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全文:李承寬與台灣的追隨者

0
1277

作者:孫全文

在佛教裡經常講因緣;李承寬先生在33年前,曾經來到台灣東海大學教書,算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緣分。李先生16歲離開中國上海,到德國的柏林求學,在德國居住了整整50年;以67歲高齡的建築師身分,來到過去跟他毫無相干的東海大學教書。前後整整待了14年,又以84歲的高齡,不得不離開台灣,回到他發跡的柏林。這是什麼樣的因緣?今日面對李承寬先生百歲冥誕,值得我們回顧與探討。

李承寬先生1989年攝於斯圖加特近郊;圖片:臺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

李承寬先生於1930年抵達柏林,從1931年起,在柏林工業大學學習建築,從1934年起,跟隨當時德國表現主義領袖級建築師Hans Poelzig門下學習二年。直到1937年完成學業後,找事務所工作,輾轉到了 夏龍(Scharoun)的事務所,又和夏龍結下了一生走向有機建築的因緣。

若講起建築上的表現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建築師面對各種政治、社會、科技上的進步與轉變,而追求一個新建築、新時代形式的建築運動。當時屬於柏林環社(Ring Group)成員的葛羅庇斯、黑林、夏龍等人,早期皆曾受到表現主義追求直覺、感性及追求形式等之影響。

20年代推動現代建築運動的重要人物,包括密斯及格羅庇斯、Taut兄弟、Mendelsohn等人,皆曾是環社的成員;而黑林是環社的秘書長。由此可知,李承寬正好從30年代初起,接觸及目睹了歐洲現代建築的發展經過。尤其當時受教於Poelzig、夏龍、黑林等大師的經歷來看,足夠和後來在美國受教於格羅庇斯的,另二位華裔建築師貝律銘與王大閎相提並論。而李承寬的經歷及建築上的成就,絕不比前二者遜色。戰後王大閎離開Gropius回到台灣,發展他的現代中國建築,而成為戰後台灣第一代建築界的領航者。李承寬在戰前和戰後,跟隨夏龍參與許多重要設計案;不僅成為夏隆的後繼者,也於60年代成為德國頗負盛名的建築師。但由於戰後和夏龍一起留在戰敗的德國,一直被西方建築史家所忽略。直到1970年,斯圖加特大學的Jürgen Joedicke所寫的《1945年以後的建築》(Architecture Since 1945)出版以前,在國際上以及台灣,無人知曉李承寬這個名字。至於約迪克(Joedicke)教授為何在他的書中推舉李承寬,也不是偶然的;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因緣。

1953年李承寬接到他生涯第一個委託設計住宅案「House Scharf」,而離開了他從1937年起工作的夏龍事務所,自己獨立開業。由於Scharf 住宅及其他住宅皆位於德國南部,因而李承寬將事務所遷至斯圖加特城,使斯圖加特成為李承寬於60及70年代發展他業務的主要據點。

尤其在1961-62年,在斯圖加特中心區不遠的山坡地上所設計的公寓式住宅(Flat at Eduard-Pfeiffer-Str),更使他在德國建築界名聲大噪,被當時德國最具權威性建築雜誌(Bauwelt)選為1963年德國最傑出的住宅建築;而此棟住宅剛好位於離斯圖加特大學建築學院,不到十分鐘車程。李承寬又因而受邀參與當時柏林最有名的社會住宅社區(Märkisches Viertel)的設計。在當時被邀請的其他名建築師當中,李承寬獨得了設計五棟、共1,240戶單元的設計機會。

約迪克與李承寬

因此,對這一位住在斯圖加特的傑出華裔建築師,自然受到斯圖加特大學名建築評論家約迪克(Jurgen Joedicke)教授的重視。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公寓,Eduard-Pfeiffer-Str;圖片:孫全文提供
公寓,Eduard-Pfeiffer-Str;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公寓,Eduard-Pfeiffer-Str;圖片:孫全文提供
公寓,Eduard-Pfeiffer-Str;圖片:孫全文提供

1969年,約迪克接續他的近代建築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寫了《Architecture Since1945》,可算是戰後第一位德籍建築評論家,將德國的有機建築與夏龍的成就,總算向國際作了一個較客觀的交代;並附圖介紹李承寬二棟住宅。

