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堂/Gottfried Bohm+楊嘉慶

0
1206
Gottfried Bohm
Gottfried Bohm

在文化消費橫行的今日,台灣社會的怪現象之一,是將普立茲建築獎神話化,得過普立茲獎的專業建築師,被當成偶像明星般地吹捧追逐。諷刺的是,由1986年普立茲獎得主、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設計的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反遭台灣社會遺忘。在歷經歲月摧殘且缺乏經費修茸的情況下,目前已顯殘破,亟待台灣社會的關注並注入活力。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模型正面(北向),賴思庭、謝厚書、曾紹博、張愷峰製作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模型正面(北向),賴思庭、謝厚書、曾紹博、張愷峰製作

菁寮聖十字架堂位於台南縣後壁鄉,嘉南平原的心臟地帶。當稻子成熟季節,聖十字架堂極具異國風味的尖聳方塔,飄浮在一片金黃稻浪之上時,形成了非常獨特的文化地景。而此地景之所以成形,與台灣、楊森神父與波姆之間的一段奇遇有關。

1955年,剛來到台灣的德國籍神父楊森(Eric Jansen),被派往創建菁寮堂區。在艱困的傳教過程裡,楊森神父藉演奏手風琴、模仿動物叫聲與播放幻燈片等方式打開人際藩籬,直至1956年9月中才租屋暫為聖堂,並舉行了第一次彌撒。

1955年秋,楊森神父即購得土地,並開始為建造聖堂進行募款。為了慎重,透過新營教區另一位德籍神父的介紹,楊森神父邀請在德國南部以設計教堂著名的波姆家族擔任建築師,並由新營地區建築師楊嘉慶協助施工圖繪製。Gottfried Bohm 於1955年底完成聖十字架堂設計。1957年2月宿舍部分先行動工,於8月完工;聖堂則於11月開始興建,1960年10月18日完工啟用。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模型側面(西向)鳥瞰,賴思庭、謝厚書、曾紹博、張愷峰製作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模型側面(東向),賴思庭、謝厚書、曾紹博、張愷峰製作

波姆設計的聖十字堂,雖採現代主義理性原則但卻又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神秘氣習。其配置按合理原則思考,聖十字堂主要由幼稚園(兼社區空間)、教士宿舍與聖堂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空間彼此間雖差異頗大,但被緊密組織在方格秩序裡,而幼稚園宿舍雖各自圍塑出戶外空間,但彼此間亦能相互滲透流通,最終形成層次分明的戶外空間組織,共拱衛居中的聖堂。

這講求合理的配置之上,Gottfried Bohm 表現了另一套象徵邏輯。首先,四個大小有異且各居不同位置的尖塔,不但形成聖十字堂最受人矚目的外型,也具有強烈宗教象徵意涵。如最高的方尖塔上為十字架,表明菁寮教堂之由來與教旨;而小教堂(chapel)之上置皇冠、洗禮塔上之置鴿子與入口鐘塔上置雞,也都有其特殊意涵。其次,聖堂空間雖沿用方格秩序且光線處理均勻產生理智感受,但由入口穿過鐘塔後空間壓低,一路層層穿堂入室,進聖堂空間逐步放開,而至祭壇空間突地拉高,而此即為主要像徵之十字架方尖塔(可惜此空間目前已被封閉)。

Gottfried Bohm 出身建築世家,建築是家學,正式教育反而學的是雕塑,因此對於器物設計敏感,聖十架堂中許多宗教器物及出自他之手。從他自德國寄來的圖中,可以窺見這些器物如座椅、洗禮台、甚至尖塔上之十字架和皇冠等,他都以徒手畫手稿精確表示,有些甚至以等比例畫出。這些器物注入空間後,不但豐富了整體感,而且這些像徵細節也讓其宗教氣氛顯得極為飽滿。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正面(北向)一景現況,徐明松攝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祭壇上方角錐塔現況,徐明松攝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窗上壓紋,徐明松攝

波姆1920年生於德國南部小城奧芬巴哈(Offenbach),其家族為建築匠師世家,他的父親 Dominikus Bohm(1880-1955)更為德國著名教堂建築師,1920年代起以科隆為基地,運用帶有表現主義色彩的空間對教堂建築進行改革,其成功使其影響力擴及全歐洲與美國。因此波姆之建築養成主要為家學。但就如他父親一般,他們也都經歷了外面世界的建築教育,因此並未因家學自絕於當時建築改革潮流;不過,家學也讓他們的建築不致盲目地隨波逐流,而一直保有獨特的價值理念。

1942-47年間,波姆就學於慕尼黑技術學校建築系,同時他也在慕尼黑美術學院學習雕塑,雕塑形體成為他建築特質的重要組成部分。1950年代初期,波姆如他同時代的年輕建築師一般,曾醉心於現代主義建築論述。1951年波姆曾短暫在紐約工作,並前往哈佛訪問過葛羅培(Walter Gropius)與兩次前往芝加哥拜訪密斯Mies van der Rohe)。

對於現代主義的沈迷,使波姆不同於他近於建築匠師般的父親的建築路線,但父親的教導一直是他早期建築重要組成部分。波姆在1951年稍晚進入父親Dominikus Bohm事務所工作;四年後Dominikus Bohm過世,波姆繼承其父親事務所。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入口圓錐塔上方鑄鐵公雞,原始草圖,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洗禮漕原始草圖,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是波姆長成期,他遊走在密斯的現代主義建築論述與父親的表現主義之中。在面對世俗建築時,似乎密斯路線較佔優勢,比如波姆1954-55年間,在科隆郊外興建的自宅,就具有密斯中庭住宅的興味,與王大閎1953年興建的建國南路自宅,可形成有趣的對照。另一方面,在面對教堂建築時,則似乎父親Dominikus Bohm的影響較大,教堂標準建築形式,如尖塔與巴西力卡平面(basilica)等,仍以表現主義方式精簡而具象地出現在教堂建築設計裡。1960年前後,波姆在某些作品裡,才開始走出極具個人幻想色彩、雕塑性濃厚、一體成形式的建築空間新路。比如1961年開始設計的科隆St. Gertrude堂區教堂,即是這條創作路線的重要開端;而其頂峰則是位於Velbert-Neviges、1963-72年間設計興建的Pilgrimage church of Mary, Queen of Peace。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聖體櫃上方有皇冠的圓錐小塔,原始草圖,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而菁寮聖十字堂在波姆專業成長過程中,亦有一席之地。聖十字堂為波姆1950年代為數不多且規模微小的執業情況中,設計案規模較大者。當時由於德國正處二次戰後經濟復甦時期,國內建築案不多,反而海外委託案規模較大,比如波姆1954年在巴西設計的Igreja Matriz堂區教堂,不但是他第一個國外委託案,而且規模較大且複雜。菁寮聖十字堂為波姆第二件海外作品,就在設計期間,因其父親過世,波姆全面接掌其父親事務所,其人生與作品方向因此有了極大的轉變。聖十字堂為他與父親合作時期最後也是最高峰的作品之一,其空間兼具來自密斯之影響,可能因為如此,波姆將菁寮聖十字架堂設計收入其作品集內,也清楚顯示了他對聖十字堂設計的高度自我評價。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 地面層平面,戴佩玲繪(click for larger image)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 正立面(北向),戴佩玲繪(click for larger image)

圖檔
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堂 側立面(西向),戴佩玲繪(click for larger image)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