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Vimeo
Youtube
建築
看見建築
想像空間
建築實務
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
關注設計
建築人力資源
設計
競賽與獎項
風格及消費
展覽
公共
公共建設
區域及都市開發
建設公司與建案
教育
現象
時尚
科技
品牌
FAM首頁
Tags
徐明松
Tag:
徐明松
公共建設
文化地標再進化!台北國父紀念館大變身2024年2月26日起閉館整修打造進化版場館 預計2026年第4季完工
FAM
-
2024-02-26
國父紀念館大會堂及周邊升級工程於2024年2月25日啟動,耗資超過16億新台幣,預計2026年第4季完工。此項
公共工程
由許伯元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旺邦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造,不僅重點於外觀修復、展場優化,更是將新增坡道連接地下設施,以適應24小時開放需求。然而因為這是52年來最大規模整修,也將面臨挑戰。不但能夠提供更多功能,也可以讓民眾不受辦公時間限制,直接享受文化與商業空間。
演講與座談會訊息
響應世界閱讀日 走讀臺灣戰後現代建築 從國父紀念館出發
FAM
-
2023-05-20
為了共襄世界閱讀日的盛舉,並與文化部「2023年走讀臺灣」活動同步並進,文化部旗下的國立國父紀念館今年特別策劃了「回到未來─臺灣戰後現代建築巡禮」為核心的主題,期待能透過回溯臺灣現代建築的歷史軌跡和場景,深入思考並直視臺灣建築未來的多元面貌。此次的活動設計了2場精彩的講座以及8條詳細的走讀路徑,路徑將橫跨
臺北
、
臺南
、
高雄
、
臺東
四大城市,讓參與者有機會實地走訪25個臺灣戰後現代建築的經典傑作。
展覽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2023年5月20日~ 11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
FAM
-
2023-02-18
2023年第18屆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主題為「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台灣館策畫由
東海大學建築系
團隊脫穎而出,
曾瑋
、郭聖傑、
何炯德
、
蘇孟宗
等人以《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提出對「未來」的見解。
展覽
臺灣戰後經典手繪施工圖建築展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2022年7月30日~8月31日
FAM
-
2022-07-26
臺灣戰後經典手繪施工圖建築展,是2006年以來我們持續關注台灣資深前輩建築師,醞釀出的一檔展覽。有感於時代斷裂,年輕一代的建築學子輕忽建築生產過程的嚴謹與細膩,導致年輕學子不願意練就繪製細部設計施工圖的真功夫,讓台灣當代建築缺少一份質感,一份組構建築的手工性。
書籍
徐明松、黃瑋庭《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梳理張肇康時代意涵
FAM
-
2022-07-10
浪漫與理性,是共存於
張肇康
創作中的雙重力量,他以「現代之眼」拾取傳統精華,致力尋找華人建築之現代性的出路;
張肇康
是華人建築師中少見畢業自哈佛、師承葛羅培斯的直系弟子,也是與
貝聿銘
、
陳其寬
共同實踐東海大
學校
園規劃的關鍵推手。
展覽
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國父紀念館展出,即日起至2022年8月14日
FAM
-
2022-07-09
「現代之眼-
張肇康
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即日起至8月14日,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及1樓文化藝廊展出。2022年7月9日舉辦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蔡元良及陳良全、策展人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教授徐明松、
王大閎
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監事
曾光宗
、常務理事蔣雅君、理事梁銘剛,以及建築界專家學者、各界貴賓等出席。
旅行
國父紀念館2022年「走讀臺灣」系列活動開跑,看見建築之美!王大閎與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FAM
-
2022-05-15
中華民國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是由重要現代主義建築師
王大閎
所設計,是臺灣具代表性的
公共建築
,2019年經
臺北市
