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Vimeo
Youtube
建築
看見建築
想像空間
建築實務
室內設計
景觀設計
關注設計
建築人力資源
設計
競賽與獎項
風格及消費
展覽
公共
公共建設
區域及都市開發
建設公司與建案
教育
現象
時尚
科技
品牌
FAM首頁
Home
設計
關注設計
關注設計
無所不有
環保與創意的激盪:村瀨鞄行推出武士盔甲風小學生書包,回收皮革打造吸睛造型,日本文化創意產業再獻代表作
FAM
-
2024-12-23
建築
藝術與生態的交織:艾格尼絲・丹尼斯於加州科切拉谷沙漠打造活金字塔,仙人掌構築生命循環,映照沙漠地景變遷
無所不有
隈研吾設計「more trees 積木」:簡單線條,無限可能,用宮崎杉木打造創意遊戲
家居生活
Superstar 也能很搞怪! AVAVAV 為 Adidas Originals 經典鞋款注入奇幻風格,可拆卸式四趾鞋套吸睛度爆表
建築
OMA 規劃 ReefLine 水下雕塑公園, Carlos Betancourt 和 Alberto Latorre 的3D列印「珊瑚礁之星」率先亮相,將於海底安裝
設計
100張建築攝影的空間敘事
FAM
-
2021-06-29
0
Architizer公佈了2021年建築攝影
競圖
的100名決賽作品,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此一年多,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們用他們的鏡頭記錄了過去這段時間所觀察到的人、城市與建築,每張照片以畫面與觀賞者互動,每張相片就像一篇篇值得閱讀的空間敘事。
設計
看看這些驚豔的設計,你會發現生活被包浩斯所圍繞
FAM
-
2021-06-20
0
「Bauhaus 包浩斯」由建築師Walter Gropius創立於100年前,它的設計理念至今仍深深地影響著各大設計領域的發展。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即使在百年後的今天,包浩斯依然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我們的生活可以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包浩斯產品。 包浩斯是一場不可複製的藝術革新,它用短短13年的時間將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推向空前高潮。其主張的簡約、機能性與幾何設計感,至今仍受很多設計師追捧,而我們的生活也被這些凸顯了包浩斯精神內核的產物包圍著。 F51沙發椅 這款椅子由包浩斯第一任校長兼創始人Walter Gropius親自操刀設計,並稱之為「F51」沙發椅。它完美地凸顯了包浩斯的三大「法寶」:幾何、原色和「less is more」。 巴塞隆納椅 Barcelona Chair 巴塞隆納椅由著名建築師
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
Mies Van Der Rohe
)於1929年為迎接
西班牙
國王與王后專門設計而成,是巴塞隆納
世界博覽會
的一部分。它由弧狀不鏽
鋼構
架與真皮皮墊組成。大方而典雅的外形與實用的機能性使巴塞隆納椅幾經更迭,仍是現代家居經久不衰的設計之一。 瓦西里椅 Wassily Chair 馬塞爾‧布勞耶(Marcel Breuer)是包浩斯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而瓦西里椅(Wassily Chair)則是其最經典的作品。他從自行車的動線型鋼管骨架中獲得靈感,製作了這世上第一把鋼管皮革椅並徹底顛覆了木製傢俱的傳統。 布勞耶用簡潔而輕盈的材質為人們打造了最大舒適感,這也是瓦西里椅如今依然備受追捧並且仍以各種形式大量生產的原因。現代家居的設計也自瓦西里椅後,走向高潮。 勃蘭特茶壺 Brandt Tea Infuser 包浩斯雖在創建之初便宣稱「男女平等」,然而如今回望這段歷史,其女性設計師卻鮮為人知。瑪麗安‧勃蘭特(Marianne Brandt)則是其中為數不多成功打造個人聲譽的女藝術家之一。 作為金屬系唯一一位女學生,瑪麗安‧勃蘭特最初並不被重視。她在敲打無數半圓形銀器後,終於憑藉過人的天賦與悟性使眾人接受了她。 這款獨特的茶壺(Brandt Teas...
設計
魯迅,民國初期第一設計高手!
