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幾何的救贖,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藝廊東廂/貝聿銘

0
4015

貝聿銘 (Ieoh Ming Pei,1917.4.26-2019.5.16)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貝聿銘 (Ieoh Ming Pei,1917.4.26-2019.5.16)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

Ieoh Ming Pei 貝聿銘,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是華裔美籍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他的作品中光與空間的結合,總能使空間變化萬端。

百年人生裡,他榮獲過50多項建築獎項,給世界留下了許多震撼心靈的建築,他的建築作品散佈全球,包括中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澳洲新加坡加拿大、盧森堡、甚至遠至卡塔爾。貝聿銘所獲的重要職業生涯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院金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建築獎、1988年由裡根總統頒予的國家藝術勳章(National Medal of Arts)、1989年第一屆日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2009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獎、2017年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大獎等。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華民國廣東省廣州市,隨後在香港上海等城市生活。貝聿銘的爺爺貝哉安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中國旅行社,他的父親貝祖貽曾擔任當時的中央銀行總裁、中國銀行總經理等職務。母親莊蓮君出身名門,但中年因病去世,幼時貝聿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源於他的母親。繼母是江南名媛蔣士雲,少帥張學良一直唸唸不忘、一生最愛的「蔣四小姐」。貝聿銘祖籍江蘇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後。明朝中葉,貝蘭堂定居蘇州,以行醫賣藥為生。到了清乾隆年間,貝氏已是蘇州四富之一。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蘇州貝氏家族卻打破了這個「魔咒」,貝氏家族在蘇州的歷史超過600個年頭。已經足足富過了15代人,族中人才輩出。

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是貝聿銘)
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是貝聿銘

貝聿銘的少年時期

少年時期,貝聿銘主要生活在上海,但祖父堅持讓貝聿銘每年夏天回到蘇州,與堂兄弟們在獅子林中玩耍。獅子林是當今蘇州園林的代表,清朝後期,獅子林被貝聿銘叔祖父、「顏料大王」貝潤生收購。

獅子林裡遍佈假山,山洞、石、池塘和瀑布,給貝聿銘帶來了無盡的快樂。這份快樂延續到了他70年後設計蘇州博物館時:「中式園林包括三個主要元素——水、石和植栽。人們習慣在園林裡閒庭信步,流連忘返。小孩子可以在裡面探險玩耍,我就很喜歡在園子裡玩捉迷藏。作為博物館,我不想讓人們游蕩在園外,我想把他們留在園中。」

小時候的貝聿銘在獅子林
小時候的貝聿銘在獅子林

1935年,貝聿銘前往美國。父親本來希望他赴英國攻讀經濟學,但上海外灘時髦的建築,使他隱約對此一領域產生濃厚興趣。貝聿銘曾回憶,捷克籍建築師鄔達克(Ladislav Hudek)設計的花園酒店是他當時最喜歡的建築之一。他最終選擇了赴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後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27歲時在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深造並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

在哈佛讀研期間,貝聿銘向現代主義建築創始人之一的格羅皮烏斯學習,但貝聿銘與老師格羅皮烏斯發生了分歧,希望能在建築中展現更多的傳統歷史元素。貝聿銘的研究生畢業設計就是上海美術館博物館是兩層現代建築,展廳內有幾個中式庭院,點綴著山石、溪流和花草樹木,頗有幾分蘇州園林之感。明人文震亨在《長物誌》中說:「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太湖石瘦、漏、透、 皺,道法自然,濃縮天地,是最能代表園林意境的景物之一。

上海美術館提案構思
上海美術館提案構思

1938年,貝聿銘紐約中央車站接朋友時,遇到了美麗的中國姑娘陸書華。陸書華就讀於女子名校「衛斯理學院」,宋氏三姐妹及冰心曾學習的地方。1942年,貝聿銘與陸書華成婚。她一生輔助貝聿銘,生兒育女,打理一家的私生活,陪伴大師度過了七十幾個春夏秋冬。

貝聿銘和陸書華
貝聿銘和陸書華

1948年,貝聿銘獲得紐約房地產大亨威廉·澤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賞識,擔任建築部總監(Architecture Director)一職並為其工作七年。在此期間,由他設計的第一件作品海灣石油大廈(Gulf Oil Building)完工,成為亞特蘭大的地標建築。