李承寬這才有被國際建築界及台灣建築界認識的機會。約迪克教授在其他著作中,介紹黑林及夏龍的有機建築時,不忘記介紹李承寬建築師的作品,是還有其他原因的。

約迪克曾於1963年出版Hugo Häring專集,以及研究黑林( Häring)的建築思想與理論時,發現到黑林(Häring)與李承寬的重要對話錄中,揭櫫中國建築的本質與西方古典建築本質上的差異。也發現黑林的有機思想中,頗多與東亞哲學的探討與比較內容。因而引起約迪克教授及助手們對東亞文化的興趣。約迪克的助手中,一位叫Manfred Speidel教授,曾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對東方的文化及中國文化頗多認識。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Hugo Häring黑林引用李承寬的對話比較東西建築的差異;圖片:孫全文提供
Hugo Häring黑林引用李承寬的對話比較東西建築的差異;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Hugo Häring黑林引用李承寬的對話比較東西建築的差異;圖片:孫全文提供
Hugo Häring黑林引用李承寬的對話比較東西建築的差異;圖片:孫全文提供

1975年,約迪克教授帶領研究室成員一行共30人,曾到日本作建築之旅,參訪九州及本島有名的歷史城市,也做了詳細深入的調查。因而多少了解日本與中國文化的關聯。更有趣的緣分在於: 從1973年起,我在東海建築系,開始以講師身分授課時,曾因王錦堂先生的付託,翻譯了約迪克教授所寫的近代建築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由於此因緣,我才有機會來到斯圖加特大學約迪克教授的研究室。否則,不太有可能和李承寬先生相遇。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IGMA研究室訪日建築報告;圖片:孫全文提供
IGMA研究室訪日建築報告;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IGMA研究室訪日建築報告;圖片:孫全文提供
IGMA研究室訪日建築報告;圖片:孫全文提供

約迪克教授研究室IGMA(Institut für Grundlagen der Modernen Architektur)成員於1975年參訪日本,並作完報告書不久,我剛好來到研究室,約迪克教授及助手們,對我這從東亞來的研究員,頗為友善及禮遇。1978年春,研究室又辦了一次柏林集合住宅參訪之旅,剛好也去參觀了有名的Märkisches社區。當時我常聽到助手們不斷提起”Lee”建築師。當時我尚不知那位叫Lee的建築師就是李承寬先生。

1979年暑期,我向約迪克教授請假回台灣。回東海授課三個月。當時剛好遇到我的恩師賀陳詞教授提起李承寬先生。他吩咐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去找李承寬先生。賀陳詞教授的看法是,李承寬先生的作品,既然刊載於約迪克教授《1945年以後的建築》國際性專書中,並和其他大師及國際名建築師並列在一起;可見李承寬一定是不可忽視的傑出建築師。賀教授並強調,李承寬先生可能住在斯圖加特城附近。由於賀教授的付託,我才開始認真去打聽。後來透過斯圖加特的友人打聽出李承寬先生的電話及所住的地點,而不久聯絡上李承寬先生。原來李先生就住在斯圖加特不到一小時車程的Stetten小鎮。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Stetten 連棟式住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Stetten 連棟式住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Stetten 連棟式住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Stetten 連棟式住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李先生的住宅兼事務所,是由他設計的一排三層連棟式住宅的最外一棟。從外部看來,簡單樸素;但一踏進室內,就會讓人感到一股舒適而振奮的空間連續。一樓是客廳與書房兼他的事務所,由此可通往室外庭院;二樓為廚房與餐廳;三樓為臥室。室內最引人注意的是木製樓梯及輕巧的細部形式。而每當踏樓梯走上走下,予人輕飄飄的感覺。這種體驗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和我過去爬樓梯時的經驗是截然不同。室內各細部由自然的木材和白色牆面為主,給人舒適自然的感受。

從此之後,約一年的時間當中,我共去了五、六次李先生的家中,和他討論現代建築發展過程與中國文化的關聯。由於李先生不僅是夏龍之後繼者,也是德國有機建築理論的共同發展者,我希望從他過去和歐洲現代建築大師的接觸與來往的經驗中,獲得一些珍貴的建築史上的事實。李先生有一次很得意地說:德國阿亨(Aachen)大學建築系教授Manfred Speidel(曾是約迪克教授的助手)曾經想約訪談李先生,而被他拒絕。李先生的理由是:「如果不懂中國文化,就無法了解我的建築。」不過李先生並不知Speidel教授曾留學日本,並在早稻田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對中國文化與歷史有深入了解。