FAM
-
2021-06-05
0
提到魯迅你第一印象是什麼? 濃密的一字胡神情嚴肅 穿著長衫,手裡經常拿著一支菸 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以及革命家 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先驅 棄醫從文拯救民族思想的戰士 ...... 而最近網上又曝光了他另一個身份 讓人直呼「不相信」 01 魯迅除了是文學巨匠 他的設計能力和審美品味同樣很厲害
北京
大
學校
徽就是他親手設計的 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1917年,擔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 寫信邀請魯迅設計北大校徽: 「余想請先生為
北京
大學設計一枚校徽 也不必多複雜,只需將先生一向倡導的 美育理念融會貫通即可。」 魯迅答應了,隨後便設計出校徽 北大校徽的造型 來自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 裡面由「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 如一人背負二人,成「三人成眾」之意 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象徵北大人肩負開啟民智的重任 "北大" 二字還有"脊樑" 的象徵意義 魯迅借此希望
北京
大學畢業生 將來能夠成為國家民主與進步的脊樑 左魯迅設計,右優化後的北大校徽 校徽簡潔的輪廓,線條流暢 給人一種現代大氣感 以現在審美來看也絕對是經典之作 今年很火的歷史正劇《覺醒時代》 就有一段講述魯迅設計北大校徽的場景 網友表示過程太真實了 設計師看了一定深有同感~哈哈哈 當時的大書法家尹默 看了魯迅設計的校徽後驚嘆不已 給出了很高評價:「超凡脫俗」 「什麼叫立意深遠蘊含豐富,簡潔大氣 透露出濃厚的書卷氣和文人風格 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這一頓誇讚猛如虎,只能說 不愧都是有才華的人,英雄所見略同 網友們看了不禁佩服: 「太厲害了,真是大才!」 先生是一個被寫作耽誤的設計師啊 魯迅不僅設計了北大校徽 最早的中華民國國徽也是他參與設計的 當時錢幣、旗幟上都有使用 國徽又稱 "十二章國徽" 將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 日月星辰、山水花鳥等圖騰設計 緊密聯繫在一起 體現"天人合一" 的文化理念 十二章國徽的美學內涵 貓頭鷹Logo是魯迅的經典作品 仔細欣賞欣賞 貓頭鷹眼睛正好是兩個人的頭部 肚皮正好是兩個人的身體 巧妙利用了正負形的創作手法 簡直太絕妙了 魯迅不止一次畫過貓頭鷹 在書籍的扉頁上 也有用貓頭鷹元素做的創意設計 02 魯迅設計水平到底有多牛呢? 如果說前面Logo設計,只是小試牛刀 那麼在書籍裝幀設計領域 就是大顯身手中國書籍裝幀第一人 錢君陶《我對魯迅的回憶》書中有提到 魯迅對陶元慶說過一段話: 「過去的書,書面上或者找名人題字 或採用鉛字排印,這些都老套 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來設計」 於是,他首先從自己的作品開始大改 一生中設計了60多個書籍封面 《吶喊》和《引玉集》 是魯迅書籍封面設計中最有名的 魯迅作品《吶喊》封面 魯迅作品《引玉集》封面 他的封面風格偏素雅簡約型 設計封面時的手繪稿 除了書籍的版式設計 上面各種不同風格的繪畫和字體 也出自他的手 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全能的設計師 你休想從他這裡賺走一毛錢設計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古代傳統的花紋圖騰 人物速寫動作神態 刻畫的入木三分、生動自然 想起自己上學時畫的 直接甩了我幾條街啊,簡直汗顏 運用抽象剪影手法,簡約耐看 在當時沒有電腦的時代 魯迅靠純手繪,設計出各種字體 展現了非凡的藝術才華 《小彼得》是一本童話集 書名「小彼得」三個字寫得很童趣 帶有歐式襯線體的味道 《朝花夕拾》的封面設計 魯迅設計書名,美術家陶元慶繪畫 倆人合作完成的作品 03 魯迅也非常喜歡收藏 對藝術品有相當高的鑑賞能力 他一生中收藏了2100多幅優秀的版畫 來自16個國家300多位版畫家 是版畫界收藏第一人 被譽為「中國新興版畫之父」 藝術大師陳丹青曾說: 「魯迅是一位最懂繪畫、最有洞察力 最有說服力的議論家 是一位真正前衛的實踐者 同時,是精於選擇的賞鑑家。」 漢畫像拓片 木刻版畫 但是魯迅收藏版畫 並不只是為了自我欣賞 而是為了提高藝術教育和人才培養 他曾自掏腰包 編印木刻版畫的畫冊有10餘種 1936年 沙飛作品《魯迅與青年木刻家》 他的收藏不但影響了青年版畫學子 更讓宋慶齡、陳毅、郭沫若、葉聖陶 郁達夫等名人都喜歡上了版畫