1955年,貝聿銘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經兩度更名後成為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聯合事務所。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貝聿銘早期的作品有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而是採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貝聿銘第一個被普遍認可的作品,是1967年落成的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隨後,他繼續設計了達拉斯市政廳和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東館。貝聿銘擺脫密斯風格當以甘迺迪圖書館為典型,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

1964~1979年,貝聿銘設計甘迺迪圖書館。1979年甘迺迪圖書館竣工,憑借該作品貝聿銘榮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美國建築界宣佈1979年是「貝聿銘年」。

貝聿銘
貝聿銘

1968-1978年,貝聿銘受邀設計華盛頓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東館的竣工使得貝聿銘奠定了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

1979年,貝聿銘開始設計位於北京西山的香山飯店。當時,香山飯店被視為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外籍設計師在中國進行的第一件作品;經過仔細考察,貝聿銘認為,香山飯店的設計必須呈現中國建築藝術的精華,他因此採取傳統的園林風格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方式,飯店採用玻璃天頂,主體後是曲徑通幽的中式園林。不過香山飯店高額的造價以及對部分自然景觀的破壞,也使該計畫一度引發非議。

1982年,中國銀行在香港籌建總部大廈,由於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便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中銀大廈的建設對於貝聿銘而言意義非凡。貝聿銘曾回憶,由於香港人篤信風水,其為大廈設計的尖角亦備受指責「會帶來厄運」。不過八年後,中銀大廈最終落成,成為香港當時的第一高樓。

北京香山飯店和香港中銀大廈
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

巴黎羅浮宮,貝聿銘呈現建築人的談判技能

1984年,法國大革命即將迎來200週年,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貝聿銘在這座曾經的法國王宮前進行擴建工程。當密特朗邀請貝聿銘參與設計,貝聿銘禮貌的給了一個答復:「我年紀大了,不想再為一件作品搞競爭,要麼你直接交給我,要麼讓別人去競爭,我們選擇放棄。」密特朗直接把這件委託案交給了貝聿銘,又一次呈現了建築人的談判技能。

這是法國唯一一項不採取競爭直接授予建築師的大工程。

然而,金字塔提案一經公佈便引發軒然大波。很多人質疑,玻璃的設計會破壞這座數百年歷史的古建築風格,會毀了「法國美人」的容貌。面對壓力,貝聿銘將各種非議和懷疑拋諸腦後,堅持將自己的設計完善並建造出來。

他曾說:「建築設計師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和主見,隨波逐流就肯定被歷史淹沒了」。1989年,塔高21公尺,底寬34公尺,四個側面由67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的玻璃金字塔最終竣工。人們驚喜地看到,當進入金字塔後,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古典主義的老羅浮宮牆面和巴黎隨日光變幻的美麗天空,地下展廳也因日光而更加明亮。

金字塔的設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巴黎的標誌。法國人還讚賞金字塔是「羅浮宮裡飛來的一顆巨大寶石」。貝聿銘認為,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個擁有歷史價值和比喻意義的象徵性入口,寓意連接現代與古代。

貝聿銘曾說,「如果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沒有做錯,那就是羅浮宮」。由他設計的巴黎羅浮宮金字塔,是他名氣最大的作品之一。

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貝老對祖國充滿深深的熱愛。他從未刻意中國化,但中國文化的確對他影響頗深:「我深愛中國優美的詩詞、繪畫、園林,那是我設計靈感之源泉。」

他給三個兒子起名: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意為:安定中國、建設中國、禮儀中國。

貝聿銘曾說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在向全世界的人們介紹自己時,總是說:我來自中國蘇州。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

2019年5月16日,美籍華人建築設計師貝聿銘紐約逝世。他是當之無愧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從羅浮宮金字塔到蘇州博物館貝聿銘幾乎每一件作品都可謂是建築史上的傳奇。是當之無愧的「華人之光」。數十年來,貝聿銘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建築在時間之上,我和我的建築都像竹子,再大的風雨,也只是彎彎腰而已_貝聿銘

