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1983年屏東中正文化中心,張瑪龍、陳玉霖再造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0
3138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屏東縣圖書館總館」是將1983年興建的中正文化中心舊建築改造,位於屏東千禧公園內,和其他興建於威權時代的公共建築一樣,嚴肅保守,採四面對稱的形式主義設計,外牆具封閉性,且內部空間呆板,切割零碎;建築的中軸線與前方偌大的硬鋪面廣場,從基地周邊主要道路,必須經由一條椰林大道,轉折才能到達主入口,建築的視覺辨及度、可及性都很低。

當代圖書館的特質,其實是要求高度的公共性,透過建築與都市、室內與室外的各種流動關係構成;因此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希望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引入綠意,以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與開放性,該圖書館於2022年獲頒Architizer A+Award獎項:Architecture+Adaptive Reuse的 Popolar Choice Winner以及圖書館類「Special Mention」。

透過建築與都市、室內與室外的各種流動關係構成高度公共性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在建築層面,新大廳以新增的正面性,將圖書館的機能,展現於城市之前,也把立面前方一排老樟樹的身影,經由戶外廊道的中介引入室内,打破既有建築封閉沉重的氛圍

MAYU Architects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簡介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分別是張瑪龍陳玉霖,他們是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的學長學弟、也是師生關係。相差16歲的兩人,不約而同赴美深造,也各自開業成立建築師事務所,2010年是他們事業聯姻的開始,張瑪龍陳玉霖聯手拿下高雄《大東藝術文化中心》的公共工程設計標,以鮮明出色創意,從20幾組競標中脫穎而出,從此,MAYU Architects成為南台灣極富創意與專業素質的建築師事務所,從此接案不斷、獲獎無數,成為「成大建築精神傳承」的佳話。

張瑪龍建築師簡介

張瑪龍(1957年4月26日出生),台北市人,師大附中畢業,1979年畢業成大建築系,1983年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建築碩士學位,1999年取得成大建築博士學位。創業後,移居高雄,曾獲第十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表掦。任教於成大、雲林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等近30年,並常受邀參與工作營、設計評圖及演講。於1999年創立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逾60位建築專業人員。2010年與陳玉霖建築師事務所合併,共組「MAYU Architects Architects」。

陳玉霖建築師簡介

陳玉霖(1973年出生),台北市人,1995年畢業於成大建築系,隨後於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取得建築碩士學位(with distinction, 2002)。於哈佛就讀期間,受頒又稱Core Prize的Araldo Cossutta年度傑出設計獎。畢業設計提出回應當代都市境況的「都市-建築」辯證策略,並獲提名哈佛畢業設計獎。

陳玉霖的專業工作經驗包括西班牙「Francisco Mangado建築師事務所」,參與《薩拉戈薩奧運村》競圖及《旁波隆那奔牛節博物館競圖。於2002-2006年間,任職於波士頓William Rawn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參與威廉斯學院62級戲劇及舞蹈中心及Loomis Chaffee學院表演藝術中心設計案。
陳玉霖返國後,從2006年起擔任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指導設計課程,並受邀參與工作營、設計評圖及演講。

目前為台灣及美國麻州註冊建築師。於2006年創立「陳玉霖建築師事務所」, 2010年與張瑪龍建築師於高雄合組「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MAYU Architects architects+)」團隊。

張陳聯姻迄今12年,度過了「1年之守、3年之痛、5年之離、7年之癢、10年之約」的俗世戒律,迎向高度信任與默契的未來,陳玉霖守護細部運作的每一個細節,而張瑪龍幾乎完全放手,只在前置作業、後勤支援以及過程中提綱挈領、腦力激盪中,持續扮演精神導師。

近年來團隊作品廣獲好評,例如,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嬴得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畫設計類卓越獎、國際宜居城市大獎-銀獎;《愛河之心》是世界卓越建設獎公共建設類全球首獎;《旗津風車公園》、《翠華人行景觀》則捧回國際宜居城市大獎-金獎、《台南市東區裕文圖書館》、《國立高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等,都深受喜愛,2009年榮獲「第十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獎」、2017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世界不動產聯盟(FIABCI)台灣分會)、2018台灣建築獎高雄美國學校運動中心)、2021 國立成功大學校友傑出成就獎、2021台灣建築獎(台灣建築師雜誌社:屏東縣立圖書總館)、2022 Architizer A+Award: Popular Choice Winner /Adaptive Reuse Category, Special Mention /Library Category (屏東縣立圖書總館),可說成果豐碩。

數位時代,圖書館存在的必要性

隨著數位出版品數量大幅增加,過去以收藏實體出版品的圖書館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張瑪龍認為,圖書館是最會跟社會脈動不同而調整功能的一個建築物,當社會需要文化上的一些養分的時候,即要調整室內的可能性。

