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中地區鐵路高架化後,鐵道空間與周邊土地規畫「綠空鐵道1908」(台中綠空鐵道軸線計畫),將那些因為鐵路高架化而廢棄不用的舊鐵路空間進行再利用規劃,上典景觀、謝文泰建築師事務所以及Mecanoo共同合作,巧妙地運用鐵路交界處的軌道交叉模式進行配置,合理規劃了人和自行車的流通動線,塑造了一條以人為本的綠色走廊,並且重新定義公園概念,以景觀都市主義的手法給台中舊城區帶來新的活力。

鐵路運輸系統長久以來為都市城際間客、貨運交通連絡的主要運具選擇,然鐵路帶動了經濟發展,也間接區隔了都市發展,造成都市的邊界效應,其影響包括:都市紋理組隔、都市發展不均、平面道路交通連絡阻礙等問題。
臺中長期因縱貫鐵路途經市中心區造成都市空間結構分割,藉由目前臺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臺鐵豐原至大慶段即將完成高架化,此一工程將大幅消弭因鐵道平面穿越所造成之空間限制,促使鐵道兩側之都市空間與發展進行再結構,這是近百年來臺中市區地景的大變革。
早期臺中的發展始於1900年代開始的市區改正計畫,到了1905年設立「臺中驛」,臺中火車站代表了臺中市的起源,周邊空間也皆具獨特的歷史意義,為此高架後之橋下空間、臺中火車站周邊舊倉庫、宿舍等歷史建物及其周邊土地之整體規劃、再利用與開發,勢將成為臺中市鐵路兩側都市空間縫合與再生之重要課題,故基於考量地方之發展並尊重了解地方之需求,實有推行本規劃研究之必要,在都市空間縫合與保留城市歷史紋理之立基下,整合臺中火車站周邊地區,以期創造更佳之都市環境、土地利用、產業活動、都市意象及建築景觀風貌,進而帶動周邊發展。

綠空鐵道1908 | Taiwan Connection 1908
此計畫穿過台中市中心長達1.6公里的舊鐵路線是關係到台中市中區舊城區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它對於當地城市的復興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台中市政府推動舊城區再生,規劃自台中車站往南北延伸1.6公里的綠空鐵道軸線,保留鐵道文史遺產,串連鐵道文化園區、歷史古蹟及車站商圈等,營造親水、綠色、文化城市樣貌,台灣縱貫線鐵路1908年全面連通,台中市中區因鐵道發展而繁榮,這也是本計畫「1908」的由來。
基地內完整保留鐵道文史遺產,廿世紀初鐵道興建時配合地勢鋪設高於地面的駁坎,穿越道路時天際為跨路的鐵橋,火車通行時轟隆作響,是居民印象深刻的生活回憶。

台中市民眾將鐵橋視為台中門戶意象,並暱稱穿越鐵橋為「過路空」,沿線串聯多過去100年來台中產業、政治、教育、文化發展的重要據點。
鐵路高架化之後舊鐵路停駛,釋放出帶狀開放空間,與綠川呈十字交錯,為台中新的藍綠交織而成的都市風景。
鐵路提供運送農產品、通勤、通學的功能,透過交通的移動使得都市人口與產業興盛因而都市空間分布呈現有機生長,台中市因1908年台灣縱貫鐵路通車而成為中部興盛的大都市。以移動與理解城市、空間群聚的串聯、台中的舊地圖、鐵道後城市的發展的相互連結。
鐵路不僅運輸物品,也運輸話語、運輸產業、運輸資訊;也乘載著人們兒時的深刻回憶;鐵道,車站及火車為文化發展的重要據點,也是眾多人們的生活片刻。不論是一段旅程的開始或是結束,一段情感的開始或是離別,皆充斥著人文故事。而在鐵路高架化之後,舊鐵道依舊能夠成為休憩及活動的空間,提供與舊時對話的媒介和情感的依據。

永續發展性生活、歷史和文化的整合
雖然該條鐵路線曾經將人們聯繫在一起,但其廢棄的狀態更像是一道阻隔的屏障,由於它緊靠綠川且位於駁坎之上,並不利於軌道兩側的流通,重新對駁坎進行利用,以永續發展的方式連接城市的不同部分,為生物多樣性創造綠色走廊。同時建立自行車道和人行道,以更好地滿足沿線社區的需求。
上典景觀+謝文泰+Mecanoo,攜手打造綠空廊道
在這個線性基地上,永續發展理念在廣泛的規劃設計中得以呈現,包括城市更新、公眾參與、歷史保護、藍綠資源以及行人和自行車的流通路線,藉由Mecanoo豐富的城市規劃經驗的指導,與在地建築師謝文泰以及吳靜宜所主持的上典景觀,共同設計塑造了一條以人為本的城市綠色走廊,與綠川水岸相得益彰。

為了保留該地區濃厚的歷史特色,並為該計畫建立起連貫的、具有辨識度的主題,新的通行系統根據鐵路交界處的軌道模式進行配置,並基於鐵路基礎設施的視覺語言,將路線進行擴展以整合現有和未來規劃的機能。


景觀都市主義創造城市中心的線性景觀公園
將綠色走廊定義為市中心的連續的開放公園,支持該地區動植栽的保護和發展,同時改善市中心行人和自行車的關係,採取整合現有和新增加的機能,形成連貫的線性公園。
綠空鐵道+綠川水岸,成為都會休閒公共空間
綠色廊道成為都會裡的嚮往之地,結合綠川整體規劃設計,綠空及綠川相互交織,優質的親水休憩環境,延伸至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長春國民運動中心,為缺乏公園綠地和公共空間的文化城中城地區,注入新的休憩空間及活動;邀請訪客們到此探索和享受公園的綠色品質,良好的城市區位使其成為理想的休閒娛樂場所,設計目的在於強化當地及台中周邊社區對該基地的使用,催生出連貫的城市基礎設施。

保留了舊鐵路曾經存在的痕跡,像是駁坎、鐵軌、跨路鐵橋及部分鐵道號誌設施,讓民眾可以更加親近舊鐵道的細節;駁坎配合鐵道高架化後,前後站空間的縫合與連結,提供市民於鐵軌駁坎上俯瞰城市之特殊體驗。
建築圖
作品資訊
作品名稱:綠空鐵道1908(台中綠空鐵道軸線計畫)Taichung Green Corridor
業主:台中市政府
作品類型:景觀設計、公共空間、開放空間
設計團隊:Mecanoo、上典景觀、謝文泰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時間:2017
工程期間:2018-2020
攝影:Ethan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