李承寬每當談起他的建築,尤其對他60年代所設計的Schmidt House非常得意。他曾說:「該住宅是戰後德國最先進的現代建築。這一棟已過二十年,現在仍然看起來那麼地新穎,且有現代感」。

雖然和李先生談了很多,但當時我尚未想到建議李先生到東海教書的念頭。直到有一次,李先生帶我去參訪他在附近設計的Schoeffel Haus,我立即拿定了主意。此棟住宅坐落於一處山坡地上,沿著馬路設置了車庫。從外形看來,也只是一棟並不起眼的簡單量體與牆面,牆面並不是全白,部分牆上噴上有顏色的灰泥。一旦進入門廳,立即感受到與眾不同的空間處理。透過大片窗,可望到戶外庭院,與較暗的門廳,洽與庭院之大片綠色形成對比。主要樓層位於門廳高半層。因而動線立刻轉向,引導至上層主要空間。李承寬在Schoeffel住宅中,將生活空間配置成,如同走在中國園林般,令人驚喜。而這種強烈的內部空間感,源自於空間連續與視點的轉移而得。李先生試圖創造內外空間的交融,並將自然引進室內。同時也將人的視點,沿動線不斷從水平各方向的轉折,引入到垂直方向。讓住宅內部空間使人在生活中的移動時,永遠感受到鼓舞與變化。尤其在他的住宅中,樓梯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輕巧而舒適的木製樓梯和沿樓梯的綠色植物,在Schoeffel住宅中,不僅成為視覺上的焦點,也成為每日生活上必經的愉悅場所。尤其從三樓臥室樓層,沿樓梯往下俯視時,同時可看到一樓及二樓的書房兼客廳。這種個角度的視覺穿透性與多樣性,是在比起柯比意的La Roche及Villa Savoye住宅中的穿透性,更富動感且自然舒適。其他內部空間的尺度與細部,皆和整體建築融為一體,令人感到舒適且現代。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Schoeffel 住宅內部;圖片:孫全文提供
Schoeffel 住宅內部;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Schoeffel 住宅內部;圖片:孫全文提供
Schoeffel 住宅內部;圖片:孫全文提供

Schoeffel 住宅,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也令我感動及佩服。當時立即想到:讓這位大建築師在Stetten小鎮中,過著半退休式的生活,甚為可惜。因而我開始建議且慫恿李承寬東海建築系教書,且在台灣繼續發展他的設計工作。意料之外,李先生欣然同意。因而透過東海建築系詹耀文主任之聯繫,順利安排李承寬先生到東海建築系。本來我是計畫與李先生一起回東海的。但由於我的論文拖延,只好先安排李先生於1981年到東海大學建築系任教。李先生做了一年的客座教授,未想到第二年就回德國。直到1985年又回東海任專任教授二年,接著以兼任身分輾轉在東海、中原,及朝陽兼課,直到1997年完全回到德國為止。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李承寬的台灣作品之一:南埔林宅,南投,1996/97;圖片:臺灣現代建築學會提供

李承寬先生於1981年,以客座教授身分到東海建築系,開始他日後共14年的教書生涯。但他所經歷的過程,並不如我預期的那麼順利。第二年就結束了客座教授一年聘期,回到了德國。過了三年後的1985年,又回東海,續以專任教授身分執教,次年1986年,張樞教授接系主任職後第二年,李承寬教授被改聘為兼任教授。此改變對李先生的身心方面影響很大。李先生必須搬離東海大學宿舍,在校外租房,因而生活上面臨極大的困難。為何1985年李先生又回到東海不到二年,發生如此不幸的事件,值得我們探討:

一、東海大學是美國基督教聯董會(United Board)創辦的私立大學。創辦以 來,和美國大學的關係格外密切。因而系裡的師資,大多留學美國,因系裡師生對美國建築界資訊非常通暢,反而對於歐洲大學,尤其非英語系國家的資訊極為有限,因而對李承寬德國建築界輝煌的經歷與成就,自然一無所知。其實,我個人在東海時也是如此。