圖書館建築體竣工後,可能會樹立數十年,在社會變動快速的年代,文化設施圖書館美術館、音樂廳的角色也會隨著改變,功能上的差異懸殊,與整個社會發展脈動,息息相連。陳玉霖分析指出,從20世紀,大家用始討論,在數位時代,圖書館到底扮演什麼功能角色。

Rem Koohaas的西雅圖公共圖書館

其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荷蘭建築師事務所OMA設計的「西雅圖公共圖書館」(Seattle Public Library),主持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haas)彷彿以該圖書館的設計,預見了未來許多事,為數位時代,圖書館的新角色,提出標準答案,也就是說,圖書館從注重紙本閲讀,轉換成知識載體。

圖書館美國西雅圖公立圖書館系統的旗艦館,也被歸類為美國著名的解構主義建築。擁有獨特和突出外觀,以若干分立「浮動平台」為構造,整個建築,就像置身在一個大蜘蛛網中。總承包商是波特蘭的霍夫曼(Hoffman)建築公司。

位居市中心的「西雅圖公共圖書館」,是一座高達56公尺、11層樓的鋼構公共建築,在2004年5月24日落成啟用。佔地3萬4千平方公尺,容納約145萬書籍和其他資料,其中包括超過400台電腦,向公眾開放,另設有一個地下公共停車場。頭1年的使用率超過200萬人,曾贏得《時代Time 》雜誌2004年最佳建築獎,與2005年美國建築師協會的傑出建築設計獎(AIA Honor Awards)。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曾以「建築向右走:傳統機能再蛻變」,介紹「西雅圖公共圖書館」,開館當天,湧入兩萬6千名好奇民眾,之後每天都有上萬人進出該館,人氣頂盛。該座11層樓高、由網狀鋼結構所包裹的折版狀建築外型,象徵著西雅圖週遭的山脈錯移,以及河流轉折,是融合傳統紙本書籍,與當代網路的劃時代圖書館,成為不折不扣的「都會公共客廳」。

特殊的造型與空間配置,實踐了雷姆·庫哈斯對當代圖書館機能的研究,他堅信,當代圖書館主要機能,必須從傳統收藏圖書,轉變成以書籍與空間的交流場域。

機能改變了,傳統單一的空間模式,也必須跟著改變,並在空間上,提供社交功能。那些嶄新的機能空間,力求其垂直分佈,藉以突破紙本書籍流通的障礙,確保資訊獲取方式的平等性。

雷姆·庫哈斯以辦公區、紙本書籍與資料區、互動交流區、商業區、公園區等5個區域,發展西雅圖圖書館的架構。該5區相互錯落交疊,各區平臺之間的空間為交易區,用於工作、交流或閱讀。

至於中介空間交織,建築形體因平臺大小和高低變化,形成錯落有致的空間形態。在張基義等建築設計專家眼中,雷姆·庫哈斯設計案裡,展現有趣手法,就是環繞著書架的坡道,跟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所設計的紐約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一樣,人們可以藉由環繞坡道,看那擺在架上一本本的書籍。

陳玉霖完全認同現在圖書館,著重知識的傳承,媒介多元,可能是書本,可能是網路、影音,或者面對面的交談、講座,因此,現代圖書館需要更多不同形式的空間,為了方便不同的知識傳遞發生。

現代圖書館的空間類別及機能配置,比以前圖書館複雜很多,逐漸變成會跨越別種建築的類型,例如,像美術館學校,都是因為知識傳播的不同,讓圖書館看起來更像許多類型,圖書館變得活潑有趣,好像無所不能。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屋頂採穿透設計,打破既有沉重封閉氛圍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屋頂採穿透設計,打破既有沉重封閉氛圍

興建於1983年的中正文化中心位於屏東千禧公園內,和其他興建於威權時代的公共建築一樣,嚴肅保守,採四面對稱的形式主義設計,外牆具封閉性,且內部空間呆板,切割零碎;建築的中軸線與前方偌大的硬鋪面廣場,從基地周邊主要道路,必須經由一條椰林大道,轉折才能到達主入口,建築的視覺辨及度、可及性都很低。

當代圖書館的特質,其實是要求高度的公共性,透過建築與都市、室內與室外的各種流動關係構成;因此MAYU Architects希望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引入綠意,以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與開放性。

在都市層面,設計團隊改變建築的軸向,使原本面向公園內部的圖書館,轉向90度,直接面對城市,重新與市民日常生活連結。

在建築層面,新大廳以新增的正面性,將圖書館的機能,展現於城市之前,也把立面前方一排老樟樹的身影,經由戶外廊道的中介引入室内,打破既有建築封閉沉重的氛圍。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舊建築改造留下劃時代印記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屏東圖書館舊建築改造,視為台灣建築界回應21世紀社會轉型的試金石,參考了美國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對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的視角與構思,試圖為台灣圖書館建築,留下劃時代的印記。

