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設計 申請國外建築研究所的10個步驟,幫您找到通往世界頂尖建築院校的道路
應屆生在大學畢業後,有兩條發展路徑可以選擇,一條是繼續提升學歷,另外一條則是進入職場打拚,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是繼續提升學歷這條發展路徑。
如何通過一步一步的自我學習和訓練,達到在建築領域工作和申請國外建築院校的水平是我們今天的主要內容。
夢想要一步步去實現,以下規劃10個步驟供您參考
第一步、克服心理障礙
其實,絕大部分跨專業的學者面臨的首要問題並不是建築本身,而是申請名校帶來的恐懼。最多的問題無非是,我是否合適讀建築?我申請名校能否成功?
“當然要迷失方向,才能到達一個無人能找到的地方。”——《加勒比海盜》
第二步、距離式學習 分類與蒐集資源法
如圖所示,我們將龐雜建築學拆分成若干個部分,然後逐個通過搜索與其相關的網絡資源和書籍,然後將其攻破,這是所說的分類與搜索資源法。
在圖紙上使一個建築表達完整,需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設計的出發點(設計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希望通過什麼方式解決)、建築設計本身(用建築設計語言表達想法)、設計分析(通過圖表等各種方式的分析來解析並具體化你的設計)、表現(渲染或拼貼等手段表達你所做的設計)、排版(讓讀者愉悅的閱讀你的內容)、敘事(邏輯並且有秩序的講述設計的故事);
而建築設計,又是形式、功能、結構、建造,甚至景觀、家具、設備等方面的統一。
接下來的幾個步驟,便是上述各方面所搜索的資源,並講述如何使用這些資源。
第三步、瞭解建築
我們需要對建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類似於學院裡面的“導論”或者“概論”課。
《我的建築師:尋父之旅》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建築幸福的人》LeCorbusier, I’architecte du Bonheur
《您的建築重幾何,福斯特先生?》How Much Does Your Building Weigh, Mr Foster?
第四步、開始設計
學習足夠都多的理論才能開始設計?不。設計與理論應該是齊驅並進的,當我們在設計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論。
一、ETH教程
《歐洲頂尖建築學院基礎實踐教程》,天津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實際為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建築學院的設計任務書,書中將任務書、教學過程及最後的成果一一展現,讀者可以跟著書中的步驟,逐步完成。
如果你沒有條件完成其中一些模型,用Sketchup建模代替。
二、旁聽
我們可在以下幾所學校旁聽設計課,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美院(排名分先後,後兩所要注意選老師)。二年級至四年級的課,挑選難度適合自己的。不要試圖將“不接受旁聽”作為藉口。
參加競圖或類似的設計競賽是挖掘自我潛能的最佳方式,有趣的任務書,實際或虛擬,層出不窮的競賽題目會使人腎上腺激素飆升。競賽,需要你將你的想法清晰且強烈的展現。
如何讓成果從數百甚至上千個脫引而出,抓住評委的眼球,至關重要。競賽獲獎更會大大增加被錄取的可能。
四、評圖人
評圖人在建築學習中充當的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可以是學校的老師,設計院的建築師,也可以是學校裡的在讀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位評圖人是你值得信任的優秀建築師或老師,你可以相信他為你親自改的圖。
如果你不足夠信任你所選擇的評圖人,你可以要求他只給你抽象和邏輯上的建議,而不要下筆改你的圖,因為一筆下去,如果水平不足,很可能以為這扼殺了你更優秀的想法。
五、培訓機構
對於在職或在讀的跨專業學生,只能利用晚上、週末及寒暑假時間,旁聽難以實現,可以尋求一個靠譜培訓機構助力設計初步。
關於手繪
小編推薦《30天學會繪畫》馬克•凱斯特勒和《繪圖本》張永和,而不是《***建築鋼筆畫》,如果不是為了考研,不推薦學表現性的鋼筆畫。
關於自明性
文字多於設計本身——是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他們嘗試用高深的看似術語的文字來描述一個糟糕的設計。
通過“說”,讓設計成立。而一個優秀的設計,不需要用過多文字修飾,而是用設計的語匯,來闡述它本身。
案例參考書及雜誌
《圖解BOW WOW》1,2 ATELIER BOW WOW
第五步、學習設計理論(書單)
包涵60多本關於設計理論的書籍,這個書單排除了晦澀難懂、佶屈聱牙的著作,挑選了對設計有直接幫助的、相對易懂的書目。
書目大致按照難以程度排列,但讀者不必按照此順序閱讀。
《建築師成長記錄:學習建築的101點體會》弗萊德裡克、張育南
《建築氛圍》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思考建築》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路易斯•I•康的空間構成》原口秀昭, et al
《SITELESS:1001 Building Forms》
《”勻質”的秩序與”清晰的建造”:密斯•凡•德•羅》湯鳳龍
《城市營造:21世紀城市設計的九項原則》約翰•倫德•寇耿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紀念版)雅各布斯 (Jacobs J.)