二、德語系國家大學的特色在於講座制。講座代表一種專業領域。通常在大學裡,主持講座的教授,職缺時,由國內外各地尋找一位有名望及成就的人士來主持。負責講座的教授必須為正教授(Ordinarius),受到極高的尊重與禮遇,並且是終身職。通常一個講座配屬一位祕書,及2-3位專任教學助手。這些助手等於是教授的左右手。大學裡大多數的課程,包括設計課及專題討論等,皆由助手們負責。教授則以負責他專精的一門講義課為主,同時主導研究室的研究與發展。李先生在德國柏林大學,前後密切跟隨的教授,如夏龍及Boerschmann等諸位教授之講座情形,也應該是如此。李先生在德國一待就是半世紀,因此他的腦海中所浮現的,大學裡教書的情景應是德國式大學模式。然而一旦到了東海,所面對的情況與德國大學截然不同。他必須一人負責所有設計課、講義課的準備及授課,以及各種教學及生活上瑣碎的事情。這對一位一生當建築師,而首次在大學裡執教的老先生(當時67歲)來說,是極為困難的。因此在東海,李先生就遭遇許多麻煩與挫折。

李承寬的追隨者

李先生於1981年來東海客座一年,第二次從1985年來東海專任二年,至1997年完全離開台灣共14年的教書期間,雖然在學校及外面從事設計工作並不順利,但仍然有一些傑出而熱心的學生們,始終跟隨著李先生,協助他繼續發展及完成他的抱負。由於這些李承寬的追隨者的努力與執著,在90年代曾引起一股在台灣不可忽視的有機建築熱潮。

曾在東海建築系畢業的季鐵男,於1989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留學回來母系任教。1993年申請到省立美術館的民間藝術選粹研究計畫,而選定李承寬建築師與作品。因而訪談李承寬6次的記錄,由助理矢建國、汪文琦與郭文豐整理發表,引起國內不少年輕建築師對夏龍及李承寬有機建築的興趣。同時李承寬於1993年與1996年,在郭文豐的協助與整理下,相繼在田園城市出版社出版了《新建築意義》和《新建築發展》兩本個人專集。使台灣建築界對李承寬有機思想作品之了解,助益甚鉅。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汪文琦博士論文;圖片:孫全文提供
汪文琦博士論文;圖片:孫全文提供

季鐵男副教授之助教汪文琦,由於參與李先生之省立美術館之研究計劃─「李承寬建築師與作品」,於1994年專程到德國參訪李承寬及他的作品,深受影響。終於放棄留美計畫,而於1996年,赴德入柏林藝術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從2004年開始,以德文寫的博士論文Chen-Kuan Lee und der Chinesische Werkbund, mit Hugo Häring and Hans Scharoun(李承寬與中國工藝聯盟,與黑林及夏隆),於2009年完成,並於2010年於柏林出版。

汪文琦在他博士論文中,除了深入探討李承寬在二次大戰前在柏林求學經過,及與黑林及夏龍相識,合組中國工藝聯盟(Chinesische Werkbund)的始末。並詳述李承寬於戰後和夏龍合作設計的內容。尤其夏龍之戰後有名的學校建築─Darmstadt小學的設計概念,參考中國廣東順德市的城市結構。

這些都是有助於深入了解夏龍建築背後的思想觀念,以及有關德國有機建築發展的重要史實。這些從未在主要西方學者著作中被提起的史實,汪文琦在他的論文中,一一被揭露。汪文琦的論文的重要性在於,除了有助於改變西方建築史及評論家對於有機建築發展的看法,以及重新評價李承寬德國有機建築發展史上的地位及貢獻。更重要的是,幾何與有機並非是完全對立的概念;中國城市規劃中的幾何性原則,仍可應用於有機建築的環境規劃與設計,兩者並不衝突。

邱佩君碩士論文《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邱佩君碩士論文;圖片:孫全文提供
邱佩君碩士論文;圖片:孫全文提供

事實上,以中文完整的介紹,德國有機建築的理論背景及李承寬的住宅設計,也曾於1998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研究生邱佩君於她的碩士論文《李承寬德國有機建築》中,詳細介紹及分析所有李承寬住宅設計的特色,並於2008年出版。