East Building of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1968-1978年

美國首都華盛頓,在美麗的國家大草坪北邊和賓夕法尼亞大街夾角地帶,聳立著兩座風格迥然不同的花崗岩建築,一座在西,為新古典式建築,有著古希臘建築風格一座在東,是一幢充滿現代風格的三角形建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家美術館。這裡是世界上建築最精美、藏品最豐富的美術館之一,每一個愛好藝術的人都會在此流連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1937年,美國國會決定把位於國家美術館東邊的一塊梯形街廓留作將來美術館擴建之用。後人始終讚嘆這項未雨綢繆的決定。西館的建設於1941年,由美國建築師約翰·拉塞爾·波普設計。而到了1966年,25歲的老館已經滿載但還有大量的藝術珍藏品需要展示出來是的,國家美術館需要新館(東館)了。新館的基地就在老館的東邊,所以大家都稱它為東館。

東館從1968年開始,由威廉·梅隆之子保爾·梅隆提供資金,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擔任設計師。東館1978年落成,總總樓地板面積56000平方公尺,當年投資9500萬美元。貝聿銘妥善地解決了複雜而困難的設計問題,因而蜚聲世界建築界,完全奠定了貝聿銘在建築設計界大師的地位,他也因此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

John Russell Pope 為華盛頓國立美術館所繪製草圖
John Russell Pope 為華盛頓國立美術館所繪製草圖

 

東館與西館、國會的位置關係
東館與西館、國會的位置關係

東館位於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西望白宮,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 100餘公尺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築。同時,業主又提出了許多特殊要求。現代風格設計的建築在這裡困難重重,但貝聿銘巧妙地利用三角型解決了新舊建築的視覺平衡。

貝聿銘採用了與梯形基地結構相呼應的建築形式。「首先用一條對角線將梯形分為兩個三角形。

這就是設計的開始。」第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將容納展覽空間。第二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將容納行政辦公室、一座圖書館和藝術研究學習中心。等腰三角形成為了貫穿建築始終的母題,從大理石地板、鋼框架到玻璃天窗,都能找尋到它的蹤跡。建築的六邊形電梯和梯形辦公桌也重複應用了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圖案。後來把草圖上的三角形設計放在真實地圖上看,貝聿銘發現西館的中軸線和東館梯形基地的中心線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巧妙地移動三角型之間的縫隙,利用建築之間的縫隙消化兩軸線之間的差距。

東館形體的由來
東館形體的由來

很多時候,草圖往往比成品更能看到設計師閃現的靈感。這是最初的概念設計。你可以看到貝聿銘把梯形土地分成等腰三角形和小直角三角形,解決了土地形狀不規則的問題。他後來回憶道:「我在信封背面畫了一個梯形圖。我在梯形上畫了一條對角線,產生了兩個三角形。這才是開始。」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

下面這是在一張收據背面畫的草圖,是貝聿銘在研究東館的輪廓和比例,以及它與西館和國會大廈之間的關係。

畫在一張收據的背面,是貝聿銘在研究東館的輪廓和比例,以及它與西館和國會大廈之間的關係。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畫在一張收據的背面,是貝聿銘在研究東館的輪廓和比例,以及它與西館和國會大廈之間的關係。

從1968年秋季到1969年,貝聿銘和他的設計團隊探索了新建築的基本幾何結構。他們的許多想法都記錄在一些速寫中,除了基於兩個三角形的設計,也在探索其他的可能性。在貝聿銘和他的團隊確定了最終結構之前,他們還探索了設計的其他方面。在速寫中,他們研究了建築外牆,並研究了如何將光線引入博物館來活躍室內空間,照亮藝術作品。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I.M. Pei(貝聿銘)
貝聿銘的設計手稿

在1969年初,貝聿夠的設計已經被提練得非常接近最終的形式。建築師最初構思的兩個三角形被分開,形成一個狹槽,強調兩個空間的分離:一個用於博物館的公共機能,另一個用於博物館的研究中心。在等腰三角形的拐角處出現了三座塔樓,平衡了西部建築的東西軸線。

1968年10月1日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草圖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I.M. Pei(貝聿銘)
1968年10月1日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草圖
1969年2月18日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草圖
1969年2月18日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草圖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建築模型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建築模型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各層平面圖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各層平面圖

展覽館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個長方形凹框中。展覽館入口寬闊醒目,它的中軸線在西館的東西軸線的延長線上,加強了兩者的聯繫。研究中心的入口偏處一隅,不引人注目。劃分這兩個入口的是一個棱邊朝外的三棱柱體,淺淺的棱線、清晰的陰影,使兩個入口既分又合,整個立面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展覽館入口北側有大型銅雕,無論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而言,都與建築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東西館之間的小廣場鋪花崗石地面,與南北兩邊的交通幹道區分開來。貝聿銘原計劃在東西館間的廣場上設計一個圓形水池,呼應西館的圓頂。最終,這個設計被分散的三棱椎形天窗和噴泉所代替,為廣場的地下餐廳增添了光線和運動感。觀眾沿地下通道自西館來,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動步道到東館大廳的地面層。