《碰撞與沖突:帕拉斯瑪建築隨筆錄》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
《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洛菲爾.莫內歐(Moneo, Rafael)
《Remarks on 21 Works》Rafael Moneo
第六步、學習建築歷史、結構、構造等(書單)
1、結構
《建築結構的奧秘:力的傳遞與形式》川口衛 / 阿部優 / 松谷宥彥 / 川崎一雄
《激活建築的結構設計:充滿生機的技術》小野曉彥門脅哲也
《輕•遠:德國約格•施萊希和魯道夫•貝格曼的輕型結構》博格勒施馬爾弗拉格
《佔據與連接:對人居場所領域和范圍的思考》弗雷•奧托, 武鳳文, 戴儉
《輕型建築與自然設計:弗雷•奧托作品全集》溫菲爾德•奈丁格, 艾琳•梅森那, 愛伯哈德•莫勒
《施萊希•貝格曼及合夥人工程設計事務所》德國DETAIL雜志社 李群等
《結構概念和體系》林同炎, 斯托特斯伯裡, 高立人
2、構造
3、設備
4、建築史
《圖說中國繪畫史》高居翰(James Cahill)
《居所中的水與火:廚房、浴室、廁所的歷史》光藤俊夫, 中山繁信, 劉纘
《圖說日本住居生活史》稻葉和也, 中山繁信, 劉纘
第七步、完善你的設計——作品集
如第二步裡提到,需要有出發點、分析、表現、敘事、排版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以下是網絡上能幫助你完善這些方面的資源。
第八步、製作作品集、PS(研究計劃)、推薦信
一、製作作品集
選超感紙、荷蘭白等薄的特種紙,優質的紙張會讓你的作品集看起來更優雅。
選用MUJI的再生紙或者聚丙烯活頁夾,效果如圖所示。
注意調整你圖紙裡面黑色的CMYK色盤裡,只有K為100%,其餘CMY參數為0,用pdf打印。這樣做保證黑色的線和字邊界清晰。
二、PS
PS(研究計劃)需要讓對方覺得你的才能正好是他研究的方向,所以關鍵步驟是閱讀該學校或研究室的官網;
三、推薦信
推薦信中推薦人應以具體的項目和事件來描述申請人的各方面。
在一個具備學術性質的建築事務所工作,能讓你的申請成功率至少提高一倍。
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KADK)、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阿爾託大學、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學院(AHO)、米蘭理工大學、魯汶大學
AA、UCL、謝菲爾德大學、皇家藝術學院、劍橋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羅德島藝術學院、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其實日本院校大多有英文授課程,但隱藏得深,有的學校甚至不明說能接受英文申請者。
但是,日本學校以研究室為主導,只要導師同意錄取,語言基本上可以錄取後再解決。
選擇你感興趣的學校及感興趣的研究室,通過英文郵件與導師或者研究室秘書建立聯系,通過發送作品集與研究計劃,即可獲得進一步信息,與找工作投簡歷類似。
挑選感興趣的學習,根據個人情況制定一個課程表及學習計劃,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