雖然邱佩君的論文內容,參考了1993年及1996年的李承寬專集,以及1993年季鐵男、汪文琦等訪談李承寬的內容;但邱珮君也參考英國學者Peter Blundell Jones的夏龍專集中的資料,更使讀者深入了解,李承寬的有機建築理論基礎與夏龍建築之關聯性。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以設計者的觀點,試圖有系統的分析李承寬所有住宅設計的特性與手法,對於國內年輕建築師們,進一步了解李承寬的住宅設計,助益匪淺。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Darmstadt 小學配置與明堂概念;圖片:孫全文提供
Darmstadt 小學配置與明堂概念;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廣東順德市學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廣東順德市學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李承寬的追隨者,除了透過上述的著作來宣揚李先生的有機建築理論與作品外,也在實際設計案中,繼承李先生的理念及設計手法。這些追隨者中,除了林東憲及郭文豐、趙力行,在李承寬於東海時期,直接受教於李先生外,其他如徐岩奇,雖未直接受教於李先生,但透過中原大學另一德籍教授Arin博士之有機建築講義課,以及利用李承寬在中原大學教設計課時的接觸,有機會接近李承寬的有機建築。同時不斷與上述李承寬追隨者合作設計,逐漸掌握了李承寬有機建築的真髓。

趙力行,李承寬的追隨者中最具影響力

李承寬的追隨者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為趙力行;趙力行早於1988年,與李承寬首次合作,在台中設計首件房地產案:一棟七層樓高、內含28戶住宅單元,可惜未能實現。1998年再度與李承寬合作,參與草屯南埔的林宅設計案。這算是李承寬在台灣留下的第一棟住宅案,而且是當時對台灣相當重要的設計案。趙力行與李承寬的密切合作,成為李承寬最重要的繼任者,並陸續完成許多有機建築的住宅案,如鹿谷黃宅、南投柯宅、南投碧峰林宅等,使有機建築在台灣的能見度與推廣,發揮不小的影響。除此之外,於2002年,與徐岩奇合作,參加台南藝術大學學生宿舍競圖得獎,2003年完工。並與徐岩奇合作,2006年設計完成東海大學教師及教職員退休宿舍。同時與姜樂靜合作,於2003年,設計完成彰化大成國小,並於2004年設計完成清華大學學生宿舍,可以說成就非凡,自然影響不少台灣新一代年輕建築師。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草屯南埔林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草屯南埔林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台南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南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圖片:孫全文提供

林東憲建築師,具代表性的李承寬追隨者

林東憲是李承寬的追隨者中,也具代表性的建築師。林東憲在李承寬追隨者中,最早受教於李先生。在學生時期,他除了修李承寬的課程外,畢業設計也是由李承寬指導。1992年,他毅然到柏林工業大學修碩士,深入研究與了解李承寬的作品,至1996年完成學業回國。並於1998年協助李先生監造完成草屯的莫宅。2005年設計完成芳苑國小,以及永康永仁高中第一期工程。2010年起,開始設計他在台南的自宅兼事務所,至2013年完成。林東憲從學生時代起,長年和李承寬的接觸與了解,完全得了李承寬建築設計與細部設計的真傳。從林東憲住宅中,可以看出,所有內外空間的處理與材料系部的手法,如同出自李承寬的手筆。唯一不同的是,該住宅坐落於市區中,如何面對都市街道處理、住宅與事務所不同機能的進口處,以及維護住宅的私密性與事務所之間方便的連結,展現了巧妙與舒適的動線關係。各層空間內部與外部露臺之間良好的視覺與動線關係,也展現了重視住宅內部人與人及內部與外部關係的有機建築精神。與李承寬在草屯的住宅相比,頗有青出於藍的氣勢。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林東憲自宅兼事務所;圖片:孫全文提供
林東憲自宅兼事務所;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林東憲自宅兼事務所;圖片:孫全文提供
林東憲自宅兼事務所;圖片:孫全文提供

郭文豐也和林東憲同時在大學時受教於李承寬先生。在東海建築系當助教起,協助李先生及季鐵男整理訪談錄音資料。更有進者,協助李先生整理及出版兩本個人專集。也因此受到李承寬的有機建築思想影響匪淺。從1994年起,任職於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的五年當中,所負責的設計案中最重要的設計案,莫過於礁溪竹林養護院和宜蘭西堤社福館。此二作品各於1999年和2001年各獲台灣建築獎與台灣建築佳作獎。礁溪竹林養護院,是當時台灣北部所呈現首座展示有機建築新觀念與特色的公共建築