成大建築系被公認的文化傳承:憨直、務實,又具學術研究熱情,在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完全應證,該團隊不僅翻轉舊建築,向公眾開放,努力為硬體外殻打造新門面,甚至連室內設計,也一起做進去,完全不計較會計收支,空間煥然一新,讓位處南台灣的偏鄉城鎮的在地圖書館,迎來全國性讚揚,甚至國際級肯定,創造另類的台灣之光。

由於屏東縣政府有限預算,一般建築師不會接,就算接了,也不會做到那麼多細節,然而設計團隊不惜代價、嘔心瀝血在此寫下公共工程合作典範,總預算3億元,卻打造出「地上6樓,地下1樓」的全新形象。

願意承接該案,MAYU Architects帶著股讓台灣更好、改變成真、造福偏鄉的儍勁,走入屏東縣長潘孟安的家園再造計劃中。

前段作業,是個重要過程,MAYU Architects冷眼旁觀,看潘孟安縣長如何決定保舊建築,而不是像一般縣市,直接爭取預算,蓋一座全新的。大家都知道,蓋新建築,操作上容易許多、效率也快,皆大歡喜,但他們知道潘孟安縣長對土地滿滿的愛與期待,對地方的情感至深,他良苦用心,堅持留住些什麼。

賓主合作藉著理想性與意志力,一步一腳印,果然成為典範,這個典範,不單是指設計上的典範,而是公部門如何處理該類型建築物的典範,成為建築界朗朗上口的範例。

尊重地球,舊建築再利用思維

2021年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頒發給法國建築師安.拉卡頓(Anne Lacaton)與尚菲力.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長年處理建築物增建、改建,常常為了避免拆除既有建築而付出更多代價;兩位建築師獲獎,反映了建築的「民主精神」,以及他們「致力於再造建築」的概念,希望喚起世人,重新回頭去省視,昇華那些其貌不揚,談不上特別價值的記憶中場景,能改造就保留。

兩位建築師曾公開表示,拆除建築雖然簡單,卻是短視的作為,浪費能源與材料,更無視歷史,對社會而言相當負面。他們在改建時,也傾向使用簡易的建材,尊重建築原有的風格,甚至貫徹其「永不拆除」的理念。

評審團在其獲選的評語中提到:兩位建築師的作品反映了建築的民主精神,透過他們的概念與專業,用科技、創新思維與環保方式,進行建築修復,現代建築希望能夠改善人類生活的理想,在他們手中重新活化,用以回應如今的所面臨的環境與社會問題。

在他們早期的作品,比如法國波爾多(Bordeaux)地區的集合住宅改建案,他們改善了建築外貌,也讓居民有舒適的居住空間,引入光線與新鮮的空氣,打破室內外的區隔。透過諸多對於既有建築的改造項目,他們希望傳遞建築物所肩負的重要意義,能夠進一步為環境、為社區帶來更多影響力。

普立茲克建築獎藉由表彰這兩位建築師的貢獻,希望讓人重新思考建築的意義。對照台灣的景況,大家迷倍「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總傾向以清拆方式,處理老舊建築物與城市景觀,值得大家去反思。

 

垂直串連各樓層的室内閱讀中庭 霧面不鏽鋼包覆的圓形樓梯及橡木壁板 Spiral Stairs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垂直串連各樓層的室内閱讀中庭,霧面不鏽鋼包覆的圓形樓梯及橡木壁板
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與開放性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與開放性

舊建築改造的思考層面

陳玉霖認為,舊建築改造必須遵守兩個思考:第一,發現原來建築與都市之間關係的缺點,把缺點改正翻轉成為優點。第二,本來就有的優點,被忽略或掩蓋,如果拉高優點的聲勢與亮度,讓優點被看到,發揮影響力,讓使用者打從心底的衝擊與驚喜。

屏東縣圖書館總館而言,舊建築與都市之間的關係,是封閉斷裂的,當設計團隊把面對公園的入口,轉向90度,很直接明確的作法,就是讓圖書館,直接面對都市,一方面給新的大廳,像是個櫥窗,面對都市,實體上也改變了建築的外貌。但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屏東縣民對該建築的印象,重新建立關係。過去到圖書館,一直制式化,是一個你要讀書才會去的地方,經過硬鋪面廣塲、樓梯、才開門進去,就是坐下來安靜看書。圖書館前的硬鋪面大廣場,是為了節慶,讓活動發生。

外觀改變後,功能馬上變得不同,當經過一片森林、穿梭在樹下,進入新的大廳,好像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過去,也許,吃飯過後去散散步,帶寵物去閒逛,或者純粹去喝杯咖啡,不再只是為了讀書。建築改變,心理層面也跟著改變,對於建築有了新的公共性。