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為響應世界閱讀日,並配合文化部「2022年走讀臺灣」活動,發掘更多值得探索的建築地景,國父紀念館今年特別以「
王大閎
與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之建築」為主題,搭配建築文本及導覽手冊,自5月至8月精心策劃8條走讀路徑、2場專書講座及線上展覽。
演講與座談會訊息
王大閎與《杜連魁》論壇及專書講座2021年9月4日起在國父紀念館登場
FAM
-
2021-09-02
配合中華民國文化部110年「世界閱讀日」活動主題及延續國父紀念館籌劃「紀念
王大閎
建築師系列活動」風潮,該館特別精選
王大閎
先生主題相關文本,自2021年9月4日起於該館中山講堂辦理3場論壇及專書講座,歡迎敬仰
王大閎
建築師偉大志業的朋友前來聆聽。
建築
德國公共住宅「新法蘭克福計畫」:在最壞的年代,做出最好的改革
FAM
-
2021-07-05
參與
德國
公共住宅「新法蘭克福計畫」的團隊成員大多很年輕,有建築師、專業技術人員、藝術家和設計師,這個計畫需要的不是明星建築師,而是能夠理性解決迫在眉睫問題的人。 最壞的年代,最好的改革契機 前有國家住居政策,後有社會對現代性的共識,建築和都市建設開展新局看似「水到渠成」,但有些國家面臨的挑戰格外艱鉅,例如
德國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
德國
因負擔巨額賠款導致大量負債,又受到極為嚴厲的軍事和經濟制裁,工業出口受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嚴重。有文獻記載當時 10 億馬克才能買一片巧克力,20 億馬克買一顆糖果,一尊大砲換一個麵包,一匹馬換一粒蘋果,加上飛漲的租金,讓百姓生活完全陷入絕境。 剛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
德國
,當務之急除了穩定政局之外,便是思考如何開拓內需
市場
,創造就業機會,並由公部門介入解決自由
市場
中奇貨可居、長年被資產階級把持的住屋問題,以安頓返鄉的戰士及歷經戰火摧殘的百姓。然而中央財政困難,地方政府若自囿於被動服務民眾的固有角色顯然不夠,必須像企業一樣主動出擊──最壞的年代,也很可能是最好的改革契機。 1924 年,德意志工藝聯盟在斯圖加特(Stuttgart)舉辦了一場以「形式」為主題的展覽,出版專輯《沒有裝飾的造型》(Die Form Ohne Ornament),底定了聯盟的中心思想。聯盟強調所謂「沒有裝飾」並非「去裝飾化」,而是在設計造型時須考慮到材質特性、產品功能、使用方法及生產模式。 同年,路德維希.蘭德曼(Ludwig Landmann,1868-1945)出任法蘭克福市長,他意識到要讓城市有所提升,讓勞工與資產階級融合,讓市民生活更有品質,德意志工藝聯盟思索的課題是必然的努力方向。 蘭德曼任命年僅 38 歲的都市規劃暨建築師恩斯特.梅出任營建局局長,負責全新的城市和建築規劃,啟動新法蘭克福公共住宅開發計畫,以公私合營模式大量興建住宅,積極改善積澱已久的住居品質問題,同時重塑城市面貌。 參與新法蘭克福計畫的團隊成員大多很年輕,有建築師、專業技術人員、藝術家和設計師,這個計畫需要的不是明星建築師或設計師,而是能夠理性解決迫在眉睫問題的人。這些年輕人看到眼前有很大的舞台,以及實踐理想的機會,也看見了責任。 他們知道新法蘭克福計畫的目標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單一地標性建築作品,而是要用理性、科學、專業的態度和設計解決住房和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改善居住品質之外,還要帶動經濟效能,創造就業機會,避免繁瑣形式造成無謂的耗費,提升勞動生產力,更新市容,發揮建築的最大社會價值。 諸此種種反映在營建技術和建築語彙上,不僅呼應了新時代對現代性的追求,奠定了建築的新風格,在試圖改變建築形式和功能的同時,一併改變了居民的生活方式。所以就影響層面而言,新法蘭克福公共住宅開發計畫實為一場社會改革運動,這是它跟同時期在
德國
其他城市推動的城市設計與規劃最大的不同之處。就貫徹現代性、實踐現代建築精神的努力與貢獻而言,也非其他城市所能取代。 從裡到外找回居住秩序 自 1925 年起,恩斯特.梅大力整頓原先缺乏規劃、發展失序的郊區,將美茵河沿岸和鐵路周邊劃定為工業區,與住宅區做出區隔,讓市民把生活和工作切割開來。 5 年之內,他率領團隊開發了 12,000 個住房單元,分布在 12 個新社區中,大部分位於綠化帶環繞的城郊,同時完善原本付之闕如的基礎建設,架設交通道路網。待人口遷出後,市中心改以經貿商業活動為主要機能,在調控下讓城市穩健成長。這樣的城市和住宅規劃有別於傳統,又帶有田園城市的影子。 恩斯特.梅曾赴
倫敦
留學,受教於
英國
建築師雷蒙.歐文(Raymond Unwin,1863-1940),而歐文規劃設計的萊奇沃斯(Letchworth Garden City)是將田園城市概念付諸實現的第一個新市鎮。梅藉由法蘭克福大量開發公共住宅的機會,修正了田園城市「多中心化」的弊病,保留其優點,將新社區放進都會的組織架構裡,不再獨立於都會之外。因此就建築和
都市設計
而言,法蘭克福可以說是結合古典現代主義和功能主義的重要案例。 ...