郭文豐在竹林養護院中,特別考慮到各內部空間充足的光線,人與人、空間與人之互動,良好的對外視線以及各樓層逐漸退縮,以留下大片戶外平台,以備室內外活動及避難時所需等。這些概念,皆出自於李承寬有機建築所強調的,完美的符合人的使用機能原則。由此概念下所設計的養護院,不論從內部或外部,皆散發出與一般養護院截然不同的活潑、清新且舒適的人性環境,給當時台灣建築界提示了一個未來公共建築設計的新里程碑。不久2001年,由黃聲遠主導下,仍由郭文豐負責設計的西堤社福館第一期案中,延續竹林養護院的原則:先考慮人,即婦女、兒童、青少年、老人的使用與生活化,設置充足的半戶外空間,並使每一樓層使用者都能貼近自然綠意等。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礁溪竹林養護院;圖片:孫全文提供
礁溪竹林養護院,郭文豐建築師設計;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礁溪竹林養護院,郭文豐建築師設計;圖片:孫全文提供
礁溪竹林養護院,郭文豐建築師設計;圖片:孫全文提供

追隨李承寬的要角:者徐岩奇建築師

徐岩奇建築師在李承寬的追隨者中,也扮演不可忽視的角色。除了早期和趙力行、林東憲合作之外,也曾設計廣英國小,受到當時不少新一代年輕建築師的重視。對於日後2000年台灣新校園運動之發展,發揮不小的影響。2004年至2006年,設計完成的歸仁紅瓦厝國小設計,在配置方面,可以看出夏龍之Lünen女子中學的影響。

從活潑的教室單元的座位空間處理、教室內部連結小型外部空間,以及設置小型教師角落等,可看出與Lünen中學教室空間的關聯。寬敞曲折的走廊,已經從通道變成小學生相互交流的場所;輕巧透空的樓梯空間,及其周圍形成的廁所和飲水空間,完全從傳統位於角落的廁所,改變成可愛的學生之主要活動空間。至於由自由活潑的配置而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戶外空間,更由於豐富的植栽及花木,更有助於可愛可視的綠色環境。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中寮廣英小學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中寮廣英小學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中寮廣英小學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中寮廣英小學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李承寬先生於台灣前後共待了14年的時間。設計了一棟集合住宅,完成了二棟私人住宅;出版了兩本個人專輯 。而這些得須仰賴他的幾位追隨者,全力協助才能完成。究竟李承寬的建築與有機思想對台灣建築界帶來哪些影響?這是令我們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談起李承寬的有機住宅;雖然當時由於李先生主要待在學校,而國內知名度不夠,同時國人不習慣不規則的建築形狀。因此他的有機住宅,未被當時的台灣社會普遍接受。但如同在德國時期,受到一些喜愛藝術創作的業主喜愛與欣賞,而有機會在台灣實現有機建築的機會。雖然這個機會來的稍晚了些,但如草屯林宅,在李先生於1997年離開台灣以前,仍然可以完成初步設計,其餘部分由李先生的追隨者趙力行協助完成,而展現在國人面前。另一棟草屯莫宅,也是由欣賞林宅設計的莫醫師的全力支持,同時李先生的另一追隨者林東憲的全力協助才能完成。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草屯南埔林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草屯南埔林宅,趙力行建築師設計;圖片:孫全文提供

草屯林宅:台灣有機建築的新里程碑

草屯林宅變成台灣有機建築的新里程碑。繼續引起其他業主的興趣,因而續有趙力行設計的南投黃宅、雙冬柯宅以及草屯碧峰林宅等,足於代表李承寬有機建築特色的新住宅,相繼出現在南投及台灣其他地區;包括郭文豐的礁溪曾宅及羅東居宅,徐岩奇的歸仁蔡宅,以及林東憲的台南自宅兼建築師事務所等。雖然住宅作品不算很多,但李承寬的追隨者,如趙力行、郭文豐等,除了近年來仍然參與宜蘭厝計畫外,並和林東憲、徐岩奇等繼續設計有機住宅,對未來台灣有機住宅的發展,仍可令人期待。

事實上,李承寬的有機建築思想對台灣建築的影響, 最大的轉捩點在學校建築方面。1999年九二一地震,帶來改變台灣中小學建築邁向新教育、新環境、新學校的契機。九二一地震受災學校的重建工作,剛好賦與新一代建築師一個歷史性的機會與挑戰性的任務。新環境的理念,使中小學校園綠地需配合生態教育,達成人、自’然與生物共榮。這種理念與有機建築的理念不謀而合。