當代社會的活動,都是自發性的小團體、個人的,新的都市空間要應對這種小而多元,因此,對應著現代人的新需求,都市空間的層次變多,類型也變更多采多姿。

當入口轉了90度,用一個新的大廳,來收納外預期的活動,同時也是一個多功能的使用空間。

在設計時,業主都不太清楚大廳怎麼來用,因為沒有書架,完工之後,很快的,各式各樣策展的活動進駐,演講會的舉行,大廳既是室內,也是室外空間,開幕之後,正好地方上鋪天蓋地的鱸鰻鱸節活動,充分使用了大廳,舉辦許多策展活動,讓圖書館與地方上的呼吸、作息相關。

原本舊大廳的挑高空間,置入新的樓梯不鏽鋼,形塑出舒適閱覽空間。

連續的V型鋼結構形成平行四邊形平面的大空間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連續的V型鋼構形成平行四邊形平面的大空間
以幾何三角形定義出次要的場域空間 屏東圖書館總館 Pingtung Library/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MAYU architects
以幾何三角形定義出次要的場域空間

陳玉霖強調,改造舊大樓室內空間,並不是舊鋪面換新鋪面而已,而是重新打造出好的公共建築空間,賦予內涵,其中有兩件事必須被滿足:

一是室內空間的流動性,另一是空間的自明性。前者,原本切割空間的隔間都拿掉,讓空間的通透被重新掌握。各個樓層有不同的樓梯與挑空間,把空間串連起來。後者,就像傳統聚落,不用看路標、地圖,隱約的方向性,那裡是廣塲、市集、廟、教堂,都可以一淸二楚,自然而然,引導行動。

陳玉霖解釋,建築空間,如小型都市,一樓到最頂樓,對空間的理解、到達、想法,用不同挑高,串連起來,個性、方向性、自明性,機能一、二、三樓串連起來。挑高多用途演講室,設計上特別地方,圓型粗壯圓柱、圓型旋轉樓梯,更大圓型,成為被刻意設計的物件,而非不得不然的妥協結果。

舊門廳的3個物件,包裹在霧面不鏽鋼與旁邊橡木實木,重生,和諧又衝突的對比,方空間,有了大圓包小圓的旋轉樓梯,彷也圓潤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挑高的閲覽空間,覺得旋轉樓梯的置入,各樓層有了順暢的連結,同時,現在的圖書館越來越分眾化,民眾無不希望找到自己想要的隅角,符合自己的知識媒材,甚至知識角落。挑高存在,外加個人片斷化的空間,整個圖書館的「社區意識」,不會因為滿足個別需求而不見,挑高的空間,圖書館裡面重要的地方,沿著挑高,可以看到基地樓層,不同活動的發生,置身其間,是在做自己的事情,但又同時看到其他空間在做的事情。這樣的成果,既滿足了空間的秩序,又有空間的流動性,這也是該案最讓人喜歡,也是最有價值的地方,MAYU Architects引以為。

圖書館是地方上張顯智慧的精神殿堂,期待值不變,內部的function 增多,正反映在地人所需要的狀況,更多元。

MAYU Architects翻轉建築形象與功能

藉由增建一座形式獨特的透明圖書館大廳,彌補既有建築匱乏的流動性與開放性。思考保有原始空間記憶與新的空間界定上,煞費苦心,在既有建築,經過結構補強,隔間裝修拆除與新增物件,設計團隊將其改造,成為令人耳目一新,卻又保有原始空間記憶的圖書館

位於建築中央位置的三層樓書庫,經移除樓板及結構之後,成為一處內含大階梯的白色多用途空間,此處一反原來的極度封閉個性,串連整棟圖書館的動線,成為活動最多樣性的場所。

新增的物件為各式類型的家具,特別是與對內及對外各種視野有關的座椅,大量橡木實木壁板及書架,白色牆壁與垂板天花的引入,使既有建築帶有當代圖書館的所需氛圍,讓流動的空間感滲透到圖書館的每一個角落。

另外,藉由拆除沈重的混凝土樓梯與欄杆,代之以一座霧面不鏽鋼包覆的圓形樓梯,以及橡木壁板,原有個性模糊的入口大廳,轉變為垂直串連各樓層的室内閱讀中庭。連續的V型鋼結構,形成平行四邊形平面的大空間,其中再以幾個三角形定義出次要的場域,包括下凹的坐席,懸浮夾層,以及懸吊的燈籠,這幾處是在開放平面中,預期人會聚集的區域。

多樣性活動的屏東圖書館總館,從室内閱讀中庭開始,一樓的兒童圖書館及樂齡閱讀空間、二樓的一般藏書區、三樓的青少年圖書館及視聽區,各以水平的方式向建築外牆延伸,最大幅度地創造室內外的聯擊與框景。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