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廳重啟大門:阿爾瓦・阿爾托經典建築的現代新生
座落於赫爾辛基河畔的芬蘭廳(Finlandia Hall),這座由建築巨擘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於1971年設計的音樂廳,於2025年1月4日重新對外開放。此次重新開幕,標誌著歷時三年的翻修工程告一段落,而這項重任由芬蘭建築師事務所Arkkitehdit NRT擔綱。芬蘭廳作為芬蘭重要的文化地標,其建築本身即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阿爾托的設計理念,在在影響著後世的建築發展,透過此番整修,對既有建築進行維護更新,也是致敬大師的經典作品。
延伸閱讀:這座城市堪稱「City of Alvar Aalto」,有全世界最多的阿爾托建築

赫爾辛基市中心地標:芬蘭廳的歷史沿革與建築特色
芬蘭廳(Finlandia Hall)是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蝶略灣(Töölönlahti Bay)畔的一座會議及活動場地,由赫爾辛基市政府所有。這座由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操刀設計的建築,於1971年竣工落成。廳內每一處細節,皆出自阿爾托之手,足見他對建築的用心與投入。設計工作始於1962年,實際工程則是在1967年至1971年間進行。
其後,會議側廳於1970年完成設計,並於1973年至1975年間興建。2011年,芬蘭廳進行增建,增設了新的展覽與會議設施,使功能更加完善。芬蘭廳以其曾舉辦過重要的國際場合而聞名,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1975年8月舉行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OSCE Summit),當時有35位世界各國領袖與會,包括蘇聯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以及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可謂冠蓋雲集,盛況空前。
機能升級再造輝煌:芬蘭廳迎接嶄新時代
經過整修後的芬蘭廳,增添了以往所沒有的設施:包含提供精緻餐點的餐廳、氣氛優雅的葡萄酒咖啡館,以及可供展覽的藝文空間,加上陳列設計精品的商店,甚至還增設了旅宿設施,有兩間可供國內外遊客預訂入住的客房,讓想要朝聖大師作品的粉絲們直接入住體驗建築。
這座音樂廳每年吸引二十萬名遊客造訪,而這波升級改造,對於機構在2025年將遊客數量倍增的目標至關重要,可謂是「精益求精」,期盼再創往日榮光。此番修建工程提升了芬蘭廳的服務品質,使這座文化設施提升為一處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期能吸引更多芬蘭國內外人士前來參觀,進而帶動地方的觀光產業發展。



赫爾辛基市府轄下芬蘭廳:外觀內裝升級展現新氣象
這座建築隸屬於赫爾辛基市政府管轄。Arkkitehdit NRT在本次整修工程中,特別著重於提升芬蘭廳白色外牆的質感,以及維護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所設計的室內裝潢與家具陳設。凡有進行新建工程的部分,翻修團隊皆悉心遵循原建築的特質與風格,尊重歷史,處處小心翼翼,表達對建築大師阿爾托的敬意,力求新舊之間取得適切的平衡,避免產生突兀之感。

阿爾托的建築哲學:自然、人文與現代的交織
芬蘭建築巨擘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的作品巧妙地結合了現代主義的原則,以及對於自然材料、有機形式和以人為本的設計的敏銳運用。他的建築生涯橫跨數十年,從20年代末的功能主義時期,延伸到50年代開始更具表現力的階段,其間風格轉變,蔚為建築界的一段佳話。其貢獻與影響力深遠,不僅在芬蘭本地,更擴及全球建築界。阿爾托的設計,不落俗套,自成一格,在在展現其對建築的獨到見解。
光影、材質與空間的詩篇:阿爾托建築的永恆魅力
阿爾托的建築語彙,揉合了芬蘭民族浪漫主義和多立克主義的影響,將之轉化為現代建築的養分。他對木材和天然材料的使用進行了革新,開發出創新的方法,運用層壓木材和膠合板來創造出彎曲而有機的造型,他著名的彎曲膠合板家具便是最佳例證,至今仍是現代設計的經典之作。此外,阿爾托的作品常見流動的空間、彎曲的牆壁和有機的形式。他擁抱自由平面的原則,使空間能以回應功能和基地環境的方式自然流動。
芬蘭廳功能多元化:住宿餐飲服務一應俱全
不久之後,芬蘭廳將再度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音樂會、代表大會以及規模不一的會議。此外,對於部分遊客而言,現在多了一個在芬蘭廳過夜的新選擇。綜合大樓內有兩間名為「芬蘭之家」(Finlandia Homes)的旅宿,先前作為員工宿舍使用,現已整修完畢並開放預訂,內部陳設了原有的二十世紀中期藝術品。此舉不僅提升了芬蘭廳的服務層次,更使其成為一個多功能的文化交流平台。

