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上 引起美國人士注目的中國展品《國語四千年來變化潮流圖》

0
1211

1926年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上,中國代表方帶去了一件特殊的展品。

就是這張《國語四千年來變化潮流圖》(以下簡稱為《潮流圖》)。

1926年,黎錦熙受中華教育改進社囑託,創編了中英文對照的《國語四千年來變化潮流圖》(diagram show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for the last four millenniums),作為中國教育展品之一,送往在美國費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榮獲大獎。此圖頗引起美國人士注目,對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驚嘆而欽佩不已。

這張圖展示了漢語在漢字、音韻、訓詁等方面的發展歷程,總結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文學作家、作品和文體。信息圖式的整理方式,不僅化繁為簡、綱舉目張,還揭示了不同流派之間的影響。通過這一張圖,輕鬆掌握四千年來語言文字的變遷和文學的源流派別。 黎錦熙把漢語言文學的歷史形象化為一條河,是一幅創意獨特的傑作。

其中列出了167種小學要籍,173種文學典籍,以及歷史上的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文學家,並注有簡短精要的解題評述。此圖是國語運動的產物,體現了當時的學者對於國語歷史的認識。

《潮流圖》具有系統性、學術性、普及性、觀賞性,是研究國語運動和黎先生學術的寶貴材料,也是大中學校語文教育的好參考,至今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此圖由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黎錦熙先生創編,黎錦熙先生畢生致力於語言文字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是「現代漢語奠基人」之一。他縱觀國語四千年來的源流變遷,高屋建瓴地總結語言文字與文學文體的發展歷程。此圖繪製過程中,趙元任、錢玄同、劉半農等語言學大家也參修訂,集聚了眾位語言學大師的智慧。

這張《潮流圖》,還獲得了當年博覽會的甲等大獎。

黎錦熙,攝於1924年

黎錦熙,他被譽為「現代漢語奠基人」之一,「拼音文字的奠基者」,一生致力於漢語言文字改革。1924年,他編寫出版了《新著國語文法》,這是中國第一本系統講解白話文語法的著作,曾連續再版二十多次。

民國版《新著國語文法》封面

漢字是如何從圖畫一步步變成今天的模樣?

中國的遠古口頭歌唱,又是如何發展成現代白話文學的?

在這幅圖上,一目瞭然。

1929年,《潮流圖》再版,黎先生又加上大量的批註,以藍色字體補充了各種與文字學、語言學相關的文學典籍和名家作品,盡力給國內的普通讀者提供一份完整的思維導圖。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上下四千年間,國學要籍,詩聖文豪,燕行魚貫,盡列在目,求學門徑,自然不亂。

時至今日,這幅《潮流圖》已然稱得上是一件藝術品、收藏品。在孔夫子網站上,民國版《潮流圖》甚至被炒到了5000元一張。

 

復古牛皮紙袋內,裝有《潮流圖》及導讀手冊一本。

圖很大,展開貼在牆上,就是幅完美的裝飾畫。

青年黎錦熙,攝於1907年

當時的知識分子們多質疑傳統,希望向歐美學習,尋求富國強兵之道。在他們看來,國強需要民智,民智需要教育,而普及教育需要有容易學習的語言文字。

於是他們發起了以「言文一致」「國語統一」為口號的國語運動,主張用白話代替文言成為書面語,並希望借統一國語來促進各個地域之間的溝通和團結。

黎錦熙就是其中一員。

黎錦熙(左)與葉聖陶合影,攝於1974年

作為老一輩的學問家,他傾注一生在國語運動和文字改革的事業上。

1916年,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國語運動領導機構——「中國國語研究會」成立,黎錦熙是主創成員之一。

1920年,他促成教育部改定小學的「國文科」為「國語科」,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並廢除小學「讀經」。

1926年,他與趙元任、錢玄同等六人確定了以北京音為國語標準音,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普通話」。

1950年版《中華新韻》封面

後來,他又主編了《國音常用字彙》《國語辭典》《中華新韻》三本辭典,推動了注音符號和普通話在全國的推廣,也推動了中國的掃盲運動。

1949以後,黎錦熙和同人們又組創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文改組織——中國文改協會,推動中國漢字的簡化、整理工作。

導讀手冊中的「黎氏八駿」,最右者為黎錦熙

他還參與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他說:「這個運動關係到千千萬萬個老百姓,中國文盲多,應該去做這件啟蒙工作,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的幸福,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divider]

瞭解中國四千年文化極簡指南

《國語四千年來變化潮流圖》的「國語」,是廣義上的概念,涵蓋了中國語言、文字的方方面面。其中,「外來潮流的影響,民間文藝的勢力」,是黎錦熙先生在圖中最想展示的部分。

以紅色直線將時間分為32列,除了第一、二列,其餘每列代表100年。你只需按圖索驥,便能在對應的時段裡找到相關信息。

《潮流圖》的主角之一,是一條綠色的河流,上支代表文字與語言,下支代表文學與文體。

中國各個時代語言、文體的來源、去路,在這條時間的大河中,都清晰可見。

 


在這條河流中,中國古代文學分化為了貴族文學和民間文學兩個支流。

其中前者如楚辭、賦、駢體文、古文等,離口語較遠;後者像歌謠、樂府詩、五言詩、七言絕句、戲曲、平話等則近於口語,靈感多來自人們的尋常生活。

到了20世紀,兩條支流又重新匯聚一起,流入了「文學革命」的大潮中。

以日、月、虎、禾、目為例

在圖上,你也可以讀到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

在公元前18世紀及更早,人們還未發明漢字,只依靠圖畫來記錄,圖畫文誕生,然後是甲骨文(又稱殷契文)。

從公元前10世紀起,逐漸有了大篆,經過秦朝(公元前3世紀)的「車同軌、書同文」,大篆變為小篆,東漢時再轉隸書,到唐代的時候,漢字的形態逐漸固定,直至今天。

原本複雜的信息,經過信息圖式的表達,清晰直觀。

有學者對《潮流圖》上密密麻麻的藍色註釋做過統計,黎先生共列出了167種小學要籍和173種文學典籍,以及歷史上的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文學家,並注有簡短精要的解題評述。

註:此處的小學,指中國傳統文字、語言方面的學問。

此外,梵文字母、三十六字母、西洋注音羅馬字、注音字母等更為專業的知識,也有提及。

薄薄的一張紙,卻提煉出中國四千年語言文字發展的要點,不可謂不厲害!

在這幅創作於1926年的《潮流圖》上,我們依然能感受到當時那一代人追求變革,奮發圖強的精神。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