至今台灣現代建築發展之路」展覽 2022年7月16日~10月16日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直行與迂迴——台灣現代建築的路徑」,目的在於梳理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脈絡,並展現台灣建築師對於其身份的審慎與反思,直面台灣建築現代性發展與本土話語思考,展覽由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兼策展人阮慶岳策展,展期由2022年7月16日~10月16日,並向公眾免費開放。

阮慶岳+王增榮《建築的態度: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直擊13位建築人的核心價值

《建築的態度:戰後臺灣建築師群像》為建築評論家阮慶岳王增榮,針對臺灣戰後十三位重要建築師進行的評論及對談記錄,其中以「經典凝視」、「開東合西」、「人與土地」劃分為三個時代: 「經典凝視」是戰後至六○年代、結合現代建築與中國傳統的王大閎陳其寬李承寬,以及貼近人性的女建築師先鋒王秋華修澤蘭;接著「開東合西」是八○年代轉向商品化的資本權力後,後現代主義代表的李祖原漢寶德,與特立獨行的吳增榮,以及在九○年代引領回歸現代主義的姚仁喜;最後是「人與土地」,歷經九二一地震與經濟泡沫化,轉而省思臺灣在地現實與常民文化、回應自身主體的謝英俊黃聲遠廖偉立邱文傑

趙力行建築師:探望李承寬 2002春 柏林

接近一般人退休的年歲,李承寬從地球的彼端回來,正如50年前他從此端出發……..,跨越了大半個世紀的路程。1996年冬,李先生經歷了在台灣斷續15年的教學、著書及一些零星的設計工作後,又離開了…..,回到柏林北邊,他在80年代初設計的集合住宅MV社區,與跟隨他40多年的管家W.Engel過著隱退、修養的日子。

王增榮與阮慶岳,對談系列「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談論漢寶德

2020年六月號《建築師雜誌》,登出王增榮與我當初在「敏隆講堂」對談系列「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其中第六講談論漢寶德的內容。這系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輩,第二部分是師長輩,第三部分是同輩。我覺得談論師長輩尤其困難,因為直言難不直言也難。

德國華裔建築師李承寬

李承寬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德國度過,他曾在那裡攻讀建築學,對德國 “新建築”風格的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而他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方面的知識,則主要得益於德國漢學家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的教誨。

孫全文: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

在佛教裡經常講因緣;李承寬先生在33年前,曾經來到台灣東海大學教書,算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緣分。李先生16歲離開中國上海,到德國的柏林求學,在德國居住了整整50年;以67歲高齡的建築師身分,來到過去跟他毫無相干的東海大學教書。前後整整待了14年,又以84歲的高齡,不得不離開台灣,回到他發跡的柏林。這是什麼樣的因緣?今日面對李承寬先生百歲冥誕,值得我們回顧與探討。

「建築與交叉文化」國際研討會:李承寬百歲冥誕紀念 2014年10月31日(週五)、11月1日

李承寬(1914—2003),乃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華裔建築師之一。其長期旅居德國,在歐洲建築史上留下許多經典之作;而晚年來臺任教、出版著作,為一代學子開啓了嶄新的認知視野。隨著時代發展,其建築作品與理論思想已然越來越引起國內外世人的再度重視。

徐岩奇:李承寬與中原建築系的淵源

2001年3月18日早上和趙力行驅車前往日月潭邵族部落,見到李承寬教授的第一眼,我熱淚盈框。再見到李教授時,他坐在輪椅上,需要人的攙扶,他明顯老了。瞬間,過去10年求學,就業,再到國外進修,回到台灣開事務所,發生的事,很快在腦海中一幕幕的閃掠而過。李承寬教授是我建築生命中關鍵的影響者。

Most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