芬蘭餐酒館 Finlandia Bistro重現義式風情與建材選用
廳內設有一間名為「芬蘭餐酒館」(Finlandia Bistro)的餐廳,向阿爾瓦・阿爾托對義大利的熱愛致敬。「芬蘭餐酒館」的家具選擇與建材用色,皆是對其建造所在之經典建案的敬禮。阿爾托在芬蘭廳內使用了卡拉拉大理石(Carrera marble),正是他向地中海文化的一種崇敬。餐廳將提供精緻的餐飲服務,更讓來訪者能夠在用餐之餘,細細品味建築大師的設計巧思。



芬蘭之家 Finlandia Homes 重溫阿爾托經典設計
「芬蘭之家」(Finlandia Homes)的裝飾風格,皆以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的設計理念為依歸,並配置Artek的經典家具,以及芬蘭廳原有的家具陳設,讓這個旅宿成為設計愛好者與文化遺產推崇者的絕佳選擇。入住者能在舒適的環境中,近距離感受大師的設計語彙,沉浸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之中。此間旅宿一開設,相信也將成為許多建築愛好者前往芬蘭探訪的停留地之一,台灣以建築為主題的旅行社以及帶團講解的名嘴們,像是王增榮老師、李清志老師,此刻可能已經開始磨拳擦掌了吧!
Artek公司由阿爾瓦・阿爾托及其妻子艾諾・阿爾托(Aino Aalto)等人於1935年創立,以生產高品質的家具、燈飾及家飾品聞名,其產品設計簡潔、實用,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
地下設施展現工程實力
為了服務新設的住宿空間,還在地下室新建了廚房與設施。為了符合建築設備系統的需求,工程團隊在地下建造了將近兩千平方公尺的服務空間。赫爾辛基市政府都市環境部門的計畫總監米卡・海馬拉(Mika Heimala)表示:「規劃人員與承包商在受到保護的建築之狹小空間中,成功地建構了新的設施,且並未改變建築外觀。」此項工程,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展現了工程團隊的專業與實力。
節能措施提升建築效能
數以百計的營造與修復專業人員參與了本次整建工程,負責修復磨損的表面與家具。建築的大理石外牆也重新整修。透過更換新窗戶、使用新型隔熱材料以及廢熱回收等措施,建築的能源效率也獲得了提升。
海馬拉表示:「市政府的目標是盡可能地提升轄下建築的能源效率。在芬蘭廳,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來達成此目標,例如使用以泡沫玻璃製成的防水外牆隔熱材料,以及仔細進行自動化的通風控制。此外,也將數千個珍貴的舊式燈具更新為LED燈。」,提升建築節能表現,更讓我們看到芬蘭人重視環境永續發展的程度。
常設展覽揭示大師傳奇:芬蘭建築設計再掀熱潮
2025年6月,館內將開始舉辦一項常設展覽,以體驗式的方式,講述 Alvar Aalto、Aino Aalto 以及 Elissa Aalt o在建築與創作上的多元成就,展覽帶領觀展者閱讀阿爾瓦・阿爾托的遺產與設計原則,同時也闡述了他們對於現代建築與芬蘭設計的影響。值此之際,赫爾辛基正洋溢著一股興奮的氛圍,原因是2024年12月,芬蘭新建築與設計博物館(Finnish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的五項候選提案已向大眾公布。此展覽的設立,適逢其會,更增添了民眾對於芬蘭建築與設計的關注,可謂是「相得益彰」。
延伸閱讀:芬蘭新建築設計博物館( Finnish Museum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競圖決選五大提案作品揭曉,展現當代建築設計多元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