日本
浮世繪木版 這是魯迅晚年最愛的一幅版畫 畫中的女子穿著裙子 飛舞著長發,在風中奔跑 也許是他對青春、愛情的美好眷念吧 04 除了搞文學、做平面設計、當收藏家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沒有!魯迅還當起了建築設計師 自己動手親自設計房子
北京
魯迅故居 是他親手設計改建的一座四合院 在這裡居住期間,魯迅寫下《華蓋集》 《墳》《野草》《徬徨》等作品 院子裡青磚灰瓦,朱漆門窗 樹也是他當年種的 魯迅在作品《秋夜》中有寫到: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 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 寫的正是院子裡的樹 現在
博物館
還保留了 魯迅當年改建房屋繪製的設計圖 27歲在
日本
留學的時候 他給表弟設計了一幢新式住宅樓 以中日風格結合 白鐵皮做模型,
日本
推拉式門窗 房屋前牆特意加蓋挑簷屋頂 既可擋雨,又能遮陽 看到這裡,我頓時恍然大悟 先生文學、設計、繪畫藝術樣樣精通 難怪當初毛爺爺以「魯迅」命名 有了魯迅美術學院 在網友的評論中 這一條留言被大家點贊到最高 稱魯迅是「婦女之友」 和女性談論時尚,設計時髦的衣服 確實,魯迅對時尚服裝領域 也有自己前沿的審美 當時剪辮子還只是少數留學生的行為 而魯迅早已經是短髮 大V領子衣服,搭配針織毛衣外套 高腰休閒西裝褲繫著扣皮帶 你就說潮不潮吧 這是他自己設計的衣服 把傳統長衫的衣領和扣子進行改良 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文中有提到 有一天她穿了新衣服 跑去問先生「我的衣服漂不漂亮?」 魯迅很坦誠的說「不漂亮」 然後跟她講了關於服裝的搭配看法 《黃金時代》電影場景 他的點評頭頭是道,一看就很懂 因為在
日本
留學期間 有看過和學習關於美學方面的書籍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偉人毛爺爺曾稱讚他: 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看了魯迅先生這麼多優秀的作品 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 他是當之無愧的民國第一設計師 做設計還得多看看他的作品 小夥伴們,看完這篇文章 是不是對魯迅先生又多了一份敬佩呢?
設計
IG極簡風空間攝影,搭配絕美色調,讓人目不轉睛
FAM
-
2021-06-01
0
「極簡主義」正成為一股新興風潮,越來越多人將其融入到生活和藝術創作中。「LESS IS MORE」是極簡主義的核心理念,意味著透過精簡和取捨,達到更高層次的自由。在攝影領域,極簡主義表現為畫面的簡潔與純粹,運用「減法」將多餘的元素去除,突顯最重要的主題。
設計
有個日本攝影師專拍水塔 ‧ 還有一個專門拍鐵塔
FAM
-
2021-05-27
0
20世紀下半葉
日本
新建了眾多住宅區(団地),作為附屬設施,高高的水塔成了那個年代住宅區的象徵。隨著城市重建和供水設施的更新,水塔正在消失。
日本
攝影師小山祐之從2008年起一直在各地拍攝水塔,並成立了一個名為「
日本
給水黨」的興趣團體,立志「改善水塔在建築界的地位,記錄下這些可愛、美麗、獨特的水塔」,他們還出版了一本圖鑑,收錄超過400座水塔的圖片及詳細資訊。
設計
日本街頭的日常囧境,日下慶太攝影作品
FAM
-
2021-05-24
0
這些作品拍攝於
東京
和
大阪
街頭,大多是未經許可的抓拍,每幅都配上一句拍攝時的吐槽,攝影師日下慶太(Keita K
usa
ka)的這些影像被稱為「囧鏡」。
設計
防災資訊看起來很官樣?日本團隊NOSIGNER設計PANDAID讓防災知識以病毒式傳播
FAM
-
2021-04-08
0
防災資訊看起來很官樣?太刀川英輔和他的 NOSIGNER 設計工作室,將防災資訊的傳播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播給更多受眾,當防災用品本身更具設計性時,也可以更容易讓用戶主動將原本塞在櫃子裡的儲藏品用於外部展示,便於人們遇到災害時及時取用。
科技
日本要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太空寺廟 浄天院劫蘊寺
FAM
-
2021-04-02
0
日本
作為機器人大國,不用說,幾十年來對最先進的科技一直異常執著,而當這份偏執發揮到極致,便......敲開了佛教寺廟的大門。
家居生活
IKEA藝術家聯名先公開!Daniel Arsham會飛的時鐘、圓盤壁燈質感爆表
FAM
-
2021-03-26
0
之前
美國