於是給與李承寬的追隨者一個難得的機會。趙力行在南投南潭國小B案及廣英國小A案中,首次展示了與眾截然不同的創意性有機建築手法,引起不少台灣年輕建築師的矚目與重視。雖然趙力行未能贏得設計權,但仍然擔任姜樂靜的潭南國小案,以及徐岩奇的廣英國小案的設計顧問,而直接或間接影響此重要的二國小的設計發展。

除此,趙力行也與姜樂靜合作,主導設計彰化大成國小競圖而獲首獎。徐岩奇南投英國小及台南歸仁紅瓦厝國小設計中,充分表達了有機建築理念與特色。這二棟極為成功的國小設計案例,若無遇上台灣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應該在中部及南部地區,有更多擴大發展的機會。另外,林東憲也在台南永仁高中第一期校舍及彰化芳苑國小設計案中,也充分展現了有機建築校園的特色。

有機建築理念,在台灣新校園建築運動中,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充分讓人感受與體驗,因應基地的自由形式、重視使用機能、人與人、內部與外部空間、人與自然的關係等原則。九二一以後的一些中小學校園中,開始打破以往學校建築空間,一成不變的口字型、合院型與軸線型配置原則;使新中小學校園環境中,校舍不再一律採取軸向配置,走廊不再是一律筆直同寬,樓梯和廁所不再一律位於角落,而呈現自然,自由活潑,室內與室外交融;使校園處處變成學生的可愛可親的場所。這種新校園建築之自然活潑的校園建築中,隱約地看出,受夏隆及李承寬追隨者影響的痕跡。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宜蘭凱旋國中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宜蘭凱旋國中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南投育英國小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南投英國校園;圖片:孫全文提供

李承寬在台灣傳播有機建築思想,已成台灣近代建築歷史一頁

回顧李承寬在台灣傳播有機建築思想,已經變成了台灣近代建築歷史的一頁。雖然有機建築影響的層面不算很廣,但有機建築好的案例,已經從李承寬設計的草屯林宅,或趙力行設計的黃宅,柯宅、大學宿舍以及徐岩奇、林東憲等設計的校園及住宅案例等,也經對台灣新一代建築師,充分展示了有機建築理念與原則。有明確的理念及好的作品,若能加上思想及價值觀的宣導,有機建築,尤其是校園建築,在台灣及大陸仍有機會持續發展。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黑林Siemenstadt集合住宅
黑林Siemenstadt集合住宅
台灣建築師李承寬 Chen Kuen Lee Taiwan Architect 黑林Siemenstadt集合住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黑林Siemenstadt集合住宅;圖片:孫全文提供

有機建築在台灣,未能在都市住宅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是一件美中不足的憾事。李承寬在柏林Maerkisches社區,成功地設計了最大規模的社會住宅,令德國建築師刮目相看。李承寬在80年代來台灣時,正好遇上房地產投機熱,同時國人傳統上不習慣不規則的住宅,因而,可以說當時的情況,天時、地利、人和,皆對李承寬不利。三十年後的今日,台灣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有了大改變。

建築環境來說,處於資訊發達,百花齊放的時代。尤其現代、後現代、解構、數位建築,綠建築等,逐漸被國人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建築物合乎使用與美的原則,有機建築形式,已經不再是問題。從都市的角度來講,如何使有機建築在都市涵構中發展,如何將有機與幾何適度融合,才是未來李承寬的追隨者,必須面對挑戰的問題。設計有機住宅,不能逃避都市而走入鄉間或農地。李承寬所推崇的中國庭園,是一種幾何空間與自然並行的都市住宅。黑林( Häring)雖然反對先入為主的幾何形式,但並不反對以幾何的手段構築建築。他曾說:「有機建築並不是要我們模仿自然世界的形式,所謂有機建築的基本立場是;我們不能從外部決定建築形式,而是從建築的本質中尋求」。我們不能忘記,1930年Siemenstadt實驗社區中,黑林仍以幾何形式表現他的有機建築理念。

未來台灣有機建築的發展,恐怕在觀念上,必須突破建築形式上的二元思考,使建築對象不僅在鄉間,也能在城市中尋求發展,才是根本之道。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