展覽館美術館館長J.C.布朗認為歐美一些美術館過於莊嚴,類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還有一些美術館過於崇尚空間的靈活性,大而無當。因此,他要求東館應該有一種親切宜人的氣氛和賓至如歸的感覺。他說:「安放藝術品的應該是‘房子’,而不是‘殿堂’」。他還認為建築應該有個中心,提供一種方向感。

因此貝聿銘把三角形大廳作為中心,用中庭連接美術館各展廳,展覽室圍繞它配置。觀眾採取樓梯、自動扶梯、平台和天出入各個展覽室。透過大廳開敞部分還可以看到周圍建築,進而辨別方向。廳內配置樹木、長椅,通道上也配置一些藝術品。大廳高25公尺,頂上是25個三棱錐組成的鋼網架天窗。自然光經過天窗上一個個小遮陽鏡折射、漫射之後,落在華麗的大理石牆面和天、平台上,非常柔和。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I.M. Pei(貝聿銘)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I.M. Pei(貝聿銘

設計初期的中庭頂層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經歷過嚴實不透光的三角網格屋頂,再到桁架平面玻璃屋頂,都沒有辦法實現貝聿銘心中的理想。最後採取錐型三角體的創造,實現了中庭天窗的立體化。也讓灑下來光線產生更夢幻的層次感。天窗架下懸掛著美國雕塑家A.考爾德的動態雕塑。

貝聿銘1970年1月向華盛頓藝術委員會會議所呈送審查的建築模型(左圖),設計定案的建築模型(右圖)
貝聿銘1970年1月向華盛頓藝術委員會會議所呈送審查的建築模型(左圖),設計定案的建築模型(右圖)
1969年11月6日的透視圖中庭被厚重得混凝土樓板覆蓋(上圖),1970年12月1日的透視圖中出現東西向的天橋(下圖)
1969年11月6日的透視圖中庭被厚重得混凝土樓板覆蓋(上圖),1970年12月1日的透視圖中出現東西向的天(下圖)
1971年3月4日的透視圖中庭才完整地沐浴於陽光中
1971年3月4日的透視圖中庭才完整地沐浴於陽光中

1971年1月,貝聿銘設計了一個天窗系統來代替混凝土天花板,這使中庭中自然光充足。三角的塔頂可以採取玻璃看到,以幫助訪客定位。但是建築師們比較擔心,天窗框架上的許多小金屬片會像一張沉重的蜘蛛網一樣,分散人們對空間基本幾何形狀的注意力。

最終從建築的三角形幾何結構中找到瞭解決提案:利用鋼框架模組組成如雕塑般結構。每個模組的底部形成等腰三角形,其兩側具有相同的2:3比例。這是建築技術的研究。中庭空間框架面積1500平方公尺。該框架由5噸鑄鋼節點組成,這些節點在非常高的溫度下銲接在軋鋼樑上,該作品最終獲得了二十三項工程獎勵。

東館的設計在許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隱喻西館,而手法風格各異,旨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東館內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產地以至牆面分格和分縫寬度都與西館相同。混凝土的顏色同牆面上貼的大理石顏色接近,而紋理質感卻不同。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I.M. Pei(貝聿銘)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 East Building)/I.M. Pei(貝聿銘

美術館東館是對貝聿銘的絕對挑戰。作為一名華裔建築師,他從未忽視自己同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聯繫,他則主張把中國建築的內在精華融合在現代建築之中。貝聿銘對三角形以及由三角形延伸出來的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獨特的研究。多次推敲貝聿銘突發奇想:一條對角線穿過這片梯形的直角頂點,將這片用地劃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這條線成為東館設計的絕倫之筆。

結語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的設計建造成功,奠定了貝聿銘作為世界級建築大師的地位。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在東館的開幕儀式上稱,「它不但是華盛頓市和諧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眾生活與藝術情趣之間日益增強聯繫的象徵。」稱貝聿銘是「不可多得的傑出建築師」。

I.M. Pei(貝聿銘)
I.M. Pei 貝聿銘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