演講與座談會訊息
國父紀念館紀念王大閎建築師系列活動登場 「走讀王大閎與古蹟建築活動」首場在國立成功大學
FAM
-
2021-03-03
國立國父紀念館是臺灣重要現代主義建築師
王大閎
先生所設計,民國108年5月3日被
臺北市
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現在更是臺灣重要的文化地標。該館為紀念
王大閎
建築師,特別邀請國立
臺北
科技大學、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
王大閎
建築與保存學會等相關機關、
學校
及家屬共同規劃辦理展覽、建築走讀、音樂會及論壇等一系列活動。「空間、文化與手工性──微觀
王大閎
的建築世界」特別選在
王大閎
建築師在臺灣唯一任教的
臺北
科技大學藝文中心舉辦,別具意義,該展覽將於5月15日開幕,屆時歡迎市民朋友前往參觀。 有「建築詩人」美譽的
王大閎
先生,畢業於
英國
劍
橋
大學建築系及
美國
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受教於現代主義大師葛羅培斯,1952年遷居臺灣,翌年成立大洪建築師事務所,建築作品在臺灣約有60餘件,其中國父紀念館建築設計堪為臺灣現代建築史發展過程的經典作品。 國父紀念館於2020年首次辦理建築導覽活動,開放報名即秒殺。今年辦理的紀念活動將從南部起跑,首先登場的是「走讀
王大閎
與古蹟建築活動」,於2021年3月27日起至5月共計辦理7場次。第一場走讀
王大閎
建築師在國立成功大
學校
園及其周邊的經典建築作品,成功大學中文系館為
王大閎
先生在南臺灣的稀有作品。其餘路線分別為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國父紀念館及
王大閎
建築師的自宅虹廬等。由於活動參加名額有限,該館特別在每個走讀地點辦理一場小型展覽,介紹
王大閎
建築師的設計理念與建築之美。 為因應防疫需求及兼顧活動品質,每場次參加人數限額25位,並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之防疫措施,實施實聯制,參加者須全程配戴口罩。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請上國父紀念館官網,聯絡電話:(02)2758-8008分機725、535。 走讀
王大閎
與古蹟建築活動各場次時間地點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1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日期:2021年3月27日 時間:14:00-17:00 講師:徐明松(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助理教授) 路線:成大中文系館展場→成大舊
圖書館
(傅利爾等建築師設計)→大同教巴哈伊中心(賀陳詞建築師設 計)→
臺南
區基督教大專活動中心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2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日期:2021年3月28日 時間:09:00-12:00 講師:黃瑋庭(
王大閎
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研究助理) 路線:成大中文系館展場→成大舊
圖書館
(傅利爾等建築師設計)→大同教巴哈伊中心(賀陳詞建築師設 計)→
臺南
區基督教大專活動中心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3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 日期:2021年4月10日 時間:14:00-17:00 講師:李思薇(
臺北
藝術大學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博士候選人) 路線:臺灣大學總
圖書館
→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化工館→生化研究所→慶齡工業研究所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4 地點:中央研究院 日期:2021年4月17日 時間:14:00-17:00 講師:黃瑋庭(
王大閎
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研究助理) 路線: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展場→資訊科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歷史文物陳列館→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5 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 日期:2021年4月24日 時間:14:00-16:00 講師:謝佩伶(國立國父紀念館專業導覽員) 路線:國父紀念館正門→大會堂→二樓廳廊→大廳銅像→館外迴廊及廣場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6 地點:虹廬&國立
臺北
科技大學 日期:2021年5月16日 時間:14:00-16:00 講師:邵文政(國立
臺北
科技大學建築系主任) 路線:虹廬→
臺北
科技大學展覽會場 走讀
王大閎
_場次7 地點:虹廬&國立
臺北
科技大學 日期:2021年5月23日 時間:14:00-16:00 講師:徐明松(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
助理教授) 路線:虹廬→
臺北
科技大學展覽會場
1
2
3
Page 1 of 3
- Advertisment -
Most Read
蘆竹新地標!南興水岸市民活動中心動土,張善政期許如期完工
2024-11-20
立體桁架木構造創新:北海道浦河町森林幼兒園打造永續教育實驗場域,日本建築師照井康穗重新詮釋北歐森林
2024-11-20
昆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西入口:PLAT Studio轉化濕地景觀,連接都市基礎設施
2024-11-20
建築不只是建築!東利惠以星野品牌為舞台重塑自然與人文的交會點
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