藝術家 Daniel Arsham(丹尼爾‧阿爾軒)在 IG 發佈了一款彷彿在飛翔的時鐘,吊足大家的胃口。後來答案揭曉,這個飛翔的時鐘與巨大的「六角扳手」、迷你的「無人機」一起,成為2021年 IKEA Art Event 的主角——IKEA藝術聯名家居單品。被這些勾起好奇心的我們發現,IKEA早從 2015 年起就開始鋪設它的藝術藍圖,用價格親民但不廉價的藝術產品佔據家中角落。
設計
從泰式料理到泰國創意設計,泰國走過的道路
FAM
-
2021-03-08
0
今時今日,
泰國
首都
曼谷
的標籤早已不再是熱帶豔陽下的大皇宮、玉佛寺、四面佛,以及那聲雙手合十的「莎瓦迪卡」(你好),被稱一聲「東南亞創意產業樞紐」也毫不為過。這一切都源於1997年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
泰國
走上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自救之路。
書籍
網紅等級的工業設計師,美國設計師Matt Benedetto和他那些沒有必要的設計
FAM
-
2021-03-08
0
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不少的小細節令到自己不順心:在家中經常不小心撞到自己的腳趾;不小心踩到地上的 Lego;想哭時發現手上沒有紙巾⋯⋯有時都會忽發其想,如果有一些小物可以解決到生活上的小問題就好了。來自
美國
的 Matt Benedetto 有鑑於此,就創立了 Unnecessary Inventions,將大家平時敢怒不敢言的生活小不幸作為靈感,創作了許多讓人捧腹大笑的工業設計產品,或許有一天會真的在某個商店裡買到他的奇想。
建築師與設計人
從可口可樂到空軍一號,設計大師雷蒙德‧羅維Raymond Loewy一生重要的10件作品
FAM
-
2021-03-05
0
許多人聽過設計師 雷蒙德‧羅維 (Raymond Loewy)的名字 最為人所知的是 羅維參與可口可樂公司的相關設計 作為一代設計大師 羅維的作品涵蓋 交通工具、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品牌設計等領域 他的設計理念及作品推動了當時
美國
工業設計的發展 羅維的設計理念追求: 1-簡約美觀 2-使用方便 3-容易維修和保養 4-通過產品外形表達使用功能 同時,他還是一位優秀的營銷大師 羅維曾說過: 『對我而言,最美麗的曲線是銷售上漲的曲線。』 這樣的名言 今天精選羅維設計生涯中最重要及有意義的 十件代表作品分享給大家 雷蒙德‧羅維 Raymond Loewy(1893.11.05—1986.7.14)生於
法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移居
美國
,羅維是
美國
工業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他曾經是
美國
工業設計協會主席,對
美國
商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羅維的一生,伴隨著
美國
工業設計從開始、發展及至頂峰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羅維的人生就是一部
美國
工業設計和商業社會的發展簡史。 01-第一件產品設計作品:Gestetner 油墨影印機1929年 02-冷點冰箱1934年 03-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 GG-1 型電力機車1936年 04-Lucy Strike香菸盒1939年 04-Greyhound 灰狗巴士1954年 06-可口可樂瓶型改型(瓶型與白色徽標)1955年 07-為斯圖德貝克公司設計的 Avanti 汽車,秉承「重量就是敵人」理念設計而成1961年 08-Shell殼牌石油公司 CI 設計1962年 09-
美國
總統專機「空軍一號 Air Force One」塗裝設計1962年 10-參會
美國
NASA太空站的設計1967-1973年
1
2
3
4
...
13
Page 3 of 13
Most Read
鹿特丹先鋒Superuse事務所大顯神通,賦予退役風力發電機第二春,Blade-Made打造Nestle居所,挑戰傳統住宅思維
2025-05-14
工業銹帶變身都市綠洲:南京尤家凹社區活動中心,為老城注入新生命,再造市民幸福場域
2025-05-14
威尼斯建築盛典風雲再起:當人工智慧遇上古老智慧,全球巨匠激盪永續未來新路徑,巴林「熱浪」降溫奇思驚艷國際
2025-05-13
首爾蘆原區的校園革新序曲:B GROUND ARCHITECTS 巧妙回應佛巖山景,將未來產業科學高等學校陰暗地下食堂轉化為沐浴天光、促進學子交流的開放式餐飲空間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